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十二条军规》典型人物分析

2011-08-15宋杰妤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海勒军规官僚

宋 扬 宋杰妤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第二十二条军规》典型人物分析

宋 扬 宋杰妤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作为60年代中期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黑色幽默体现了二战后西方文学发展的一种倾向。《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这部伟大的小说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没有丝毫感伤成分的战争画卷,充满血腥、官僚政治及其荒谬与疯狂的犹如梦魇般的喧嚣。作者借小说中典型人物的荒诞与无能来批判军中官僚主义的腐败无能。

《第二十二条军规》;官僚主义;荒诞;无能;黑色幽默。

一、《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当局的无能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官僚主义往往产生庞大冗杂的机构,这种情况在邪恶疯狂之徒当权时尤为明显,他们颠倒黑白(下属生与死的问题),无耻的小题大做(无关紧要的咬文嚼字)。在小说的开头,空军分队中的每个人,甚至包括主人公约塞连,都表现得近乎疯狂。而当战事持续发展的时候,约塞连对于美国官僚的恐惧感远远超出试图将其击落的敌方。讽刺的是,约塞连对于那个奇妙的数字(要求达到的飞行次数),他总是在不断接近但从未触及到。因此,他逐渐意识到一个事实:安全回家的心愿对于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更加可笑的是,虽然官方宣称敌方是德国,但是作为一个敌对国,德国在整篇小说中都难觅其踪。而关于德方的惟一一次的提及是由于约塞连军中的那位伙食官米洛,一个将大部分时间投身于疯狂追逐私利的活动中,而非战争的人。米洛对于一己私利的无止尽追逐导致其玩转于美军于德军之间,八面玲珑;这种荒唐在他指示德军自毁基地、弃众多同僚与下属的安危于不顾时达到高潮。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最令人恐惧的是操纵约塞连及其空军中队的其他同僚的生命的是冷酷无情的政府当局,而并不是由他们所执行的任务危险程度。军队中官僚至高无上的权利强大到决定他人生死。所以,就算徒劳无功,他们仍得出生入死。例,在小说的后半节,就算知道同盟国已经获得战争的胜利,他们仍被逼继续执行战斗飞行任务。对官僚而言,任何试图与他们论理的努力都是枉费心机的,他们总是置若罔闻。因为他们所醉心的只有追名逐利而已,对于其它像下属们的生死之类的事情都不在他们关注之内。以少校梅杰为例,他只愿在他不在办公室之时接见来访人员。这些官僚拒绝任何形式的逻辑。拿谢司科普夫来说,他审问克莱文杰,却不让克莱文杰申辩,只是因为他忙于纠正克莱文杰的讲话方式。

此外,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医院远不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据约塞连的荒诞经历看来,那是一个死亡无法抗拒、让人深深哀悼之地。像约塞连这样的可怜的战士们,医院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逃避外界的残酷暴力的世外桃源,而充满了灵堂的肃穆花圈也不能使医院把死亡当回事,当局的态度也是如出一辙的讽刺,官僚们本应因为战争的残酷而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珍惜;但纵观全书,他们最多的是对死亡的麻木不仁。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典型人物分析

正如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是一个国家历史的全面反映,它不仅体现了其生活方式,更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价值观与生活理念。作为生活的再创造,小说把形形色色的人从生活中提炼、创造出来,用以挖掘人性、表明一定的观点。因此,《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当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别是下文将要进行详细分析的角色,在塑造《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当局的荒诞性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米洛·明德宾德

米洛·明德宾德只是约塞连所在空军中队的伙食官,可他却法力无边,掌控的国际性辛迪加,已将利润的触角深入到世界上许多偏僻的角落。他对利益的冷酷追逐使得他丧心病狂,竟与敌方德国签订秘密协议,引导他们轰炸其所在基地。米洛把“人人有份”挂在嘴边,说他所在空军中队的每个人都能作为辛迪加的一员从中获利。就这一点而言,作者似乎将米洛作为无止尽地追求资本主义利益最大化的典型代表。除了利益,其他任何事情在米洛看来都是徒劳无功的,他只会为了他自身利益而屈服。可他与卡斯卡特上校为了得到升职机会而让下属白白送死相比,米洛的所作所为似乎又是合情合理的。

米洛为了使辛迪加持续保持高利润运作,通过假意告知卡斯卡特上校一些商业运作规则,唆使其增加额定飞行次数,从而达到不断盈利的同时让奈特利之流代替自己飞行,出生入死,而自己却坐享荣誉的最终目的。更加荒诞的是,米洛通过投机倒把,作为中间人买卖中饱私囊,在为军队采购战略物资时不仅亏空了军款,而且通过这样的手段帮助了当地的经济而竟然成为了巴勒莫的市长,受到人民的爱戴。这简直就是扭曲、荒诞和不可思议的。

只要能赚钱,对于米洛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把为在紧急关头用来拯救飞行员生命的救生衣充气的二氧化碳双管充气筒挪为他用,仅仅是为了给官员们制作美味可口的草莓味和菠萝冰淇淋苏打。因此,在奥尔及其同僚被击落跳海时,那些救生衣带来的只是绝望。在救生衣内,米洛贴上液印的纸条代替充气筒,上面印着“有益于M&M辛迪加联合体就是有益于国家。”这幅讽刺的图画深刻揭示了米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自身利益第一、置朋友和同僚生命于不顾的人。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米洛是一个最为复杂的角色,他所带领的辛迪加也是最为晦涩难懂的象征之一。一方面,作者利用辛迪加来嘲讽市场化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整部小说在米洛对其所谓的盈利活动辩解时达到了高潮:他是怎样七分进五分出的一个鸡蛋价钱倒卖,却仍赚得盆满钵足,虽然这一切在经济上根本站不住脚。米洛的自圆其说其实是奇怪、不合逻辑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诞的。而辛迪加滚滚而来的财源和日益壮大的运输机队伍无疑扇了那些不同政见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米洛·明德宾德的辛迪加日益壮大成为帝国,这也成为读者体会到《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性的一条重要线索。作者海勒以这种方式将荒诞贯穿始终。总而言之,海勒通过米洛建立起来的辛迪加帝国为读者展示出了一幅绝顶荒诞的画卷,从这一角度来讲,《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个绝妙的预言。

2、卡斯卡特上校

卡斯卡特上校是约塞连所在空军中队的一名有野心的普通官僚,极度渴望成为将军,见缝插针地安排下属搏命而不顾其死活,目的是为了增加在上级面前的印象分。他的性格相当矛盾:好大喜功却鼠目寸光;做事莽撞且虎头蛇尾。在通往将军位置的漫漫征途上,卡斯卡特上校只会龟缩于一隅。为了鼓吹他的爱国心,他榨干他下属的性命来成就他的辉煌。因此他的下属对他的冷酷无情是深恶痛绝。

宗教是传统意义上劳苦大众的精神荫庇。上帝则作为世界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而备受推崇。但是,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们丧失了他们的精神庇护、跌入绝望的深渊中,不再受到上帝的拯救。上帝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人们以宗教的一切名义达到他们的目的。为了一圆将军之梦,卡斯卡特上校想尽一切可行方法,甚至包括充分利用宗教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在每次执行飞行任务前,他都要求下属虔诚祈祷;在下属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之际,他自己却做秀般的拍下照片,发表在《星期六邮报》上以伟大爱国者的形象赢得世人的景仰。

3、梅杰·梅杰·梅杰少校

梅杰少校的一切都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出生起便被父亲恶作剧地起名为梅杰三重奏;瞎猫抓耗子地被电脑错误地提升为少校;只在缺席办公室时接见访客的怪癖。他虽比谢司科普夫中尉级别高,但他每次仍称呼其为“先生”。更加荒诞的是,就算知晓梅杰的无能,可军队仍秉承着“遵守规矩”的原则,提拔他为所在空军中队的指挥官。梅杰少校是一个死板、怯懦的人,既不能适应社会上虚伪的官僚气,也无力应付军中痞气。因此,他十分荒诞地制定了一条规定:当他不在办公室时才能接待来访人员。梅杰少校以这样的方式成功地避免了在办公室碰见任何让他感觉尴尬的人。

三、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当局分析的补充

1、Catch-22的概念

Catch-22可以以如下方式来理解:根据牛津高阶英汉词典,“catch-22”指的是一种让你无处可逃的困难境地,你在完成第一件事之前必须完成第二件事,可却无法在完成第二件事之前做完第一件事;进退维谷的状况(牛津词典第六版第250页)。换而言之,“catch-22”现在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脱身的困境。可是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catch-22”是一条军队制度,一个螺旋式的逻辑,目的是为了阻止任何人违抗战斗飞行任务。

主角约塞连是整个小说的灵魂,小说以约塞连之眼描述书中的世界。极度渴望生存的欲望让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希望他去死,于是,他绝大部分时间都装病龟缩在医院,借以逃避战争。他眼睁睁看着他的朋友们死去或失踪,他陷入荒诞、绝望和悲惨的境地中无法自拔。他所在的空军中队被内鬼伙食官米洛勾结敌方炸毁,上校和将军们驱使下属出生入死,仅仅为了他们的军衔能够更上一层楼。

在故事的结尾,卡斯卡特上校和科恩上校对约塞连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要么接受军事法庭的裁决,要么衣锦还乡。然而他没有受到蛊惑,因为他知道衣锦还乡是以他战友们的生命为代价。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逃往中立国瑞典。只有这样,他才能逃离战争这架残酷的绞肉机,逃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魔咒,通过一系列的挣扎做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

2、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当局的分析补充

黑色幽默第一次出现在在文中的第三章,并贯彻始终。海勒嘲讽卡吉尔上校为“任何最繁华的企业都可以依赖的人……不管怎样,都减弱不了他天才般的无能性。”对卡吉尔上校类似的评价还出现在文中的第八章。卡斯卡特上校作为约塞连所在中队的指挥官极度自私,除了自己的加官进爵,其他什么都不关心、不在乎。他是难以置信的野心勃勃、固执己见和极度愚昧无知。此外,海勒在第八章中也极尽详细的描述了谢司科普夫中尉,他对阅兵式的狂热使他对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锱铢必较。在他看来,其它任何重大的事情都不及阅兵来得重要。我们可以从这一点清楚地看出军政官僚是多么的荒诞与无能。

文中另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约塞连所在中队的伙食官米洛,他是极端失控的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典型代表。根据米洛的逻辑而言:利益先行。他与美国和敌方德国同时签订合同只为了那高额的利益,他甚至不惜为了利益炸毁自己所在的营地。因此,我们得以清楚了解资本家对利益的追逐如嗜血的蚊蝇般,不放过丝毫的缝隙。

军政当局审讯的许多场景再次揭露了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他们拒绝任何形式的讲理。在其中这样的一个场景中,谢司科普夫审讯克莱文杰却不让克莱文杰申辩,因为他忙于纠正克莱文杰讲话的方式。另一个场景中,牧师接受了严酷的地下室拷问,但连审问他的人却连他犯了什么罪都不知道,再者,约塞连的战友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他们能做的只是跟上军政当局的荒诞逻辑并尽可能的生存下去。

四、结论

约瑟夫·海勒的这部《第二十二条军规》与其他反战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对战争和军事官僚制度的批判,而且更是对生活本身日趋恶化的荒诞性的批判。其影响力相当深远,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Catch-22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等。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而本文就小说中的官僚主义,尤其是军中官僚主义以约塞连少尉、米洛·明德宾德、卡斯卡特上校、梅杰·梅杰·梅杰少校等关键人物的列出进行分析,旨在指明作者借此来批判军中官僚主义的荒诞与无能。以此说明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

[1]Bloom,Harold,ed.Joseph Heller's CATCH-22.Philadel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1.

[2]Heller,Joseph.Catch-22 1994 Random House

[3]Merrill,Robert.Joseph Heller.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7

[4]Nagel,James..Critical Essayson Joseph Heller.[M]Boston:G.K.Hall&Co.,1984.

[5]Heller,Joseph原著.《第二十二条军规》(美);[美]Margaret Miller,[美]Brian Phillips导读;刘国强翻译 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

[6]龚翰熊著《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增订版)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M].河北人民出版社

[7]约瑟夫·海勒(美)(Joseph Heller)著《第二十二条军规》;扬恝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2001重印

[8]约瑟夫·海勒(美)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世界文学名著全书——世界奇书文库王海垂译

[9]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ch-22

[10]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7959/black-humour

[11]http://www.sparknotes.com/lit/catch22/summary.html

On the Typical Character in Catch-22

SONGYang SONGJie-shu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410128,Hunan)

As a significant literary school which was widely popular in U.S.during the mid-1960s,Black humor shows the tendency of the modern western literature after World War II.Joseph Heller's masterpiece,Catch-22,makes hi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lack Humor writers.This outstanding novel presentsan utterly unsentimental vision of war and placesanightmarish comedy of violence,bureaucracy,and paradoxical madness.Theabsurdity and inefficiency of thebureaucracy through thesarcastic depiction of thosemilitary bureaucratsin thenovel arediscussed in thispaper.

Catch-22; bureaucracy;absurdity; inefficiency;black humor.

D52

A

1671-5004(2011) 06-0075-03

2011-9-22

宋扬(1982-),女,湖南省张家界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

猜你喜欢

海勒军规官僚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作家与甜点师
中国基层政府中的非正式官僚:历史与现实
海勒妙释“偏见”
狠刹“向下甩锅”——治治各类“疲软症”“话痨症”“官僚症”
海勒妙释“偏见”
论第22条军规的荒诞性
不可不知的64条“象棋军规”
不可不知地64条“象棋军规”
街头官僚: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