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文化与高校管理

2011-11-09朱秋红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群体大学生文化

王 磊 朱秋红

(南京师范大学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大学生网络文化与高校管理

王 磊 朱秋红

(南京师范大学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本文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通过分析网络和网络文化对现代高校管理机制的深刻影响,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认为高校传统组织模式正经历着仪式化、虚拟化的转型,而“无中心”的、去权威化的、平等自由的网络状平台将成为大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管理的基础。现代高校管理应该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丰富大学生的公共组织体验,加强建设实体性的公民参与网络。

大学生 网络文化 高校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网民总数达到3.38亿,30岁以下网民比例为63.7%①。现代社会网络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交流互动产生着深刻影响。而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作为伴随着网络在中国普及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他们不仅具备一以贯之的对新事物的高敏感度和参与度,而且在人格发展、社会化过程中打上了网络文化的深深烙印。同时,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高校早已失去“围墙”的概念,现代高校管理面临着社会化和多元化参与的冲击。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和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网络文化的独特存在和运行方式,正消解着高校大学生互动和自组织的传统模式,而从不同角度实现着大学校园中从沟通、制度到社会资本的重构。

美国传播学研究者G.M.戈德哈伯从组织角度对沟通下了这样的定义:“组织沟通是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而结成的网络,是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大学生在大学里经历两大过程,一是知识化(专业化)的过程,即通过教育和实践,学习、掌握人类积累的普遍知识和特定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二是社会化过程,即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学习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并内化成为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大学教育分为两大体系: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而网络作为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文化,正在以其虚拟性、全球性、超限性、多元性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而使我们对高校管理模式的制度变迁和沟通方式作出新的思考。

一、网络化空间中的大学生组织新定位:仪式化与集群性。

校园网络化空间形式开放多样,互动自主性强,并随着3G技术与流媒体的推广普及,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无论何时何地,甚至不需要网线,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尽情地接受和发布最新信息,使人们传播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彻底打破时空的限制。据统计,QQ、BBS、E-mail和博客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思想主要方式之一,95%以上的大学生都拥有网络聊天工具,约50%的大学生每天网聊时间超过2个小时,27%的学生通过网络留言、更新博客、网游等方式认识了新朋友,同时信息传递过程中短信、飞信的运用比例明显上升。正如G.德兰蒂指出的,“知识变得非个人化、非区域化和全球化,它已经脱离了它传统的背景,由新的传播媒介来传播……将知识置于广袤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消除了妨碍知识传播的时空的作用”②。网络促进了沟通方式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组织中“点对点”的交往模式,实现了多元基础、海量信息源的“点对面”互动。

1.传统学生组织运作的仪式化

传统的班级制度需要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教室开班会,传达信息量小,条件限制多,对组织运作的要求而言,一般追求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和参与的广泛性,效率不高。但是,班级制度能够明确个体的身份与角色,并提供相应的人际交往模式,班级成员可以在组织运作中学习现实需要遵守的规则与礼仪,如诚实、礼貌、公共演讲的技巧,以及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等,这些恰恰是网络虚拟社区所不具备的。

然而,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实行,传统班级制度逐渐被打破,学生上课的时间也不再一样,班级活动难以开展,使学生工作逐渐失去传统的工作载体,网络沟通与交往的便捷优势便凸显出来。目前,大学班级中信息传达基本通过短信、飞信群发,或者QQ群公告来完成,过长的信息往往被简化,甚至班级选举投票也是通过飞信完成,班会逐渐成为一种仪式性集合,仅仅是为了表达对高校现实管理机制的遵从。由于实体班级组织的存在,避免了网络沟通中的匿名性和失范可能,承担了其成员表达意愿与想法正式渠道的作用。

2.网络型学生组织的集群性

网络型学生组织,确切地讲应该只能是一个界定模糊的数字化群体,而不是具备共同规范性的组织。一般来说,这种群体是许多大学生把实体班级或学生会等组织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为其成员提供理论学习和各类信息的平台,并营造情感交流与展现自我价值的学生自主管理和维护的虚拟环境”③。这种学生组织由于成员间大体是熟悉的,因而具备了许多现实中熟人交往的烙印,除了最初的校内网、校友录,逐步发展为QQ群、飞信群、BBS论坛,以及组织博客等多种形式,具有非常丰富生动的形象。但是,网络型学生组织中个体是符号化的人,成员关系结构较为松散,流动性大,缺乏明确的规范制度,约束力弱,很少有专人监管和引导,具有很强的非正式性和虚拟性。

网络型学生组织的低门槛强化了网络参与的自主性,使得共同的兴趣爱好、情感、理想成为维系群体的唯一纽带,从而表现出群体内部高度同质、群体之间高度异质的倾向,容易形成集群性现象。在信息量激增并多点链接的大学校园中,集群性的虚拟组织往往通过暗示等机制放大某些事件或新闻,使某种情绪或行为以惊人的速度在群体中蔓延开来,引起失真或管理危机。

二、网络状平台上的高校管理新格局:多维化与交互性。

大学校园中网络文化和网络组织的迅猛发展,不仅动摇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往和活动的传统方式,而且冲击着传统的高校组织建构与管理格局。在网络文化中,单向的、集中的、持续的、高强度的灌输教育与管理已经变得落伍与陈旧,容易引起逆反,管理的不可控性增加,而“无中心”的、去权威化的、平等自由的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

1.高校管理主体的关系

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融合了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和双向度的人际传播的特点,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的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中。在高等教育管理网络中的主体,就是与高等教育运作有关的政府、高校管理者、第三方教育组织、学生、企业和社区等多个组织。这种网络状多维主体关系,倡导一种广泛参与、相互依存、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模式,高校本身仅仅成为各方之间的一个通道(gateway),通过它各方直接建立联系。高校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为教育关系构建各种各样的网络和平台,而学生在这样一个网络中没有主次之分,没有传者受众之分,也没有中心边缘之分,体现出个体性的互动模式。

2.高校管理途径的选择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具备分权、平等的能力和特征,它在削弱管理集权控制的同时明显拓宽了民主的内涵,网络文化的进步意义之一便是话语权的公众化、自由化,“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在高校管理中,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元,主体精神也日益彰显,不再只是从家长、老师、学校领导、官方宣传等正面灌输中了解社会,而是更加注重自身体验。网络状管理途径强调个体与现实、网络身份与网络群体、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等多维互动关系,也构成了不同信息、身份与观念的交叉碰撞,使自由、理性、平等、自我意志、社会公正等大学精神深入管理实践之中,吸引并推动广大学生个体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

3.学生参与权的行使

李普塞特认为,当政治人表现出对政治信念和规范的选择取向时,如果他处于与其他政治角色的广泛接触状态,由于角色对与之接触的其他角色及观念的宽容的接受,这时往往可以选择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取向,也会宽容代表其他角色利益的政治取向④。同样,在高校网络状管理平台上,学生参与并影响管理过程的进行意味着学生是教育管理网络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听从管理者的安排和决定,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有效性和管理的民主性。这不仅促使学生形成认同学校决定的心理基础,提升高校管理的运作效率,而且培养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在学生参与的具体形式上,除了建立正式的学校管理网络平台、校长信箱,设立校长学生助理,完善学生会管理外,还应重视组建专门的学生自治组织,如宿舍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等,表达多方面的利益诉求。

三、基于网络治理的问题与建议:放还是不放?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倡导式的管理适应,还是大学生网民自下而上自发式的管理革新,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校园网络文化已经势不可挡,渗透到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时时在线,网络技术以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使先进与落后文化并生,各种价值观与文化激荡;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强,使人们把现实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平台进一步向网络世界延伸,甚至转移到网络上的“赛博空间”。在北京大学校长一次在线交流中,学生共提了1000多个问题,最高在线人数达8000人。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热情已经成为推动高校管理创新的主要动因之一。

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和隐蔽性,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主体价值观的确立,引发了非理性集群行为的传染效应,造成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形成“怀疑一切、嘲弄一切、仇视一切、逃避一切”的人格异化。“现在的青年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他们相当多的从高技术电子游戏中吸取营养,容易导致孤独症和网络上瘾症,从而错失在实践生活中完善人格的大好机会”⑤。《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约每6个网民中有1个具有上网成瘾的倾向。那么,作为传统教育管理主导者的高校管理者,对待网络,到底该如何管理?

第一,网络参与的集群性是群体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换言之,无论是否上网,一个群体在社会环境下都可能会产生集群行为,比如游行集会。只不过,网络的隐匿性使得群体成员更容易受到感染,更敢于表达出现实社会中受到环境、身份制约的思想与行为,这和网络群体中符号化角色表现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实际上充当了人们表达对现实社会中不满的情绪宣泄渠道,对高校组织管理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来说,极端未尝不是件好事。在美国,群体集群性往往让许多重要的价值得以实现,例如民权运动、女权运动,以及反种族歧视运动。只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引导原则,积极的网络集群现象就能使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得到增强,使更多人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促使某些价值意义得以实现并传播。

第二,高校管理实践中的网络参与有利于凸显少数派权力,保持对压倒性舆论和群体无意识的警惕。哈耶克曾预言,多数决策的权威性并非源出于即时多数的意志,而是源自于对某些共同原则的广泛同意。如果无视对多数权力加以限制,从长期来看,就不仅会摧毁社会的繁荣及和平,而且将摧毁民主本身⑥。对于组织管理而言,只有数量而缺乏质量的广泛参与未必是件好事,有时高涨的热情和群体狂欢,会湮没少数清醒的声音,正确的决策建议得不到重视。而网络可以保证整合严密的少数派的理性被保留下来,逐渐影响并否决多数人的意见,从而凸显为更多的权利。少数人在网络中的声音可能对“多数同意”的民主原则构成挑战,使教育管理者不再只看人数上的优势,而要更多考虑不同意见的呼声来制定决策。

第三,从大学生未来承担的社会使命来看,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就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沟通互动的载体,而是孕育和滋生普遍社会信任、公共精神与公民文化传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管理非但不应该遏制网络的发展和学生的网络参与,反而应该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建设实体性的公民参与网络。哈马斯认为话语的共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每一个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在自觉放弃权力和暴力使用的前提下,遵照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的三大原则,自由、平等的参与讨论与论证,这样才能接近真实。因此,我们教育中原先倡导的刚性的不可选择的公民对国家权威的遵从,需要逐步通过网络参与,实践个人权利和义务,让渡于明晰的公共领域,并通过参与公共生活,发展公民社会组织,实现对权威组织的监督和影响,最终形成网络状平等开放的管理体系。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7/16/125040.doc.

②Delanty,Gerard.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Global Era:from Knowledge as an End to the End of Knowledge?[J].InSocialEpistemology,1998,Vol.12.

③陆林等.“虚拟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8,(4).

④[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社会的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64.

⑤裴喜永等.浅析网络文化对现代大学生教育的影响[J].南方论刊,2009,(1).

⑥[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129-132.

[1]周建临.管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3][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陶新权等译.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4][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俞路石,洪孟良.让学生在参与中自我提升[N].中国教育报,2004-11-17.

[7]章国锋.哈马斯访谈录(1999)[J].外国文艺评论,2000,(1).

[8]蔡文之.网络传播的社会文化效应[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

[9]周春生.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湘潮,2008,(8).

[10]Kerry J Kennedy,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s a Key Policy Issue in the 21stCentury[J].Educational ResearchforPolicyandPractice,2003.

猜你喜欢

群体大学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