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改良压疮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

2011-11-01林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6期
关键词:压疮神经外科护士

林霞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约20%需长期照料的患者受到压疮的困扰[1]。压疮可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由于意识丧失、自主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以及营养摄入障碍等多种因素,易致压疮发生。为有效地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我科自2010年元月始对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预防护理措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良,通过与2009年全年收治的相关患者压疮预防护理的比较、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2月收治的91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收治的92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183例患者均为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伤后昏迷≥10 h,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123例,女60例;年龄16~78岁,平均45.5岁;住院时间30~325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实施压疮预防干预的相同措施

1.2.1.1 实施压疮风险预案 患者入院2 h内,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夜间由当班护士评估),即Braden评分法。凡是≤12分的患者均填报压疮高危患者上报表。报告护士、护士长、患者家属签名,记录日期等,最后上报护理部。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压疮的措施,由责任护士落实,每班严格交接患者皮肤情况;护士长把关,并抓好措施落实。

1.2.1.2 保护患者皮肤 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床单、被套、病号服、预防压疮器具的外套等接触患者皮肤的布类均用全棉制品,增加吸水性和透气性。根据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洁患者皮肤,避免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用品。患者如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引流液污染、出汗等情况,应及时清理、更换,保持床单、被套的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

1.2.1.3 变换体位 定时变换体位被认为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主要措施之一。建立床头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皮肤情况,执行者签名。2 h翻身1次,必要时30 min翻身1次。

1.2.1.4 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患者平卧位时宜抬高床头,一般不高于30°,如需半卧位时,为阻止身体下滑、可在足底部放一木垫,并屈髋30°,在腘窝下垫软枕。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或搬运患者时,应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使用便器时,协助患者抬高臀部。

1.2.1.5 营养支持疗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合理的膳食,加强营养,以保证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意识障碍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尽早给予鼻饲,可以把鸡、鱼、蛋、瘦肉等加工成糊状给予鼻饲,尽可能通过消化道提供足够的营养。

1.2.1.6 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 对可以轻微活动的危重患者,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发生。指导有效呼吸,增加身心舒适感,指导并协助双上肢主动旋转、屈曲、伸展等活动;协助下肢被活动髋、膝、踝关节作相关的屈、伸、转等被动活动,开始动作应缓慢放松,20 min/次。

1.2.1.7 严格交接班制度 各班护士严格交接,床边检查患者情况。每天早会后,夜班护士与责任护士及全科护理人员到床边交接,查看患者皮肤有无受压红肿、卧位是否舒适、床单位是否干燥清洁。护士长检查床头翻身卡记录,并询问患者和家属,夜班护士是否按时翻身,检查后对当班护士工作和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

1.2.1.8 心理支持和健康宣教 护士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同情体贴患者,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每天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与患者和家属建立友善的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讲明经常改变体位的重要性,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

1.2.2 实验组实施的改良的压疮预防干预措施

1.2.2.1 在实施压疮风险预案中向患者发放压疮危险评估告知书,详细向患者讲解Braden评估内容,包括评估皮肤的方法、皮肤评估分值,压疮发生的原因、好发部位,预防压疮的意义、方法及配合等。患者或家属理解后护患双方均签名,随同病历保存,同时床尾挂上“防压疮”的警示标识。患者压疮危险评估告知书的发放,不仅增强了家属主动参与预防压疮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预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1.2.2.2 术前手术麻醉时间>2 h者,均在受压骨突皮肤粘贴泡沫减压敷料,术中用特殊的减压床垫,术后应用减压床垫,并定时翻身以有效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2]。

1.2.2.3 对减轻局部组织压力的器械进行改良。根据近年来文献[3]介绍,我科在我院率先试用了自做的天然羊皮垫子、粟谷垫或枕,替代了传统使用的水垫、空气垫等,吸湿效果明显,可使局部无潮红、无潮湿现象。因此可延长翻身时间,使传统的每2 h翻身1次延长至每3 h翻身1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护理工作量。

1.2.2.4 侧卧翻身左斜或右斜30°,改变了传统方法中侧卧位30~60°为最佳的做法,有研究表明,侧卧位翻身30°,有利于人体骨突起部位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能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4];避免损害角质层,防止患者身体滑动。如应用30°R型斜侧卧位垫的使用可较好地分散压力,有利于骨突部位地血液循环,从而降低骶尾部、髂嵴和股骨粗隆部压疮的发生风险。

1.2.2.5 避免按摩受压部位。有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 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如持续发红,表明软组织损伤,此时按摩会加重损伤程度[5]。但按摩法可应用于皮肤无发红的部位[6]。

2 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χ2=6.635,P=0.0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好发于骨隆突处[7]。我科通过应用改良压疮预防干预措施,如发放患者压疮危险评估告知书、改变翻身侧卧角度、避免按摩受压部位等,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及危重症患者常见的灾难性的并发症,为降低压疮发生率,改良压疮预防干预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1] Zulkowski K,Langemo D,Posthauer M.Coming to consensus on deeptissue injury.Adv Skin Wound Care,2005,18(1):28-29.

[2] 仲继红,陈雪莲,王晓峰,等.心胸外科压疮全程预防干预的做法与效果.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6):638.

[3] 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Panel.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Quick Reference Guide,2009:12,15,21.

[4] 王冷.压疮的管理.中国护理管理,2006,6(2):62-64.

[5] 李媛媛.甲硝唑联合头孢拉定并烤灯照射治疗压疮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05,8(3):255

[6] 何华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

[7] 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

猜你喜欢

压疮神经外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