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特点研究

2011-09-19李玮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

李玮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特点研究

李玮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我国民间美术的代表,其色彩的艳丽和强烈对比是其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本文从色彩特点入手,详细探讨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表现特点、色彩审美情趣、色彩语言的哲学内涵和偏色性分析等,较全面的阐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语言特色,为进一步解读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朱仙镇,木版年画,色彩特点

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南二十三公里处,始建于战国,以朱亥封仙而得名。作为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北宋京都汴梁,已遍设年画作坊,大量印刷木版年画”,“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神、肫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强烈的民间美术特色,其人物造型粗犷古朴,画面构成饱满丰富,色彩艳丽和对比强烈等都对后世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年画等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诸多艺术特色中,色彩表现方式无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特殊的用色方式、审美情趣以及色彩的上古哲学内涵都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的鲜明特色。本文以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语言为研究对象,对其表现形式和民俗哲学内涵研究如下。

1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表现特点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表现特点中,首先就是色彩的原生性特征。印刷版画用的颜料长期以来都是使用传统工艺精心炮制的纯天然矿物、植物经配色而成。印年画用的颜料共有九种,最常用的五种颜料为黑、红、紫、黄、绿,分别是从锅底灰、苏木、葵花籽皮、槐花和青铜中提取。每一种颜料熬制时,还要加上二十多种辅料,且至少要熬制三小时才能使用。虽然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颜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但采用这种用传统工艺炮制的原生态天然色彩颜料,再加上古老的水色套印,一色一版的特殊工艺,使朱仙镇木版年画色彩粗丽、浑厚古朴;亮而不俗、沉而不晦,而相对于工业色彩颜料,原生态色彩颜料的运用则使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画面色彩格外绚烂分明,存放时间越长越显艳丽,这就更突出了木版年画的作为民间使用本质,体现了鲜明的民俗特点和民间美术特色。

其次,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造型极具特色,在视觉上保持了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由于受历史、政治、信仰、交通和中原地区审美意识的影响,朱仙镇木版年画形成自己独特的质朴之美。设色上,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古老的木版和镂版水印套色工艺,多版套印,一色一版,颜色上由浅入深,不描不绘,色彩上依稀可见木纹原色,具有强烈的质感力度。在人物造型上,朱仙镇木版年画毫无矫揉造作,体现的是古朴、淳厚、庄重、大气的鲜明风格;所采用的墨线主版继承了我国传统线描造型艺术特点,并进一步融会了戏曲中的明暗开脸与装饰勾画脸谱造型艺术手法,人物线条粗细对比强烈,塑造出各种不同人物的典型性格,给人以强烈的整体感和统一性,具有中原地区独特的敦实、健壮风格。在色彩分布上,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处理手法极具特色,版画中的人物眼皮多为橘红色,额头、脸部多为红、青等色,戏曲中的勾脸相似,但又有一定的留白,在头盔、发髻、衣带、靴子等上面则多加以黑白的点缀,以此来烘托人物主体,以营造出单纯、明快的感觉,如年画“马上鞭”中,秦琼的形象就极具戏曲脸谱特色,多处都采用了黑白色进行点缀。除此外,朱仙镇木版年画在长期发展中还形成了一个“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眼部用色程式化特点,就是在头大身小的夸张造型中,进一步夸大眉眼的比例,且在上眼睑部必印一弯金银色或橙色,以此来突出人物的精神抖擞和生动传神,这与中原地区土质风貌和人文风俗是一致的。如年画“三娘训子”中人物形象的眼角施以明显的橙红,使人物形象显得格外生动活泼。而这种循环自如、生动自然的色彩搭配和色彩造型,则造成了画面的爽朗明媚、粗犷有力的鲜明特点,这也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用色的显性特征之一。

再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表现中色彩组合手法被广泛运用。由于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的是一色一版、水色套印的传统工艺,因此画面的层次以平面构成为主,这与桃花坞年画借鉴西洋画法去描绘体积感或杨柳青年画强调画面气氛的渲染营造都有很大区别。在此前提下,朱仙镇木版年画则非常重视用色彩组合、对比的方法来组织画面。值得注意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由于色彩种类较少,而单纯的原色并置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排斥效果,因此作为中间色的绿、橙、紫就被年画匠人巧妙的安排在画面中起到了色彩过渡的作用,如年画“麒麟送子”中,人物的衣袖就利用了橙色作为为红色和绿色的过渡。这样的色彩组合手法的运用,就使朱仙镇木版年画在用强烈的对比色渲染喜庆气氛的同时,极大地加增加了画面的活力和感召力,给人以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觉,在营造出热烈、欢快、喜庆、吉祥的画面气氛时,有效的缓和了纯色之间的排斥,产生了艳而不俗的视觉效果。

最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表现中讲究层次分明,色彩和谐。由于色彩颜料种类较少且主要采用色彩并置的组合方法营造画面,因此长期以来,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了一套独特的整个画面色彩和谐统一的方法。其一是采用不同色彩画面的色块面积对比,取得色彩和谐,由于画面中各个图像的形状、大小不同,填充的色块面积就会产生差异,而面积大,出现多的颜色就决定了整个画面的色调。如年画“刘海戏金蟾”中,为表示吉祥喜庆的寓意,红色块在整个年画中占有最大的面积,使整个画面的色调为红色,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喜庆效果。其二是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取得和谐,由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有限,因此年画艺人往往加入中间色来作为冷暖色的过渡,这样既达到了使用冷暖色对比来营造艳丽多彩的视觉效果,又实现了冷暖调和、色彩和谐的目的。如年画“秦琼、敬德”(也称“步下鞭”),画面以绿色为主调,在画面中心部位,大面积的服饰上都以绿色为主,而次要部位则施加了大量的红色、橙色,与绿色几乎形均等比例的对比。在色彩感觉上,红色属暖色,有很强的视觉刺激性,给人的感觉热情奔放;而绿是冷色,给人以宁静而稳定的感觉,红绿的对比让人很难区分出主次关系。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绿色占据的面积更大,图形明确并能连为一体,所以尽管属于冷色,绿色还是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成为整个画面的主调。为了调和红绿的强烈对比,实现画面的和谐统一,年画艺人在构图中以橙色作为红绿色的中间过渡色。在色彩分析上,绿色紧密相关,是红色与绿色中的黄色成分混合而成。因此,橙色一方面是暖色,靠拢红色,支持了画面的色彩对比;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与绿色都含有共同的黄色成分,所以又起到了融合绿色的作用。所以说,这张年画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运用冷暖关系“戏剧性”地实现了和谐与统一。

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的审美情趣

朱仙镇木版年画来源于民间,年画的审美对象是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年画艺人作为普通劳动人民的一员,深刻理解劳动人民的情感愿望和审美需求,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体现的是劳动人民淳朴的审美观念和民间情趣。而在长期的重复和仿制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样式也日趋规范化,形成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特有的形式美。中国的传统民俗心态又给这些年画的造型烙上了深刻的印记,所以各类各样的民俗事项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产生的源泉,其内容则多涉及门神、灶神、佛教、戏曲人物等等,如年画“牛马神位”、“聚盆宝灶”。 在色彩运用上,朱仙镇的色彩对比与套印绘画形式,不但继承了汉唐壁画的技法,具有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象夸张生动、质朴大气、色彩艳丽、久不褪色等艺术特点,而且极富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以及原始意味极强的审美趋向。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颜色选料与制作工艺,完全是艺人们凭个人经验调制的,各年画制作的老作坊如“天成老店”虽然制作的方法大同小异,但始终都保留着传统颜料的炮制方法,而在为数不多的色彩颜料中,朱仙镇木版年画格外崇尚暖色,如丹红、木红等的使用。这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和礼仪习俗的熏陶,红色在我国象征着吉祥、吉庆、富贵,因此以红色为基调的门神春联表达了人们庆贺新春佳节的饱满热情,传递着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是年画创作中烘托节日气氛最绝妙的颜色,更是情系中国人审美情结的纽带。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民间美术的审美倾向是用心里所认为的完整和完美,对物象进行认识和理解,其艺术理念是对生活圆满、美满的不懈追求。受此影响,在艺术表现上朱仙镇木版年画强调求全性,用原始的表现方法发展了传统木版年画粗犷淳朴的艺术特色,使其更具民间传统绘画形式的艺术效果和欣赏价值,唤起了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沉思。许多名人都曾收藏过朱仙镇的木版年画,鲁迅先生不仅是木版年画的首倡者,而且是版画理论的奠基者,对于年画的来历、构图方法以及借鉴、继承的问题均有精确的论述和考证。鲁迅先生这样评价朱仙镇木版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我看是好的,雕刻粗健有力,不似有些地方印刷那样纤巧。这些年画不染脂粉,人物无媚态,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这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特色的很好概括。

3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语言的哲学内涵和偏色性分析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主要以红、青、黄、白、黑五色为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色”与东、南、西、北、中“五方”相关,被尊称为“五方”正色。“五色”学说是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体系,对中华民族的色彩美学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中,最喜爱的是红色,红色不仅象征着热烈、吉祥和生命的活力,更传递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想。青色是体现的是宁静悠远的精神取向,“老聃驾骑远去”,“庄周圆寂苍天”都是在青色氛围之中,这是一种荡气回肠、且难以割断中华文脉的颜色。白色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忌讳的、令人不愉快的颜色,所以朱仙镇年画色彩紧凑,少有空白,仅把白色作为小面积的点缀或衬托。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黄色具有先天的喜爱,在朱仙镇年画中黄色的运用也非常多,而与“五志”的思、“五方”的中相对的黄色,体现的是智慧和包容的象征,给人以温暖和安定的感觉。黑色即玄色,与“五方”的北方相对,是一种大气,深沉,稳重,庄严的颜色,与大部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把老虎画成黄的或红的不同,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老虎则是黑色的,从而更显其威风凛凛,起到驱邪避祸之用。此外,紫色在朱仙镇年画的使用上也颇具特色,往往作为中间色使用。在阴阳五行学说中,紫色曾被视为卑贱的颜色,在民间素有“黄间紫、难看死”的说法,但后来随着封建上层阶级的对紫色的偏爱,紫色取代了其它颜色,成为最高贵的颜色,乃天子贵人之色,并被广泛使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把心灵内容本能与中原人民的生活中相融合,体现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成为民族生存心理中约定俗成、久盛不衰的文化传统,从而超越了色彩本身,给民众的生存心灵带来莫大的慰藉和情感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中具有明显的偏色运用现象。具体的例子是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没有蓝色,而是用青色和紫色进行了替代。关于此点,宁波大学的周跃西考证后认为,这是在特定历史政治因素下造成的五色美学的差异。一是自周代“五色”崇拜同“五行说”结合后,将五色分为阴阳两部分,喜庆为阳,丧葬为阴。年画在阳色范围,民间的五色审美观不能舍弃正色中的阴色,但阴色又不合喜庆气氛,年画艺人进行了相生相克的偏色处理,以紫代黑,以绿代蓝。既使勾型的墨线,在年画中也不印成纯黑,使阴色黑转为趋阳的中性色,即深灰色。二是朱仙镇古版年画起于宋代,当时的统治者因多种原因,去蓝、白之色不用,导致了民间五色审美观中蓝色的偏色处理。三是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信奉萨满教,崇尚蓝、白色,一方面民间要避统治者之讳,另一方面也由于有一定的民族情绪,这也是造成五色审美中蓝的偏色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审美情趣和色彩象征,体现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是华夏民族各朝代的色彩文化融合。它不但传递着古老的中原文明和文化风俗,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虽然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造成了一定地冲击,但朱仙镇木版年画富有魅力的色彩所传达的审美文化和传统观念早已深深的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中,并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世界文化的广泛交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和文化遗产,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走向世界,吸引着众多热爱它的人们。

[1]周东海.论朱仙镇木板年画的色彩表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

[2]王会丽.浅谈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成原因及色彩风格特征[J].决策探索,2009,(3).

[3]陈琛.解读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魅力[J].电影文学,2009,(17).

[4]庞侃.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风格形成浅探[J].艺术理论,2009,(2).

[5]张红辉.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J].艺术探索,2007,(3).

[6]李维维.论朱仙镇年画的装饰特点与其生存观的联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4).

[7]何春霞,杨成文.浅谈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和图像内涵[J].新西部,2009,(8).

[8]孙晓燕.朱仙镇年画的色彩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3).

[9]周跃西.朱仙镇古版年画中五色审美的偏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

THE STUDY OF COLOR CHARACTERIATICS OF THESPRING FESTIVAL WOODCUTS IN ZHUXIAN TOWN

LI Wei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The Spring Festival woodcut,a kind of art in Zhuxian Town,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popular art in China,which is distinctively characterized by the brightness and sharp contrast of its colors.This essay,proceed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olors,expounding its features of technique of expression,aesthetic judgment,philosophic connotation of the colors and lack of blue color,makes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it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and seeks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this art.

ZhuxianTown,Spring Festival woodcut;color characteristics

J217

:A

:1672-2868(2011)02-0069-04

责任编辑:宏 彬

2010-11-01

李玮(1985-),女,安徽无为人。巢湖学院教师,硕士生,研究方向:油画民族化创作及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朱仙镇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
在朱仙镇,与诸仙相遇(组章选二)
在朱仙镇,与诸仙相遇(组章选二)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应用价值研究——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及其思想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