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观察

2011-09-20施洪成江敏华吴琳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阴转率卡韦抗病毒

施洪成,江敏华,吴琳霖

(1.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苏南通,2264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江苏苏州,215006)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约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1]。我国HBV慢性感染者约1.3亿,慢性乙型肝炎(CHB)约 3 000万。CHB进展为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6.0%,进展为肝硬化后,发生失代偿和并发原发性肝癌(PHC)的年发生率分别为 4.4%和 3.0%[2]。CHB的抗病毒治疗已多年,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最近几年,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逐步增多。本组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例,符合下列条件:①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1];②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③ALT≥2×ULN;④HBV-DNA≥104拷贝/mL。排除下列病例:①合并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②嗜酒;③终末期肝病及肝癌;④中途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加重。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 17例,女 5例,年龄 37~62岁;对照组 26例,其中男 20例,女6例,年龄34~67岁。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及常用保肝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同时使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血制品以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施贵宝中国公司生产)0.5 mg/次,1次/d,不再使用其他抗病毒药及免疫调节剂,疗程为1年。生化检测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Dimension RLMAX自动生化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为美国BIORAD公司的EVOLIS仪器,试剂由厦门英科新创公司提供;HBV-DNA定量检测由中国达安公司的DA7600检测仪及相配套的试剂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组检测2组治疗开始及治疗1年时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观察Child-Pugh积分改善率(评分减少≥2分),以及 2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并统计不良反应及肝硬化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肝功能指标复常情况

治疗1年时,治疗组ALT 、Alb、TBil、PTA 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Child-Pugh积分改善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

2.2 病毒学、血清学变化情况

治疗1年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比较,差异均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肝功能指标复常情况比较(例)

表2 2组病毒学、血清学结果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治疗组有3例患者服恩替卡韦早期出现ALT升高,治疗一段时间后自行下降,未发现与服恩替卡韦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1年内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展及预后与体内HBV-DNA载量、HBsAg及HBeAg的持续阳性、ALT的持续或反复升高、嗜酒及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有关,而其中血清HBV-DNA载量是最重要的因素[3]。临床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大多采用保肝、支持、对症处理,但病情容易反复。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1]。抑制病毒能明显延缓疾病进程,甚至可使已经发生肝硬化的病理损伤发生逆转[4],由于干扰素治疗肝硬化可能导致肝衰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考虑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5]。

恩替卡韦是一种环戊基脱氧鸟苷类似物,选择性地抑制HBV-DNA聚合酶,对病毒DNA复制的起始、反转录负链及正链的延长均有作用,且对肝细胞内HBV cccDNA有直接作用[6-7]。本组恩替卡韦治疗2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年后取得了ALT复常率77.3%、Alb复常率 73.7%、TBil复常率75.0%、PTA复常率81.3%、HBVDNA阴转率86.4%的较好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未发现与恩替卡韦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有效。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

[2]Chen C J,Yang H I.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REVEALed[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26(4):628.

[3]Chen J D,Yang H I,Iloeje U H,et al.Carriers of inactive hepatitis B virus are still at risk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liver-related death[J].Gastroenterology,2010,138(5):1747.

[4]Park J W,Kim H S,Seo D D,et al.Long-term efficacy of entecavir in adefovir-refractory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prior lamivudine resistance[J].J Viral Hepat,2011,18(10):e475.

[5]张瑞林.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4):59.

[6]Zhao P,Liu W,Zhao J,et al.Comparison of the 48-week efficacy between entecavir and adefovir in HBeAg-positive nucleos(t)ide-nave Asi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a meta-analysis[J].Virol J,2011,8(1):75.

[7]邢增柏.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60例治疗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7):872.

猜你喜欢

阴转率卡韦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勘 误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