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2011-10-25

文教资料 2011年1期
关键词:校园理论大学生

刘 霞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南通大学 学工处,江苏 南通 226019)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刘 霞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南通大学 学工处,江苏 南通 226019)

互联网作为复合型传播平台,为我们带来了没有边界的信息世界,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发展,促使了新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形成,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从自组织理论这一新的视角研究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加强特征把握,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自组织理论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为我们营造了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虚拟空间,促使了新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形成,导致了形形色色网络族群的相继涌现。高校校园作为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新理论的发源地,在网络大潮的席卷之下责无旁贷的处在了潮头的位置上,伴随着互联网在教室、宿舍、实验室等校园各个角落的蔓延、普及,其庞杂多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水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作为大学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中体现的高校校园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高校网络文化。对高校网络文化的研究不仅有理论层面上的需求:通过分析高校网络文化的产生、发展,可以进一步地了解网民网络使用动机、网民的社会交往关系是如何获得的、与传统的交往关系有什么不同、这种新的社会交往关系意义何在、高校网络文化产生的文化心理背景又是什么,而且是现实的要求,有助于推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合理发展,是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21号文件精神的延续。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的互动平台,在匿名交流和自由沟通的环境下,形成了更为扁平化的人际交往结构,校园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的传播圈。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激发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这就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网络文化建设也是一种强调自我控制的文化,因为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决定了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多元性,多重的价值判断标准必然会对主流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冲击。同时网络传播圈的形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传统的人际交往形式,譬如班级活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等等,这也会使现实的人际交往关系虚拟化,造成情感上的缺失,引发心理和社会问题,造成不良的后果。近几年来,大学生由网络的主人蜕变为网络的奴隶,甚至引发学业荒废、道德失范乃至违法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也正体现了网络文化对和谐校园建设的严峻挑战。

三、高校网络文化中的自组织特征

(一)自组织理论简介

比利时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伊里亚·普里戈金(llyaPrigogine)教授将300年来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放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证,总结了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成就与不足。他指出,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静态的、简单的、可逆的、确定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观;然而,人们面对的自然界却是动态的、复杂的、随机变化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普里戈金于1967年提出了系统从混乱无序的状态到稳定有序的状态演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并把这一规律的研究成果称为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与曼弗雷德·艾根(ManfredEigen)的超循环理论和赫尔曼·哈肯(H.Haken)的协同学共同组成了自组织理论[1]。自组织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使系统科学的研究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二)高校网络文化自组织特征分析

自组织系统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等特征[2],CNKI概念知识元库将网络文化定义为:以互联网络为载体,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与传播,在世界范围内资源共享的一种信息文化。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高校网络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等自组织特征。

1.高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等都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同时每一个网络使用者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可以随意浏览自己喜欢的网站,也可以进入各种BBS发表言论,甚至建立自己的“围脖”,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高校网络文化的非线性

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协调同步,又使系统与环境协调同步,从而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系统的非线性要求其子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相互独立,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在时间上为非连续性,在结果上为非加合性,在发展空间上为多维性,在发展方向上并非是唯一的[3]。网络中的海量资源信息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资源,在文化的发展方向上也更加能够呈现出多元化,当然也容易出现管理的复杂性。

3.高校网络文化的远离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是相对平衡态和近平衡态而言的。高校本身就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地方,高校的网络文化自然会呈现出一定的“无中心”和“不确定”,譬如在论坛中对于一个话题,可能会有很多体现出不同观念的跟帖,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假性”平衡会有很大的不同,也给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难控性”的新挑战。

4.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涨落性

涨落即为起伏,是系统自组织的内在诱因,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现实的系统中。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信息和人员极高的流动性,例如QQ中可能随时新建一个群,同时也可能随时解散一个群,对于热门的话题,可能随时都会聚集一堆大学生网民,这种消失到再生的不断地循环过程也呈现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涨落性,同时也逐渐实现了从无序到逐渐有序的转变过程。

四、高校网络文化形成的社会与心理基础

(一)“本我”释放的新空间

弗洛伊德在1923年发表过《自我和本我》一书,提出了一个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模式。 “超我”表达社会规范下形成的某种人格特征,带有社会化色彩;“本我”表达欲望,是无意识与本能的主要领域;“自我”是连接和调节两者的中介层次。从个体的人格发展来说,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一部分的“本我”逐渐转化成了“自我”,“自我”协调、改变、控制着“本我”的本能冲动,使之与现实相一致。然而,由于受到现实和道德的种种约束,人的“本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压抑和限制,受社会机构和规范约束形成的“超我”也通过外力强加并内投于“自我”,本能被不同程度地抑制。因此,它时常会通过幻想或梦等虚幻形式泄露出来。[4]由此可见,人在虚拟现实和想象的图景中,人格身份在现实社会中无法显现的部分获得了一种表露。

高校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大学生在现实传播世界的缺陷,提供了一个“本我”释放的新空间。我们可以不必封闭于自我内心的小圈子,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暴露身份后的“本我”依然处于不暴露的安全状态下,抒发自我的障碍和社会禁忌减少了,束缚得以解脱,受压抑的思想和行为可以通过多种角色的扮演、多种身份的设定表现出来,因此,在网络文化繁荣的今天,我们的大学生甚至会表现出比现实世界中更为丰富的人格特征。

(二)需求的满足

1974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卡茨与格里维奇和赫斯等学者曾将大众传播条件下媒介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功能具体分为五类:认知需要的满足、情感需要的满足、个人整合需要的满足、社会整合需要的满足、舒解压力需要的满足。

图1 青少年网名网络应用行为使用率及增长率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大致看出青年大学生在网络媒介接触使用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认知需要;休闲娱乐、舒缓压力的需要;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情感沟通需要;加强与外界联系的社会整合需要及写博客等个人呈现的需要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5]

五、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自组织性,使得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要以积极的态度介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将大量积极、健康、进步的文化渗透到校园网络文化中。其次,要积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对反动、迷信及不健康的文化形态进行自觉地抵御,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第三,运用校园网络文化的涨落机制,实行积极的动态调整,例如当校园网络中某一话题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关注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疏导,寻求新的平衡点;第四,对于网络沉溺或网络成瘾的学生,要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科学使用网络;第五,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加大局域网的建设力度,探寻群体的同质性,实现内容的全面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以优质服务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增强其归属感。

[1]吕彦力,陶文铨.关于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23-24.

[2]徐红薇.略论企业自组织特性对企业管理的新要求[J].科技创业月刊,2009,(4):103.

[3]杨小华,唐文利.高校信息系统的自组织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5):9.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译本(1986),第三、四章.

[5]刘霞.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现象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23-24.

1.南通大学2009年度团建课题《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2010年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编号:2010J269)。

猜你喜欢

校园理论大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