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王宣祥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资金财务管理制度

王宣祥

(南京第一建工集团财务部 江苏南京 210008)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宣祥

(南京第一建工集团财务部 江苏南京 210008)

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政策调控的需要,更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理念和模式落后、资金管理薄弱、预算管理滞后等问题。为了增强竞争力,施工企业必须更新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化资金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施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大,财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资金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施工企业唯有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才可能降低、抵御企业的经营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真实的决策信息,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经营目标。

1 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1)有力促进企业内在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资产重组、行业联合、跨行业兼并等扩张活动越来越频繁,涌现出很多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与单一工厂制相适应的、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新的市场环境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有全新的战略规划、经营目标、管理方式等,而财务管理素来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也必须进行创新,才能更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

2)积极应对政策调控。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越来越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收缩了贷款规模,放贷更为谨慎。这些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对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施工企业必须尽快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特别要以加强财务管理为重点,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3)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施工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施工企业的所有者聘请懂经营、懂管理的专门人才来经营企业,对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并产生经济效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就要由财务数据来反映。因此,只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与监控体系,充分应用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强化全面预算的硬约束机制,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护各方的权益。

2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的落后、模式的僵化。很多施工企业对时间价值、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现代财务管理思想不够重视,更缺乏实践。在落后的财务管理思想影响下,管理模式僵化,相关的管理制度陈旧,管理手段单一。更有些施工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不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这些企业由于财务管理手段的落后导致决策系统暴露出信息缺失、滞后等弊端。中小型施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经营能力不强,这进一步导致企业的信誉较差、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加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资金管理水平的薄弱。资金分散、流动性差[1]、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内部约束和控制机制不完善,是很多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些企业规模较大、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分散,企业资金往往分散于各子公司(或分公司)、各个项目部,企业无法及时了解、掌控资金的总体运行状况,更有甚者,公司决策层都不能及时掌握下属公司、项目部的真实资金信息。通常情况下,部分工程项目业主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不得不长期垫付资金;回收的工程款又不可能全部、及时地回到总公司,由此加大了资金不能正常循环周转的风险。有的企业对财产物资的内控管理相当薄弱,采购环节职责未按规定严格分离,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严密,存货发出手续不完善,不及时与财务部门对账,库存物资的毁损、报废、短缺未得到及时处理,致使潜在亏损增加。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资金成本,对资金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形成经营风险。

3)财务预算管理得不到重视。首先,一些职能部门的领导、员工对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协助配合不够。很多人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企业财务预算只是按国家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编制,只是个形式,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预算执行起来更加困难。其次,在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执行预算管理很难。因为,多数施工企业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即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及项目部有很大的自主权,总公司难以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检查等环节都流于形式。特别是考核环节,总公司对分公司、项目部的考核仍然偏重于利润率、资金回笼率、安全指标、产值等指标,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相应的规定和奖罚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下属单位对预算工作的不重视态度,弱化了财务预算的重要性。最后,大部分施工企业对费用支出预算控制较严,而对工程成本的管理控制不严;有的企业重视投资项目的资金支出安排,而忽视资金占用成本,结果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资金结构不够合理,加大了财务管理风险。

3 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如今,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企业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勇于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具体来说,一是在人才聘用与管理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舍弃任人唯亲、以资历和关系取人的陈旧观念,制订优厚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措施留住人才。同时,要注重给财务人员特别是骨干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鼓励其在业余时间进修、交流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面向全员的学习班,不断加强员工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业务能力。二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方面,要重视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实现全面、及时、准确、迅速地获取、传递、分析、利用信息,加速企业的财务决策和资金运行的速度和质量,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市场机会、取得优势。三是树立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2)强化资金管理。强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监控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实行统一账户、统一结算[2],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具体的做法是,设立一个结算中心,下属单位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外地的分公司或项目部由结算中心通过网银控制和管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计划上报制度、审批授权制度、复核制度、结算制度、现金盘点制度等相关的资金保障措施,以保证资金的保管、使用安全。这样既可以对资金统一调配使用,又可以监管下属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确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外,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要加强对存货及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后,要强化资金使用的效率,控制好企业的融资规模,保持良好的财务杠杆。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首先,要提高施工企业全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取得广泛的支持。其次,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控制体系。要扩大预算范围,将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领域,要求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编制、执行预算,使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不得随意更改,彻底改变以前的“用后算”做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经营环境时刻在变化,预算确定后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肯定需要在执行过程中逐步修正、调整[3]。由于特殊原因而需要调整预算的,要遵循严密的调整程序。最后要制订、落实预算考核制度,对施工生产、项目承接、设备采购、基建投资等过程中的现金流进行预算管理监督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管理。

4)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增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施工企业要树立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应突出事前预算控制、强化事中核算分析、完善事后考核监督。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以财务预警系统为源头的风险防范体系[4],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设立预警信号。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大力推行项目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应当设立审计部门,对下属单位工程项目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和财务审计,也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接受其建议。

5)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产生于项目的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等阶段,只有在事前、事中、事后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防范,才能将风险降到最小、将损失减到最少,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说来,在项目投标环节,要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注重投入产出,量力而行,谨慎承接工程项目;要严格进行合同管理[5],规范合同的签订、执行、管理流程;认真选择分包商,收取保证金,控制分包风险。在施工环节,要科学制订设计方案;统筹资金预算,合理确定负债数额;加强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力度。在竣工结算环节,要及时办理各种验收手续,编制工程竣工决算书,对设计的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而造成的停工损失等情况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并要求追加合同价款。对于索赔事宜,一定要以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文件以及经签证认可的工程图纸、技术规范和实施性计划等资料为依据,合理地分担风险,力争将风险减到最小、将损失降到最少。对于保修费用支出,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狠抓工程质量,尽量避免和减少在保修期内产生质量问题,增加保修费用的支出。

[1] 秦春海.浅谈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81-82.

[2] 张锦礼.关于施工企业实施集中核算若干问题的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7):128-129.

[3] 郭有同.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9(S2):100-101.

[4] 张继德.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9(6):54.

[5] 胡新画.施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交通财会,2009(12):41-4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ANG Xuan-xiang
(Finance Department,Nanjing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Nanjing 210008,China)

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favorable 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it is also the requirements of coping with the n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pushing the process of setting up modern enterprises system.Ol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odels,poor capital management and laggard budget management ar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To enhance the 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create new management modes,strengthen capit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and reinforce budget management,perfect inner control syste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financial manage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s

F 275

B

1672-2434(2011)05-0091-03

2011-06-12

王宣祥(1975-),男,会计师,从事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资金财务管理制度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财务管理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