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怡红院空间布局

2011-11-16彭重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大观园贾宝玉句法

刘 晖,彭重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怡红院空间布局

刘 晖,彭重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简述了空间句法理论和上海怡红院概况;分析了怡红院的空间布局,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从平均深度值(MD)、整合度(RA)两个变量对其进行了空间量化分析;阐述了怡红院空间营造的特点,并根据空间分析提出了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迪。

空间句法;怡红院;空间布局;深度值;整合度

空间句法理论自1970年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城市广场等规划的前期调查分析,而应用于小范围的空间分析还比较少见。上海怡红院是以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所述大观园为蓝本修建的仿古园林,设计独具匠心。我们以空间句法理论为依据,对上海大观园怡红院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以期能对现代景观设计有借鉴作用。

1 空间句法理论

老子有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于是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也不再是土,在它当中产生了“无”的空间[1]。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与实体相对的概念[2],空间的存在依赖于人,是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感受,对自身定位的感觉。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3]。

空间句法采用关系图解(justifiedgraph)直观描述空间构形,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拓扑计算的形态变量来定量地描述构形。其中有连接值(connectivityvalue)、控制值(controlvalue)、深度值(depthvalue)、整合度(integrationvalue)、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等五个最基本的变量用于分析空间构形[4]。

2 怡红院概况

由于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于大观园的地理位置、规模、风格等的描述不确定,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对其真址进行探索、寻访。上海市的大观园位于上海市西南青浦区淀山湖,东依烟波浩淼的淀山湖,西临与江浙一衣带水的鼋荡,占地约90000m2,建筑面积约8000m2,于1984年对外开放。大观园与其东面的民族文化村、梅坞春浓、柳岸春晓和金桂飘香共同组成了风光旖旎的大观园园林风景旅游区[5]。

怡红院位于大观园的西南角,占地2500m2,建筑面积899m2。小说中怡红院是为元妃省亲修建的大观园中的院子。随着故事情节的需要,怡红院成为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宅院,见证了整个贾府的盛衰,特别是宝玉与黛玉的悲欢离合。

3 怡红院的空间分析

我们选取上海大观园园内的怡红院为研究对象,联系院主贾宝玉的性格,分析怡红院的空间元素、空间类型等,并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就其深度值及整合度2个变量进行空间分析。

3.1怡红院空间布局

上海大观园属于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的格局,怡红院并不紧随这种格局,而是独树一帜。整个院落布局二路三进,不属于规整的格局。

怡红院入口是“怡红快绿”的匾额,对应小说中贾宝玉为怡红院的题名,入口廊前种植芭蕉、海棠,直点“怡红快绿”之意,种植罗汉松寓意院主贾宝玉在贾府衰败之后的归宿—“出家”。

怡红院东路主厅绛云轩,三间周廊歇山卷棚顶,轩前栽植海棠、芭蕉。两边楹联“重联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后院空间狭小,但建有一座名为“邀月亭”的六角亭,置于水池边的湖石之上,水中置有石灯笼。整个后院空间虽紧凑,但让人不觉繁琐,反觉细致,以此影射院主人细腻性格。水池东面耸立一座“听雨楼”,供登楼眺望。怡红院西路部分占地面积较小,以书斋为主,书斋旁曲折的游廊边栽植竹子,寓意贾宝玉的高雅、书卷气。南院有南楼与“听雨楼”遥相呼应。中院有一座名为“千红一窟”的水榭,俯临方形水池,池中有假山,小巧玲珑,池水与东路院内水池相通,贯穿整个怡红院。

3.2怡红院的空间句法分析

空间句法采用关系图解分析空间,并在关系图解的基础上计算形态变量,分析空间构形。关系图解是一种拓扑结构图解,它不强调欧式几何中的距离、性状等概念,重在表达由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组成的结构系统[3]。

我们采用空间句法的关系图解研究怡红院,绘制怡红院的平面图(图1),用圆圈(节点)代替怡红院中的内庭,短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转换成图2所示的关系图解。平均深度值用MD表示,其计算公式为:MD=(Σ深度×该深度上的节点个数)/(节点总数-1);整合度用RA,计算公式为:RA=2(MD-1)/(n-2),其中n为节点总数[3]。怡红院有一个主入口和两个次入口,分别计算它们的平均深度值,计算得MD1=3.4,MD2=3.6,MD3=2.7,可见次入口3的平均深度值最小,其到达院内各空间的通达性最好; 主入口1的通达性次之。

图1 怡红院平面图

图2 怡红院内庭关系图

将怡红院的主要内庭e、g、h以及入口的内庭a、d、i进行深度值分析,分别选取怡红院的主入口、次入口2以及内庭e为起点分析内庭的深度值,从入口向内行走,整个庭院的空间深度值依次增加。如表1中所示,主入口深度值为a

怡红院主要内庭e、g、h以及入口的内庭a、d、i的整合度(见表1)计算得e

综合深度值及整合度的分析,怡红院内庭e的空间通达性和渗透性最好,使用的频度最高,而内庭i的空间通达性最低;整体而言,怡红院西路空间的通达性以及渗透性明显低于东路空间。

表1 怡红院主要内庭的空间句法分析值比较位置主入口深度值次入口3深度值内庭e深度值整合度内庭e2.82.31.00.14内庭g3.12.31.20.30内庭h3.12.81.20.30内庭a1.02.81.40.47内庭d2.81.01.20.30内庭i3.42.81.40.54

3.3怡红院空间特点

3.3.1 以小见大 怡红院各内庭的深度值最大不超过3.4,整个空间比较小,建筑和墙体将整个院子分隔成若干小空间,给人视觉上的紧凑感。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了一处宁静、雅致的院子,院内有假山、湖石、水池、植物等园林要素,也有水榭、游廊等建筑元素。怡红院利用这些设计元素组织一个个空间,并通过游廊、游路等元素贯穿起来,院子虽小,但涵盖各种景致,给人以大空间的视觉享受。

3.3.2 空间类型丰富 怡红院整个空间序列从纵、横向加深,每个内庭的深度值都有所变化,层次异常丰富。分析怡红院的空间构成,其丰富的空间层次与空间构成要素密不可分。怡红院包含有各种建筑形式,如“绛红轩”建筑、假山、邀月亭、水榭、游廊(包括西路部分的曲折游廊)等。加上漏窗、景墙的配合,整个怡红院的空间多样化,空间类型丰富。各种不同的空间,丰富了整个院子的景观。

3.3.3 全园拟人化,影射贾宝玉性格 怡红院的建园宗旨是还原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怡红院,再现小说的故事情节,使游人能切实体验到小说人物的生活。全院设计依照贾宝玉的性格,朱门绣户中透出书卷气和脂粉气,繁琐的空间组织中力求雅致清幽的空间,而且院中栽植有特殊寓意的芭蕉、罗汉松以及小说中曾提及的海棠等植物。无论从空间组织还是植物的选择上,怡红院的设计都追求展现贾宝玉的性格以及命运,将院子拟人化。

4 怡红院的空间分析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迪

4.1利用植物赋予空间一定的性格

汪菊渊先生曾有论述:“各种植物以一种性格或个性,也就是所谓‘自然’的‘人格化’,然后籍着这种艺术的认识,以植物为题材,创作艺术的形象表现所要求的主题,这是我国园林艺术上处理植物题材的优秀传统……”[6]。怡红院在有限的空间中栽植植物,因植物本身的“比德”特点,比拟园主人贾宝玉的性格以及影射贾宝玉的人生,赋予空间一定的寓意。

现代景观设计应继续沿用这种方法,这是一种营造中国特色景观的捷径。充分熟悉植物文化,灵活运用于景观设计中,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景观。

4.2巧妙增加空间层次

怡红院丰富的空间层次有利于空间类型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在人和观赏物之间设计各种“障碍”,强化景的深度感,增加空间类型。怡红院中的多数障碍是半隔半透的,如游廊、植物、假山以及漏窗等,均以此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感。

这种方法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之一,在怡红院的空间组织中体现突出,对现代景观设计同样适用,采用建筑、假山、植物、景墙以及漏窗等元素,分隔出各种类型的空间(开敞、半开敞以及封闭空间),增加整个空间层次感,丰富现代景观。

4.3大尺度空间利于空间秩序的组织

怡红院西路部分的占地面积明显低于东路部分,根据计算所得的各内庭的深度值及整合度,西路空间的通达性以及渗透性明显低于东路空间。于是大尺度空间的空间秩序明显优于小尺度空间,小尺度空间过多反而不利于空间秩序的组织。

现代景观设计者常在大尺度的庭园内设计若干小空间,造成空间的闲置以及空间秩序的混乱,使用者在游览完景观后很难准确的理解整个空间。因此,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多设计大尺度的空间,并根据使用者的情况合理设计小尺度空间,利于空间秩序的组织以及游人的使用。

5 讨论

怡红院的空间设计依托小说《红楼梦》的情节以及院主人贾宝玉的性格,全园用游廊、围墙等切割若干大小各异的空间,曲折迂回、变化万千的空间层次创造出小中见大、小空间大世界的空间感,以及院主贾宝玉细腻的人物性格。现代景观设计虽然不能依托小说的情节,但是在设计中能借鉴怡红院营造空间的方法,并结合使用者的年龄、职业等情况设计出内涵丰富、利用率高的现代景观。

[1] 芦原义信, 尹培桐译.外部空间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

[2] Han L rzing.The nature of landscape:a personal quest[M].010 Publishers, 2001.85.

[3] 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师,2004(3):33-44.

[4] 郑伯红,张宝铮.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以长沙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47-49.

[5] 时建设.悠悠红楼 梦境江南——记上海青浦大观园仿古园林建筑群[J].中国园林,2006,22(12):9-13.

[6] 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M].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1980.

2011 — 02 — 18

2011 — 03 — 28

TU 986.1

C

1003 — 5710(2011)02 — 0072 — 03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1. 02. 021

(责任编辑:唐效蓉)

猜你喜欢

大观园贾宝玉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