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蕴含和谐理念的高校德育方法选择

2011-08-15谢海燕王新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教育者对象德育

谢海燕,王新叶

(1.淮阴师范学院 研究生处,江苏 淮安 223001;2.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蕴含和谐理念的高校德育方法选择

谢海燕1,王新叶2

(1.淮阴师范学院 研究生处,江苏 淮安 223001;2.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其采用是否恰当对德育能否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德育方法选择以和谐为核心理念既是对传统德育反思的结果也是开创高校德育新局面的必要条件。以和谐理念为支撑选择符合现在高校德育特点的方法,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和谐,和谐理念,德育方法,德育方法选择

德育方法是联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桥梁,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工具,是德育内容的载体,是德育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运用是否恰当对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德育方法有很多是不适应现代德育要求的,现代德育需要具有时代适应性的德育方法。这样,德育方法的选择就是必要的,但德育方法的选择要以和谐理念为支撑,为核心理念。

一 对传统德育方法的反思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变革都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顺应特定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的结果。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德育对象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德育工作者与德育对象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和手段。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交流的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只是瞎说一顿。”[1]所以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化,教育工作者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体系。这些方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很多方法在现在的德育方法体系中也还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德育方法是不再适应现在社会需要的。以新的理念为基点选择,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传统的德育方法进行反思。

首先,传统的德育方法过多的关注对社会的适应性,而忽视了个体的德育需要。所谓德育需要是指人们在对道德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制定并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道德需要对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具有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能有效地促进道德主体不断地提高其知、情、意、行,使各种要素平衡协调发展[2]。

中国传统德育认为德育的任务只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对人的需求却不闻不问。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德育方法更多地被用于实现整体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上,受教育者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正如冯文泉在其《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变革》中所说:“我国现行的诸多德育方法层次不一,形式多样,但其宗旨似乎只有一个——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3]。王道俊在《关于德育的主体性问题》一文中也指出了中国传统德育方法的这一缺陷,“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传统,其主导的一面是强调教育的适应性,我们今天似乎还在继承并强调这个传统。”这种教育方法在现在条件下不仅不能达到其预想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受教育者强烈的反感和排斥。

其次,传统德育方法缺少时代适应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传统的德育方法是为适应特定时期社会需要和解决特定时期问题的需要而创立的。德育方法是时代的产物。现代社会是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它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德育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必然带来对德育要求的变化即德育目标的变化。传统的德育培养的是服从社会要求的人,把社会的发展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所以单纯的灌输法成为主流的德育方法。但现在德育目标变化的最明显之处就是,现在的德育更强调培养德育对象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新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但传统的德育方法却是抹杀个性。而且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是坐而论道,不注重和现实的结合。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接受时感到迷茫,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解决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

传统德育方法的这些缺陷决定了它们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德育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以和谐理念为支撑的德育方法体系才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方法。

二 蕴含和谐理念的高校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德育方法的选择并不完全是德育工作者个人主观愿望的结果,它是主客观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德育方法的选择除了依据德育目标、现实情况外,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坚持寻求和谐与尊重差异相统一的原则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和谐的德育,德育要完成培养和谐的人的任务必须借助于和谐的德育方法。只有和谐的方法才能造就和谐的人。所谓和谐是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协调状态。和谐德育方法寻求的和谐是指德育方法之间协调互动,有效地完成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任务。但是寻求和谐并不是要消灭差异,相反的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德育方法是教育者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手段和工具,它要实现与教育者的和谐即只有被教育者掌握了才能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教育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在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方向等方面都是大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不能要求所有的教育者都使用同一种教育方法。如果对教育者统得过死过严,会束缚他们的手脚,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毕竟教育者才是与教育对象走得最近、最了解教育对象实际的人,他们选择的教育方法才是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

德育对象是德育过程中有着与教育者同等地位的要素,他们也是有着不同个性的主体。教育对象相对于教育者更具有复杂性,他们也是教育目标的直接指向者,是教育内容的针对者,他们的个性更是不可抹杀的。而且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需要,所以德育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差异制定合适的德育方法才能取得实效。德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但是和谐是要以尊重差异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尊重差异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而没有差异的和谐不是真正的和谐。所以,以和谐理念为支撑选择的德育方法应是和谐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二)遵循综合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

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教育者自觉地和科学地选择教育方法,并在德育具体过程中,根据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结合地运用它们,发挥德育方法的整体功能,从而获得最优的教育效果。现代德育呼唤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首先是复杂多变的德育活动要求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任何一种德育方法都不能单独起作用,它的运用都是教育体系中一系列因素的有机结合,这些因素是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的全体和基础。因此,教育目的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各不相同,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条件的千差万别,所要求采用的教育方法势必不同,也就是说,要求德育方法多样化。但是在复杂多变的德育活动过程中仅仅有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高度综合、人的发展的全面共进,德育被置于综合化的环境之中与整体性建构的对象对接,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发展的现代特征。方法的多样化可以解决无数个多样化的问题,但对综合呈现的问题往往力不从心,束手无策。要造就有效的教育,要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活动中直指教育目的,唯有将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组合、综合运用,以综合化的方法组合,去应对综合化的问题,适应现代德育综合发展的要求。

其次,具体德育方法的局限性和互补性也要求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任何一种德育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也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而且各个方法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补充的,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就是另一种方法的缺点,而另一种方法的不足也可能是另一种方法的优点。因此,仅靠单一的教育方法是不能完成所有的教育任务的,只有教育方法之间的有效综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德育目的。总之,现代德育需要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

但是综合并不是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综合,是有针对性的综合。德育方法的针对性是指德育方法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德育方法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它对德育对象的针对性、对德育目标的针对性和对德育环境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德育对象是德育方法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德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德育方法只有针对德育对象的实际,才能引起德育对象的情感共鸣,才能取得实效。泛泛的、大众化的,“万金油”式的德育方法是不可能触摸到每个德育对象的情感脉搏的,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德育目标是德育实践的指向灯和目的地,是德育活动的各个要素的中心。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它必然具有对德育目标的针对性。德育方法对德育环境的针对性是指在选择德育目标时要考虑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

德育方法的综合性和针对性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和谐统一的。德育方法的综合是有针对性的综合,针对是综合化的针对。德育方法只有具有针对性才能有成效,但这一针对性又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的。所以在选择德育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德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实现德育方法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和谐统一。

三 蕴含和谐理念的具体德育方法

在德育实践中,什么样的理念决定着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过去的斗争理念、求同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谐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谐的德育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德育系统中各要素的积极性,协调各要素的运转,促进德育工作顺利进行。

(一)无意识教育法

传统的德育方法在现代德育工作中失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过于直接,导致了人的逆反心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造成青少年教育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阶段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4]所以现代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避免一味地正面灌输,而应注意“无意识”的渗透。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自觉性认识都长期‘潜伏着’,换言之,都是无意识的,不为我们的意识所把握和理解。”所以德育要克服传统直接灌输给人们留下的“后遗症”,就要充分利用人们的无意识来开展德育工作。所谓无意识教育法是指在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内化教育者提出的品德要求,以提高思想品德的一种德育方法[5]。无意识教育法可以避免直接灌输的方法引发的逆反心理,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因为人们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是想触碰,这就是所谓的“禁果效应”,也称“潘多拉效应”。德育工作也是这样。

数学上讲两点之间的直线线段最短,但在德育上直线的效果就远没有曲线的效果好,尤其是在现代这个人们自主性和独立意识较强的社会中,德育工作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的德育工作应像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所说的那样开展:“思想意识的传播不能采取直线的方式,只反复灌输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方案,这些方案决定着人们必须按照意识的方向行动。”[6]但是无意识教育法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教育者有意识地抓住教育对象的无意识进行教育,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法。无意识教育法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育者抓住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机进行教育活动,还要有创造机会和情境的能力。教育者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使教育对象在活动中,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甚至是娱乐的过程中都能受到感染和启发。无意识教育法可以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有利于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

(二)互动交往法

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过程。即德育过程不是一条“单行线”。传统的单向灌输法就是在德育“单行线”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这一方法忽视了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导致德育实效低下。蕴含和谐理念的德育方法应是推动双方互动交往的方法。德育过程其实就是教育双方互动交往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肯定了社会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奠定了交往在人获得其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基础作用。

叶澜教授认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8]。从德育的逻辑起点看,德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内与部落之间的交往实践。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低下,人们之间是群居的关系,这样在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就不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了道德的产生。原始道德的产生表明,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是紧密联系的,是道德产生的根源,尤其是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是促使道德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互动交往法就是要求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交往中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这种互动交往法不仅可以缓和德育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冲突,实现双方关系的和谐,而且有助于德育在这种和谐中取得实效。

(三)价值判断澄清法

德育是把外在于教育对象的道德规范传授给教育对象的过程,也正是由于德育内容的这一外在性才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每个人在接受教育时都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其实早已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这些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道德价值观念在他们的思想结构中占据着非常稳固的位置,不易被动摇。所以,在德育开展时,若这些外在的思想与他们已有的思想不相冲突,那这些思想就很容易被接受、内化并转化为行为;若这些思想与已有思想发生冲突,他们就会本能的建立起一座“防护墙”阻止外界思想的进入,这样德育是很难取得实效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找不到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各人都以他们自认为正确的价值理念为支撑,排斥其它的思想。即使他们已经感觉到已有的思想可能是有问题的,而德育传授的思想更能促进他们的发展,但他们还是很难突破已有思想的禁锢。

西方的价值澄清学派就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象,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或价值观念是经验的产物,不同的经验产生不同的价值,价值本身没有真伪与对错。价值的形成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因而教育者不能向儿童传授和灌输任何价值观,只是向受教育者澄清他们的价值观[9]。但我们不难发现价值澄清理论只注重价值澄清而忽视价值引导,这样是不能解决价值观混乱的局面的。有的学者就对价值澄清进行改造,创造了价值判断澄清法。他们认为价值澄清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辨析其行为的价值,澄清思想上模糊不清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使学生产生更积极的行为[10]。价值判断澄清法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各种价值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原有思想观念的缺陷,减少原有观念对教育影响的抵触,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正确的和谐的价值观念体系。

价值判断澄清法要求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语和行为中辨明学生的价值观念,并加以引导,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法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的发展条件,而且促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特别是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智能化、高速化,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高了人们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甚至创造出了人类生产与生活之外的第二世界。这场科技革命的风波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是德育现代化的明显标志。现代德育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时代,而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其中20-29岁的青年占28.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3.3%。手机的拥有量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手机短信的使用更是普遍。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和手机已成为青年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现在我们的网络和手机使用的管理规范还是极不完善的,这就使得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中,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黄色、暴力在网络世界中屡禁不止,各种垃圾短信、邮件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等。德育只有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展现它的价值,这就决定了德育必须占领网络和手机等现代化的通信领域,帮助人们辨清其中的真假、好坏。而且德育工作者若是可以运用这些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可以拉近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占领这些先进的领域,扩大德育的影响。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的人。和谐的人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谐的人需要和谐的德育,和谐的德育需要和谐的方法。和谐的德育方法的选择需要正确的德育理念为指导。和谐理念指导着教育者选择和谐的方法造就和谐的人。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2]易红联.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方法新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6.

[3]冯文泉.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5):16.

[4]苏霍姆林斯基.睿智的父母之爱[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2.

[5]冯文泉.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5):19.

[6][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8]叶 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0.

[9]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7.

[10]蔡静文.现代学校德育方法创新初探[J].班主任,2002,(2):4.

G641.1

A

1674-3 652(2011)05-0031-0 5

201107-20

谢海燕(1980- ),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研究生处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新叶(1984- ),女,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硕士生。

[责任编辑:曾 超]

猜你喜欢

教育者对象德育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