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2011-09-19张定强曹春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逆商师范教育逆境

张定强,曹春艳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张定强,曹春艳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师范生作为未来师资的主要力量,担当着社会与国家所赋予的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只有高逆商的师范生才能更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师范生的逆商处于中等水平,控制力、影响力和持续力较好,但是起因和责任归属不理想;生源地对师范生的逆商有影响,民族、专业、性别、年级、年龄及独生子女对逆商影响不大。作为培养教师的主要场所,师范大学不仅有责任和义务全面了解师范生的逆商现状,而且要在深层次上反思师范教育。

师范生;逆商;师范教育

一、引言

很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智商 IQ和商情 EQ,因为他们认为智商和情商是决定人类成功的两大因素。近年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培训咨询专家保罗·史拖茨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时如何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大量事实表明,在这个知识更新加剧、竞争日趋激烈、各种问题不断涌现的高逆境时代,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败、人生的建树、社会的和谐等不仅取决于IQ和 EQ,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Q。

师范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定位的特殊群体,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可是从现实的角度审视当代师范生的状况,我们发现,从入学起许多学生就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诸如学习环境的适应慢,经济上的超负载,人际关系的难处理,未来就业的迷茫等等,使得学生一进校就顾虑重重,心理负担较重。同时学生正值青春年少,缺乏人生经验,抗挫折能力与调控能力较差,面对困境与挫折,容易沉陷在消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以至于一些学生不能应付各种压力而沉溺网络,放弃学业;一些学生不能承受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家庭条件不如他人,失恋等,导致出现失眠、抑郁、自杀等现象。凡此种种,都引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当代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准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干扰。那么,当代师范生的逆商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师范生是怎样克服这些逆境的,师范教育教学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以提升师范生的抗逆境能力等,这正是本文需要探析的主要方面。

二、文献综述

逆商的研究源于保罗·史拖兹博士20年前对成功条件进行的研究。当他第一次探讨商界领袖和精英学生的成功模式时,发现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符合标准的成功条件,但是不管是考试成绩还是个人背景上,似乎有一种潜能决定着他们持久的成功,经过10多年的研究,这位心理学家提出了逆商理论:最能承受逆境者是工作和生活的强者。保罗·史拖兹教授将逆商划分为四个部分:控制(control)、起因和责任归属(Origin and ownership)、影响范围(Reach)和持续时间(Endurance),简称为CORE。控制是指个体对逆境的控制能力;起因和责任归属是指个体所认为导致逆境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影响范围是个体对逆境影响范围的评估与觉察;持续时间是指个体认识到逆境的持久性以及它对其的持续影响时间,逆商的四个维度是研究逆商问题的基础。[1]这四个维度反应了一个人在逆境面前的态度以及对抗逆境的能力,它可预测出一个人在未来危机或挫折面前是乐观挑战还是悲观放弃。

国外关于逆商的研究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学生、课程、环境等教育因素中的逆商问题,而且也涉及管理的改善,销售业绩的提升,职业的规划等等。Johnson(2005)通过论述乐观、逆境和行为表现三者的关系得出销售者归因方式不同,面对逆境时的反应能力及表现是不同的,乐观的人对逆境的归因方式往往是外在的和暂时的,而悲观的人对逆境的归因往往是内在的和持久的。[2]D'Souza(2006)论述了中学生的逆商和其在学校的表现及学校环境的关系,认为善于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环境的人逆商高于那些用消极的态度的人。[3]S.N.D.T.女子教育学院的Almeida(2007-2009)通过开发一项与逆商有关的课程来提高大专生的逆商。[4]圣约瑟学院的zhou(2009)在其心理学本科毕业论文中探讨了逆境商数和学术表现的关系,得出逆商高的人其学术表现也好,逆商低的人,学术表现相对差。[5]国内金自如和金自康从心理逆境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6]唐新华通过分析当代时代背景提出了加强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逆商的一些重要策略。[7]翟怀远、宋守信、张颖通过ARP大学生群体施测得出低年级学生和女生的逆商指数相对比较低,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改善。[8]陈灿锐、李炳全和李淅琮探讨了学生的逆境商、焦虑和抑郁的关系。[9]马跃等人通过调查论述了影响大学生逆商的外部因素。[10]

总之,逆商理论不断受到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深入探讨逆商问题,无论对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测量逆商的统一问卷,各国专家、学者多以逆商概念创始人保罗·史拖茨的核心理论为基础,结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具体因素编制适合自己本民族或国家的问卷。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师范生的实际特点,以逆商理论为基础、围绕着逆商的四个维度,编制了一份《师范生逆商量表》,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师范教育进行一些反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逆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结合已完成的大学生逆商现状和应对策略的系列研究,初步确定了影响师范生逆商的主要因素。

(二)访谈调查

针对确定的逆商影响因素,我们在西北师范大学宿舍与校园两地点对32名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以便获得师范生逆境的来源。访谈的问题是:(1)你们目前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2)你们目前最担心事情是什么;(3)作为师范生,对当教师有没有自豪感。根据访谈结果,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最终将师范生的逆境来源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慢性压力——主要来自学校 (课程设置、硬件条件、管理制度),学习 (专业课及公共课),人际关系 (同学、宿舍、恋人),家庭 (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考试 (主要是等级考试)及个人特质 (不良习惯、适应性)等压力。

(2)预期压力——主要来自未来就业压力 (职业要求高、难以胜任、缺乏自豪感等),还有少部分人回答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危机 (如地震、车祸、疾病等)压力。

(3)残留压力——主要来自高考压力 (部分学生由于某种迫不得已的原因报考了师范大学)。

(三)预试问卷形成

根据文献检索、访谈调查的结果得到问卷的结构,基于逆境的来源 (学校、学习、人际关系、家庭、考试及个人特质)及应对逆境的方式,初步将师范生逆商问卷设计为40个问题。

(四)预试问卷修改、试测和分析

第一,对初步设计的逆商问卷,请不同专业的同学对语言表达进行审查,修订有歧义和含糊不清的题目;第二,把编制好的问卷送交有关老师和同学,进行效度评价,根据评定结果,筛选出28个有实效性的问题;第三,选取30名学生进行试测,并对其进行访谈,以检测问卷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师范生逆境的具体内容,问卷的排列方式是否符合习惯以及问卷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根据各项评定结果,最终形成20道题目的调查问卷。问卷分 5级记分,分别记作 1、2、3、4、5分,得分越高表明逆商越高。

(五)形成正式问卷并施测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的方式在西北师范大学遴选被试,共发放问卷198份,回收19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4份。其中,男生71人,女生123人。女生比男生人数多,符合师范院校女生多男生少的实际。

四、研究结果

(一)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效度

本问卷的效度主要以内容效度来评定。在编制师范生逆商问卷时,我们借鉴保罗·史拖茨编写的ARP《逆境商反应量表》和路西编写的《路西量表》,根据师范生的实际状态编写了问卷的主体部分,经过访谈、测试和征求相关意见,对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和修订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

(三)信度

为了验证所编问卷的可信程度,对自编的师范生逆商量表进行了信度检验。本研究以Cronbach'α系数 (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标来鉴定师范生逆商问卷的信度。控制、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的α系数分别为:0.715、0.209、0.641、0.675,总问卷α系数 0.812(见表1)。四个维度除起因和责任归属α系数偏低以外,其余均在0.6以上,但总问卷α系数0.812,这说明本问卷有较好的信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作为测量师范生逆商的工具是可信的。

表 1 Cronbach'α系数

(四)结论

1.从描述统计的意义上审视,师范生的逆商处于中等位段

从表2可以看出,师范生的逆商为131.37±13.23,属于中等位段,这说明当代师范生能够应付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但是面对较大的阻碍时有可能受挫。从逆商的具体构成看,师范生逆商四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36.63±4.65、30.29±3.07、31.64±4.61、32.8±5.56,控制维度平均得分最高,起因和责任归属维度最低。由此可见,当代师范生有比较好的控制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节,但是责任感相对较弱,并且对失败的归因方式有待改进。作为一名准教师,良好的控制力是未来职业的必然要求,但是低责任感却是非常危险的。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应具备专精的学科知识、基本的教学技能,更应该拥有高度责任感,惟其如此,才能担负起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

表2 师范生逆商的描述统计

2.从分布频率的意义上审视,有近一半师范生的逆商水平低于群体均分

从表3可以看出师范群体低逆商者占0.5%,49%的师范生逆商低于师范生群体逆商的平均分,50.5%师范生逆商高于师范群体逆商平均分。在师范生群体中有接近一半人的逆商水平低于群体均分,这说明师范教育在提高准教师的逆商方面大有空间,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提高这部分师范生的逆商,以适应高逆商时代呼吁高逆商教师的诉求。

表3 师范生逆商分布频率表

3.从方差分析的角度审视,生源地对师范生的逆商有显著性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生源地对师范生的逆商有影响(见表4),性别、民族、年级、专业对师范生的逆商影响不大。调查研究发现:省级城市与地级城市师范生逆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省级城市与县城和农村师范生逆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地级城市与县城师范生逆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地级城市和农村师范生逆商之间达到临界显著,县城和农村师范生逆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来说,来自省级城市和地级城市的师范生逆商高于师范生群体逆商的平均分,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师范生逆商低于师范生群体逆商的平均分 (见表5)。由于师范生大部分来自家庭比较贫困的县城和农村,而这部分群体恰恰是师范生中低逆商群体的主要来源,因此师范教育有必要高度关注这部分群体的逆商问题。

表5 不同生源地师范生逆商状况统计表

五、讨论

当代师范大学生逆商处于中等水平,但起因和责任归属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在师范大学推行逆商教育。纵观当代师范生逆商的特点,其在控制力、影响力和持续力方面表现良好,这说明师范生具备了一定的从师素养,能够合理地控制自己一些行为并缩小其影响程度,但是缺乏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综合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当代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信念危机,家长、学校对教师的高期望和当代学生的难管教以及多种问题等因素相交织在一起,使师范生对从师缺乏明晰的认识,导致一些责任感的缺失及从师信念的消减。

由于农村来的师范生已成为师范生的主力军,那么提高农村师范生的逆商对提高师范生的整体逆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前面所述的统计结果,不同生源地师范生的逆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农村师范生逆商低于城市学生,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切关注的问题,农村师范生绝大部分来自家庭比较贫困的县城和农村,从小生存、生活环境比较单一,进入大学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巨额学费,加之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会产生一些挫败感,那么在师范教育中采取何种措施以调适这部分同学的压力就成为师范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关系到师范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

六、对师范教育的几点反思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14]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特别的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措施的首要任务提出来,足见提高教师质量水平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培养一流的教师是师范大学不容回避的神圣职责。结合对师范生逆商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须在师范教育中引起关注。

(一)师范教育要在理念上高度关注逆商的影响力,让师范生明晰担当的神圣职责

师范教育的理念是从事师范教育的基本准绳,是指导师范教育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确立师范教育的理念,无论是对师范教育的认知上、还是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管理体制、教学方法上都要认真审视,科学建构。特别是在师范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更有力量去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不断反思的问题。作为一位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一定的从师技能技巧,而且还要有完善的人格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心修养以及一定的修正系统、批判意识、审美意识,这样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

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及知识更新的日益加快,使得师范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那么从理念的高度上重视逆商对师范生从师的影响力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只有在师范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创设一些有利于师范生逆商提高的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战胜逆境的信心,多方位地提供挑战逆境的方法,就能增强师范生的抗逆境能力,从而更有能力胜任中学教师。作为师范生将来要担当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教育这一途径促进学生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加美好,这就是师范生不容回避的责任。

(二)师范教育要在课程建设上高度关注逆商的作用力,使师范生更好适应师范文化

师范教育中使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建设与教学,而课程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管是“模块+平台”的立体式结构体系,还是“必修+选修”等纵横交叉的课程结构形式,核心的目标都是夯实从师的素养,所以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逆商的作用力。如何建构适应于师范生身心特点的课程体系,使课程难度、适益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师范生素养的提升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正是由于课程具有施工蓝图的作用,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走向,因此在师范专业的课程建设上要高度关注逆商的作用力,使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批判性能够充分适应师范生的身心特点,建造成师范生适宜的课程文化环境,剔除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焦虑而不被世俗化、躁动化、物欲化现象所缠绕,静心学习,完善自我。

(三)师范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上高度关注逆商的辐射力,使师范生感悟做教师的真谛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而师范教育的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体验过程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的场所,而且是学生奠基教学技能、体验教学过程、感受教师力量的场所。那么在师范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从教所需的基本素养,而逆商的辐射力就必须纳入教学视野,无论是在教学的设计层面、实施层面还是评价层面,都要在各个环节多方面训练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为此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有挫 (即要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挫折)、耐挫 (这种挫折不是轻而易举能解决的)、品挫 (让学生在困难中慢慢品尝挫折的力量)、胜挫 (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感悟挫折)。这种有挫、耐挫、品挫、胜挫的长期考验对学生成长为一流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1] Paul , G. S. Adversity Quotient : Turning 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 [M]. John Wiley and Sons , Inc , 1997.

[2] Johnson , B. M. Optimism , Adversity and Performance : Comparing Explanatory Style and AQ[EB/ OL]. http : / / peaklearning. com. 2005 , (8) .

[3] D'Souza , R. P. A Study of Adversity Quotient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s in Relation to Their School Performance and School Climate [EB/ OL].http : / / peaklearning. com. 2008 , (6) .

[4] Almeida , A. Development of a Programmed for Enhancing the Adversity Quotient of J unior College Student [EB/ OL]. http : / / peaklearning. com.2009 , (8) .

[5] Zhou , H. J . AQ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 [EB/ OL]. http : / /peaklearning. com. 2009 , (5) .

[6] 金自如,金自康.从心理逆境和网络成瘾看大学生逆商教育 [J].煤炭高等教育,2008,(1).

[7] 唐新华.工程应用型本科加强学生逆商教育的背景分析 [J].教育研究,2008,(4).

[8] 翟怀远,宋守信,张 颖.基于ARP大学生群体逆境商的调查及其分析 [J].生产力研究,2008,(4).

[9] 陈灿锐,李炳全,李淅琮.学生的逆境商、焦虑和抑郁的关系研究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9).

[10] 马跃,陈长香,张妍娜,田喜凤.影响大学生逆商的外部因素分析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

[11] 敖放,邓治文,吴利存.大学新生境商数及挫折教育策略探析 [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12] 周国华,黎光明.谁是大学好老师?[J].教师教育研究,2009,(4).

[13] 路西.让逆商AQ克服逆境 [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

[14] 第九战略专题调研组.一流教师一流教育 [J].教育研究,2010,(7).

An Investig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Adversity Quotient and Reflection on Teacher Education——Taking Northwes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Ding-qiang,CAO Chun-yan
(School of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will be teachers and take up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ng younger generation,and only those who have high adversity quotient will become qualified in doing the job.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urvey indicate that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got an average score on adversity quotient test,scoring high on such items as control,reach,and endurance,but low on the other two,origin and ownership.Students'adversity quotient is affected by their,but independent of nationality,major,gender,grade,and age factors.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investigate students'adversity quotient,but also make serious reflection on teacher educati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Adversity Quotient;normal education

G 655

A

1674-5779(2011)02-0069-05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

2011-03-03

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资助项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质量监测体系研究”(0801-13)

张定强 (1963—),男,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逆商师范教育逆境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逆商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培养孩子的逆商始于接纳
逆商:决定孩子人格完整和未来发展的关键
被忽视的“逆商”培养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师范教育“初等数论”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