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基于金融文化建设视角

2011-08-15任春玲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竞争力价值观金融

任春玲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系,吉林 长春 130028)

金融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影响下,在长期的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和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发展战略,[1]是金融企业对社会承诺的形象和自身追求理念的一种结合。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金融企业不断创造并形成自己的金融文化。金融文化能够增强金融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成长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企业的“软竞争力”。[2]金融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流的金融文化。

一、金融文化塑造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理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的。[3]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根本,短期内决定公司竞争力的是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但长期来看则是公司是否造就和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在此之后,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坦普做了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由公司的各种资源、技术和过程混合而形成,一旦形成,竞争对手是很难模仿的。它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独有并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市场和商业价值,而且数量还要很少,它对公司的产品和战略的决策与贯彻十分重要。依照坦普的理论,金融文化恰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条件,因此,金融文化是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曾经对多家企业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拥有较高的员工忠诚度和较大的员工忠诚群体、较高的顾客忠诚度和和较大的忠诚顾客群体及较大的品牌影响度的企业,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强。显而易见,员工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品牌影响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而决定金融企业能否具备这三个要素的主要是金融文化。培育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是金融文化,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文化对金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其一,金融文化是金融企业的一种资源,它能使每位员工产生归宿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金融企业的凝聚力,它像纽带一样紧紧联系着职工和金融企业的追求;其二,金融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它指导员工的日常言行,是引导行为的强有力工具,它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向和方式、行为力度和效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金融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其三,金融文化是金融企业一直信奉和遵循的无形的行为规则,它能使员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能使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增加,更易于交流和沟通,从而有利于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其四,优秀的金融文化是金融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能为金融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与声誉。积极向上的金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金融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生成的土壤与基石,是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初动力。金融文化所内含的核心价值观是无法进行复制与模仿的,正是由于这种特征使得金融文化成为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目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金融企业在金融文化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金融文化建设对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企业在金融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金融文化建设缺乏核心理念,金融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企业核心理念是由员工群体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为的具体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核心理念要体现企业的经营思想,并得到员工和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认可。现阶段,我国金融企业对金融文化建设普遍缺乏核心理念,认识模糊而幼稚。很多金融企业对企业文化缺乏科学的提炼与梳理,没有对企业以往的发展历程进行文化总结,让文化随波逐流、自我演变,致使企业缺乏完善的文化体系指导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各种经营管理中需要的价值理念导向模糊不清、缺东少西。企业中能够真正认识到金融文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的员工很少。在一些基层金融企业里,甚至把金融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搞一些热热闹闹的员工娱乐文化就是进行金融文化建设。这些观念及做法都导致在行动上将金融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割裂开来。

(二)金融文化建设缺乏总体思路,注重形式建设,忽视内涵建设

金融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但是目前很多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总体思路,贯彻执行很不到位,存在着舍本求末倾向,只是将形象建设和员工行为规范作为重点,对制度建设、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涉及深层内涵的“文化软件”着眼较少。而且一些单位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也单纯注重视觉效应,流于形式和表面,只是看起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内里依然如故。企业形象只是金融文化的外在表现,更为重要的则是信用文化、行为文化、营销文化等。金融文化的普遍缺失,导致我国金融企业问题层出不穷,如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贷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企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而且也影响了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金融风险。

(三)金融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目标和规划,形不成合力

金融文化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和渗透到心灵深处,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但目前我国的金融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目标和规划,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缺乏一种持久的发展动力。很多企业的金融文化建设很随意,效益好时就多搞,效益差时就不搞或少搞。纵观一些金融企业,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核心竞争力不强,除历史和客观因素外,还在于这些企业现有的文化良莠不齐,因此也就无法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是业务部门领导大多数只是重视自己所属部门的相关业务发展,注重短期收益,认为金融文化建设是工会的事情,与自己不搭界,忽视金融文化建设的整体性,甚至游离于金融文化建设之外,致使一些员工不理解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金融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不愿甚至不想积极参与到金融文化建设中来,从而也就难以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全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

(四)金融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

金融文化没有统一标准的模式,它是特定背景下金融企业在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个性化的表现。金融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其自身的独创性。然而,我国金融企业不仅金融创新的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而且还缺乏金融创新的系统性设计。不少基层金融企业所搞的金融文化建设没有企业特色,缺乏自身个性,只是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文化建设内容,完全不结合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从而缺乏本单位、本地区的独创。而一些大型的金融企业,金融文化建设则往往移植或模仿国外金融企业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均大同小异,缺乏本行业特色,缺乏中华民族特色,没有形成能够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我国金融企业的文化。

三、以金融文化建设促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优秀的金融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品位,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强金融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竞争优势,提升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金融文化的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能影响其它三个方面共同来提升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

精神文化的创造是对金融企业精神财富的整合,是金融企业基本的价值取向,是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4]企业价值观是金融企业的精神支柱,金融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受价值观的指导,它从深层次上影响着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和具体内容。作为金融文化的核心精神层,企业价值观指明了金融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发展的意义。金融企业要根据企业价值观和所处内外环境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目标、经营范围以及经营策略,要不断用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经营目标,培养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在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文化的基础作用无可替代。因此,为了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凸显企业特色,金融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有规律地审视核心价值观,并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注意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确保企业价值观的先进性。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

金融企业制度文化是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根本保证,也决定着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金融企业制度文化能够使金融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从而保证金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金融企业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以及不成文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制度能够调整员工的行为,影响他们对于金融文化的认知,以利于全体员工形成基本一致的态度和看法。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企业知识与服务的创新能力,而知识的革新和服务的创新则根源于金融文化观念与产权制度的变化,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保证金融文化建设、形成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产权制度文化,金融企业是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而管理体制和管理创新则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石,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创新能够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提高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一般来说,管理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战略创新、控制工作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创新能极大地改变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是管理创新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一种管理创新[4];战略创新将影响金融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大方向;控制工作创新对于提高金融企业经营效率、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意义重大;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则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各种潜力。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

行为文化是金融文化的最表层,包括金融企业的外观、服务的表象、员工的形象等。在企业价值观为指导,制度规范约束的基础上,金融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其行为文化的不断建设来指导金融企业行为、保证企业行为的领先性。在金融企业里,每一位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金融企业的形象,体现金融企业的价值观,影响外界对金融企业的印象。当然并不是所有员工的言谈举止都会恰如其分地体现金融企业的价值观。由于某种原因,个别人的言行可能会偏离金融企业的价值观,但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员工不当的言行会损害金融企业的信誉。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信用是金融企业的根本核心,这种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企业比其他企业更要强化行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的灌输,达到依赖意识形态和理念来约束和激励员工行为的目的。金融企业在设计企业文化行为时,可以从员工行为公约、员工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等方面来进行。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

物质文化是金融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包括品牌、金融产品、营业环境、客户资源等等。品牌是金融企业的名片,而这种名片的背后却是深厚的文化支撑。金融文化赋予品牌活的灵魂——品牌价值体系。金融企业在进行品牌塑造时,要注重品牌价值与文化定位的有效对接,坚持文化的指导与顺承。在创新金融产品时,金融企业要充分发挥科技和文化优势,要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金融企业要从满足客户和员工需求的角度出发,创造适应客户和员工身心健康的服务环境与工作环境。在环境设计上,要善于调动客户的各种知觉能力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及情绪,让客户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受到“情境”感染。

[1]郭琴,马志飞.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4).

[2]王延增,曹雅玮.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J].金融论坛,2008,(4).

[3]曾康霖,蒙宇.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陈静.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竞争力价值观金融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P2P金融解读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