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新闻的宠儿——现场连线

2011-08-15郭明杰许丽君

关键词:连线听众干细胞

郭明杰 许丽君

(1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阳441053;2钦州人民广播电台,广西钦州 535017)

广播新闻的宠儿
——现场连线

郭明杰1许丽君2

(1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阳441053;2钦州人民广播电台,广西钦州 535017)

近年来,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以自己特有的绘声绘色的表现方式吸引听众,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广播新闻的魅力。而后起之秀——现场连线,更让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因为这是一个追求原声版的时代,广播原声版体现的不仅仅是真实,更是新闻的价值。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时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成为了人们普遍使用的通讯工具,随之而来的是,广播界出现了又一个新的跨越、一个能够将广播的优势快速直观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报道方式——现场连线,这也属于一种录音报道,虽然是广播中的新兴产物,但却是广播新闻在众多媒体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最有效的武器了。

现场连线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现场解说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这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广播特点,能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广播媒介潜能的新闻报道形式。

一、现场连线的优势

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现场连线的优势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能够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现场连线只需要常用的通讯工具,就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播。一个电话,就能将现场发生的一切事情告诉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这也是当今媒体在新闻爆炸时代最为关键的一颗棋子。

比如,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万里长江第一隧》的过程中,不时地插入现场连线的内容,将长江隧道开隧的情形展现在听众的耳边。短短2个小时里,连线的次数多达20次。从收音机里,我们可以听到人们在开隧那一刻的欢呼声、炮响声,也可以感受到记者和司机穿越隧道时的激动心情。通过电话连线,记者在采访现场将所有的一切告诉我们,而我们也很清楚地感受到,一件划时代意义的事情正在发生着。我们可以不在现场,但是只要我们打开收音机,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种激动人心的氛围。这就是广播的神奇,也是现场连线给我们制造的奇迹。

(二)更能够体现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连线的现场一般是一些大型活动或者是重大的事故现场。现场连线的音响采集、解说等都需要在现场完成,不允许事后再加一字一词,这一点是与录音报道相区别的关键所在。曹仁义曾指出:“人的活动是新闻的主体。在录音报道中,新闻人物的谈话,有关当事人的谈话,事实知情者的谈话,常常是表现主题、述说背景、剖析事实的活生生的关键因素。”[1]在现场连线的过程中,记者在现场的亲口述说,让听众更真切感受到新闻的真实和与自己情感的贴近。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广西成功进行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例:

记者播报:“听众朋友,现在是3月23日晚上11点41分,我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现在我看到,刚刚下飞机的湖南造血干细胞库的何一平副主任,双手捧着装有50毫升造血干细胞的冷藏箱走了出来,为广西白血病患者胡清带来了生的希望。”

“听众朋友,现在是3月24日凌晨零点37分,我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干细胞移植中心的无菌层流病房外,透过玻璃看到,装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浆袋挂在输液架上,护士将针头扎入胡清右锁骨下静脉,现在,造血干细胞正缓缓输入他的体内,他表现得很乐观,也很坚强,而且现在正转过头来微笑着向我们打出胜利的手势。”

“听众朋友,现在凌晨1点21分,造血干细胞已经完全输入了胡清的身体里,医科大一附院的赖永榕教授刚刚从无菌层流病房里走出来,告诉我们今天回输干细胞很顺利,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在这里也衷心地祝愿胡清能早日康复。”

通过这个例子中的几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描述,听众可以得出:事态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记者了解到了什么。记者是作为一个目击者向听众报告现场发生的情景的,口播出来,让听众通过记者似乎也获得了一个观察角度,产生了一种直观感受,从而对事件的进程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更能体现记者的综合素质

很多优秀的记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锻炼出一身本领,因为它要求记者能够很好地把握现场的气氛,以及现场事态发展的方向。记者在现场敏锐地观察主要场景、主要进程、主要人物,做出判断和选择,然后用适当的顺序进行现场报道。从《广西成功进行了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场报道可以看出,记者具有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客观冷静的报道态度,并且掌握了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

二、现场连线对记者的要求

一次成功的现场连线需要在细节方面严格要求。在做连线报道之前,记者就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怎样把握好连线的时间以及连线的内容、内容的侧重点,用什么样的语气去口播等等。

(一)准确选择需要的信息

准确地选择需要的信息,直接关系到现场连线的成败。广播是通过声音进行传播的,听众对现场的感知完全依赖于记者的口头播报,而听众的听觉对声音接受有一定的局限,如果记者对现场的信息不加选择都堆砌进去,那么,冗长而杂乱的信息就会使听众不得要领,越听越糊涂,从而产生厌烦情绪。现场口播的语言处于事件现场动态实况语境中,报道语言具有随机性,处于边观察、边思考、边报道的非规范状态,记者在现场解说,不能详尽地描述自己看到、感觉到的一切,搞信息堆砌,而应当及时捕捉最能体现主题的新闻细节,抓住最精彩的场面,集中有效信息,鲜明地、准确地凸显主题意义,给听众以强烈的信息冲击[2]。

(二)保持清醒的思路

记者要在现场保持清醒的思路,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现场连线口播受到新闻事件本身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结构上有严格的时序性。记者的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同步的,记者的叙述必须严格遵循特定场所、特定时间里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顺序,即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没发生的不说。记者在报道时首先要向听众交待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作为目击者、参与者向听众直接描述所见、所闻、所感,自始至终以最快速度向听众报道现场的新闻动态,为听众创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三)播报语言力求简洁明快,准确通俗

连线的语言要求简洁明快、准确通俗。广播中声音的转瞬即逝和听众的半收听状态,形成了广播新闻的特殊语境,听众遇到听不清或不懂的地方,很难查问,来不及思考,这就要求连线人时刻考虑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因此,连线口播要保持陈述的简洁、直接、具体,语言不能啰嗦、拖泥带水,否则会把事件本身最有价值的信息淹没。简洁,就是在准确的前提下,用精炼、明晰的语言,传达最有价值的信息;用语造句要删繁就简,干净利落;能用简单的结构形式把话说清楚的,就尽可能不用长句子和较为复杂的句法结构。

(四)要注意把握情感

在一些大家都很关注的大型活动现场,记者连线播报,如果加上切合实际的情感,可以提升新闻的可听性,增强真实感和感染力。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短消息《翱翔雅典,跨越历史——刘翔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中国选手刘翔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他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现在刘翔身披国旗绕到了我所在的看台的前面,他自己也忍不住哭了起来,确实太让人激动了!”

在这段报道中,记者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进声音里,使之更富有感染力,通过细腻的叙说,简练的评述,声情并茂地向听众展示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现场连线的诸多优势,让它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广播新闻机构最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我国广播界只有中央和省级广播媒体中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市县级电台由于人员缺少等原因,目前还主要沿用着最老套的播音员播报的方式。相信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场连线将会被各级电台广泛地采用。

[1] 曹仁义.实用新闻广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97.

[2] 周振玲.广播现场播报中信息的取舍[J].新闻前哨,2004(4):24.

The Popular Form of Broadcast News——The Connection Coverage

GUO Mingjie1XU Lijun2

(1Schoo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Xiangfan University,Xiangyang Hubei 441053;2Qinzhou People's Radio Station,Qinzhou Guangxi 535017)

Recently,the recording news ha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the broadcast news.With its own peculiar way of"vivid performance",the recording news successfully attracts audience by offering them an immersive feeling,and to some degree,also increases the charm of itself.Furthermore,the new form—connection coverage gets a more sufficient presentation to the timeliness of the broadcast news.Since this is an era of pursuing the original voice,the original voice of the broadcast embodies not only the truth but also the value of the news.

broadcast news;connection coverage;timeliness

G222.3

A

1671-7422(2011)01-0080-03

10.3969/j.ISSN.1671 -7422.2011.01.020

2010-09-10

郭明杰(1973— ),女,湖北襄阳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尹春霞)

猜你喜欢

连线听众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快乐连线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