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城林场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探讨

2011-08-15李淑辉

山西林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幼龄林修枝林分

李淑辉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文水 032104)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吴城林场位于关帝山林区西侧、吕梁市离石区东南部 ,地 理 坐 标 东 经 111°24′~ 111°36′,北 纬37°23′~ 37°32′,东西宽约 17 km,南北长约 18 km。林场地貌东高西低,属于大起伏喀斯特侵蚀中山和丘陵,岩石以混合花岗片麻岩及石灰岩为主,土壤多为褐土与棕壤。林场境内海拔在1 300 m~2 008 m之间,处于干旱地带。年平均气温4℃~6℃,日均温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2 500℃~3 000℃。年降水量不足500 mm,年日照约2 600 h。无霜期120 d左右。大东川河由林场北部发源,至吴城镇折而向西,穿越场境。

1.2 辖区基本情况

林场行政区划属于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距城区35 km,较大的沟有驿沟、薛公沟和石槽沟。林场现有在编职工41人,离退人员29人。另有两个省级木材检查站,3个管护站,1个苗圃基地。林场辖区范围内有21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约6 450人,耕地面积约267 hm2,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豆类、谷类、莜麦、马铃薯等。

1.3 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05年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吴城林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4 763.50 hm2,共涉及两个营林区、78个林班、1 149个小班,其中有林地5 218.60 hm2、疏 林 地2 615.90 hm2、灌木林 地3 443.20 hm2、未成林地584.70 hm2,分别占到林业用地面积35.30%、17.70%、23.30%、4.0%和19.70%。森林覆盖率80.30%,活立木蓄积总量达到30.50万m3。在有林地中,乔木树种为落叶松(占林分面积55%)、油松(占林分面积的30%)、辽东栎(占林分面积的10%)、山杨、白桦等。灌木有沙棘、黄刺玫、虎榛子、绣线菊、黄栌等;草类有苔草、蒿类、唐松草、柴胡等。

2 中幼龄林抚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中幼龄林抚育现状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作出了2020年森林覆盖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m3的“双增”承诺。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围绕“双增”目标,根据上级安排,吴城林场从2010年开始进行中幼龄林抚育作业。目前,全场现有乔木林地面积5 648.10 hm2,其中幼龄林1 213.30 hm2、中幼龄林2 031.60 hm2,中幼龄林面积占乔木林地面积的57%。可以说,中幼龄林面积在整个森林面积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由于全面停止采伐,林场中幼龄林出现生长过密、结构不合理状况。大部分中幼龄林因为单位面积株树太多、密度过大,因而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了林分的质量;部分中幼龄林杂草丛生,霸王树、灌木、藤条等非目的树种占据了主要生长空间,严重制约着目的树种的生长,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部分中幼龄林因为自然稀疏,枯死木急剧增多,枯立木比重显著提高,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场所,为森林火灾、雪压、风倒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2 中幼龄林抚育存在的问题

2.2.1 政策因素

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中幼龄林抚育在该场一直没有进行。当初造林时密度大,随着树龄的增长,树木个体营养严重不足,最终造成林分早衰。而且由于树势衰弱和枝条的彼此挤压碰撞,枝叶相互损伤,引起病虫害的蔓延,进一步影响了树木的生长。

2.2.2 资金因素

中幼龄林抚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由于补助资金的严重不足,要真正把林子抚育好很难。

2.3 中幼龄林抚育绩效分析

2.3.1 生态效益分析

抚育是加快树木成材的经营措施之一。通过抚育可以为林木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使林木生长得到充分的营养和光照,能够清除枯死木、过密木等有害木,使林分结构更加合理,林分得到充足的营养空间,林地卫生状况大为改善,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森林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同时,还可以提高林分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林分的景观效果。

2.3.2 社会效益分析

实施中幼龄林抚育工程,在显著改善林分生长状况的同时,不仅能够使森林发挥其最大的生态功能,提升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并且能够加快成林成材速度提高林木的规格和质量,增加林地生产力。项目实施还可以为林区职工提供更广阔的创业机会。抚育后的林分能够形成更美观的效果,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2.3.3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地林分中幼龄林抚育后,由于采光、营养状况得以显著改善,林分结构得以优化。以2010年吴城林场中幼龄林抚育为例,按照关帝山林区年平均生长率3.084%,抚育后生长量增加20%计算,每年可以增加林木蓄积量181.43 m3,每年木材产值可增加18.70万元。同时项目实施全部由职工来完成,对增加职工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将起到推动作用,通过项目实施,还能够生产一部分小杆材,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措施

吴城林场2010年抚育面积共计300 hm2,抚育树种主要为落叶松、油松。幼龄林抚育方式为定株抚育,中龄林抚育方式为生态疏伐。抚育强度根据林分郁闭度、疏密度、林木分布及立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幼龄林伐后郁闭度不小于0.7,中龄林伐后郁闭度不小于0.6,株树强度13.58%。

3.1 主要技术措施

3.1.1 割灌

割灌在间伐前进行,在不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下,伐前把林内影响保留木生长的灌木全部割除,但对作业小班内的目的树种密度小,或者没有目的树种的林中空地,保留非目的树种和一部分灌木。同时对作业小班边际植被全部保留。

3.1.2 标号

采伐木的确定要按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的原则进行,以营造混交林、复层林、异龄林为目标选择采伐木。对于所有选定的采伐木,要在其胸高处进行划圈标号。

3.1.3 伐树

对于已经选择的采伐木进行采伐,伐根高度不得超过5.0 cm。伐树必须严格按照伐木工艺流程进行,不得肆意乱砍滥伐。

3.1.4 修枝

修枝是科学调节树势,促进树木快速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保留木分布均匀以后,要及时进行修枝,把死枝、繁杂枝全部清除掉。修枝后的截面低而平滑,以利于日后伤口愈合。幼龄林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伐木后要及时清理林地,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要求,按林分坡向每隔5.0 m~10 m带状堆放,保持林地卫生。

3.1.5 管理

要加强对林地枯枝落叶进行保护,在林分抚育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林木植被以及枯枝落叶层的破坏,以保持原生态不变。

猜你喜欢

幼龄林修枝林分
修枝对连香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盆景树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林业发展中的幼龄抚育对策探讨
杨树修枝技术研究进展
林业幼龄林抚育现状与管理措施
中幼龄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