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及其演化研究

2011-11-02任利成白宪生鲁锦涛

华东经济管理 2011年3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竞争性结点

任利成,白宪生,鲁锦涛

(太原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公共管理

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及其演化研究

任利成,白宪生,鲁锦涛

(太原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文章在综述前人有关竞争性选拔和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将社会网络视作基于信息沟通的资源流通渠道,对社会网络的内涵、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竞争性选拔情境的社会网络构成维度;借鉴竞争性随机过程原理和组织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动态过程描述表达式和社会网络演化分析框架模型,同时提取了社会网络 (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以期通过对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的What-Why-How认知链分析,揭示社会网络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竞争性选拔;社会网络;信息沟通;演化过程

一、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竞争上岗、公开选拔 (招聘)等竞争性选拔人力资源的模式和机制正不断建立健全,尤其是近年,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实践竞争性选拔人力资源的方式、层次、范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覆盖领域越来越广。通过竞争性选拔,侯选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推荐方式由组织介绍变为组织推荐加个人竞选复合模式。目的是变“伯乐相马”为 “赛场选马”,实现人力资源选拔任用的 “优化配置”。以此把整个人力资源选拔过程置于一种“阳光”的作业模式下,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性,增强选拔工作的透明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基于此,学者们对竞争性选拔表现出了相当的研究兴趣,竞争性选拔成为管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的热点议题。杨雪冬、托尼·赛奇 (2004[1],2009[2])根据对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公选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的调查,分析了基层组织公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映的情况,以及对中国制度变革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乡镇选举从竞争选拔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胡宗仁 (2009[3-4])探讨了竞争性选拔的制度属性、逻辑起点和效用分析。特别是针对竞争性选拔制度功能释放的阻抗因素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胡荣(2002[5])根据其于 1997年和 1998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和寿宁县农村的实地调查资料,运用理性选择制度学派的理论,分析了竞争性选拔 (选举)制度引在引入中国农村之后,对村干部行为的深刻影响;宁本荣 (2009[6])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吴瀚飞 (2003[7])对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将制约因素分为观念心理、利益和制度配套三种;卢培义等 (2002[8])以云南民族学院为例,对推行干部竞争上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探究了竞争上岗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沿此分析思路,笔者对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收录的1982—2010年间①有关竞争性选拔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目前,对竞争性选拔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是从理论层面对竞争性选拔进行运行机制、制度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二是实证研究 (主要是基于案例)竞争性选拔的实践现状和路径选择。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有着重视人际关系的独特传统 (费孝通,1987[9];梁漱溟,2005[10])。因此,影响竞争性选拔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因素,除了从竞争性选拔制度本身展开分析以外,还应当包括 (或者说不能忽视)竞争性选拔的实践载体——竞选者的主体因素 (包括由此衍生的行为因素),但鲜有研究从这一角度进行系统探讨 (林彬等,2007[11])。针对这一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试图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竞争性选拔情境中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构建竞争性选拔情境中 (关系)社会网络的理论体系,包括社会网络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理清其演化机理。以期能使人们正确而全面地认识社会网络在竞争性选拔中的运作和影响机理,使竞争性选拔在社会效应方面处于良性的运行轨道。理论层面,为其他研究者进行社会网络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实践层面,为组织及企事业单位进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社会 (关系)网络研究文献回顾与问题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对人际关系模式的研究 (刘军,2004[12])。此后,尤其是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ilgram于 20世纪 60年代提出小世界理论激起学界对社会网络研究热潮以来,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近年来,以社会网络为议题的研究不断产生新的进展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广泛使用这个概念来分析各自研究领域的问题,成果颇丰。Podolny et al.(1997[13])实证研究了工作中个人网络的结构和交互的资源如何影响组织内部流动,结果发现直接连接的关系数量对组织内部的向上流动具有正向作用,而间接连接的关系数量具有负向作用;Bar Nir&Smith(2002[14])的研究表明,对企业而言,经理人的社会网络,如同一种资源。且经理人的个人网络,经常被利用于支持商业活动。因此,高阶经理人的社会网络能促进行业间策略联盟的形成、维系联盟的发展;Greve&Salaff(2003[15])研究了四个国家的创业家在三个创业阶段时的创业行为,发现创业家所经营的社会网络活动并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示经营社会网络关系是创业家从事创业行为一项必备的重要活动;Dustdar&Hoffmann(2007[16])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引入对群体互动行为的检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动发现互动模式规则和算法并进行了案例验证;Wang&Chiu(2008[17])在其研究中介绍了一种利用历史交易关系来衡量网络拍卖商家可信任推荐等级的推荐模型,即在网络拍卖中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找出可信任的交易对象;Ebel et al.(2003[18])针对熟人网络等建立了一个复杂网络动态模型;席酉民等 (2003[19])剖析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单位 (关系联结)以及网络形成与演进的两种形式,对社会网络理论与企业问题研究可能的结合领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薛澜等 (2004[20])在产业集群成长的背景中研究了企业家社会网络演化的规律。通过考察内生型产业集群演化中的企业家社会网络特征,发现在产业集群成长背景中的企业家社会网络演化呈现出一个“撒网”形状;李培林 (1996[21])表明了 “亲缘关系网络”的作用贯穿于农民工的流动、生活和交往的整个过程,农民工的求职主要依靠血缘、地缘这类强关系;张文宏 (2006[22])通过对北京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构成模式的分析,发现亲属关系仍然是城市居民核心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构成模式的变化是中国宏观社会结构剧烈变迁的直接反映;北京师范大学的狄增如和樊瑛 (2004[23],2005[24])研究了含权科学家合作网的统计特性,发现该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幂律分布的小世界网络;胡岚曦 (2009[25])以特定领域的行为为分析对象,构建了该领域的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获取了该领域的核心人物集合。通过训练生成领域的关系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发掘出了该人物的领域关系网络。并在行政官员活动领域试验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明智等 (2009[26])运用小世界和无尺度网络模型,研究了某地区民众在危机事件情境下因交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人际关系网络较好地体现了“小世界”特性、“无尺度”特性,并与该地区的人际关系网络抽样数据具有一定的吻合度。

社会网络作为由行动者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塑造而成并反过来影响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其相对稳定的社会模式构成社会结构 (Mustafa Emirbayer,1994[27]),并由四个因素维度组成社会网络研究范畴:结构 (Structure)、资源(Resource)、规范 (Nor mative)与动态过程 (Dynamics)(Davern,1997[28])。但已有研究大多是从结构、资源、规范三个维度静态地研究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格局、关系强度,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影响行动者行为的各种规则等。从动态过程维度来全面研究社会网络形成、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即社会网络如何在一定脉络下因时而变以及个体如何操控社会网络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何雪松,2005[29])。目前也没有任何得到公认的 (演化)模型能再现特定社会 (网络)的细致结构特性 (汪秉宏 ,2009[30])。

三、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的理论构建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概述,使得对于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的社会网络有了一个感性的轮廓认知。由于本文所关注的社会网络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外界普遍关注的现象:在竞争性选拔过程中,竞选者通过各种沟通方式,依托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自身之外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形成自己在选拔中的竞争优势。社会关系网络成为竞选者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和基础。

对此,与国外的观点相反,国内往往对运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颇有微词 (张文宏,2003[31])。如前所述,我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网络。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和人伦作为对关系及其规范的阐述,教导人们的是重义轻利,而现实中关系除了表达性外,却有工具化和利益②化的倾向 (翟学伟,2009[32],孙立平,1996[33])。对此,自然就产生一个疑问:社会网络在竞争性选拔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人类认知链的角度来看,也即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的内涵、特征是什么 (What)?社会网络形成的原因 (或者说影响因素)以及为何要研究社会网络 (Why)?它在竞争性选拔情境中是如何运行发展的 (How)?

正如黑格尔曾经指出:“概念的厘清是理论发展的前提”。因此,本文将研究主题聚焦于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竞选者 (行动者)社会网络的理论构建及其动态演化两个方面。把社会网络视作基于信息沟通的资源[34]流通渠道 (雷玉琼,2010[35]),以信息沟通为切入点,发散研究思维,联接社会网络动静二重性。尝试运用What-Why-How认知链分析方法,从分析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的内涵和结构特征入手,以资源、规约、信息沟通三个维度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的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及其演化问题分析框架。

(一)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的内涵

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从事一定的生产实践活动,而社会关系的建立则是这一切得以展开的必要条件。社会互动理论指出,社会现象的出现最终只不过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对于社会现象的大量见解,可以通过基本的互动过程来达到。交换理论则从另一个角度对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互动、发生社会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因为个体需要 (包括心理、资源等)而采取的理性行为是解释社会行为的关键[36],用同质原则可以表示为情感 -互动 -资源[34]。而动机理论中的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则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阐述了个体行为的动机:存在需要 (Existence)、关系需要 (Relatedness)、成长需要 (Growth)(斯蒂芬·P·罗宾斯,2005[37])。

依据上述核心理论,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竞争性选拔活动而言,其选人模式由原来的“伯乐相马”变为“赛场选马”,目的是实现人才选拔的“好中选优”、“选贤与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关键词是“竞”。而竞选者靠什么来“竞”?靠资本。资本又指什么?林南 (2005[34])是从资源的角度来解释资本的。他认为,个人有两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获取和使用: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器具、自然禀赋、体魄、教育、知识等,它具有可加性。社会资源 (或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 (互动)所获取的资源,如权利、声望、地位、信任等,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网络而获取,它具有乘积性 (燕继荣,2006[38])。因此,基于竞选者拥有的资源的差异性,竞选者为了提升自己在选拔中的综合竞争力,竞选者会采用一系列的竞争策略,包括运用各种信息沟通策略(无论其目的是出于工具性表达还是情感性表达)(庄贵军 等,2008[39];骆正林,2008[40]),或通过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中间人的桥梁作用 (Burt,1992[41]),与其它资源的拥有者建立关系,或通过信息的传递,在其他竞选者中间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试图建立自己的行为心理[42]优势。以此扩展自己的社会网络来获取一定的资源 (精神或物质),进而形成了一个大大超过自身网络规模的社会网络,并且可以通过结构、资源、规范和动态过程四个基本构成维度对其展开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Network Analysis)(Davern,1997[28])。其中,结构维度表示社会网络结点之间联结的类型、联结的强度、网络的规模等;资源维度指的是网络中资源的流向和分配,指人们可从关系中获得满足其需要的东西,通常区分为情感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34];规范维度指的是影响网络结点的各种规则、要求与禁忌等,如责任、义务、互惠。规范深受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下社会网络的规则大为不同,人情、关系、面子就一直是中国社会网络学者突出强调的文化元素;而动态过程维度考虑的是网络中结点之间联结形成的条件、限制以及网络结构不断变化的特性 (阎云翔,2000[43];翟学伟,2001[44];何雪松,2005[29];Hwang et al.,1987[45];King et al.,1991[46])。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竞争性选拔活动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孙立平 ,1996)。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将企事业单位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的社会网络 (Social Ne twork Based on Competitive Selection Context,以下简称 CSC社会网络)描述为竞选人为提升自我在竞争性选拔中的综合竞争力,基于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通过各种信息沟通的方式而形成的社会网络。CSC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结点 (本文约定,网络结点、竞选者、行动者表示同一概念)组成的具有一定拓扑结构的有机复杂动态适应系统。网络结点通过与其利益相关的结点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以资源的传递为纽带,实现社会资源、个体能力与优势的互补,其核心是提升网络结点综合竞争力,实现仅依靠单一网络结点资源难以达到的目标。同时,借鉴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理论,本文把 CSC社会网络按其研究形态归结为两类:静态 (稳态)模式和动态过程。静态模式是研究动态过程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动态过程可以洞察 CSC社会网络由一种静态模式向其它静态模式演化的机理,两者互为一体,共同构成 CSC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

沿着这样的研究脉络和思路,本文把 CSC社会网络分为三个维度来定义:资源 (Resource)、规约 (Rule)、信息沟通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其中,资源是第一维度,并被区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它是 CSC社会网络存在的基础。Nahapiet和 Ghoshal(1998[47])把社会资本 (社会资源)识别为3个不同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系维又称关系性嵌入,指网络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长期互动,所创造出来的个人人际关系或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产,是社会资本的核心维度,强调的是人们借由互动而产生的关系,它建立的基础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契约思想。费孝通先生的基于义、利、情的“差序格局”说 (费孝通,1987[9])、梁漱溟先生的 “伦理本位观” (梁漱溟,2005[10])、黄光国的 “人情与面子”模式 (黄光国,2004[48])、翟学伟 “个人地位”的概念 (翟学伟,1999[49],2007[50],2009[51])以及其他一些学者 (乔健,1988[52];Jacobs,1979[53])对关系的分类研究等所描述的中国的“关系”文化是基于家族主义、儒家思想和道家理论建立的。为了不对关系的理解产生二义性,本文的做法是把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关系融入社会资本关系维度 (但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叠加或者交叉混用关系)。这样就可以借用社会资本 (具体来说是林南的社会资源的观点)理论对竞争性选拔中的“关系”现象做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解释。规约作为第二维度是CSC社会网络得以运行的体制保障。它是网络中结点行动的规则、要求等。

本文将竞争性选拔情境及中国文化背景相关规约因素也融入这一维度。以上两个维度构成 CSC社会网络的静态模式方面。信息沟通作为第三维度,是 CSC社会网络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助推器”,网络结点进行资源集聚的动力系统和运输系统,是研究网络动态过程的切入点。通过资源、规约、信息沟通三个维度扩展研究可以洞悉 CSC社会网络形成及其演化机制,如图 1所示。

图1 CSC社会网络三维结构图

(二)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

在竞争性选拔当中,竞选者会根据选拔情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竞争策略。表现在竞选者的社会网络中:竞选者会因时而变地改变其所操控的社会网络的规模、强度、形态,以及为获取某种重要的资源与处于某种战略位置 (Location)和 /或等级位置 (Hierarchical Position)的网络结点 (资源拥有者)建立联系[34]等,而这些 “静态”地揭示了 CSC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方面 (刘军,2009[54])。CSC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指网络中所有结点之间彼此联系的整体组成形态,结点之间流动着什么资源,这些资源的流动使得 CSC社会网络呈现什么样的模式或者结构[36],即网络结点之间联结(Ties)的所有形态以及网络结点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 (Po-sition)与位置 (Location)。重点在于网络结点联系的数量、联系的强度、网络的密度、中心与边缘、核、派系、桥梁、中介等,它对 CSC社会网络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格兰诺维特 (1973[55])的 “弱关系理论”、伯特(1992[41])的“结构洞理论”、Krackhardt(1992[56])的强连带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及边燕杰 (1998[57])的“强关系假设”等是这方面研究的经典之作。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 CSC社会网络结构特征表现为:

(1)由于CSC社会网络结点所拥有资源相似或相异的程度及信息沟通的同质性 (Homogeneity)和异质性 (Heterogeneity),本文把 CSC社会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子网络 (或称为组织派系)。

(2)在此基础上,根据 CSC社会网络结点在网络中的地位 (Position)与位置 (Location),将网络结点划分为核心结点 (竞选精英)或非核心结点;

(3)CSC社会网络中结点之间联结的数量和强度在结点间信息沟通的驱动下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4)根据上述对 CSC社会网络结点特征分析,本文将CSC社会网络结构分为四种类型:①同质—有核心结点:该类网络结点之间的凝聚力最强,结点间资源的流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卫星式;②同质—无核心结点:表现为网络中结点资源的共享;③异质—有核心结点:此类网络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子网络 (组织派系),同时每个子网络都有自己的核心结点,结点之间的联结表现为对内和对外两种;④异质—无核心结点:该类网络结构多出现于团队竞争。从总的趋势来看,CSC社会网络中的结点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及自身有意识的行为选择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竞争优势的社会网络 (或派系)。具体如图 2所示。

图2 CSC社会网络结构示意图

四、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演化分析

CSC社会网络的现实形态是错综复杂的,表现为几种网络结构模式的集合体。通过以上对 CSC社会网络及其结构的描述,本文构建了 CSC社会网络的静态模式分析框架,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整体网和个体网的特质展开剖析。但静态分析强调特定时空范围内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或者组织之间的社会网络结构 (Structure),研究较为注重网络中的结点对于网络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关注点趋于集中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Resource)、规约 (Rule)两个维度。本文在此基础上从第三个维度—信息沟通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的视角,进一步分析 CSC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以期能够捕捉 CSC社会网络传递的敏感信息、深度挖掘潜在的隐性数据,明晰 CSC社会网络的演化机理。

(一)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动态过程描述

洪昆辉 (2007[58])提出了事物存在度和竞争性随机过程原理 (Hongkunhui过程),并给出了竞争性随机过程的形式化表达:A→max{P(x,t)1,P (x,t)2,…,P (x,t)n};Yt+1=max{P(x,t)1,P (x,t)2,…,P (x,t)n}。其含义是:如果 A则从若干“潜在的”的对象中取出概率值最高 (激活程度最高,存在程度最高)的对象作为下一个状态。P(x,t)n表示对象 Xn在 t时刻或时间期间的存在度—对象在关系存在中所具有的、通过比较产生的对象的量的规定性之一。存在度可以指对象在特定关系中的活跃程度,对它者影响力的大小程度,对某种资源的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对象之间的序关系,序地位的高低程度等,它是一个相对量,取值范围为 0,1。Y是指特定时刻或时间期间的状态。他认为竞争性随机过程是指随机变量 (事件、状态、对象)之间构成竞争关系的非确定性过程。如在一历时态③过程中,有多个可能性状态存在,可能性状态之间构成竞争关系,在过程的后一时刻只有其中一个状态可以成为现实性状态,其它状态则被淘汰,这就是竞争性随机过程。

如前所述,本文将 CSC社会网络分为资源 (Resource)、规约 (Rule)、信息沟通 (Infor mation Communication)三个维度来定义,简化为 Re、Ru、Ic。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用函数式 F对 CSC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做如下描述:

其中: (1)式中,函数式 F表示 CSC社会网络是 Re、Ru、Ic三个因素作用的综合函数,它决定着 CSC社会网络动态过程演化的轨迹。CSC社会网络用 Re、Ru、Ic三个分析维度来简化表示。给 Re、Ru、Ic三个维度加上时间因素 t,这样,CSC(t)表示 CSC社会网络在 t时刻的状态,CSC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可以通过 CSC(t)在时间轴 t上的面板数据进行描述,研究者可以对 CSC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展开微观层面的研究;(2)式表明在 t时刻网络状态下,取结点存在度最大者作为 t+1时刻网络状态 CSC(t+1)的初始化条件之一,即 Yt+1是 CSC(t+1)的初始化条件之一。同时,CSC社会网络从 t时刻演进到 t+1时刻。

(二)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 (形成)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 CSC社会网络三维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在竞争性选拔中有多种因素对竞选者的社会网络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 CSC社会网络 (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从资源、规约和信息沟通三个方面进行提取。

1.资源因素

在一般的表述中,资源分为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社会资源三种。当然,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资源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专有资源和共享资源。按资源集聚的层次本文着重探讨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对 CSC社会网络 (形成)演化的影响。

(1)个人资源。顾名思义,个人资源就是指那些个人(网络结点)拥有的、能被直接自由支配使用的资源。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个人与生俱来的先赋资源,或者技能、个体特质、财富等通过个体后天主观努力而获得的后致资源。Blau&Duncan(1967[59])最早对此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认为后致资源与先赋资源相比,仍然是解释个体获取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此后,中外学者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Sewell&Hauser,1975[60];Goldthorpe,1987[61];Bian&Ang,1997[62])。

(2)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指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不能被个体直接占有、必须通过人际交往和互动才能获取的资源,社会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个人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被其他个体所拥有,也可以以位置资源等方式而存在。即使自我不能使用或动员这些资源,他们也有很大的符号作 用 (林 南,2005[34]))。Fernandez & Weinberg(1997[63])通过实证研究社会资本 (拥有的社会关系)对组织招聘过程的影响;林彬等 (2007[11])结合个案访谈的方法研究了社会关系 (网络)对干部选任机制的影响;杨凤祥(2009[64])分析了村干部竞选中社会资本对选民投票意愿(行为)的影响;张戈 (2004[65])对求职招聘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效进行了博弈分析。而在对社会资源 (社会资本)要素定义的论述方面 (燕继荣,2006[38]),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成员资格 (身份);Putnam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由与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Portes、Fukuyama则认为成员资格、社会规范和普遍信任构成了作为资源的社会资本要素。

2.规约因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规约”的解释为:作动词时主要是指限制和约束,如用理智规约言行;作名词时指经过相互协商规定下来的共同遵守的条款。王家军 (2006[66])在其研究中将规约解释为“刚性”的法律制约机制;朱智刚(2009[67])、马朝阳 (2009[68])将制度解释为规则、规范、规约,并把制度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同时诺斯认为[69]: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和供给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到具体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正式制度具有强制力。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由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组成。对于本文的研究情境和研究主题而言,所指规约兼有上述两种词性特征,指的是影响网络结点的各种规则、要求与禁忌等。规范深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文化传统下规约大为不同。

3.信息沟通因素

作为联接 CSC社会网络静态模式和动态过程的信息沟通,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从行为学的角度,庄贵军等 (2008[39],2009[70])探讨了社会资本与关系导向对企业之间沟通方式与策略的影响。更进一步地从沟通方式、沟通频率、沟通方向、沟通内容以及沟通与冲突的关系等五个构面,探讨了文化差异对于企业之间沟通行为的影响,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描述了在实际的国际营销活动中企业之间沟通行为的细节;黄爱华等(2010[71])从社会学的网络观点以及组织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与一线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结构”对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角度,骆正林 (2009[40])对村民选举中候选人在不同竞选过程的信息传播模式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更是丰富。或从企业、组织管理 (包括政策、机制、技术层面)的维度 (石金涛,2006[72];张会平,2010[73];冯秀珍等,2009[74]),或从人际关系的维度 (朱伟 等,2001[75];黄萍,2007[76])等等。考虑到已有对信息沟通及其构面的研究纷繁复杂,参考标准也不一而同。因此,本文从信息沟通的过程性出发,结合 Shannon-Weaver沟通模型 (Shannon&Weaver,1948[77]),把信息沟通划分为沟通对象、沟通模式、沟通情境、沟通频率四个构面,考虑到沟通对象可以归入个人资源维度进行分析,沟通情境又和 CSC社会网络及其规约维度研究范畴有所重叠,因此将信息沟通因素界定为三个一级影响指标:沟通模式、沟通氛围、沟通频率。

基于上述的分析和文献探讨,可以识别出影响 CSC社会网络 (形成)演化的多方面因素,总结如表 3。

表3 CSC社会网络 (形成)演化影响因素

(三)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演化形式

对于社会网络演化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研究成果指出了社会网络在未来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趋于集中在社会网络静态模式方面,而对动态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于社会网络的全面理解,必须从静态的分析模式迈向一个动态的研究过程 (Davern,1997[28];Granovetter,1982[78])。另外,现有的社会网络演化机制对很多网络演化现象提供不了解释,尚没有任何得到公认的模型再现特定社会网络的细致结构特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对研究问题还没有形成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态势 (汪秉宏,2009[30]),即如本文前述的对于组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现象的解读不仅要运用具备说服力的知识和 (技术)方法,而且必须回到问题的背景中去考虑。

社会网络学者认为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从三个向度来理解:网络建构、关系维持、资源动员 (何雪松,2005[29])。管理学界普遍认为,探索组织成长与变化动态过程的有用方法是将生命周期的概念引入其中 (Adizes et al.,1979[79];Kimberly et al.,1980[80];Miller et al.,1984[81]),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存在着生命周期。而 CSC社会网络作为一个自组织、自适应的有机复杂动态适应系统,同样适合这个规律,它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结构,表现一定的生命周期。

基于此,本文在综合上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五阶段模型和间断——平衡模型 (斯蒂芬 ·P·罗宾斯,2005[37]),给出了一种改进的 CSC社会网络演化五阶段模型图,将 CSC社会网络演化过程分为形成、发展、规范、成熟、重构五个阶段。如图 4所示 (以具有核心结点 CSC社会网络为例)。

图4 CSC社会网络演化五阶段模型图

(1)形成阶段。这是 CSC社会网络形成初期,结点在位置、角色和中心性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信息探索阶段。由于这个阶段结点社会网络规模小,结点之间的关系相对也比较简单,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当结点以某种特定的身份嵌入在 CSC社会网络中进行活动时,此阶段就像结束。

(2)发展阶段。这也是社会网络演进震荡期,结点之间的冲突也在这个阶段凸显出来。结点凭借所拥有的各种强连带或弱连带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和相关结点进行沟通(或为表达性,或为工具性),以增加自身拥有的资源,提高在竞争性选拔中的综合竞争力。随着结点间的结构嵌入的进一步加深,网络规模迅速扩大,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信息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困难。也因此促生了“中间人”和“精英”。网络初期形成的初级结构已变得不再适应社会网络整体发展的需要,这时就要求有新的社会网络结构来协调结点间的关系。此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

(3)规范阶段。该阶段结点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信息确认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是一个以网络内部结构优化和整合、重组为主,外延发展为辅的过程。这一阶段结束时,网络规模和结构趋于稳定。

(4)成熟阶段。随着 CSC社会网络的快速稳定发展,网络结构和规模趋于稳健,结点之间的关系比较牢固、信息沟通达到高度的优质性,结点及整个网络的资源存量丰富,整体竞争力强。此时,网络进入成熟期。网络结构发展到顶峰,发挥着最大作用。结点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其所拥有的资源参加竞争性选拔。同时,结点基于认同、信任、规范及互惠建立起来的错综复杂的竞合关系使得结点间的结构嵌入又进一步深入 (燕继荣,2006[38]),此时,新的结点再很难融入其中,网络规模达到了其发展的阀值,表现出网络边界性。

(5)重构阶段。对于兼有长期性和临时性特征的 CSC社会网络而言,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再发展、稳定或衰退。经历前面四个阶段的演化之后,也伴随着阶段性竞争性选拔的结束。此时,对于 CSC社会网络来说,面临两个演化结果:①结点因为竞争性选拔使得所拥有的资源更加丰富、结点社会网络更加稳健,表现为资源的正强化,因而 CSC社会网络表现为自我更新,包括再发展和稳定;②衰退。此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由于竞争性选拔的现实性,结点会动态地权衡利弊,表现为与原有结点社会网络联结的弱化、破裂甚至跳出该社会网络,表现为资源的负强化。

重构使得 CSC社会网络开始新的演化过程,但这一新的过程并不是重复原来的演化过程。由于结点的记忆特性,它会基于前阶段的沟通与协作,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因此有的可能直接进入形成阶段,有的则可能直接进入发展阶段或其它阶段,但整体的演化过程是基于上一个乃至前阶段所有的演化结果的综合作用。因而 CSC社会网络在演化层次上得到了提升。

最后,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从整体的视角构建了一个 CSC社会网络演化过程图,如图 5所示。

图5 CSC社会网络演化过程图

上图所示的动态演化过程中,CSC社会网络从状态Ⅰ演化到状态Ⅱ、状态Ⅲ、状态Ⅳ、状态Ⅴ。当然,随着选拔情境的动态变化,CSC社会网络状态演进也会呈现出一定的跳跃性。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CSC社会网络及其演化研究是一个涉及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的复杂研究体系。作为基础研究,本文从竞争性选拔情境出发,结合有关竞争性选拔和社会网络的研究成果,将社会网络视作基于信息沟通的资源流通渠道,从资源、规约、信息沟通三个维度对 CSC社会网络的内涵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信息沟通为切入点,对 CSC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同时提取了社会网络 (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构建了 CSC社会网络演化描述框架,包括提炼出了 CSC社会网络动态过程描述表达式,CSC社会网络演化五阶段模型图,CSC社会网络演化过程图,以期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丰富:

(1)研究内容层面。对于 CSC社会网络在竞争性选拔中具体扮演何种角色,给竞争性选拔活动或竞选者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变化,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做进一步的讨论,形成更加丰富翔实的 CSC社会网络理论体系。同时,结合本文给出的 CSC社会网络三维结构图,可以对 CSC社会网络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指标作深入的分析,如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Delphi法、AHP法或因子分析对各影响指标赋以相应权重,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也可以从 CSC社会网络演化动力机制、演化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虽然已有学者对各种社会网络的动力机制、演化路径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本文认为,由于 CSC社会网络情境的特殊性,社会关系的微妙性和复杂性,信息沟通的多样性,其演化动力机制、演化路径也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这是未来研究值得探讨的一个方向。

(2)研究方法层面。包括如下二个层面:①案例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 (SNA),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CSC社会网络案例,对本文所构建的 CSC社会网络及其演化描述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对于 CSC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的变化,可以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提取出一系列可量化的指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如 UC INET)展开研究并建立更具操作性的实证研究模型;②实验研究和计算机仿真,研究者可以通过高信度和高效度的实验设计将 CSC(t)中的影响因素维度进行扩展分解,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探讨 CSC社会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揭示 CSC社会网络演化机理,解释一定的社会现象,为组织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注 释]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选贤任能也是革命”。此后,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正逐步成为人力资源选拔的重要方式。所以选取 1982年至 2010年这样一个时间段,主要是为了保持对竞争性选拔研究在时间上的完整性。

② 本文认为对于利益的理解,应当和资源的释义结合起来。同时,应从狭义的增长利益论拓展到包括利益均衡和利益共享的和谐利益论。这样有助于洞察网络中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社会网络转型、变迁的动力机制。否则会再次陷入对利益、社会关系、社会网络概念理解的误区之中。

③ 一般意义上的历时态即历时性,指的是以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存在者的状态或过程,参见文献 [58]。

[1]杨雪冬,托尼·赛奇.从竞争性选拔到竞争性选举:对乡镇选举的初步分析 [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78-91.

[2]杨雪冬.竞争的力量:竞争性选拔在中国 [EB/OL].(2009—04—15)[2010-10-18].http://blog.china.com.cn/yangxuedong/art/588800.html.

[3]胡宗仁.竞争性选拔的制度属性、逻辑起点及效用分析[J].江海学刊,2009,(2):111-115.

[4]胡宗仁.竞争性选拔制度的功能分析 [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6):99-104.

[5]胡荣.竞争性选举对村干部行为的影响 [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2002,(3):101-107.

[6]宁本荣.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问题与改进: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探讨 [J].理论探讨,2009,(6):155-158.

[7]吴瀚飞.论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选择 [J].理论前沿,2003,(18):13-15.

[8]卢培义,杨镇宇.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云南民族学院为例 [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6):44-47.

[9]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林彬,丁小丁,庞丽君.社会网络与选任机制:以 J市个案调查为例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9):92-117.

[1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28.

[13]Podolny J,Baron J.Resources and relationships:Social networks and mobility in the workplac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7,62:673-693.

[14]BarNirA,Smith KA.Interfir m alliances in the s mall business: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Management,2002,40(3):219-232.

[15]Greve A,Salaff J W.Social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Theory&Practice,2003,28(1):1-22.

[16]Dustdar S,Hoffmann T.Interaction Pattern Detection in Process Oriented Infor mation Systems[J].Data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2007,62:138-155.

[17]WangJ C,Chiu C C.Recommending TrustedOnlineAuction Sellers Using Social Ne twork Analysis[J].Expert Systemswith Applications,2008,34:1666-1679.

[18]Ebel H,et al.Dynamics of social networks[J].Complexity,2003,8(2):24-27.

[19]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23(3):22-27.

[20]薛澜,陶海青.产业集群成长中的企业家社会网络演化:一种 “撒网”模型 [J].当代经济科学,2004,26(6):60-66.

[21]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社会学研究,1996,(4):42-45.

[22]张文宏.宏观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构成的变化 [J].天津社会科学,2006, (2):67-71.

[23]Fan Y,Li M,Chen J,et al.Network of Econophysicists:A Weighted Network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phys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B,2004,18:2505-2511.

[24]LiM,Fan Y,Chen J,et al.Weighted ne tworks of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the measurement and topological role ofweight[J].Physica A,2005,350:643-656.

[25]胡岚曦.一种基于行为分析的人物关系网络发掘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256-258.

[26]张明智,余永阳,胡晓峰,等.虚拟社会仿真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研究 [J].计算机仿真,2009,26(2):14-17.

[27]Mustafa Emirbayer,Jeff Goodwin.Network Analysis,Culture,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99(6):1411-1454.

[28]Davern,Michael.Social networks and economic sociology:a proposed research agenda for a more complete social sciences[J].American Journal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1997,56(3),287-302.

[29]何雪松.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及理论探索 [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5):78-85.

[30]汪秉宏.社会网络的结构演化分析及其在舆情和疫情预警及控制中的应用[EB/OL].(2009-06-07)[2010-10-12].http://www.sciencet imes.com.cn/u/bhwangustc/.

[31]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 [J].社会学研究,2003,(4):25-37.

[32]翟学伟.从社会资本向 “关系”的转化: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J].开放时代,2009,(6):60-69.

[33]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J].社会学研究,1996,(5):20-30.

[34]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5]雷玉琼,徐刚.社会网络作为资源流动渠道的理论建构 [J].学术交流,2010,(1):123-126.

[36]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7]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 10版) [M].孙健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8]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9]庄贵军,周南,苏晨汀,等.社会资本与关系导向对于营销渠道中企业之间沟通方式与策略的影响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8(3):1-15.

[40]骆正林.候选人在村民选举中的信息传播 [J].新疆社会科学 (汉文版),2009,(1):96-100.

[41]Burt.Structural holes:The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2]冯绍群.行为心理学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43]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4]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5]Hwang K K.Face and Favor:The Chinese power gam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7,92:744-974.

[46]King,Ambrose Yeo-Chi.Kuanshi and Network Building: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J].Daedalus,1991,120(2):63-84.

[47]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The 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48]黄光国,胡先缙.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9]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 [J].中国社会科学,1999,(4):144-157.

[50]翟学伟.关系、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的成长 [C]//罗家德.第 17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论坛论文集.2007:84-102

[51]翟学伟.是 “关系”,还是社会资本 [J].社会,2009,29(1):109-122.

[52]乔健.关系刍议 [M]//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53]Jacobs J,Bruce K.The Concept of Guanxi and 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M]//GreenblattSL,W ilson R W,W ilson A A.Social Interaction in Chinese Society,New York:Praeger,1979:209-236.

[5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 INET软件实用指南 [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20.

[55]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5):1360-1380.

[56]David Krackhardt.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M]//Nohria N,Eccles R.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Structure,Form,and Action[M].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2:216-239.

[57]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与求职 [J].国外社会学,1998,(2):50-65.

[58]洪昆辉.复杂性研究中的竞争性随机过程原理 [C].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 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2007:94-113.

[59]Blau P M,Duncan O D.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M].New York:W iley,1967.

[60]SewellW H,Hauser R M.Education,Occupation,and Earnings:Achievement in the Early Career[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61]Goldthorpe,John H.Social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7.

[62]Bian Yanjie,Soon Ang.GuanxiNe tworks and Job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J].Social Forces,1997,75:981-1005.

[63]Fernandez Roberto M,Nancy Weinberg.Sifting and Sorting:Personal Contacts and Hiring in a Retail Bank[J].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1997,(62):883-902.

[64]杨凤祥,蒯旭光.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分析 [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 (23):528-533.

[65]张戈.对招聘中社会资本的博弈分析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21(3):54-56.

[66]王家军.规约与关怀:当代师德建设的伦理冲突及价值选择 [J].江苏高教,2006,(2):111-113.

[67]朱智刚.非正式制度规约下的教师流动研究 [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

[68]马朝阳.正式制度规约下的中小学教师流动研究:以安徽省淮北市几所学校为例 [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

[69]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变迁 [M]//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31.

[70]庄贵军,刘世超.国际营销渠道中文化差异对于跨组织沟通行为的影响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9(2):11-17.

[71]黄爱华,李敏,黄翠龙.基于社会网络的 HRM与一线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沟通 [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3):157-165.

[72]程金林,石金涛.合作创新中信息沟通的必要条件及管理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3):132-134.

[73]张会平.基于信息构建的政府信息沟通研究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34-36.

[74]冯秀珍,马爱琴.基于 TAM的虚拟团队信息沟通技术采纳模型研究 [J].科学学研究,2009,27(5):765-769.

[75]朱伟,罗瑾琏,姜小梅.沟通理论与情感沟通需要:企业上下级间沟通特征与现状调查分析 [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12(1):50-52.

[76]黄萍.企业内部人际沟通的现状调查及其改善策略的理性探索 [D].重庆:西南大学,2007.

[77]Shannon C 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48,27:379-429,623-656.

[78]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M]//Peter Marsden,Nan Lin.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CA:Sage,1982:115-130.

[79]Adizes,Ichak.Organizational Passages:Diagnosing and Treating Life Cycle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alDynamics,1979,8(1):3-25.

[80]Kimberly,John.The OrganizationalLife Cycle:Issues in the Creation,Transformation,and Decline of Organization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Inc.Publishers,1980.

[81]Miller,Danny,Friesen H.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10):1161-1183.

[责任编辑:余志虎]

Research on Social Network in Competitive Selection Context and Its Evolution

REN Li-cheng,BA IXian-sheng,LU Jin-tao
(School of Econom 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of the former researches about competitive selection and social network,the paper considers the social ne twork as social resource flowing channel based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the social ne twork.Also proposes the compositional d imensionalitiesof the CSC social network.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tochastic processes for competition and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we constructs the description expression of dynamic process and the evolutionary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CSC social ne twork,extracting the evolutionar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SC social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By analyzing the CSC social network with the method ofWhat-Why-How cognitive chain,the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development threads and evolvement rules of the CSC social ne twork.

competitive selection;social network;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evolution process

F062.6

A

1007—5097(2011)03—0125—08

10.3969/j.issn.1007-5097.2011.03.030

2010—12—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09YJA630106)

任利成 (1968—),男,山西大同人,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信息管理;

白宪生 (1955—),女,山西太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鲁锦涛 (1983—),男,陕西宝鸡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竞争性结点
基于八数码问题的搜索算法的研究
Ladyzhenskaya流体力学方程组的确定模与确定结点个数估计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基于科学工程的竞争性谈判实践研究
PPP竞争性谈判与风险管控
空中管制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竞争性国企改革需跳出三个误区
基于Raspberry PI为结点的天气云测量网络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