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现状的思索

2011-11-17王十庆

剧影月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素质创作

■王十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诸多新思维和新理念的融入自然会给表演教学注入新的手段和活力。现代及未来的表演教学更加强调不仅要培养学校里的高材生,同时也要输送实践中的佼佼者,于是将训练与实践更紧密地相融成为必然.这就对以往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提供了可调的空间。面对现代的学生、现代的艺术、现代的教育,我们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素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提出发展的、先进的、科学的标准。

一.对表演艺术教学的梳理

在表演艺术教学中,我们经常思考如何使学生在创作中实现深刻的体验、由衷的真实、进入角色瞬间的享受、假定的深入。如何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如何在训练阶段、难易程度、训练内容和题材的变化等方面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表演教学的训练原则已经由训练者的主观意图为主导,过渡到了被训练者的兴趣选择作为主导。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化“规则”,训练由简到繁的传统顺序会发生变化,如单人的当众孤独会使学生更紧张,其难度大不容易组织行动,可长期进行多人训练,借助“群胆”,学生反而会松弛一些……哪种手段适合甲、哪种手段适合乙.便以哪一个手段作为突破点进行训练。于是就会出现有的学生更适合激情的训练,有的学生对音乐进入得更快,有的学生更适合从形体入手等。因此,训练的难易程度及具体手段上出现了多元化的选择。

1.依据学生创作心理由简入繁地施教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基础是遵循人类行为的特点、逻辑和顺序,其贡献之一是帮助表演者寻找并总结出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这里的行为基础也就离不开对心理的依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其自身心理反应的外化,行为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心理素质的不同上。在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诸多素质当中,心理素质是关系到他们成长和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种素质。我们将演员的心理素质归纳和概括为:智力素质、情感素质、性格素质、其他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智力素质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艺术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情感素质包括:情绪敏感度、情绪表达力、情绪控制力、激情等。性格素质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等。其他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兴趣创作、易燃性、幽默感等。

影视表演艺术是感觉的艺术,是偏依心灵的创造,是心理技巧的范畴。表演艺术创作的目的是实现角色体验,实现典型的、独特的性格化创造,其中的“性格化”也是体现于心理范畴的,在这里我们试图透过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表演的“教”与“学”,发现规律,找到符合创作心理的教学方法:

其二,表演艺术训练的内容、阶段、过程等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那么学生的创作心理也需要一种从无到有的逐渐培养。在教学中要技巧性地淡化对舞台或镜头的陌生感,对“当众孤独”的恐惧感要强调对表演的亲近感、游戏感、熟悉感等良好的创作感觉。

2.界定科学的创作方法

(1)由“行动入手”的创作方法

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在舞台上需要动作。动作、活动-——这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1]由行动入手的创作方法是抓住了表演艺术本质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透过抓得住的行动,去捕捉抓不住的感觉”,强调演员在熟悉剧本、分析事件及规定情境、任务的基础上,不急于背台词和规定调度,以即兴的台词进行人物的生活小品和事件小品的排练,在行动中分析剧本和角色,逐渐找到角色的内心依据,实现向角色感觉的靠近。角色的感觉只有通过意志才能实现流动,而意志的特点是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实现。所谓“行动”在任何时候都是心理、形体、语言行动的总称,以行动联系演员内外部,实现以体验为基础的有意识行动,激起下意识的创造。

(2)由“感觉入手”的创作方法

影视演员的创作是以实现统一的角色感觉为最终创作目标,以展现自身素质为创作原则,其创作特点正如中国电影学院教授齐士龙先生说的那样:“透过看得见的感受看得见的,存在就意味着表现。”[2]强调“感觉”的传达。由“感觉入手”的创造方法是以经验的统一性为基础,利用人与人的相通性,激起情感等的共鸣,引发感觉,以感觉为核心,实现角色与演员自我感觉的流动,利用与角色局部感觉的相通性,调动演员的内外部记忆和本能活力,完成演员对角色的统一和贯通,从而实现感觉的创造。

由“感觉入手”创作方法的创作原理是遵循人类的自然规律,由感觉引出由衷的欲望,由欲望产生自然的行动,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非理性强迫的、自然流露的行动。尤其是心理行动的组织,尽管外部流露还不鲜明、准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但与角色的“神似”却是由衷的,它的连锁反应是——由衷、享受、真实、感觉的准确。

需要强调的是,具备良好的艺术感觉是这一创作方法的前提。“艺术感觉”是全部人生素养和艺术素养综合的反馈。演员可以利用自己良好的艺术感觉去开掘、接近角色,产生经验与情感的共鸣。演员和角色有了共鸣,就会直接获取角色感觉。因此,建立准确的艺术感觉,由“感觉”入手塑造人物形象,作为组织行动的补充技巧,成为科学的创作方法并运用到表演教学的实践中。

二.对表演艺术教学理念的反思

众所周知,表演学是人学,表演训练是一种艺术感觉的培养,也必然是以人为本,使创作主体始终保持活力。未来的艺术实践将是以实现统一的角色感觉为创作目标,那么在训练的初期就强化艺术感觉的培养是重要的。表演教学训练重点是培养演员组织行动的高功力,在这个过程中,更要重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解放与开拓以及准确的艺术感觉的建立。同时,我们逐渐意识到兴趣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表演教授张宏、滴妮指出:“在创作中引导、开掘兴趣。兴趣是由衷的,表演训练不是枯燥的技巧训练,是和人的内在感觉相联系的。表演训练不管是训练者还是被训练者都要陶醉在艺术的冲动中,都要有一种极强的兴趣和热情,授受二者都不可能以毅力带来持久的创作热情”。[3]在创作中,演员主体必须觉得“好玩”,只有“好玩”了才会有进行艺术创作的兴趣,创作过程中才会有由衷的体验,其创作成果才会有闪光点,才能创作出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

针对装置中控制效果差的部分回路进行了PID参数调整,优化了控制效果,提高了平稳性,降低了报警量。回路整定效果以S Zorb装置和三催化装置为例,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在表演教学中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某个表演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甚至想改专业方向,某个一般的学生却在求学过程中兴趣十足、百折不挠,某个被认为“不可教也”的学生步入社会却频出成绩……负责任地思考一下,这仅仅是学生的不稳定、年轻躁动、好高骛远,仅仅是学习表演的毅力问题吗?学生是活生生的主体,他们具备常人所有的一切功能、欲望、积累、修养等等,面对教学的内容手段同样有自己的判断、思考、适应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感受到的有趣、无趣、失落和彷徨等会直接影响其创作意向。由此,我们认为,表演教师自身在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等基础上,更应该具备极高的表演教学修养、教学兴趣、创作素质、创造性的训练方法、理念及科学的教学手段。

三.对表演艺术教学方法的几点强调

近年来,各艺术院校的表演专业在训练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和训练手段,对于传统作品的创作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训练角度、范围、目的、训练成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开拓,创造性的教学理念使得创作主体(学生)在创作中寻找到了浓厚的兴趣,挖掘了角色的欲望,实现了个性化的创造。

在训练过程以及成果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突出体现在:更强调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更尊重学生的创作兴趣逻辑,作品成果独特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深意;更强调学生自身经验的个性化选择、情感的个性化表达,在角色的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个性真实。在训练及创作中营造轻松、亲近、快乐的创作氛围,滋养了学生良好的准确的自我创作感觉,体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本性。在教学过程及成果中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得以实现,他们都具备一个共识那就是使表演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方法性、实效性和先进性。在这里,我们依托前辈艺术家教育家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对表演艺术教学法进行几点补充性的强调:

(1)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自我出发,由艺术的想象力为起步。不强调既定的模式,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拟,而是营造独特的、个性的、艺术化的想象空间,并加以艺术的渲染。

(2)训练从引导学生的兴趣入手。兴趣也是一种激情,局部的兴趣点可以使学生的创作兴趣得到全方位的延伸,由此增加创作中的主动性。

(3)建立现代表演艺术的先进观念。表演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深入解放和开拓演员自身素质,其核心树立学生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快乐模式?,给学生建立成功点。

(4)在学生创作时,教师充当着导演的职责和功能。教师要清楚导演的三个任务:排练的组织者、演员的镜子、剧本的解释者。学生最终要作为演员独立面对创作的一切因素,最终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一面镜子,实现对表演艺术创作规律的自知和自制。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切勿充当“保姆”,导致教与学的“温室效应”。

(5)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教师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主动模拟学生的自我心像,模拟角色心像,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及时的修正,实现和学生同步的再体验、同步的再发现、同步的再想象。切勿照搬经验、照搬模式,就如新鲜的蛋糕永远是现做的一样,师生在排练现场一起体验的创作才是最真实、鲜活的。

(6)在训练中,要调动学生组织出准确的心理行动后,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形体行动和语言行动,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的自制状态,使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的行动”,让他们自行进入角色的“轨迹”。

(7)强调对生活的艺术再发现,对原始发现的再发现,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是艺术化的再创造。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和存在中,引发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对生活进行艺术化的体现。模仿和匠艺是初期创作的必经之路,溶入个性也就形成了独创。

(8)在排练中,教师不要轻易做示范,也不要急躁,耐心帮学生剖析角色,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在他们进入角色轨迹后,行动的手段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涌出。

(9)排练时不要在点子上下工夫,要在角色欲望上下工夫;要寻求方法而不是就结果说结果;要寻求角度、出发点,根本问题是强调真实的体验;要寻求规律,放弃一味地追求结果;纠正错误要寻求错误的源头,而不是在错误的结果上去寻求正确的结果。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第5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2]齐士龙,《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第12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8月再版

[3]张宏、滴妮《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第65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素质创作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Jazz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一墙之隔》创作谈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