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道”还能赚大钱吗?

2011-11-13陈琛舒文琼

通信世界 2011年3期
关键词:收费运营商竞争

本刊记者 | 陈琛 舒文琼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侯自强

“管道”成本增长与收入增长相匹配

我认为,运营商做“管道”仍有盈利前景。

从移动运营商成本角度看,过去两年三家运营商在3G网络建设上投资约20 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已经建成50万个基站。到今年底全部建成后,每个基站最大容量在20Mbit/s以上,可以支持100个用户以200kbit/s速率同时在线,50万个基站可以支持5000万人同时在线,总体可以支持2.5亿用户。以每户包月50元/月计每年收入可达1500亿。这是多么高的投资回收率!

流量几何增长是事实,但流量成本几何下降也是事实,运营商整体成本是近似线性增长的,与收入增长是匹配的。运营商做“管道”还是赚钱的。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运营商可以停滞变革,止步于此。以用户为核心的Teleco2.0时代已经来临,运营要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思维还停留在以运营商为核心的时代是行不通的。

移动运营商同固网运营商一样采用按速率分级的收费模式是合理的,用户也能够接受。实践证明封堵P2P之类的做法是不该做也行不通的。此外,核心网扁平化是移动运营商应对互联网挑战的重要举措。面对互联网上的OTT应用业务,移动运营商可以发展“智能管道”,开放电信增值业务的API给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商,从而从应用中收取增值费。

中研博峰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金峰

“管道”需配备新商业模式

运营商如果单纯做“管道”,继续保持现有的流量收费模式,那么在多方博弈时,在单流量收费下降影响下,运营商的收入将呈现稳定状态。

但目前运营商的一个困惑是,为了促进用户使用数据业务,推出了一系列包含较高流量的套餐,导致移动互联网、无线上网卡的应用发展超出了运营商的预期,套餐内流量基本被占满,出现了收入呈线性增长而流量呈几何增长的局面。

面对此困境,如果运营商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就有可能借助于对基础网络的掌握,而成为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举例而言,视频、音乐业务是高速移动互联网的重要业务,但是却是高流量的,运营商可以对自身业务提供较低资费,而对其它企业的业务流量按标准收费,从而引导客户使用运营商的业务;又如,运营商可以对某业务所使用的资源进行优化,服务提供商为了保证自我业务的顺畅、高质,会与运营商进行合作。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市场与战略主管常刚

若充分利用,“管道”收入及盈利有相当空间

“管道”是运营商收入的基石,盈利的前景毋庸置疑。未来是一个“全连接”的世界,所有的终端,只要连接能够带来额外的价值,都会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而这个“全连接”世界的基石就是电信基础设施,即我们所说的“管道”。所有的终端、所有的信息流都需要通过“管道”来承载实现相互的通信和交流。通过“管道”,运营商不仅可以承载多样化的应用(语言、视频、增值业务等),还维系着庞大的用户联系/关系,这都是其收入最根本的保证。此外,构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即“管道”)所需要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包括牌照、频谱等因素,这也决定了“管道”层面的竞争是有限规则下的竞争,对运营商而言就是其收入及盈利有相当的空间,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管道”的能力去竞争。

“管道”是运营商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其中其智能化是关键。随着“管道”所承载的业务日趋多样化,业务量急剧增长,所服务的用户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如何对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业务和服务来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逐渐成为运营商差异化竞争的手段,也推动着“智能管道”的发展。利用“智能管道”,运营商可以针对不同的终端、不同的业务、不同的时间地点等各种用户应用场景的差异,量身定制不同的服务质量,从而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因此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如对移动视频类业务提供更高的业务等级,对忙、闲时段有不同服务等级等。

广东移动张鹏

靠“管道”可存活,差别是挣多或少

国际电信市场,由于属于完全竞争市场,70%以上的运营商仅靠“管道”就活得很好。在上述市场中,仅是排名第一、第二的运营商不甘于做“管道”,而其他运营商都是基本依靠“管道”存活。国内电信市场尚未实现完全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营商仅做“管道”也是可以盈利的,只是说赚多赚少的问题,此外,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还肩负着带动产业链发展等相关的社会责任,因此要在做“管道”的基础上不断谋求变革与发展。

电信专家陈亮

避免“哑管道化”

运营商如果单纯做“管道”也不是赚不到钱,但是必须考虑到,首先三大运营商之间有竞争,这就要求运营商必须不断进行通道扩容、技术演进以及模式变革。其次,只是单纯做“管道”的话主导不了用户,容易沦为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的“打工者”。以iPhone为例,国外,其为欧美运营商网络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流量,已经反制了运营商;国内,前段时间的“天价微博”事件,其实多半收费流量都是由iPhone开机后各种软件的更新、连线等引起的,因为iPhone要实时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而真正微博所耗流量甚微,但消费者往往会投诉运营商,却仍对苹果拍手称赞。

上述事件说明,在强调整体用户服务体验的今天,运营商必须放弃以往以布网、网络保障等为主体内容的运营模式,避免被“哑管道化”,而要变革模式,对内容提供商等分级收费,不但为其服务,也向其要效益,逐步向精细化运营方向转型。

猜你喜欢

收费运营商竞争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自由流收费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感谢竞争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