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现代陶艺

2011-11-15李岱玫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5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陶瓷

李岱玫

山东工艺美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济南250014

浅析中国现代陶艺

李岱玫

山东工艺美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济南250014

谈到陶瓷,中国人大都以历史上曾经傲立世界的经历引以为民族的自豪。但提及现代陶艺,又有多少普通(非艺术专业)人群能明了它与传统陶瓷艺术的差异呢。

现代陶艺的观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85'思潮舶来中国的。走到今天的21世纪,现代陶艺已经慢慢完成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扎根过程,但它成长得并不强壮,仍然无法以自己的成熟形象示人。这难免会令许多热衷于这一艺术形式的旁观者扼腕叹息,回顾我们的先人曾以陶瓷产业的发达、制瓷艺术的精湛让祖国光鲜地屹立于世界的光荣历史,心中隐有愧对祖先的歉仄。这不能不说是陶艺从业者的悲哀,亦不能不说是一种难言的无奈。现代陶艺是依仗陶瓷材料彰显艺术主张的艺术形式,细探其目前的状况形成和未来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牵掣,且有着皮肉相附的依存关系。

但认真分析这艰难和尴尬中的缘由,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关注:

一、认识与材料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咱们的现代陶艺都这么粗陋,看国外的陶艺真是精致,宁愿花大价钱买回放置在家里,它能与室内现代家具谐调呼应。

这种状况的形成,首先是陶艺从业者对现代陶艺认识的局限。中国传统制瓷业中,长期以官窑的工艺观念为准绳,以陶瓷产品的严谨和工整程度作为优劣的评判标准。当现代陶艺的形式进入中国时,许多人首先将现代陶艺定位在陶瓷制品上,以打破传统制瓷定律为突破传统陶瓷的焦点,从而获得形式上的一个极端突变,对传统模式进行彻底的反叛,而这种视觉上的新奇感,的确让观者快速地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冲击。

但仔细探索现代陶艺的本质,许多从艺者对现代陶艺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发生了扭曲,并且对现代陶艺的认识始终存在着误区。因为现代陶艺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传统的陶瓷艺术是以实用为目的,而艺术的所指是以陶瓷产品使用功能的科学性及观赏的装饰性为主旨的,是陶瓷工业的辅助功能,在这里,艺术是服务于功能的方式,“艺术”两个字的本质意义是设计,它包括了创造的方式,也包括了陶瓷产品形式的美学体现。即使许多人明白现代陶艺是“脱离了实用意义的陶瓷制品”,但仍不是现代陶艺的全部,而这种脱离也不意味着工艺的背离,相反,现代陶艺正是陶瓷工艺的扩大运用,是传统陶瓷理论的进一步彰显。

如果以颠覆传统制瓷艺术的传统规则为现代陶艺的主题意义,并将这一手段视为现代陶艺的全部,那着实是肤浅并流于视野的偏狭,是对现代艺术的无知。而我国陶瓷材料性能的滞后及工艺技术的停滞,也正是我们现代陶艺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症结所在。

据陶瓷史记载,我国在唐代就先于世界制造出瓷制品,那时期的陶瓷产业有着超越前朝——隋代几倍的进程,从材料的发现,到生产方式的推进;而宋代,优质瓷土大量发掘,从江西的景德镇到浙江的江山,再到福建泉州以及广东潮州等等。从而中国有了“胎质洁白釉质如玉的青白瓷,胎体薄的达到了半透明的程度”,如此精美绝伦的独到物件不能不被世人钟爱。21世纪的今天,要说陶瓷制品的精细,已然还是龙泉、景德镇,但再观制品的质量,似乎衍承了传统陶瓷的形制与装饰,却没有了新的时代面貌。

我去过一个以生产日用瓷为主业的陶瓷厂,他的邻居是韩国人的工厂,同样以日用陶瓷生产为主要项目。我们的成型工艺以注浆为主,他们在总体的工艺流程上与我们相似,但材料的差距使我们的形制无法打破传统形制的拘束,只能保持最保守的造型式样。而“邻居”的方式却令人瞠目:他们将注浆成形的生坯再用人工加以形制的改变,坯体却无恙,从而得到我们无法完成的造型样貌。借开会的机会,我曾到丹麦的欧洲陶艺中心参观,作坊现场摆放了来自各个国家陶艺家们的作品:结构精密,材质通透,是用了可塑性极好的白瓷材料。对于目前我国的陶瓷材料来说,景德镇的高白泥材质细腻,淄博、唐山的骨质瓷白透,但都没有良好的可塑性。高白泥还可以拉坯,骨质瓷只能用压模、注浆成型。福建德化是有塑性较好的白泥,但若用徒手塑形方式将形体稍大些的形体做得那么薄透,似乎又有了难度。当我问及陶艺中心管理员材料来源时,她的回答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丹麦当地的粘土质地粗糙,含铁量较高,陶艺家们已不把它们用来作为制作现代陶艺的主要材料,他们使用的泥料是购买来的专门用于制作陶艺的配方材料。

遥想当年,中国的陶瓷就是以材料的优质胜人一筹的,但现如今,那些质量高精的高岭土已用将殆尽,新材料的研制只针对于消耗量大的实用群体。这也就是中国现代陶艺总是粗笨糙疏的另一因素了。

二、工艺技能的生僻

在国内,陶艺行当里的从业者大致主要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受教育时接受的是陶瓷艺术专业教育,就职仍是在大专院校从事陶瓷艺术教育和创作的人;第二种是原本在陶瓷企业的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在近年来大中小型企业下马之后,他们自己建立作坊或工作室,以对外作加工制作维持生计,同时创作陶艺作品;第三种是以其他艺术门类为主要创作媒体的人员,主要以抒发个人的艺术观点为目的,偶尔以陶瓷材料作为创作媒介,设计出稿子后包给工厂或个人工作室制作完成。前两种人基本是以陶瓷作为部分或全部事业,长期与陶瓷有着密切纠葛的人群,也应称得上是专业陶瓷艺术从业者,后一种是以大美术为创作理念的客串者,而所谓陶艺家多是归属于前两种人。

以上三种人群中,前两种人是能够充分运用传统陶瓷工艺材料和技术的,但对技术的掌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身在院校的从艺者,对于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有着独到的见地,他们在教学和专业研究中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能时刻关注到现代艺术潮流的动向,对于艺术的语言方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对于工艺技能的掌握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在制作个人的陶艺作品时,有些较为尖端的技术只能求助于技师。于是,技术的局限给工艺的充分利用设置了障碍,有些个人的艺术见解和观点的表述受到工艺和技术的制约,致使许多主张和理念因对技术的生僻无法付诸于语言媒介。

而对技术工艺较为熟知的陶瓷技术人员,长期行走于坊间的经历,使他们对陶瓷材料的功能及特性达到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自如的程度,虽然不能在单项技能上达到技师的水准,但对各个工序的特性把握,足以制作出精美的陶瓷制品。但对于艺术的理解总不可能更深刻,于是限制了创作出较高艺术见地的现代陶艺作品。

随着世界科技的大跨度发展,若仅限于传统技艺的运用却仍然不可能与世界对话。今天的西方陶艺家在成型方面基本全部依赖机械。2004年在韩国丽川举办的IAC(国际陶艺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ofCeramics简称)会员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机械厂家展示的用于陶艺制作的陶瓷机械,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既新鲜又神奇。它不但能完成传统形制的制作,还可以直接制作出仿生植物造型;荷兰陶艺中心是一个由政府支持的用于陶瓷艺术普及和研究的艺术机构,他们的陶瓷模具制作全过程是由电脑完成的,准确并精密。这一切对于中国陶艺从业者来说可称得上是望洋兴叹。

中国30年来的经济腾飞“改善了陶艺整体的大环境,陶艺家有经济能力设置工作室,增进了陶艺家的生存空间。”但若要在技艺方面有所建树,只有工作室是远远不够的。丹麦欧洲陶艺中心有一个数百平方米的露天区域,堆满了木柴和几个柴烧窑。窑分大小,有个小窑,是用过后准备废弃的,管理员介绍说,这是一个陶艺家为烧制一件他心目中的特殊效果,根据所需的升温曲线及火焰控制,特意搭建的。为烧制某种特殊效果专门设计制作一座窑,哪怕是这种小型窑炉,也足够让人唏嘘良久了!也许是笔者少见多怪,在中国,能根据个人的艺术需求而自己设计窑炉,同时又对现代艺术具有敏感触角的陶艺家至今未见未闻!这也难怪西方所谓:中国没有现代陶艺的言论了!

三、现代陶艺的灵魂——艺术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关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向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这段话明确了现代陶艺的本质,说明了现代陶艺正是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的人们必要的心理诉求。

20多年前,85’美术思潮冲击中国时,对于众多接受者来说难免有些突兀。中国文化几十年的闭锁背景,加之科技工业落后、经济水平低下,更多的人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突然降临的艺术言论自由,许多人欣喜却无能准确把握。习惯了摹写自然、美化自然的艺术家,对抽象的隐喻、意向的发挥,很难与过去习惯的绘画语言结合。现代艺术产生于西方,纵然有一个能凭由它产生萌发的土壤,而这个生长期有着其必要的时间条件。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现代艺术观念只是一个横向的信息迁移,将一个成熟的观念蔬果嫁接在一颗刚刚从苗圃移栽出的细枝嫩芽上,难免会惹出失衡的骚动。

现代陶艺由那个时期出现也有了20多年的历史,这20多年里,中国的经济文化状况已经逐步具备了接受现代意识的条件。多数中国陶艺家在打破传统规则中的某些限制后,同时也意识到了严谨整齐、刻意求工的技术章程的必要性,从形式上施展了自己的理解之后,也力求将观念的精髓付诸于陶瓷材料,力求追索材料环境中的新气象,依传统中的精华,追求视觉上新的突破,以精神意识的张扬打破国人心目中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的模糊印象。但是每个人个性语言的形成是建立在学养的积淀和文化视野上的,这便是中国陶艺家个体知识结构和技艺把握的问题。

我国的艺术教育多注重技巧的传承,无论是国、油、版、雕,还是现代陶艺,技法永远是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但是,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是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尤其现代陶艺,“……现代陶艺是纯艺术,是一门不带有任何模仿意图的艺术。也许正由于这一点,在用形式来表达人的意愿时,雕塑比现代陶艺更有局限性;现代陶艺在本质上是一门最抽象的造型艺术。”是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象语言,是理想和情感的诉注载体。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学科的分类局限了信息视野,使学习者对信息的掌握安于单一化,淡化了对社会问题、文化背景及文化现状的关照,更没有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深入探讨,从而不可能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更不可能因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建立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出的从艺者,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往往会沿着这种模式的惯性行走着自己的艺术之路,创作中亦只能循着前人的足迹单纯的模仿,作品只注重了形式却不知所云,至此也就很难醇化出自己独有的面貌了。

2004年在韩国丽川举办的IAC会员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机械厂家展示的用于陶艺制作的陶瓷机械可以直接制作出仿生植物造型。

这是一个陶艺家为烧制他心目中的特殊效果,根据所需的升温曲线及火焰控制,特意搭建的小柴窑。

观念的表达是现代陶艺的内容,没有内容的陶艺便没有了灵魂,没有灵魂的陶艺不可能有生动的形式,而没有使人豁然的形式,作品便失去了生命色彩。

中国的现代陶艺需要自己的形貌,而不是以外来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心声。虽然已经开始有了区别于人的形象,但这个独立形象还不成熟,仍有待于更深地探索母体文化的真谛,以独具风貌的语言与外界对话。

[1]《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2]《说陶论艺》杨永善著

[3]《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杭间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陶瓷鉴赏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