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2011-11-02颉茂华王媛媛

华东经济管理 2011年3期
关键词:经济型知识经济人力

颉茂华,王媛媛

(1.内蒙古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2.四川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100083)

●会计与审计

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颉茂华1,2,王媛媛2

(1.内蒙古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2.四川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100083)

随着知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大量知识经济型企业不断涌现,工业经济时代建立的传统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知识经济型企业独有的特点必然对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产生影响。依据知识经济型企业的特点,知识经济型企业的价值评估是“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体制”的多角度评价,财务评价的中心是人力报酬率。文章以此为思路,建立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

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人力资本

随着人类迈入 21世纪,知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过去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建立的传统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信息使用者不满足于企业现有的财务信息,要求全面评估企业的价值、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于是,传统的财务指标与财务评价体系频频受到冲击。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吸收了近年来涌现的诸如人力资本、知识管理、作业成本法等新理念,借助平衡记分卡、价值链会计等新工具,尝试构建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适用于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指针体系。

一、知识经济的特点对企业价值评价体系的影响

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我们发现知识经济型企业与传统经济的企业相比,对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特点加以阐述:

(一)高度依赖于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西奥多·舒尔茨 (T.W.Schultz)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体力、价值的总和。”可见,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本的组成内容,一切知识都是以人为载体的[1]。专业知识对人高度的依赖性导致企业会因为专业核心人员的流失而丧失这方面的优势。组织知识虽然相对稳定,但它的建设也是人来完成的。所以,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人运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过程。随着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取代物力资本占据价值增长的支配地位,人力资本的地位正在一点点加强。职工持股制度 (ESOP)是产权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员工需要持有企业股份,并通过劳动作为要素投入,参与企业税后的盈余分配。知识经济对企业的财务分配理念由物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过渡到了向以人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

(二)以创新为灵魂

创新是以人力的素质和技能为先决的。创造性的组织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知识、紧跟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所以它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式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创新坚持知识传承与知识应用并重,重视知识创新速度和知识创新质量。正是由于企业的创新性,使得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具有高附加值,成为投资回报率很高的企业。创新贵在新、贵在快,所以知识经济下企业的资金支出大量投入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企业知识库的建设方面。与传统企业观念不同,知识经济下企业认为这部分是一笔投资,未来将会带来 “人力资产”、“组织资产”的增加。总之,知识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创新力的竞争。

(三)企业环境建设纳入企业的组织资产

知识经济下,企业更加重视内外环境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建设的体现,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对外表现为企业的形象、声誉,是企业吸引客户、维持客户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内体现在员工的忠诚度和生产力上,是企业凝聚员工、激励员工的发展动力。一个知识经济下的企业需要基业常青,它的基业需要有忠实的客户、忠实的员工来支撑。员工在提供服务之外所展现的精神风貌是企业优质产品的一部分内容,带来的是客户的满意和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外部环境的建设就是保护发展环境,体现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不以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蜕变为代价,通过对财政的贡献、对环境的保护以及提供以人为本的健康的产品和服务营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四)传统资产地位弱化,新型资产地位提升

在信息经济下,知识经济型企业以人才、信息、知识和管理方面的自身投资为主,借助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办公,于是传统观念下的金融资产、物力资产相对于知识资源永无枯竭的专业人员来说,地位迅速下降。人对企业的重要性已上升到需要为每一名员工设置一份账户,记录他的行为、教育情况、工作经验、忠诚度等信息并以此作为计量人力资产的重要依据[2]。知识经济下的企业以无形化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为核心资产,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了网络世界性、信源无限性与资源无形化的统一,完善了企业管理机制,实现了专业知识的传承,使企业的资源永无耗竭,这方面的建设构成了企业的组织资产并形成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经营核心是专业知识和组织知识,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体制,最终,提升企业的资本增值能力。这些思想是我们构建了知识经济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重要指南。

二、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我们对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特点对企业价值评价体系的影响分析,知识经济下企业的财务评估 “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体制”的多角度评价,财务评价的中心是人力报酬率,财务评价目的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对企业竞争力、员工创造性、员工权益保障各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供经营者、择业者、投资者、政府等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为此,我们设定的知识经济型企业的财务评价内容应是:资本增值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与劳动者权益保障能力。然后,在围绕着四个方面设置评价的基本指标与二级指标,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现详细述如下:

(一)人力增值报酬能力是构成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的核心内容

财务评价包括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和评估企业员工的业绩。经济效益和员工的业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本增值能力上,即企业的资产 (资本)收益能力。债权人关心的是能否收回贷给企业的资本金和相应的利息,但借出资本的安全性要以企业良好的经营效益作为保障;投资者或股东关心的是资本能否实现保值增值,所投资本 (传统资本和人力资本)能否带来预期的回报。对于知识经济型企业,“人力资产”是一项综合指标,它涉及到研发效率、组织资产建设以及所有企业人员的增值能力,是企业长期对员工培训、对组织资产投入所带来的资产增值效率的考核[4]。这方面的基本指标考核重点在人力资产,具体包括:

(1)人力资本报酬率。该指针是知识经济型企业评估的核心指标。这个指标是从劳动者投入人力资本的角度考察,体现了企业员工通过为企业带来附加价值的能力作为人力资本投入,从企业获取净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是:

一个知识经济型企业,势必重视人才并占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那么它的资产中人才的比重反映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但绝不是越高越好,因为一定的金融资产是企业运转的物力支持;人力资本增值率反映了企业员工单位价值的增值水平,越是优秀的人才其增值率越高;劳动者权益乘数,是相对于股东权益、债权人权益的概念诞生的,反映了企业所获剩余由员工分享的权益,是“人权”在产权分配制度中的体现。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报酬率是由人力资本增值率、人力资产比重、劳动者权益乘数共同决定的,这三个指标反映了知识经济型企业的综合情况。

(2)人力增值率。人力增值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单位人力价值所能带来的净收益,体现了员工平均创造净利润的能力。计算公式是人力增值率 =净利润 ÷人力资产。这是评价知识经济型企业的又一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人力增值率可以衡量员工的素质,评价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节制企业在人员开销方面不必要的投入支出,并监督企业是否为了资产增值而高估人力资产。人力增值率偏低说明该企业人力资产高估或是人力成本偏高,企业的员工所对应的人力资产价值受到影响。

(3)资产净收益率。资产净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包括金融物力资产、组织资产以及人力资产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是资产净收益率 =净利润 ÷总资产;当组织资产与人力资产被高估时,资产净收益率会变得很低,因此,企业应该慎估人力资产和组织资产。二级指标中“传统资产报酬率”是从传统意义进行的考核,方便信息需求者的分析[5]。计算公式为传统资产报酬率 =净利润 ÷金融物力资产。它的内涵与传统内涵相同,不再赘笔。

(二)创新潜力是知识经济型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知识经济下企业的发展动力。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维持市场地位。创新能力的竞争实则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它考核的另一个侧面就是企业员工的竞争力。衡量员工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在员工的学习周期、创新速度和教育培训等情况。企业的创新潜力可以从企业研发成功率、组织资产中知识数据库建设的效果方面考核。企业一方面进行研发投资直接开发专利,另一方面投资于建设。网络数据库是对企业拥有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进行储备的知识库,是企业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信息化的表现。基本指标“投资效率”是衡量企业在培养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投资的业绩。计算公式为:投资效率 =投资收益 ÷投资支出。细化后包括以下二级指标:

(1)知识库投资效率。知识库投资效率指企业投资知识数据库建设所获得的收益与企业该项投资之比,反映了企业在组织软环境建设方面支出成本转换回企业资产的情况,计算公式为:知识库投资效率 =数据库价值 ÷组织费用。

(2)人力投资效率。人力投资效率是指员工经过培训或深造,为企业带来的新增价值与教育投资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培训效果。计算公式:人力投资效率 =人力资本增加额÷教育投资。

(3)研发投资效率。研发投资效率指企业研究的新知识或开发的新产品投向市场后取得收益除以企业 R&D部门已经结束的研发项目发生的一切开支,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研发开支。用于衡量企业研发成功率。计算公式为:研发投资效率 =研发效率 =新产品、新知识价值 ÷所有研发费用。

(4)周转次数。周转次数反映了一定时间内投资收回的次数,也反映了投资的增值速度。这是企业创新速度和效率的体现。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 = (研发费用 +培训费用)÷业务成本。

(5)学习周期。学习周期是企业研发新产品所要花费时间与生产并不断改进市新产品成熟推向市场的时间。或者是企业创造新知识时间与培训员工掌握新知识并能够熟练提升服务的时间。这项指针反映了企业的创新速度,体现了员工的学习创造能力。计算公式为:学习周期 =研发时间 +培训时间 +完善时间。

(三)发展能力是知识经济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

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人都十分关心企业的发展能力或成长潜力。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出资人的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券的风险程度、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业绩、企业员工的工作保障。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文化建设效果的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产品、员工行为传达给客户和合作者,形成品牌忠诚;优秀的企业文化还可以凝聚企业员工、促进团队合作,形成员工忠诚;最终,企业文化是激励员工、扩张市场的内在动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基建设。因此,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侧重于组织资产建设和员工素质,它的基本指针包括组织建设转化率和人力资产增值率;组织资产建设的侧重点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二级指标就是从各个方面考核企业文化建设的绩效。

(1)组织建设转化率。组织建设转化率是指企业形成的组织资产与组织费用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发展的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人员业绩的考核内容。在企业发展中那些由优秀的管理人员留下的管理经验及客户信息网、社会关系等形成了企业的组织资产,是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财富,这种资产的优势会随着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是核心竞争力的隐性部分。为了约束企业借用组织建设的名义随意支出费用,“组织建设转化率”用以衡量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组织建设转化率的变化呈倒抛物线形状,通常情况下企业初始建设边际转化率较低,随着企业发展达到最优,当支出超额时转化率下降。计算公式是:组织资产 ÷组织费用。

(2)人力资产增值率。人力资产增值率不仅是企业资本增值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发展能力的考核内容。从管理角度,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培养与加强是维持企业竞争力的范畴,也是管理人员的业绩表现。

发展能力的二级指标包括有客户稳定性、员工流动性、业务增长率、三年内资本平均增长率、平均市场份额和周转次数。

(1)客户稳定性。客户稳定性是以企业一定时间内市场份额的变化相对于上一年度市场份额的变化率。根据研究需要,可以针对客户重要性不同进行分类讨论。譬如核心客户的稳定性。计算公式是:客户稳定性 = (年末市场份额 -年初市场份额) ÷年初市场份额。“客户稳定性”指标的设计原则是为了评价客户关系建设的综合指标。它的设计是客户满意度、产品质量性能、售后服务质量、顾客品牌忠诚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集中体现,也是多方面因素的最终结果。

(2)业务增长率。业务增长率是与客户数量变化相匹配的又一反映市场份额情况的指标。当客户群稳定时,业务增长率是体现市场变化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业务增长率=本年新收入增长额 ÷收入增长总额。

(3)三年内收入平均增长率。该指针是从动态方面考核业务变化情况,可以对企业发展进行前后对比,反映企业收入增长趋势和稳定程度,强调发展的连续性。计算公式为:三年内收入平均增长率 =[(当年业务收入总额 ÷三年前业务收入总额)1/3-1]×100%。

(4)员工流动性。员工流动性是指企业一段时间内员工变动情况。不同年龄段的流动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的稳定状况、后续储备力量等信息。计算公式是:员工流动性 = (新加入的人数 +原有职工减少数) ÷年初人数;员工流动性过低说明企业缺乏活力,流动性过高会导致人才外流,都是不好的。

(四)权益保障能力是知识经济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最后一个评价角度就是从企业对利益相关人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绩效的。利益相关人的权益包括债权人的贷款及利息、股东的股息、员工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比例。其中,权益保障更侧重反映的是员工的权益,其首要原因是企业高度依赖于人才,让员工成为企业利益的同一体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6]。

劳动者权益乘数。劳动者权益乘数指的是企业一定时期劳动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知识经济下的企业一般大于60%。计算公式是:劳动者权益乘数 =1-资产负债率 -股该指标对企业员工十分重要,它体现了企业对员工权益的保障程度。

二级指标中,“人力资本折股率”指的是企业员工创造的附加价值转化为员工权益的比例。企业通过“人力资本”科目核算员工为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劳动者权益金”项目是确定员工与其它股东共同具有分享企业剩余的股金。通过人力价值转化率 =人力资本 ÷员工股份,体现了员工取得的企业单位股权所含有的人力资本价值。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可以根据企业该项指标在自主创业与加入其他公司之间进行权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如表 1。

这一指标体系评价的核心内容是:人力报酬率。可以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分析这些指标的内在逻辑关系:

参考“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笔者选择了八项指标构建了企业价值评价体系指标分析图 (见图 1)。从图中可以看到,以这八项为骨架构建的价值评估指标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综合指标。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知识经济型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价值评估基于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以人为中心,从企业资本增值能力、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权益保障能力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估。因为企业间的竞争实则是企业背后企业员工之间的较量。所以笔者选取“人力报酬率”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指标。此外,政府关注的财务贡献也单独列示。

需要强调的是,在知识经济型企业里,受知识型企业的特点影响,传统概念的管理人员与专业人员都是企业的员工、经营者。因为当企业的专业知识地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核心专业人员往往担当重要的管理职务,这样的企业已经没有白领蓝领的区别。企业员工以个人能力和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为依据分配企业盈余。金融物力资产出资的股东得到的股利,是在总利润扣除债权人权益、员工薪酬支出之后,与员工股一同对企业盈余进行的分配。

表1 知识经济型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图1 知识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内在关系逻辑

三、知识经济下企业价值评价指针体系的运行

(一)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数及标准指标值

根据多层次评价指针体系的特点,在权数设置上也进行分层处理,根据不同层次指针评价的需要,同时采用了德尔菲法和相关权重法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数,然后利用评价记分方法。这也是目前比较通用的大家普遍接受的做法。

首先,根据专家意见,运用统计学方法,测算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确定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赋予各个指标的权数。并将权数分配表分别发送到管理专家、财务专家、中介机构、企业家和有关企业监管部门,征求他们的意见,最终形成定量指标的权数分配。

其次,组织专家调研各行各业企业经营资料,并以此为根据设计各指标不同档次的标准值。

按照国内和国外权重设计的习惯做法,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总权数设定为 100分。同时,为便于各层次指针的评价计分,可借助当前计算机、数学软件等分析工具。

评价计分方法见表 2。

表2 评价记分方法示意图

设 A档标准指标值为α;B档标准指标值为β;C档标准指标值为γ;D档标准指标值为κ。

计算公式:

基本指标总得分 =∑ (单项基本指标得分 ×放大系数)×指标权重

单项基本指标得分 =本档积分 + [(企业该项指标值 -本档标准指标值)/(上档标准值 -本档标准指标值)]×各档积分差

(二)评价参照系的选取

目前,知识经济型企业评价的参照系没有具体的标准分值,因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定企业达到哪个分值就会实现知识经济型企业。也许一段时间内所有企业都处在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里,那么社会的总体得分普遍就会很低,或许这些企业并不改革,那么它们迟早都会陆续破产倒闭的。但是,参照系还是应该有的,包括最高得分,排名前 10甲得分,前 20甲得分,前 50甲得分。应该让企业明白自己在全社会、全行业的排名位置。特别的,参照系中还应包括市场份额在 80%以上,50%以上,20%以上的企业各项指标得分。因为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持续经营的保证,也是企业经营效果的集中体现。此外,笔者建议将进行披露,虽然不作为评分指标,但这方面内容是组织资产的重要内容,应该将消费者协会评价调查、社会知名度调查、消费者投诉调查、组织资产计算依据等信息透明化以供信息使用者参考。

四、结束语

本文构建的价值指针评价体系虽然建立在知识经济型企业假设的基础上的,但对现实企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我们的认为,知识经济型企业价值评价指针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是适应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体制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1]卡尔·爱瑞克·斯威比,汤姆·劳埃德.SKA知识管理丛书·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创造性来增加价值[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2]徐国君.三维会计研究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指南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王小春,王小如.知识经济对现代会计的冲击 [J].经济师,2006,(5):18.

[5]高纪波,田俊燕.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J].财会月刊,2007,(2):21.

[6]温素彬.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 [J].经济问题,2008,(3):11-13.

[责任编辑:程 靖]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 of Value Appra isal System

XIEMao-hua1,2,WANG Yuan-yuan2
(1.School of Econom ics and Managem ent,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uhehaote010021,China;2.Business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100083,China)

As the knowledge becomes the leading factor of the economic activity,massive 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s unceasingly emerge,therefore,traditional enterprise finance appraisal system established the industry economy time has

the serious challenge.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evitably has the influence to the enterprise value appraisal system.Based on that,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s value appraisal is the humanist knowledgemanagement system withmulti angles appraisal,the main point of value appraisal being the manpower return rate.In thisway,a new 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 value appraisal system with human capital as the leading factorwas established to adapt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t ime in this article

the 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value appraisal system;human capital

F275

A

1007—5097(2011)03—0108—05

10.3969/j.issn.1007-5097.2011.03.026

2010—01—15

内蒙古大学创新团队项目“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模式研究”(091010);内蒙古大学 211工程三期项目“环境与资源价值管理”(21134)

颉茂华(1962—),男,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

王媛媛 (1987—),女,内蒙古通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经济型知识经济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经济型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