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工业化:澄迈产业演变升级的选择

2011-09-22王志方

今日海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服务业

□王志方

新型工业化:澄迈产业演变升级的选择

□王志方

中航特玻生产基地。

澄迈正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近些年来,澄迈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提升工业比重为重心,着力改进资源利用手段,努力增强要素聚合能力,全县产业结构随着经济总量的放大加快调整升级。预计“十一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GDP)107.3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4468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6:46.1:26.3。

依据国际上评判工业化的通用指标及标准,澄迈产业演变已走过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澄迈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低收入地区跨上了中等偏上收入地区的行列,并为进入工业化后期做了准备。

从国际经验来看,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演变,并通过产业结构的演变加快城市化进程,具体表现为就业结构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城镇聚居。纵观澄迈工业化发展之路,工业化进程并未带来就业结构和城镇化的同步转变,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明显超出人均收入水平对应的需求结构变化要求,表明了工业化处于孤军奋进的不协调发展状态,支撑经济增长基础很不牢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较差,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约束了资源要素在空间的流动聚合;工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产业链仍然较短;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产业间互动融合性较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人口转移进程缓慢。

澄迈产业结构换代升级路径

从现代产业体系的演变规律来看,三次产业演变一般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沿“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的轨迹由低端向高端升级,尤其是在产业演变过程中,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越高,产业竞争力就越强。要加快澄迈产业结构换代升级,增强其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优势,唯有顺应现代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潮流,立足产业竞争国际化的客观现实,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与产业之间互动关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加快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别无捷径可走。

一、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改善优化要素流动空间。首先,要针对城镇规划滞后、特色不突出、功能不明确、互补性不强和横向联系松散的现状,按照“科学规划、超前发展、突出特色、功能互补、提升品位”的原则,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聚集为切入点,以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为核心科学编制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城镇化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核心骨干城镇规划与非核心城镇规划的配套、衔接,确保城镇化建设按“施工图纸”有序、分步推进,防止盲目发展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其次,要依据澄迈依山临海的地理特征和生态保护要求,在空间布局上力求体现中心集聚、轴线展开,形成以金江镇骨干城镇为辐射极和东水港、马村港英良港、玉包港沿海港口为依托的临海城镇体系,以西线、中线高速公路和西环铁路沿线为主轴梯次展开的依山城镇体系。优先做强做特做精做美金江、老城桥头、福山、美亭、永发等核心城镇,发挥好其辐射、带动功能;着手改造、完善西线、中线高速公路和西环铁路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城镇功能,提高其要素流动和产业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形成山海互动、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特色各异的集约型、紧密型城镇体系,满足不同要素和产业的聚合需要。

第三,要从集约利用土地、水源、能源和城镇空间及生态保护出发,对人口稀少、分布散的城镇进行整合,尽快形成中心城镇规模,增强人口转移聚集和要素流动配置承载能力,转变城乡一体化由分散布局、就地扩张转向重点布局和集中建设上来。

第四,要从解决城镇建设水平低、居民住宅紧张、医疗卫生条件差、科技教育滞后、环境脏乱差等城镇化质量不高问题入手,全面改善和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以西线、中线高速公路、西环铁路和环海南岛旅游高等级公路为依托,加快县、乡(镇)、村公路网络建设,加快与环海南岛旅游高等级公路相连接的东水港、马村港、英良港、玉包港沿海货物疏散、旅游公路建设,构建城镇之间、城乡之间便捷、畅通的公路网络,疏通要素流动聚合渠道。改善和提升城镇居住功能,按照“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住区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原则,加快发展城镇住宅产业,创造良好城镇居住、生活环境,为产业聚集和人口转移创造必要的条件。注重城镇文化功能建设,以教育、文化、科技为支撑,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加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满足生产、居住、生活对文化、教育、卫生的基本需求。

二、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关联度不高、互补性差、产业链短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因素。要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服务业发展,必须按照资源深度利用、产品高端延伸、产业相互融合的要求,发展壮大现有基础工业和加工业,着力培育新兴工业,加快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坚决淘汰市场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产业,加快产业换代升级。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新型绿色建材,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换代,提升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立足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鼓励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下游产业,延长石油天然气产业链;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电力生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要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发展主导产业和培育特色产业相结合,以提高传统产品市场占有率与开发高附加值、环保型新产品相结合,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质量安全体系,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二要顺应世界高科技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带动能力强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加快提升工业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增强工业竞争优势。要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传统工业改造和支柱工业升级,全面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要把发展产业链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延长工业产业链,促进产业间互动、融合,带动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发展。

四要推动工业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工业企业,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要把品牌培育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要点来抓,鼓励企业力创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三、大力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主导产业交接转换。目前,澄迈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分落后,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偏低,与工业化进程严重不相适应,已成为约束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扶持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提升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一是要实施产业融合战略,着力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目前,澄迈已具备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要以制造业为依托实施产业融合战略,鼓励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全面提升经济服务化的基础上寻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

二是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与提升。重点扶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龙头服务企业创立品牌,尽快转变经营发展模式,促进传统服务企业走品牌化经营发展道路。要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传统服务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顺应社会进步对传统服务业发展的要求。

三是要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通过规范税费、强化管理、放宽准入标准,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发展服务业。

四是大力培育服务型人才。通过企业、社会、学校互动合作,加快培养具有专业服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高级服务专业人才,推进服务人才培养社会化,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人才的需要。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城镇聚居。加快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尽快形成农业产业规模优势促进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多形式扶持农民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技术创新,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促进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户籍管理体制,创新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为农村人口转移、聚集城镇扫清障碍。要培育产业集聚发展机制,加快资源、资本、技术、信息在城镇的流动与配置,为农村人口聚集城镇就业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海南省统计局)

[编辑:王群存]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镇服务业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