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山西同朔地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2011-08-15郭芸

关键词:廉政村级村民

郭芸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密切联系农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和大政方针,都要靠村级党组织来贯彻、宣传、执行和落实。[1]山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正处在农村改革的攻坚阶段。而相对于山西省其他地区而言,同朔地区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季节短,可耕地资源匮乏,旱地多水地少,农业结构单一,因此农村改革的步伐较为缓慢。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朔地区的农业经营方式也开始呈现多样化,随之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农民思想观念出现新一轮的激荡和冲撞,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此,严格贯彻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加强新形势下同朔地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完善和创新,对于山西省同朔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稳定,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于此,笔者参与了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思政系调研团对于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调研活动,深入同朔地区各个有代表性的农村基层组织展开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走村访户等方式,充分保证了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数据表明:山西省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正在逐渐健全和完备中,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当前山西省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有待健全

党员年龄老化,整体素质下降。调查数据表明,同朔地区村级党组织中,4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占8%,40~50岁的占60%,60岁以上的占32%,平均年龄为58岁,最高年龄为78岁。党员的文化程度是小学的占全部党员的9%,初中文化程度的党员占40%,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0%,大学及以上的占5%。可以看出,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存在老龄化,整体素质低下的问题。

党源枯竭,培养意识不够,党组织后继无人。受党内一些腐败现象和党员自身素质下降的影响,村民对党支部的总体印象一般,党组织的吸引力有所下降。70%以上的村民不想入党,特别是农村优秀人才,认为入党后会受约束而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宁愿外出寻求发展,也不愿回村加入党组织。

机构设立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完善。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存在混为一谈的情况,有的村子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村委会主任。个别村子 “两委”关系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步调不一致,甚至两委争大论小。[2]

党组织领导干部的选举存在漏洞。走访过程中发现,虽然同朔地区村级党组织在规定时期内也会进行选举,但许多党员干部从一开始就缺乏内在动力和对群众的责任感,是让我当,而不是我要当;就普通党员而言,选谁好像是上级组织决定的,村民的意愿不能充分表达,对组织的向心力就差;对村民而言,党支部成员选谁,好像与自己无关,党群关系存在问题。[3]

(二)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理论建设有待提升

不重视理论学习,宗旨意识不强,信念不坚定。很多农村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薄,开会学习到不齐;有的党员甚至认为当干部还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根本没有服务意识;有的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党报党刊一般都要等到开会的时候才发放,不开会在办公室堆上一两个月也无人问津,没人来领也没人去分送。调查中发现各个村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 “农家书屋”,但看书、借书的人很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民主意识不强。在对待民主上,有的村干部为了交差与应付文件,替群众 “着想”,简化办事程序,为免去麻烦而置群众意愿不顾。而党组织规定的定期召开的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不能按时召开或者根本就不召开,形同虚设,只有制度规定而没有实际参加。

教育、培训工作欠缺。对新老党员的培训、教育不到位。在调查中发现,党支部会议、村委会基本上混在一起召开,农忙时开的少,农闲时开的多。但这些会议涉及到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方面的很少,最多就是大学生村官读一些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其他更多的形式。对村小组长、党小组长以及村民代表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法律、法规以及村民自治制度的学习不深、掌握不够,有的甚至没有学习过。由于年龄老化、教育程度低,再加上长期缺乏对党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党员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修养、管理水平、服务技能与新形势下对党员要求很不相适应 党员的整体素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执政理念有待加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党执政的生命源泉在于人民群众,党章明确规定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最前沿阵地村级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党的执政理念——为村民服务。[4]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党的领导干部能够做到服务群众,也有少部分党员干部比较功利。90%的党员加入党组织的动机是为了服务群众,4%的是为了工作和福利,6%的党员认为加入党组织和没有加入无太大的差别。

带领村民致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提高。村级党组织执政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带领村民发展本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就要求党组织能够驾驭市场经济、把握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时准确的把信息反馈给农民。[5]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村级党组织采取了各种方式带领村民致富,但效果不是很显著,而有少部分村级党组织基本上没有采取过任何的措施,对本村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听之任之,更不用说准确把握市场的信息反馈给农民。有61%的村民认为自己村的党组织致富能力欠缺,不能起带头作用。

依法执政的能力有待提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员的依法执政能力,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要选任能够依法执政的党员干部。83%村民认为本村的党员干部基本上能够做到依法执政,但17%的村民认为党员干部存在以权谋私、小团体意识,法制观念不强等问题。

(四)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廉政建设需要改善

廉政理念有待加强。调查发现,30%的村民认为本村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廉政意识,艰苦朴素,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70%的村民认为党组织缺乏廉政理念,为自己谋私利,有公款私用的现象。

村务、党务公开的程度有待透明化。调查中发现每个村基本上都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进行了村务、党务的公开,公开的地方也基本上在群众集中容易看到的地方。但很多都只是局限于结果,没有详细的具体的花销账单附在后面。

述职述廉工作的开展比较局限。调查中,各个村党支部、村委会只对上级镇、乡党组织、政府进行一年一次的述职述廉报告,但从来没有在自己村内部对村民进行过述职述廉情况的报告。

二、加强山西省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完善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

不断壮大同朔地区农村党员队伍。首先把有知识、有能力、有开拓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强的农村青年团结在村级党组织周围,使之成为党外积极分子,对具备党员素质的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其次注意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让那些政治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干部与年轻党员干部结成对子,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手把手地搞好培养和引导,以逐步改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努力建成一支精干高效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由此彻底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较大、素质较低、作用较弱、党源枯竭的状况,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

在同朔地区进一步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肩挑”、村 “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形式,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合二为一,从根本上解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权责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使村 “两委”班子条块清晰、责任明确、指挥灵活,强化了领导。[6]

整合农村党组织设置,理顺农村党员管理体系,加强对同朔地区农村党员的监督和管理。首先建立农村老党员小组,分类管理。同朔地区农村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很大比例,这样可以在各村建立单独的老党员党小组,对老党员实行相对集中的管理,为党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实行网络管理。各村支部对经常远离党组织的老党员和外出务工的年青党员出具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介绍其到流入地的流动党员管理站报到,接受教育和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站每年定期向原党员所在党组织反馈其表现,从而保证农村党员无论在哪儿,都能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培训和教育。

(二)深化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理论建设

加强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需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党员思想水平、文化层次的不同,运用新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

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教育是指利用党员活动日的机会,以学习讨论、集体培训、形势报告、收看电教片等方式,让村级党组织成员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认清形式,保持清醒头脑。分散教育是指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由党组织定期派人上门,送上学习资料;对少数思想观念落后、自身要求不严的老党员,由党组织选派优秀党员进行结对帮教;对外出的党员,则要由党支部加强联系,定期寄送学习资料实施辅导。

在培训内容上,重点要放在党性修养与致富技能两个方面。党性修养教育主要通过 “三会一课”的形式,让支部组织生活严格化,教育党员不断增强组织纪律性,要特别注重发现和培植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身边的党员,增强教育效果。在致富技能培训上,要针对同朔地区农村工作实际,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用实物、到实地或者采取实际操作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让农村党员现学现用,让受训者真正掌握实用技能。

(三)提升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为民执政的理念。村各级党组织可以通过座谈、深入群众等方式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让党员干部了解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赋予,而不是自己的私权力,要为人民办实事,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7]

加强同朔地区村级党组织带领村民致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村级党组织可以通过选派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掌握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并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引导农民关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最终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例如:广灵县白家坟村党支部根据市场行情和村里实际情况,积极引进适宜圈养的羊种,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建成环宇万只养羊基地。

增强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依法执政能力。村级党组织要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依法执政。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努力改变 “以人管人,以权管事”的现象,确保 《村民自治法》、《教育法》、《土地法》、《计划生育法》、《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贯彻施行,让群众既从中体验到法律的威严,又体验到法律的科学与公正,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8]

(四)提升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在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中推进廉政教育,强化廉政理念。可以举办村两委班子培训班,学习有关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可以播放一些廉政教育影片为新换届的村级两委班子打好廉政 “预防针”(比如:《老百姓是天》),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政意识,逐步建立起廉政教育长效机制。[9]

完备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廉政队伍建设。在各村设立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 “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收支、村集体重大事项进行有效监管;聘请老干部、老党员担任 “党风廉政监督员”,随时对村 “两委”班子廉政情况进行监督,促使村干部勤政为民,远离腐败。例如,广灵县壶泉镇西河乡村就确立了三人监督小组,以确保村务公开的透明性,小组成员是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产生的关心集体、公道正派、有责任心和一定议事能力、并懂得一定财务知识的人员组成,村干部的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小组成员。

增强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不断创新廉政工作载体。加强党务、村务公开各项制度的管理,对党务、村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程序等作出统一要求,定期在公开栏上公开党务、村务工作,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务、村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10]

三、结语

此次调研,得到了很多真实有效的数据,从而能够客观准确地对山西省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现状进行新的认识,真正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山西同朔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欧阳淞.深入领会和贯彻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 [J].党建研究,2008(2):8-15.

[2]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53-61.

[3]袁卫祥.农村治理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4]虞云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党建研究,2003(8):4-7.

[5]李天明.找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J].党建研究,2004(4):43-44.

[6]刘卖青.浅谈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乌蒙论坛,2008(6):32-35.

[7]吴玉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研究,2004(10):24-28.

[8]周义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9]严功军.大众传媒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作用[J].当代传播,2006(4):25-27.

[10]周生贵.略论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几个问题 [J].石河子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

猜你喜欢

廉政村级村民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