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加地塞米松用于关节镜术后镇痛观察

2011-11-01苏晓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6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膝关节

苏晓英

膝关节镜后患者可发生膝关节剧烈疼痛,并可持续48 h以上,疼痛使患者恐惧,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影响愈后。因此探索有效的而不良反应少的镇痛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大量研究表明,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局麻药可以提供早期的镇痛,我们研究发现臂丛N阻滞加用地塞米松和小剂量吗啡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镇痛时间长,效果好,不良反应小[1]。本研究对地塞米松加罗哌卡因配伍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腰麻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4 h内无服用镇痛药物史。男36例,女24例,年龄24~63岁,体重49~84 kg,手术时间40 ~85 min。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经L3-4间隙行腰麻穿刺,布比卡因量均为15 mg,手术结束时放止血带前10 min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射:A组地塞米松5 mg+0.894%罗哌卡因4 ml;B组0.894%罗哌卡因5 ml;术后所有患者均不用其他镇痛镇静。给药后8、24、36、48 h在患者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中麻醉效果满意。在关节腔内注射药后8、24、36和48 h分别对患者进行VAS评分,评分结果如表所示;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术后48 hr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

表1 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s)

表1 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s)

注:△P<0.05,△△ P<0.01

组别注药后时间(h)8 24 36 48 A 组(n=30) 0.70±0.20*△ 0.60±0.20*△ 0.60±0.10*△△ 0.50±1.10*△△B组(n=30) 1.90±1.10** 1.70±1.00** 2.70±1.20*2.60±1.20

3 讨论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心脏毒性低,同时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还可产生运动-感觉分离阻滞,因不易形成半抗原,而极少出现变态反应[2]。在离体大鼠实验模型上发现,低浓度罗哌卡因较同浓度的布比卡因更易阻滞A和C纤维,高浓度时两者药效相似[3],并且其独有的作用人体黏膜细胞抗炎作用加强了术后24 h以后的镇痛作用。同时0.25%罗哌卡因就具有收缩局部血管作用,有利于减少药液吸收入血而多数存在关节腔,发挥镇痛作用。国外有报道,罗哌卡因的大浓度量,可以加强术后24、48 h镇痛效果关节镜手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罗派卡因,罗派卡因可直接作用于关节腔内N阻断疼痛。

近年来研究地塞米松能显著延长硬膜外,臂丛阴滞时布比卡因和吗啡的镇痛时间,增强其镇痛作用。本研究I组使用地塞米松加罗派卡因关节腔内注射后,48 h内VAS评分均较Ⅱ组小,且无不良反应,站立时基本无膝关节的疼痛感,取得了理想的镇痛效果,这证明地塞米松亦可延长罗哌卡因在关节腔内的镇痛作用,增强其镇痛作用。地塞米松和罗哌卡因配伍所显示的长效术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其抗炎作用机制镇痛抗水肿且收缩血管作用与罗派卡因的镇痛作用起协同作用的结果。

本实验研究表明,膝关节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加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手术后的镇痛,具有效果好,便于护理和患者早期活动等优点,且实施方法简单,无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引起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1] 卢尚亭,李爱荣.臂丛神经阻滞加用地塞米松和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海南医学,2002,173:12-13.

[2] 王振猛,曹云飞,孙天宝,等.局部府邸新进展//麻醉与复苏新证.上海.第二医大学出版社,2001:6.

[3] 王明山.罗哌卡因的药理特点.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有册,1998,19:224-226.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膝关节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