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高职德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2011-08-15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高职

陈 烨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现阶段高职德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陈 烨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从学习临摹到探索建构,高职德育的自主发展才刚刚开始。但由于传统的学管模式、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突然增大的高职生存压力和过快的职业化发展影响,导致在此阶段出现高职德育发展急需解决的六个问题。本文将一一阐述这六个问题。

高职;德育;问题

从国家承认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至今不过16个年头,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各个方面都是处在从对本科的模仿到自我创新的阶段,高职的德育也不例外。在高职的德育建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一系列问题,值得研究者深思。

一、高职传统的学管模式阻碍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德育的最终目标并非内化知识、掌握技能,而是形成道德素质、提高辨别能力,让学生运用这些素质和能力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道德价值问题。[1]因此比之传授——接受、启发——思考等方法,德育更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学生的思考、选择、反思、改善来完成,即德育更需要个体体验。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日常的社会、家庭生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更直接也更深刻。然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的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校方一般要求学生寄宿,这在事实上把学生的生活分割为了两个相互独立场,一个是学校;另一个是家庭。这两个独立的场不但在空间上有较远的距离,而且也缺乏直接的联系,家校的联系一般通过学生,但随着学生的身体和心灵上的成熟,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私人空间和自由,很少主动搭建家校联系的桥梁,因此较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家校联系的频次非常少。所以,学校对学生在家庭中表现出的道德思想、道德行为知之甚少,现行高职德育在学生的行为养成方面十分乏力。这是高职德育中亟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二、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给高职德育带来的冲击

在这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不断变迁的时代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冲突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又不断冲突,它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1、人本思想不断深化;2、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交织;3、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矛盾与融合;4、价值多元的矛盾与发展;5、共同理想与信仰的缺失;6、社会责任的泛化与不确定。这些融合和冲突具体到社会的个体道德中便形成了三个特质:

1.道德观念不确定

民主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的进步带动民主的发展和言论的自由,伴随着经济的活跃,各种社会思想因其自身存在的合理因素而被不同的个体和群体所接受,这些思想中的合理以及不合理因素也渐渐冲击着旧有的道德观念,“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的道德观念已不再是人们唯一的道德信条,价值的多元化将人们的道德、理想、信仰模糊化。

2.强调个人价值和提倡社会价值的矛盾和融合

在以强调主体性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目光从对集体的关注慢慢的转向对自身的关注,追求独立,崇尚个性,注重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共性一起成为时代的主题。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独特个性的追求越发强烈。诚然,强调个体价值和提倡社会价值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是内在统一的,但是在个别事件、具体情况中又使得人们不得不在两者中作出艰难选择。

3.对平等的权利和责任的重视[2]

平等和民主是相生的概念,现代化的推进同时呼唤着人们对自身权利的意识和自身责任的感受,人们从法律和体制出发,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义务,也享受着个人的权利,并进一步希望在道德和社会生活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这些特点首先体现在高职德育的教师当中。从社会的角度看,教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他是社会中普通的个体,然后他是一份职业和从事这份职业的个体。社会道德观念的动荡影响着作为社会人的教师道德的追求,崇高的道德和低俗的文化会必然共同体现在教师身上。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会让教师在两者之间不停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符合道德和不符合道德的言行随时都可能出现。在德育中教师和学生不断提高的平等观念促使教师“去圣化”。作为以言传和身教为教学手段的德育教师,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认知能力,良好的完成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引导,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是现阶段高职德育中亟需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时代的变化、价值的多元化对德育的影响还体现在学生中。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感受力和接受能力都非常突出,他们对社会道德的迷茫,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对平等权利的要求往往比成年人表现得更激进,由于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还不完善,有时因为人本能的驱使和社会上不正确的舆论而接受了社会变化、多元价值观中的不良成分,形成不符合道德的思想和观念,如何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价值观是高职德育中亟需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社会的发展为学生带来了更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加速了校园内外的互动和沟通,杜威先生关于“学校即社会”的构想已接近实现,教师的讲授和教科书的内容不再是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唯一手段,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无时不刻不在体会着道德的力量,也感受到道德的迷失。如何让德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让道德知识、道德能力、道德认知成为指导学生社会行为的自觉力量,这是高职德育中亟需解决的第四个问题。

三、高职自身的生存压力对学生素质造成巨大的影响

虽然高职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占高等教育总招人人数的二分之一强,但高职学院整体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现今高职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过去的十年因为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高考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学院从数量到规模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随着近期来,高考人数的回落,不少高职学院第一次招生人数大幅缩水,很多学院为了达到招生计划不得不将录取分数一降再降,最终部分入学新生的高考成绩仅仅为高考专科抛档的最低分数。这些“踩线”入学的新生中的大部分,因为在“应试教育”条件下,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其自我效能感相对较低,往往低估自己的学习、交往、适应能力,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不抱积极的期望。进入大学这个新的人生阶段后,常常表现出困惑、迷茫、无进取心,对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思想不关心,成为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其二、“万邦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古语一直被众多国人所信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父母认同教育投资是最划算的投资,于是“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读书”,不计成本的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社会现象越来越常见。作为大众眼中高等教育的非主流形式,高职教育是学生在没有机会进入全日制本科院校后不得已的选择。然而他们中很多人选择高职时,对高职学校的性质、教育目的也不甚了解,进入学校后,发现学校的情况和自己的预期存在很大差异,不少同学表现出对生活非常消极,对学习没有兴趣,道德教育亦不被他们关注,这是高职德育中亟需解决的第五个问题。

四、过快的职业化脚步是否符合高职阶段德育的规律

现在高职院校为了突出办学特色,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纷纷选择更贴近用人单位的、校企共建的道路。其在德育方面的体现便是:将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道德准则直接吸收到高职的德育内容中,甚至成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用企业对员工的道德要求来要求学生,欲使学生提前养成企业所需的道德。但是高职学生作为成长中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学校中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自觉的实践才符合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仅仅为了学生未来的生活,而将职业道德在不作处理和修饰的情况下直接写入德育内容,其弊大于利。因此,高职德育如何更好的与职业相结合,让职业道德成为高职德育的有机成分是高职德育中亟需解决的第六个问题。

苏格拉底曾说:“我知我无知。”所以才能对智慧不断地追求,高职德育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正是其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良好的解决它们,高职德育才能更健康的发展。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The Questions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eedsto Faceat the Present Stage

CHEN Ye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Changsha 410208,Hunan)

Fromcopy tostructure,the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hasonly just begun.However,thetraditional modeof student management,development of society,diversity of moral values,sudden increase in the pressure of existence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and professional fast develop in college which cause six questions in front of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need to resolved.The article would analysiseach of th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oral education;issue

B85

A

1671-5004(2011) 06-0056-02

2011-12-6

陈烨(1984-),女,湖南湘乡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高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