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阳木雕门的艺术特色

2011-09-22魏琴燕

群文天地 2011年16期
关键词:东阳木雕雕刻

魏琴燕

我国的家居木门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木雕艺术的主要代表。其在装饰风格上特色突出,所以对这些装饰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些装饰的深刻的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木雕门艺术的风格特点。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成为文化继承的首要任务,要发展民族文化,要创新民族艺术,就要使木雕艺术的精神与文化传承价值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在继承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保存我国传统木雕门艺术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一、前言

东阳木雕名誉海内外,其工艺的精湛令世人所景仰。木雕中那繁复的图案、生动的造型及所表现出来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使人过目难忘。

在众多的木雕中最为突出的是木雕门:繁中有简是木雕门的突出特点。东阳木雕因产地东阳而得名。相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因而又有“雕花之乡”的美名。东阳木雕门只是众多工艺木雕中的一种,其做工精细、古朴美观既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有持久耐用的实用价值,据说东阳木雕乃是东阳人心中的骄傲,更是“国之瑰宝”。

在科学技术极速发展的今天,制造一个这样的木雕门已经不是件难事了,但手工制作则越来越少了,对东阳木雕艺术特色的研究与传承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显然,东阳木雕门已经慢慢地从实用行列归入纯观赏性行列,但今天的家居实用门已继承并沿用着前人的艺术形式,为了使前人的艺术造诣传承并发扬光大,对东阳木雕门的艺术特色的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国的家居木门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东阳木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木雕艺术的主要代表,其在装饰风格上特色突出,所以,对这些装饰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些木雕装饰的深刻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木雕门艺术的风格特点。传统只有和现代的实际相接结合才更具有战斗力。

对东阳木雕门的研究就是要汲取传统木雕中的精髓,为我们设计现代中国风格的家居木门所用。没有特色,没有民族传统风格的木雕艺术是没有出路的。最重要的是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使民族传统在现代中依然可以继续延用、发展。在用材上,传统木雕门大多是使用古代的木材,时至今日由于环境变化,地质变迁,在现在的生产中又不可能是再有这种条件,所以对他们的研究有利于找到更好的木材可以取代之。所以对东阳木雕门的研究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是民族文化发展和振兴的关键之一。

我國的木雕装饰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东阳木雕,又称“白木雕”。①始于唐代,因产地东阳故得此名。东阳地处浙江境内,地理环境较为闭塞,本地人的观念也比较保守,“聚落习以姓命名,重门第,崇族祭,民风质朴,注重教育。”②受到习俗影响,能工巧匠甚多,被形象的比喻为“百工之乡”,后又有“东阳帮”的木雕建筑群体,手艺代代相传,形成了层次鲜明雕刻精细的独特风格。

唐代为东阳木雕的形成时期,曾有精雕木俑等优秀作品(现已失传)。而在建筑上的初用还有一段传说:话说唐朝活鲁班华师傅为冯宿冯定兄弟营造厅堂,准备接楹上梁时,一复查180根楠木大梁全短了一尺二寸,活鲁班大惊!恰好有位老人家上门要鱼要肉,活鲁班款待了老人家,老人家把两条鱼尾分移在两碗上,象两个鱼头相对,伸出一截,然后用筷子往两嘴套,扬长而去。活鲁班突然悟,立刻命工匠做了360个鱼头固定在柱头上,以此把梁接住。柱上按鱼头,新颖又美观,且鱼头与“余头”③谐音,大吉大利,后人又在鱼头上加上牛腿,这便是最早的东阳木雕(如图一)。宋代东阳木雕的主要成就在于被印染和印刷也广泛应用。金华有个唐仲友,在出任太守时用公使库银雕刻印刷《荀子》,雕得异常精致,有“宋椠上马田”④之称。此书一部分就送上级等“查阅”剩下的便在本家书坊售卖,名声显赫的同时也赢利不少。在此时期,唐氏让金婆婆拿来会子票(南宋的钱币),让东阳艺人在梨木板上照样雕刻,可以以假乱真,后被朱熹列入弹章。这也说明宋代东阳木雕技术高超,进步很快。虽然元代木雕发展缓慢,但这时元曲新兴,很多优秀作品刊印出版,不少木刻插画出。

自东阳艺人之手。这时的东阳艺人不但技术高超而且雕刻的形式、手法等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名誉全国,还有很多优秀艺人进宫为皇帝雕制龙床、龙椅等。

东阳木雕艺术性强,布局丰满,散而不松,多而不乱,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故事情节性强。(如图2)

东阳木雕门以浮雕为主,也会有镂空雕刻装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东阳木雕建筑已经成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木雕门作为木雕建筑的“门面”,也是艺人们炫耀雕刻技艺之处。门上的雕刻主要指绦环板、格扇上的情节雕刻,其艺术特色更是别具一格。(如图3)

其次,东阳木雕门最突出的特点是保持材料原有质地,浙派木雕不上漆、不着色,暴露着木材的自然质感与纹理。显示出木雕艺人真实的刀法技巧。亲切平和,质朴随易,栗、褐、灰的木色朴素沉稳。与清淡素雅的白墙黑瓦相映衬是儒家“布衣白屋”思想的外化。木雕的用材一般要求材质经久耐用,其雕刻木门对材料要求更是严格,要具有相应的色彩、肌理效果。浙地多丘陵山地,古时森林资源丰富。木雕需要的樟、枣、松、柏、杉、檀等木材,可就地取材,适应不同用材的需求。新砍的特殊用材,如储木、樟木,浙江民间有将其放置池塘中浸泡一两年再取出晒干使用的习惯。浙江盛产樟树,多有百年以上的巨大樟树,也是木雕门常用之材料。“樟木有黄白之分,白樟易空,香气淡;黄樟呈橘黄色,气味浓,肌理优美,性情柔顺。”所以,浙派木雕也以樟木为材质的居多。

再则,相对于其他木雕门来说,东阳木雕门的特色在于它的材料完整性。浙派木雕在雕饰题材、表现形式、技法上都有明确的创作趋向与构思。主体与一般、整体与局部、人物题材与其他题材,根据心理需求有总体的选择分布。由于木材的结构韧性强,所以不容易断裂,这使创作构图强调整体性、统一性。东阳木雕不讲究拼接,这样就保持了木质的特征。要在原木上做文章,就要小心仔细、保持完整统一,不能有支离破碎的细节。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现木纹的优美,造型体积就不能太多小细节,要大块面整体处理,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在中国画里,寥寥几笔可以画成一幅旷世佳作。可木雕作品就不同了,精雕细刻是它的基本要求。东阳木雕门雕工精致、仔细、构图得当,结构完整、有空有实且不伤整体和牢固的特性。在构图上,能把不同的情景和人物,或者一曲戏一个故事等几个情节组合,构成一个画面,再附上图案纹样,注意虚实主次、线条分割、层次节奏的处理,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构图的饱满与均衡。东阳民间艺人在雕刻中常常不用图稿,直接雕刻。最完美的设计,如果没有高超的雕刻技巧,终究难成艺术精品。因此,东阳木雕的构图设计水平在不断提高,画面越来越趋紧密、变化和谐,雕刻技法上也更讲究精雕细刻。东阳木雕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⑤但是能雕善画、技艺高超、功底深厚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如图4)而当创作一幅新作品时,他们又可以凭着记忆和默写,一边听人念内容,一边就画出图稿来,然后再雕刻,这种特殊的技艺才能,现在很少有人能胜任。尤其在有故事情节的作品里,更要有细致入微的雕刻。其成熟作品的刀艺精湛,可称得上“鬼斧神工”。所以也使这样雕刻出的东阳木雕门更具手工特色,珍贵异常。

东阳木雕门在我国的木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宏扬价值,传承使宏扬成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于“传承”的解释说法不一,其根据字面来解释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传即传布和流传,‘承即一脉相承、继承。总的说就是流传继承,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来的思想、道德、传统、风格、艺术、制度、民俗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传统方面。而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并不间断的传承的观念体制。在中国传统木雕艺术气息浓厚,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领悟。当今世上,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也只有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一脉相承,不曾间断。所以东阳木雕门的艺术性也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但也禁忌走入误区:(1)系统注意其艺术特色、不能以点代面;(2)要保传统,但不是要走复古的路;(3)要现代,不等于就要屏弃传统;(4)要借鉴,但并不是照搬、照抄;(5)要求新,不因循守旧。

由于歷史的原因,东阳木雕门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濒临消失的危险,其原因主要有(一) 保护力度不够:既然是国之瑰宝,政府就更应该加大力度去保护,不能使传统文化成果糟到破坏。(二)毁坏程度严重:由于天灾人祸,古代东阳的木雕艺术品已所剩无几,而木雕门更是“濒临灭绝”,滥拆滥用时有发生,在东阳古屋遍地,有的人忽略它的珍贵。(三)商业化趋势:有些木雕厂加上快速机器雕刻的介入,适销对路的,便无限制的重复制作,缺少市场的,便束之高阁。其结果是雕刻题材越来越狭窄,传统雕艺精华渐趋消失,格调庸俗不堪。当木雕艺术失却了它精湛的主体手工技艺以及应有的文化旨趣,以谋利为唯一指归时,其衰败也就指日可待、当保护与发展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成为主题时,就以意味着这就文化的末日将近。这符合新陈代谢的规律。也符合民间艺术的生态规律。当前应该做的是以最大的可能,尽我们的文化良知与文化自觉妥善地、能动地保护好木雕的幸存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历史文化、艺术、审美、教育以及经济功效。

六、综述

在今天,木门上的繁富的雕刻和复杂的图案结构等手工工艺是我们实现传统木雕门现代化加工的主要难题。我们虽然可以利用现代机械设备取代手工,但无论从生产成本还是从产品的价值来看,手工艺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可代替性。

在现代机械出现以前,木雕门还是靠手工制作的,艺人们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现象力和创造力,使得手工工艺水平不断取得突破,也就是生产过程蕴涵着创新。虽然在近些年东阳的木雕门以随其木雕艺术走向国际化,但我们不仅要看它的经济效益,更应重视的是它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所以这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木雕门,也不仅是艺术特色鲜明,更重要是它的民族使命。对于传统的东阳木雕门的艺术特色的创新,必须要高度重视传统技艺的挖掘、保存与提高。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使木雕艺术的精神与文化传承价值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在继承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保存我国传统木雕门艺术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注释:

①出自网络文章“工艺美术之乡——东阳”译为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不同于彩绘。

②出自《中国东阳木雕》序第三段第二行。

③出自网络文章“东阳木雕”第二段“鱼头”与“余头”同音古代有大吉大利之意。

④出自《中国东阳木雕》史话第四段。

⑤出自网络文章“东阳木雕”第六段,是东阳木雕制作过程的专业术语。

参考文献:

[1]谭均平.木雕工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华德韩.中国东阳木雕[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9).

[3]张压西.装饰与雕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5]方炳海.木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6]周鲁兵,张咸镇,冯文土.东阳木雕技艺[M].浙江: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文化体育中心)

猜你喜欢

东阳木雕雕刻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一兜橘子
木雕鱼
雕刻时光
我能不能养小白狗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汉代雕刻
东阳木雕的人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