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河教育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2011-11-21狄建明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海河园区职业院校

叶 庆,狄建明,李 霞

海河教育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叶 庆,狄建明,李 霞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 300050)

规划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是更好实现天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是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背景;意义;发展定位;规划设计

在海河中游的津南区重点建设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海河教育园区”,是天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进本市职业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整合全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天津职业教育的体制创新、跨越发展,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综合实力,高标准办好每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举措,将为天津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研究背景

1.2008年6月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市成功举办之后,黄兴国市长提出了“在海河中游的津南区重点建设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职业教育新区(北洋园)”的战略构想。

2.2008年12月27日,中共天津市委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天津市委2009年工作重点》提出:“继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动职教新区建设工程。加快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3.2009年1月11日黄兴国市长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标准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任务,启动职教新区建设工程,办好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4.2009年6月30日,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出席“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出席,教育部周济部长、天津市黄兴国市长致辞。

二、研究意义

规划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是更好实现天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海河中游开发的重大举措,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津南区城市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海河教育园区”是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设成为有形有态的国内外领先的职业教育标志区,因此,科学规划和建设“海河教育园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很强的关联、扩散效应,可带动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需要大量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教育是为滨海新区发展的人才配套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滨海新区空间发展方向上,规划和建设好“海河教育园区”,对于提升滨海新区人才素质、扩大人力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是实现天津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

海河中游开发是推动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的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规划和建设好“海河教育园区”对于尽早谋划未来海河中游的开发,进一步推动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是建设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要求

建好“海河教育园区”将为试验区建成一个有型有态的标志性成果,为每年举办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供良好的竞赛场地;还将为天津职业院校提供急需的新发展空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平台,实现天津职业教育体制创新、跨越发展。

4.建设“海河教育园区”符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要求

“海河教育园区”建成后,入园学校在教学模式、管理结构等方面都有新突破。园内校区相对集中,有利于园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资源共享。还可以结合2012年和2013年将在天津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东亚运动会在园内建设一些新体育场馆,有利于场馆后期管理和利用。

三、“海河教育园区”发展定位

“海河教育园区”应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需要,符合天津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地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生态型、信息化现代教育园区。

“海河教育园区”内的高等教育以天津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建设为主要依托,建设成为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打造天津市高水平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新体系。

“海河教育园区”内的职业教育以符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城市建设与发展要求的职业院校为依托,打造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窗口,滨海新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集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为一体,促进学、研、产一体化发展。

“海河教育园区”规划建设要与天津教育总体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要符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规模数量、层次结构和专业类型的需求相适应,适度超前、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海河教育园区”建设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突出体现“主体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功能多重性、后勤社会化、信息网络化、管理法制化、专业集约化、布局人性化”的特点和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专业结构合理,成为天津乃至全国教育的示范区。

四、“海河教育园区”的规划设计

1.园区的规划设计

“海河教育园区”规划选址位于海河中游南岸津南区内,周边紧邻咸水沽、八里台、双港和大寺。用地范围东至咸水沽西外环,西至规划的蓟汕联络线,南至津港公路、津晋高速,北至天津大道,规划总用地37平方公里,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居住人口10万人。

规划区域内现状植被茂盛,河流水系遍布,经过规划梳理,可以营造出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

教育园区整体形成“一廊两翼”的布局结构。

“一廊”是指结合城市生态走廊规划的中央生态绿廊,

“两翼”是指绿廊两侧的院校、居住及配套设施建设区。按规划功能不同,教育园区分为高职园、高教园、高研园三大部分。

高职园中,东翼布置4块职业院校用地;西翼布置3块职业院校用地和4块院校预留用地;中央生态绿廊内布置管理中心和体育中心。管理中心内设置园区管理中心、公共图书馆和文化交流中心。体育中心内布置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公共实训中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心赛场)和商业娱乐中心。

高教园内,东翼布置南开大学建设用地和1块院校预留用地;西翼布置天津大学建设用地和1块院校预留用地。两校用地之间布置1处服务中心,建设为两校配套、共享的学者村、学生活动中心、商业街区等。

高研园内主要布置教育、科研、居住的发展预留地。

通过规划设计,这里将成为环境宜人、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教育园区。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将首先启动高职园的建设。起步区内将建设7所职业院校,其中有5所高职学院,2所中职学校,形成“5+2”格局。

5所高职学院是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海运职业学院,2所中职学校是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和机电工业学校。

校园均面向中央生态绿廊设置礼仪性出入口(人行为主),并以此为基点向后延伸形成校园主轴线。轴线上布局学校主楼,形成视觉对景,并展示学校的形象和特色。校内设置校园环路解决机动车交通,让校园核心区实现纯步行环境,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校园四周用绿化和景观水体进行围合,以突出生态特色,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7所学校将按“园林风光、大气洋气、稳重朴素、富有内涵”的设计理念,通过精心严谨的设计展现出天津的地域文化、时代特色和城市形象。

2.起步区入园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

天津市教委从2008年下半年起,着手进行5所进入海河教育园区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经过严格的调研、整合、论证、答辩等程序,于2010年3月16日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形成了专家意见。入园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基本完成。

此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原则是“依托行业、服务经济、整合资源、突出特色”。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与规划加快形成我市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亮点”,并以此为龙头,带动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群),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由此构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基本思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针对产业、行业结构调整以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置、改造和调整专业。此次专业调整既包括外延的调整也包括内涵的拓展;既包括专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也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既包括专业结构本身的调整,也包括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具体要求,一是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明确方向。各校要依靠行业背景,注意错位发展,着力突出专业建设;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的总体要求,更要突出自觉服务行业、企业特点;二是要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与岗位分析,特别是要深入一线针对工作岗位开展调研,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数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三是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确保教学条件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四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拿出具体办法,落实半年顶岗实习;五是开设专业总数不超过专业核定数(艺术院校除外)。专业核定数=在校高职学生数÷(40人×2×学制)。

各院校把此次专业规划与布局调整自觉地与学院制定“十二五”规划相结合,力求有一定的前瞻性。首先对现有专业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特别是对入园院校同时拥有的相同专业,充分进行内涵分析,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确定各自的专业方向,形成名称相同,而培养方向不同,就业企业、行业各异,错位发展的特点。

各院校均按照委里统一要求,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制定规划方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进入园区做好准备。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过程中,各院校坚持校企双方共同参,共同实施,针对职业教育特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人才培养。确保入园以后,通过课程体系的创新,保证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有效保证学生学有所长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逐步完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达到培养目标。

五、海河教育园区的奠基开工

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工程2009年6月30日上午在津南区正式开工。

市委书记张高丽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李树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全国人大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等出席。教育部部长周济,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致辞。开工仪式由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主持。

周济在致辞中说,天津各级各类教育都取得了历史性的重要成就,特别是作为第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推进全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作出了很大贡献。海河教育园区的规划建设,必将进一步密切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深化改革,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选拔搭建新的平台。教育部将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将其做成国家级的示范性教育园区。

黄兴国在致辞中说,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是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全国职业教育发展,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努力打造成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的标志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基地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平台,进而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城。

开工仪式上,张高丽、张榕明等共同为工程奠基。

六、起步区入园学校的建设情况

确定进入起步区的7所职业院校中,有高职学院5所,整合后的中职学校2所。这5所高职学院分别是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海运职业学院,2所中职学校将整合天津市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现有的2所中职层次学校(建立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天津市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所属现有的5所中职层次学校(建立机电工业学校)。

通过布局结构和专业调整,进入“北洋园”起步区的职业院校将以对应天津支柱产业、符合滨海新区和天津城市发展需要的专业群为核心,体现专业群的互补性和错位发展;同时,其特色专业基本具备承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力与条件。

(一)工程概况

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占地10平方公里,一次性建成7平方公里,并形成约3平方公里的出让用地。一期建设的七所职业学校建筑单体共计116栋,总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市政工程车行道65万平方米,人行道51万平方米,23条路总长42公里,各种配套管线共400公里。绿化工程约530万平方米,栽植乔木30万株。南区体育中心13.2万平方米,北区文化中心11.6万平方米。

(二)南区体育中心基本情况

南区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和公共实训中心。整个体育中心占地23公顷,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项目于2010年1月20日正式开工。

其中:体育馆和公共实训中心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结构一体,体育馆2.7万平方米,实训中心4.4万平方米),四层结构,已完成混凝土结构,9月30日完成屋盖结构,11月15日完成外檐装修,2011年4月30日全面竣工。

体育场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四层结构,计划2010年8月15日完成混凝土结构。2012年4月30日全面竣工。

游泳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为10条50米长泳道,符合国际标准比赛要求,2012年4月底全部建成;体育馆和体育场室外平台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随实训中心和体育场分别完成。

(三)工作目标

1.工期目标。学校建筑工程:2010年11月30日竣工。配套公建工程:体育中心的体育馆和实训中心2011年4月30日竣工;体育场和游泳馆2012年4月30日竣工。管理中心和公共图书馆2010年11月30日竣工,交流中心2011年4月30日竣工。市政基础设施工程:2010年8月31日全部竣工。绿化景观工程:2010年10月20日竣工。

2.质量目标。学校及南北区公建工程争创海河杯的项目55个,争创金奖海河杯的项目13个,争创鲁班奖的项目2个;市政工程争创海河杯的项目4个;绿化景观工程争创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风景园林工程大奖。

3.安全目标。不发生重伤及死亡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确保安全度汛。

4.廉政目标。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把海河教育园区建成廉洁工程。

经初步摸底测算,首批“5+2”进区学校现有土地总计1414亩(其中产权属学校或办学主管部门的为923亩);建筑面积总计为39.94万平方米。负债总额3.35亿元。规划目标为:5所高职在校生总计5.8万人,占地面积总计为5000亩,建筑面积总计为126.9万平方米。

七、展望

为真正把海河教育园区建成国家级的教育园区,天津市将协调有关方面在园区内立项建设以下五个项目。

1.国家工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博物馆

展示世界百所著名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实践模式和特色,介绍职业院校著名校友和能工巧匠的突出贡献。汇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先进工艺、工业产品等,展示中国近现代工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使其成为开展职业教育和爱国教育的重要基地。

2.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中心

结合天津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优势特色,吸引海内外杰出的职教课程专家和行业能手,建立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中心。其主要功能: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实验、评估和培训,拟定职业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承担职业教育教材方面的国际交流与项目合作。

3.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依托天津和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力量,以及职业教育实训和工业发展的基础,组建教育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重点开发专业师资培训包,积极探索以师资培训中心为支撑,以培训项目为核心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框架。

4.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需求,承担各类职业教育研究项目,促进职业教育成果的传播、扩散、共享和应用,科学评价职业教育成果的质量和效益,为天津示范区和全国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提供科学研究支撑。

5.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以海河教育园区为依托,建立中西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aihe Education Park

YE Qing,DIJian-ming,LI Xia

(Tianjin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Tianjin 300050 China)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aihe Education Park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to better realize Tianjin’s development strategy.It meets the need of Binhai New Area’s development and o2 pening up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ref orm pilot area f or vocational educa2 tion.Therefore,it has great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vocational education;ref orm pilot area;background;significance;development ori2 entation;planning and design

G48

A

1673-582X(2011)06-0003-06

2010-11-2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JA070004

叶庆(1954-),天津市人,天津市教委高职高专处处长;狄建明(1963-),男,天津市人 ,天津市教委研究室副主任;李霞(1963-),女,天津市人 ,天津市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研究。

猜你喜欢

海河园区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破冰开河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