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对人多元智力发展的影响

2011-12-07宋亚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智育智力身体

宋亚炳

(华南师范大学 增城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体育对人多元智力发展的影响

宋亚炳

(华南师范大学 增城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通过体育认知的特征和大量的事实,论证体育的智育功能,参加体育学习与运动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多元智力水平,促进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品格的形成。

体育认知;智育;多元智力

1 前言

人的智力发展是智育的结果。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智育”、“体育”认识有偏差,认为书读得好,文化考试获高分的人,智育好,智力水平高。而搞体育的人,蹦蹦跳跳,不学无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形成这一观点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

(1) 受重文轻武传统观念的影响。

(2) 对“智育”认识的局限。不少人把智育定义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1]。显然,这一定义是把“智育”与文化科学知识的获得划等号的。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强化了人们对知识的片面追求,误导了人们对这一定义的普遍认同。

智育是提高才智、发展智力的教育。它包括知识的获得、发展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劳动实践能力、形成世界观、社会积极性等各方面的内容。知识是智育的内容,是智力的载体。

(3) 对“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的孤立理解。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根据我国情况,把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任务具体化为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要求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经过长期的讨论,教育界逐渐形成了“四育说”,即在原来“三育”的基础上增加“美育”。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根据教育方针,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和体育教科书都指出狭义的体育即身体教育,“身体教育与德育、 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3]。将经验领域的素质分为德、智、体、美,它们反映的是社会对学生的各种基本要求。这样的素质分类有助于教育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但是,由于人为地把它们各自分开,结果也容易造成人们对其产生认识的分离及其实践的脱节[4]。

此外,体育与智育的关系,现有的研究都集中在“身体的改善对智力的保证” 等内容上,这不足以纠正人们对“体育”“ 智育” 认识的偏差,不足以更进一步揭示体育的功能,以便发挥其更大的效用。笔者认为,体育包孕智育,换句话说,体育的过程很大程度就是智育的过程,所以选题“体育对人多元智力发展的影响” 予以论证。

2 体育认知的特征

体育中不管是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竞技运动,不仅需要科学的知识、合理的技术、技能,而且身体力行,身心共用,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体育的学习与运动需要经历复杂的认知结构过程,呈现出各种与其它学科不同的认知特征。

2.1内容多样性的特征

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命与文化结合的一种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从性质可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内容。在理论上,由于体育与自然、人文、社会密切联系,所以包含着广阔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实践上,它包含着数不胜数的竞技项目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每种内容都有其独特的练习方法和规范要求,竞技项目都有其组织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从内容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多学科的互相参透结合来看,没有哪些学科可与体育比拟。从事体育的学习可以获得广博的知识技能。

2.2身体运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的特征

体育运动多数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常常伴有对动作技术的理解、要领的掌握、形体的表现、比赛临场的发挥、技战术的配合、运用等,要经历一个个感知、认识、观察、对比、分析、想象、判断、创造等的复杂心理过程。身体运动与思维活动的这种长期结合,既能改善身体,又能开发大脑,呈现出明显的智能特征。

2.3部分与整体反复结合的特征

整体与部分在知觉和认知中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强调部分的作用,认为认识事物是先部分后整体。(2)强调整体的独立地位,认为认识事物是先整体后局部。(3)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作用,认为知觉是整体加工和部分加工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体育认知中,常常是部分与整体的反复结合。如一个动作的学习,先是完整示范,到分解练习,再到完整练习,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对动作的熟练掌握。又如各个项目的竞赛,先是对每个项目技术的掌握,再到技、战术综合性以及整体性的运用,每个项目都是如此。体育认知这一特点,能有效地加强人对知识、技能深刻性的认识与掌握,也有利于对部分与整体的全面把握。

2.4模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特征

体育中的模仿,通常被理解为对他人躯体运动的复制。这似乎是一个极简单的过程。现在,模仿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将模仿描述为:“一种罕见的从根本上与人类特有的智力形式相联系的能力,特别是语言、文化和理解他人思想的能力。”模仿“被认为与高级形式的智力有关”[5]。

创新,在体育的学习与运动中无处不在。由于认识、身体条件、运动基础、个性特点等的区别,每个人必须因人而异地寻找自己的学习与运动的方法,这种各自不同的学习与运动方法的采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个动作的临场变化、一套动作的表现、一种战术的运用、一场团体项目对抗赛的互相配合与发挥等等,都是创新的体现。这些创新的成果由于情景与条件的不同是不可以复制的。

模仿与创新都是一种智力活动,在体育的学习与运动中,首先是模仿,然后在模仿与创新的互相结合中不断地进行和发展。

2.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运动,要严格遵循教育的规律、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等,都要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包括遵守规则),都分别体现其人文、社会与自然的科学精神。体育运动离不开理论(包括经验性知识)的指导。体育认知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有效地强化了体育学习的效果,既加强学习者对理论深刻性的认识,也提高其实践能力。

3 体育学习与运动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多元智力水平

从以上认知特征的分析可见,体育学习与运动能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开发人的智能潜力,对人实行全面的综合性的智育教育,有效地提高人的智力整体水平。

美国多元智力专家加德纳教授把人的智力分为七种: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体育学习与运动对这七种智力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特别是对如下四种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1) 身体——动觉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与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6]。在体育动作学习中,由于身体参与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反复结合,经历反复认知、记忆等的复杂心理过程,动作技能的掌握由泛化到分化,最后到自动化,“身体——动觉智力”可达到惊人的程度:田径中撑杆跳高运动员凭着一支竿可凌空腾起六米高飞越横杆;跳水、艺术体操等运动员不用视觉,可凭肌肉感觉感知到自己完成动作的形态,并根据技术需要调整身体姿势;体操运动员可准确、稳定、优美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翻腾动作;篮球运动员可闭上眼睛运球,球好像被磁力吸引一样跟着人走;太极推手,运动员可凭“听劲”感知对方的用力方向及其用力大小化解对方,甚至借力把对方推倒;套路性演练项目,运动员利用自己的身体可明晰、有节奏、一气呵成地完成各种艺术性的套路运动。这一连串的事例好像反映的只是各种简单的肢体动作。不是的。这些都是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身体表现:其一,这些肢体动作的完成需要经历复杂的大脑神经活动过程,这是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的;其二,这些肢体动作的运用表达不同的想法或情感倾向,受明确的目的性支配。体育对人的这种智力的影响是普遍的,是必然的结果。这种智力获得的意义不限于肢体运动,对人的感知、自控、自保、表现、竞争等智力的全面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2) 视觉——空间智力。这种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能力。表现为对形状、结构、线条、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一般认为建筑师、画家等具有较强的视觉——空间智力[7]。体育中,也可通过个别与整体相结合、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学习,或在对抗赛的集体项目中利用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情景反复地进行技战术训练和竞赛,使空间的状态结构等不断变化,以此发展体育人的空间智力。如将复杂的动作先分解后完整教学,使练习者先获得局部感知再获得整体感知;先模仿学习,后创新学习,使练习者掌握动作由简单化到复杂化、多样化;通过跳水动作、体操动作等的练习,提高学生本体感觉的感受与控制能力,提高空间感觉能力;通过球类项目中队员的走位、配合、行动路线的变化等训练及对抗赛,提高练习者对空间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篮球、足球运动等,赛场瞬息万变,己方、对方队员到处奔跑穿插,哪个是己方,哪个是对方,互相之间的跑动路线、意图如何,他们能及时观察、判断、识别,并及时应对,如愿地实现自己的战术意图,达到整体配合的目的。体育中这种“视觉——空间智力”的发展是非凡的。这种智力对人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 自知——自省智力。这种智力指的是一个人认识和反省自身的能力。“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人如果能在与他人的对比中认识自己的个性、品质、意志、能力、欲望、情绪等,他就能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就能在群体或社会中较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以便恰当地表现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体育中由于其竞技性和直观性特点,容易对人进行自知自省智育的教育。体育竞赛有规则制约,公平竞争。体育的直观性,提高了竞技的可比性,因而提高了竞赛的准确性。从事体育学习与运动的人,就是从这些直观、准确的比较中获得自知的。比如: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运动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一些表现项目的演练风格;根据自己的实力、条件,结合对方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竞赛策略,以便扬长避短,制胜对方。体育中这种经常性的自知自省教育,培养了体育人敢于并善于正视自己,面对他人的态度和智慧。

(4) 交流——交往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个体能否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的反应[8]。这种智力在体育人的身上有较突出的表现。因为在体育中,对人的交流交往智力教育有十分有利的条件:第一,体育活动场所多在户外,开放性大,便于广泛的交流。第二,体育学习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在实践中进行,身心并用,能丰富练习者的内涵,锻炼出练习者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第三,体育学习与运动的形式是个体与整体相结合,既体现个人的独立性,也体现整体的合作性或对抗性。交流交往智力既要在独立中发展,也要在合作中发展,更要在对抗竞争中发展。第四,在体育学习与运动的场所中,体育人要面对同学(队员)、教师(教练),观众、领导等,常常遇到各种关系的处理,呈现出交流交往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体育人这种交流交往的智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战术的交流配合。在竞赛场上,队员一个眼神或身体语言,同队队员马上迅速地作出应答性的反应,配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第二,外交活动能力。体育人因业务等需要,多数可以显示出其外交主动性的特征(这一主动性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动手、活动、观察、分析、应对、语言表达能力等)。不少体育名人都充分表现出这一超人的智力。

4 结语

体育中含有智育功能。体育认知的特征及其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从事体育学习与运动,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多元智力水平。特别是对人的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等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些智力的发展与一般知识性获得的智力相比,具有更深刻的人文性和社会实践性,对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品格的形成等将有更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这一智育功能将被更广泛地认识,将得到更深刻的挖掘和更充分的利用。

[1] 智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705.htm.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2007-10-15.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体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4] 周峰.素质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5] 陈建敏,金花.人类动作模仿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7,14(11):47-50.

[6] 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8-43.

[7] 王蕾.现在智力发展理论的新走向:建立多元智力理论模型——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发展理论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07-111.

[8] 林崇德.智力结构与多元智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5-13.

TheInfluenceofPhysicalEducationontheMultipleIntelligence

Song Yabing

(Zengcheng Colleg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1363,Guangdong,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sports' intellectual education function by using its cognition's characteristic and a great massive of facts,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can effectively raise the level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and morals of the human being.

cognition performance;intellectual education;multiple intelligences

G807.4

A

1672-1365(2011)06-0117-03

2011-08-29;

2011-09-27

宋亚炳(1949-),男,广东湛江人,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智育智力身体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我de身体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