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户蚕桑生产管理探索

2011-09-22丁猛

蚕桑茶叶通讯 2011年5期
关键词:省力化桑田蚕室

丁猛

(江苏省靖江市蚕桑指导站 214500)

近年来,笔者一直蹲点靖江市新桥镇,负责全镇的蚕桑生产工作,同时重点培养该镇滨江村13组养蚕大户孔繁泰,指导他栽桑养蚕。该户从2007年开始栽桑养蚕,现有桑田面积60亩,2010年养蚕212张,产茧8 735kg,平均张产茧41.2kg。几年来蚕茧产量和质量都比较稳定。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笔者对如何指导大户养蚕有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大户养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以为,大户要把蚕养好,在做好平常各项管理的同时,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建好一个专用小蚕共育室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这就说明了小蚕共育的重要性。对大户来讲,小蚕共育尤其重要,小蚕共育的质量好坏不仅制约了后续工作的安排、分工,而且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养蚕经济效益。

共育室的选址,要远离大蚕室,房屋密闭性能好的平顶房,并且配备加温补湿设施,能够保证共育室温湿度的调节。同时需要配有专用的小蚕贮桑室、调桑室以及值班室等。我们选用的是原来学校的教室,与大蚕室远隔30多米,经过修缮后作为共育室使用,采用自动加温补湿器进行加温补湿。

2 要有小蚕用叶专用桑田

根据饲养量,划出相应面积的桑田,做小蚕专用桑田。对专用桑田,平时要重视管理,保证小蚕用叶质量。在靠近共育室的田块,我们划出了15亩的桑田作为小蚕专用桑田,确保小蚕的用叶质量。

3 重视消毒防病

养蚕之前的消毒:蚕种进共育室之前一个星期认真做好蚕室的打扫、蚕具的清洗、曝晒以及药物消毒工作。在消毒过程中做到打扫全面,清洗干净,药物配准,消毒彻底。药物消毒比一般养蚕户多消毒2次,共育室和周边环境,做好3次药物消毒,大蚕室和周边环境,做到3次药物消毒。养蚕用具通过洗、晒、熏、蒸等方法彻底消毒。

养蚕中消毒:配备共育室专用鞋。做到踏灰进蚕室。共育室每天用0.5%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尤其是在除沙后多消毒一次,大蚕室每两天进行一次。蚕室周边环境每个蚕期不低于5次消毒。小蚕用好三七糠,大蚕用好新鲜石灰粉。

4 把好小蚕共育质量关

大户饲养量大,共育质量直接影响以后的各项操作,如何共育出健壮小蚕,特别要重视以下几点:

(1)将温湿度控制在目的范围之内。一龄二龄目的温度为27~28℃,干湿差1~1.5℃,三龄为26~27℃,干湿差为1.5 ~2℃。

(2)把好小蚕用叶关。做到精挑细选,保证供应适熟叶。收蚁叶标准,采用1~2位未舒展,呈泡泡纱状的嫩黄叶。采回的桑叶每张都进行挑选,剔除不合格的桑叶。同时合理安排采叶时间,尽量在早上露水干后采以及傍晚采叶,做到中午不采叶。采回的桑叶,及时贮藏,防止桑叶失水变质。

(3)小蚕用药不能省,防治发生蚕病。在小蚕期,每天使用好一次防僵粉和三七灰。二龄期开始添食氟哌酸等蚕药。

(4)做好分批提青,根据蚕发育进度做好每次提青分批。掌握在90%见眠止桑,保证小蚕发育整齐。

5 抓好大蚕饲养的各项事宜

(1)防饥饿。大蚕稀放饱食,防止蚕儿饥饿。四眠开叶后,掌握一二三,薄薄摊,四五六,顿顿足的形式,既能让蚕吃饱,又做到不浪费桑叶。

(2)防高温闷热。高温闷热,容易引起蚕儿发病。大蚕期室内温度在22~24℃,如遇高温冲击,需进行人工降温,确保大蚕室温湿度适宜大蚕生长。我们饲养大蚕的房子是石棉瓦顶棚,隔热性能不好,在农闲期间,做草毡盖在屋顶上,可以有效防止高温的侵袭。如果遇到特别高的温度,还往草毡上洒水,这样能缓解高温闷热问题。

(3)防病工作贯穿养蚕过程中。在常规用蚕药同时,尽可能增加新鲜石灰粉次数。每天早晚各用一次,不仅防治蚕病,还可以防止蚕座潮湿,控制蚕病的发生和蔓延。

(4)做好防敌害和防中毒工作。对有怀疑的桑叶,要进行试喂,防止蚕食下中毒。该户是连片种植,几年来未发生中毒事件。但是对于可疑的桑叶,我们还是试喂,确保万无一失。

6 合理贮桑

大户因饲养量大,用叶多,做好桑叶贮存尤为重要。要求有足够的贮桑室,有专人负责,确保叶质新鲜。

7 做好省力化养蚕

大户饲养量大,进行省力化养蚕可以节约劳力,提高养蚕效率,节约养蚕成本。我们使用的省力化技术有:“小蚕全防干一日两回育”、“大蚕斜面条桑育”、“方格蔟室外预挂上山”等等。

8 合理分批养蚕

因蚕室面积限制,大户如何合理安排饲养批次,也是养蚕的头等大事。笔者所在的大户,每年饲养春蚕近百张种。我们的做法是在第一批蚕四龄饷食后第二批蚕进共育室,之间有10~12天的差距,能化解蚕室紧张的矛盾。最大限度使用了蚕室,保证了第一批采茧消毒后第二批蚕进大蚕室。

9 合理安排用工

大户养蚕用人多,人员杂,要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机制。我们采用的是专人负责制,即每个部门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如:共育室有共育组长负责,大蚕室有蚕室长负责,贮桑室也有贮桑人员。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顺利进行生产。

10 重视回山消毒

与其它户相比,大户的回山消毒尤为重要。只有控制病原物的蔓延,集中消灭病原,才能保证大户的蚕作安全。

通过几年的饲养,笔者也感到作为大户养蚕,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规模不宜过大,否则难于管理。如孔繁泰户,有桑田60亩,几年饲养后,总感觉各项管理还是比较乱,主要是面积过大难于管理造成的。笔者认为,大户面积一般在15~20亩左右为好。这样各项管理也能跟得上,还可以节约人工开支。

二是大户养蚕,要做到合理布局。因饲养条件限制,大户需要一季蚕分批饲养,两批之间时间间隔多久需要摸索和总结。我们一般控制在10~12天,但是总是感觉时间还是紧迫,特别大蚕期,人手不够,还是手忙脚乱,笔者认为间隔时间更长一些,建议15~18天为好。这样可以缓解两批蚕用工矛盾。

三是大户养蚕的出路在于省力化、机械化。无论是桑田管理还是养蚕,手工劳动还是占很大比例,大户要在省力化上下功夫。蚕桑生产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开支在蚕桑生产中占很大比例。如果做好省力化,人工则可大大减少。如果有些手工劳动能够采用机械操作,则可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也可增加养蚕的规模。

猜你喜欢

省力化桑田蚕室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青春作伴·沃野桑田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樱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梨树早期丰产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桑田
鸡毛蒜皮无小事
飘雪
养蚕消毒防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