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伴奏的艺术功用
——浅谈芭蕾基训音乐的弹奏

2011-08-15殷少勤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基训钢琴伴奏弹奏

殷少勤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钢琴伴奏的艺术功用
——浅谈芭蕾基训音乐的弹奏

殷少勤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芭蕾形体基训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必修课中,一个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该课程随着高校课程改革,也逐渐进入非音乐专业系部的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大学生整体艺术素质教育方式的变化,对提升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关注和重视。高等院校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是一个看似简单而不简约的工作,是一个有规律、严谨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钢琴;伴奏;基训;音乐;律动

谈到钢琴伴奏以及艺术特征与功用的时候,需对钢琴伴奏的起源与发展做一个简要叙述,使大学生对这门艺术有着必要的了解,让大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慢慢接受钢琴伴奏的独特魅力,领会这门艺术对其积极向上心理的培养与熏陶,陶冶出当代大学生乐观、勇敢、勤奋的精神面貌。

既然要说起源问题,笔者想引用这样一小段关于艺术起源的资料:“200年前,Friedrich von Schiller(弗雷德里希·冯·席勒),这颗伟大的德国头脑,在瑞士的湖光山色之间,重新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像席勒这样的伟大精神的力量,是不需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纪念的,因为他的精神是不死的。毋宁说,席勒的思想就像DNA,200年后的今天,这种思想的遗传物质仍然活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并且我们相信它还将活在我们的子孙的意识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打着纪念他的去世这个旗号,聚集在这里的原因。

钢琴伴奏这一词条实际上可以追溯到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是从德奥为核心的艺术歌曲开始迅猛发展起来,当时还没有“钢琴伴奏”这个词条,只是把一首艺术歌曲作品表述为“歌唱声部”和“钢琴声部”,歌唱声部与钢琴声部在一首艺术歌曲中占有着相等的地位。欧洲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心底最真实的情感。在音乐的表现手法和体裁形式上,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突破了古典音乐的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了更大的自由性。音乐语言较为主观随意,旋律器乐化,节奏织体新颖、独特。在音乐创作中,钢琴声部的演奏与伴奏强调刻画音乐形象的内在情感与气质,运用一切音乐手段,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状态。为了心理状态的刻画和体现诗歌语调上的特点,作曲家在创作钢琴声部时,创造性地运用了独白,增加艺术感染力。

从钢琴声部的伴奏身上,我们看到了浪漫派精神的化身,然而,这种浪漫派特质大部分是从文学来源引申和培育出来的。德国文学家霍夫曼、吕克尔特、海涅和当时的一些作曲家有着相似的内在气质。钢琴声部包含着“诗意”是“音乐性”,它所寻求达到的那种诗意的特征,是一种理想的面貌,是逃避到一个幻想世界的那种浪漫派灵魂的欲望和最终目的。作曲家对于钢琴声部之浪漫主义是属于它们自己的内心的独白,使他们感兴趣的除了有大自然和风景画外,还有那种青春的热情洋溢和浪漫派艺术的情感丰富的抒情主义。可以说,作家们对于钢琴声部的伴奏与演奏,更注重的是浪漫派感觉的内心状态。把音乐灵魂和自己连结在一起的不仅是作曲家智力的成就,而且是他们那种音乐上激情的状态。作曲家们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乐曲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必须高度统一,内容形式结合必须和谐,他们反对音乐创作偏重理性的形式化,将技巧与手法看作是新颖的创作手段,而不是没有生命的、枯燥的、抽象的公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琴声部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欧洲其他国家(包括当时中国)涌现的艺术歌曲作品中的钢琴声部,都淋漓的表现出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民勤劳的歌颂。”于是人们就给出了“钢琴伴奏”这个概念,来深入对钢琴声部的改进与提高,同时,进一步发挥歌曲伴奏声部即钢琴演奏的主导作用。无论是舞蹈还是歌唱,钢琴演奏与伴奏都无限的发挥其主导动机,带着歌唱者与舞者去发自内心的演唱与表演,充分发挥出钢琴伴奏动机的引导功能、指向功能以及激发功能等。柏拉图说,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并使“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笔者认为,钢琴伴奏这门艺术也会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构当今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以至于达到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在高师声乐教学、器乐教学和舞蹈基训教学中,做好钢琴伴奏工作,可以深远地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完善了学生人格的发展,使音乐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芭蕾形体基训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必修课中,一个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该课程随着高校课程改革试点工作,也逐渐进入非音乐专业系部的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大学生整体艺术素质教育方式的变化,对提升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芭蕾基训的音乐通常都是以现场钢琴演奏来完成的,作为基训功能的这类钢琴弹奏,笔者想通过一些思考,浅谈几个问题与自己的看法。

1 课前以及弹奏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基训的钢琴伴奏教师,在每次课前,可以将上课的组合音乐做一个详细、系统的整理。熟练的弹奏是所有工作的基石,这里我认为,有必要标出乐谱中重音位置,因为这些重音,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组合动作转换之处-如头的位置,脚位以及受到位置。也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某个重音之处,是这个组合需要作出控制技巧的地方,比如控腿等等。那么,作为钢伴教师,笔者认为这个课前准备工作是值得去重视的,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很小的重音,就关系到学生做基训组合是,节拍重音把握的准确性。

2 节奏、节拍的控制

无论是不跟钢琴音乐,还是合钢琴音乐伴奏训练时候,在刚刚学完一个新的组合初级时刻,舞蹈教师都会边数节拍、节奏,带着学生一起做完组合训练。钢琴伴奏教师同时按照谱面的拍号、节奏来弹奏相应的配乐。等到学生基本动作熟练以后,舞蹈教师则不再喊节拍与节奏,让学生独立完成组合动作,以此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实践能力。那么,此时作为钢琴伴奏的教师还需要去思考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弹奏的所相应的组合配乐,钢琴教师必须已经熟记谱面上的每一个表情术语、力度记号和速度标记等,并按此弹完整首组合配乐乐曲。

尤其是节奏的控制,笔者认为,钢伴教师之所以要完全熟悉乐谱,并尽可能达到背谱弹奏,这是因为,在弹奏过程中,钢伴教师有必要去观察一下,学生在做组合时,他们对于音乐节拍的反应的灵敏度,在学生总的节奏原则上,没有犯动作错误的前提下,随机应变地,并且是适当的调整自己弹奏的速度。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种适度的调整,不是“将错就错”,一旦学生连续跟不上节奏,应立刻停下来,与舞蹈教师做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在不大面积改动谱面原有弹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部分小节、乐句的弹奏速度、节拍节奏作出细微的改动。

作为基训的钢琴音乐伴奏时的节拍,节奏是一部组合的核心,钢琴演奏对节拍节奏的控制,直接作用于学生与舞蹈教师对于教学问题解决的因素。尤其,当学生对于某一个组合音乐形成定势时,他们就会以这个组合音乐旋律、节奏为标准和参照,记忆组合动作的顺序以及动作难点处和重音位置的动作控制。所以说,基训组合音乐节拍节奏问题看似虽小,但真正做准确,钢琴伴奏与组合完成的合作完美,需要钢琴伴奏教师在做该类工作时细心、认真与严谨。

3 触键记弹奏表情

在浅谈这个问题之前,笔者想说一点点关于钢琴以及钢琴伴奏基本功方面的问题,基本功训练固然重要,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练习,讲究练习质量。“宁可进度慢一点,也要追求高质量的练习;同时,基本功练习需要勤奋、持之以恒的精神,练习者通过一天天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基本功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取得进步。”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话,假设今天不练,昨天获得的练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明天再练时,又还原到前几天练习的状态,这对后面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基本功是天天都要练的,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一“熟”、一“巧”,就是靠我们坚持不懈的练习得来的。我们每次练习的进步,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当我们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技能,流利的弹奏着高技巧难度的音乐作品,手指在黑白的琴键上轻舞飞扬着,我们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征服感和成就感,之前,为打好扎实基本功底付出的辛苦代价是值得的。就这一点来说,无论是钢琴教师还是被教育者,都必须时时刻刻做好弹奏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当要求钢伴教师临时去换谱视奏时,基本功训练的积累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芭蕾基训伴奏组合音乐,一般选材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中的钢琴小品,或者是以此风格或旋律动机,创作出新的小品片段。在大多数芭蕾基训钢琴伴奏教材中,乐谱上出现了许多力度记号,表情术语。作为钢琴伴奏的教师,应该以弹奏一部钢琴小作品的态度,去弹好每一首组合的音乐作品。在做好与舞蹈教师、学生在节拍沟通好前提下,准确无误地作出渐强、渐弱以及深入而浑厚钢琴音质演奏。做好这一点,笔者认为,当学生听到了旋律优美的音乐,就会激发他们学习动机,一方面乐于去学习并作出组合动作;另一方面在这个学习的内部动力被激活后,教师弹奏出婉转的音乐,学习的动机会进一步发挥其指向功能,讲学生学习舞蹈基训行为,引向一个目标,达到舞蹈教师和钢伴教师共同的一个教育期望上。最后,钢伴教师准确无误的弹奏,旋律的优美,又会引发学生从内心对这个组合音乐节拍节奏的反应,以至于学生主动去迎合音乐的节奏和律动韵律,甚至会数出节拍节奏规律,全面配合钢琴弹奏的工作,我想这一定是所有教师共同的教育期望。

总的来说,高等院校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是一个看似简单而不简约的工作。其工作内容和过程是系统的、有规律、严谨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既要钢琴教师具备一定的良好的钢琴演奏功底,如技巧、触键等,也需要钢琴教师同样要有良好的工作心理,细心观察能力—学生动作节拍与个人钢琴弹奏节拍的融合。所以说,这项工作需要笔者在今后的课程中,进一步去不断的实践思考,达到教学大纲所期待的教育目标。同时,也通过与舞蹈教师愉快的沟通合作,把学生的艺术素质不断的去提高,努力让学生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全面综合发展的实践性、理论性、综合性的人才。

[1]田春生.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J].艺术教育,2007,(2).

[2]高信坚.从海涅的诗到舒曼的艺术歌曲《诗人之恋》[D].台北艺术大学艺术研究所,2003.

[3]Stein,Leon.音乐的结构与风格[M].潘皇龙译,台北: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78.

[4]杨燕迪.音乐人文诠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5]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中国人视野中的欧洲音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6]杨立青,赵晓生.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7]Kage·Sergius:<Schumann 90 Songs>[M].New York:International Music,1985.

[8]Daverio,John:<Robert Schuman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J624.1

A

1672-2868(2011)05-0067-03

2011-08-05

殷少勤(1983-),男,安徽铜陵人。滁州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陈 凤

猜你喜欢

基训钢琴伴奏弹奏
弹 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有效把握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浅谈芭蕾基训与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