APP下载

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研究

2011-12-07周振国谢俊山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德育工作德育

周振国 谢俊山

(1.长春理工大学 军体部,吉林 长春 130022;2.东丰县 拉拉河中心校,吉林 长春 136300)

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研究

周振国1谢俊山2

(1.长春理工大学 军体部,吉林 长春 130022;2.东丰县 拉拉河中心校,吉林 长春 136300)

从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处理好的三种关系入手,结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提出体育院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通过创新的工作理念,丰富的工作形式,多样的宣传平台,真诚的心灵沟通,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体育院校;德育工作;大学生

1 前言

大学生是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新一代强大起来,国家才能强大,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道德状况如何,是决定其能否成才,能否成为祖国的希望和如何走向未来的关键。体育本身又具有全球性、社会性、政治性和经济性等特性,体育专业培养出的大学生道德标准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发展的总目标,这就要求高等体育院校要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使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技能过硬,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要成为人们学习楷模。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与探索更为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使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不断攀升。

2 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做好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正确处理以下三种关系。

2.1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与引导学生的关系

体育院校的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对各种训练、比赛兴趣盎然,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正面引导,使学生向身心健康方向发展。在教学方面,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时刻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地位和作用,避免包办,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注意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使学生明辨是非,向身心健康方向发展。

2.2处理好个体差异与全面指导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并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学生。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别,特别是体育院校学生个体的差别更大,这就要求德育工作既要强调目标整体的宏观性,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掌握好切入点,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生之中进行调查,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切实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培养方案。在实施培养方案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根据变化修改方案,灵活安排培养计划,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从绝大多数的学生个性中概括出他们的共同点,如相近的认识能力、智力水平、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等,找到切合实际的全面指导和个别特例的工作方法,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处理好规章制度的与人性化服务的关系

法制是保证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制定好规章制度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实施才能规范学生行为,但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是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对体育院校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应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性格特点,注重度的把握。作为教学管理者要在严格管理之中,还要体现出对学生的爱护、关心和制度实行的人性化,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潜藏在管理者内心深处对学生的爱护、尊重和信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和学生建立起互信、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保证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3 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3.1依据学生特点,创新德育工作理念

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保证业务的熟练和先进,还要加强德育研究工作,制定出符合体育院校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培养方案,使体育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贴近体育院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另外对体育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要根据未来学生的就业方向制定,体育院校的学生将来大部分将走上教师的岗位,应把教师的行为规范作为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进行要求。

3.2利用教学过程,丰富德育工作形式

在体育院校,教师对学生授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术科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来完成教学;另一种是理论课,教师在教室内完成教学。在体育院校开展德育工作教师不仅要注重言传,更应该注重身教,在体育课堂上用教师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更好的完成德育工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将德育教育带上课堂,在课内活动中将集体主义,团结协作以及牺牲小我,保证大局的顺利完成等悄悄加入,教师在适当引导,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3加强宣传力度,拓宽德育工作领域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也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学校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拓宽德育工作领域。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部和学校的各种宣传栏,在视觉、听觉等各方面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活跃,大多数体育院校的学生又都喜欢上网,现代是网络时代,微机相当普及,对于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可以开辟德育工作管理网站,将规章制度、经验材料、数据资料、学生获得的比赛成绩等信息上传,使学生了解到这些情况,在利用网络收集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建议及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网络给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确定奋斗的方向,使德育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灵活多样。

3.4注重心理沟通,畅通德育工作渠道

体育院校大学生与其他院校大学生一样面临着诸多困扰,如学习压力、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希望与现实反差过大、对社会现实不满、对未来失望等等心里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德育工作成效。加之一些同学文化底蕴不足,抗挫能力和自控能力欠缺,不能根据当前的形式积极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等,极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为此,对体育大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举办学生心理辅导讲座,还可请进一些成功人士讲述他们的奋斗经历,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开设心理活动课,开通在线心理咨询,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调控学生的情绪,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3.5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德育工作生活化

课堂和训练馆之外的每一个空间都可以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阵地,这就要求每一个院校都应努力营造一种浓郁德育氛围的环境,让学生随时可以接触到不是硬性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而是已经融入生活之中的潜在的一种影响和熏陶。可以考虑采用如下方法:加强宣传力度,如一进校门就可以看见四个大字“为人师表”,在思想上给学生以定位,在语言行动上给以引导;另外还可以用榜样引导、生活辅导、挫折训练、角色互换、人际交往训练、情境导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我进行选择、判断、控制、评价、自我教育。用英雄模范的事迹来感染学生,用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和事物引导和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积极为学生设计各种情境,提供战胜磨难的机会和条件,体育院校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强,接受信息量大,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寓道理于事例之中,融思想性、民主性于一体,增强说服教育的感染力。

3.6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体育院校的德育工作要有科学合理的体系,不仅仅是辅导员或思政教师的工作,德育体系应自下而上有健全的机构,自寝室到班级,在到专业、学院、学校,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做到随时随地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通过德育活动所取得的认知、情感、言行、思想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总结和甄别,肯定的激励,否定的予以抑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改进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法,同时可以督促、引导学生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体育院校德育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科学、严谨、求实地评估德育工作。德育评估标准要包括育人目标、学校党委领导的重视程度、教职工的德育意识,以及开展的相适应德育教育的活动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认识自我,开发他们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潜能,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的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并设计和调节自我,加强学生的自制力,促进体育院校学生自我道德健康发展。

[1] 张再兴,刘涛雄,孙爱军.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观念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1(2):16-20.

[3] 李梦卿,张君第.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

[4] 曾丽英.论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施[J].科教文汇,2009(3):72.

[5] 赵国敏.论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个辩证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9(11):106.

TheMethodsofMoralEducationinP.E.College

Zhou Zhenguo1,Xie Junshan2

(1.Department of Military Sport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2.Lalahe Center School Dongfeng,Changchun,136300,Jilin,China)

The paper beginning with the three selationship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P.E. college stndents must cope with,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s of P.E.college stndents,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moral education.We wa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by the innovation of work ideas,the enriching of work style,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mmanication platform,the sincere heant communication,the living moral edncation and the pcrfect educational system.

sports colleges;moral education;job;university students

G812.4

A

1672-1365(2011)06-0143-02

2010-10-18;

2010-12-20

吉林省教育厅2009年“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构建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139号)。

周振国(1974-),男,吉林桦甸人,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德育工作德育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