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福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2011-08-15朱丹

关键词:港区福州港口

朱丹

新形势下福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朱丹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港口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领域。福州港作为福建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资源。分析福州港口物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福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思路,以推动福州港口物流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调整升级。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依托港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并形成清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必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5月,福州港作为对台经济贸易距离最近的“门户之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被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资源和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

一、福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

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商贸城市,其南、北面分别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圈相连,经济腹地广阔,与日本、东南亚以及港澳等东亚国家、地区间的距离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对密集。福州港作为中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开辟了直通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国际班轮航线,由闽江口内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罗源湾港区四部分组成,南北海岸线总长1137km,可开发的深水岸线长67.4km。目前拥有包括3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在内的118个生产性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近8千万t。福州港“南翼”江阴港区集装箱中心,港区陆域纵深1.5km,水深港阔,避风条件好,深水岸线长,能接纳世界大型集装箱船舶。“北翼”罗源湾散杂货中心已建成12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开辟了12条国际班轮航线,每月有110个国际航班靠港作业,并有直达码头前沿的铁路专用线。

1997年4月19日,福建省外贸船务公司的“华荣”号船舶,装载37个集装箱自福州港青洲码头驶向台湾高雄,结束了台海两岸间48年来没有商船往来的历史,福州港迈出两岸试点直航的第一步。2008年 11月,海峡两岸签署《海峡两岸海运协议》,两岸终于迎来了“大三通”,福州港成为大陆直航口岸之一,这也为福州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12月15日,“金海缘”货轮从福州港青洲码头首航台湾台北港,成为大陆第一艘抵台直航船舶,标志着福州港实现了对台海上货运直航。2010年5月18日,福州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继上海、天津等之后,国家批准成立的第14个保税港区。福州保税港区将建设对接台湾自贸区先行区,推进与台湾基隆港、高雄港等自由贸易港区的无缝对接。对台经贸合作将重点发展台货集运分拨中心、台湾商品展销中心、原辅材料配送中心。

2009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划若干意见》,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福州宁德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的重大发展战略决策,发挥福建港口资源优势,打造服务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闽台“三通”需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体系。福州、宁德港将紧抓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发挥大港口的整体优势。2010年,整合后的福州港将提前跨入亿吨港之列,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福州港口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一)港口总体发展规模小,制约了港口物流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福州港口总体规模小,其布局较为分散,港区集约化程度不高,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设计通过能力还不能适应实际吞吐量的快速发展,集装箱泊位不足,受航道和泊位水深限制,码头靠泊能力偏小,尚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受福建内陆地理交通状况的影响,再加上港口集疏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跟上,福州港口腹地深度和广度有限,加上缺少与其他经济区可抗衡的中心大港,港口物流面临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竞争压力。如,江阴港区外部集疏运通道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大宗散货运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使现有码头泊位通过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港口总体部布局调整仍然没有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和布局调整步伐。

(二)临港产业规模小,集中度偏低,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

福州市现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群和产业链间缺乏配套协作,上下游产业发展失衡。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缺乏紧密的配套关联,该区域的产业集群化和竞争力没有明显优势。以闽江口内港区为例,该港区主要服务于福州开发区内的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布局分散,物流成本较高,发展客观上受到限制。虽然松下、罗源湾等港区聚集了电力、粮油加工等规模较大的临港企业,但由于相关产业链发展缓慢,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临港工业集群尚待时日。

(三)政企不分,削弱港口物流业发展

港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现代企业制度关于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理念还未完全在港口企业推广使用,临港工业、商贸业、运输业、港口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发展协调性受到传统管理体制和观念的制约,港口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强。港口建设项目存在多头审批现象,港口功能结构不合理,且较为单一,通关效率较低。如:目前松下港区和江阴港区内都建有通关中心,但目前在松下港区内,只有福清海事处进驻现场办公,港区内的酒店、海员俱乐部、写字楼、银行、医疗、保险机构等服务设施都不完善,两大港区地处偏僻,远离市区,条件艰苦,给工作人员办公、生活带来不便,制约港区发展。

(四)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

港口物流业呈粗放经营方式,竞争无序,信息不畅,技术落后。码头装卸、后方仓储及中转运输时有脱节。物流标准化程度低,运输方式、装备规格、器具配套、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还未实现自动无缝衔接与处理,整体物流效率不高,限制了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五)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福建省不少高校开设物流及其相关专业,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尚未形成完善的物流学科体系。现有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考试无法满足社会对港口物流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集商贸、金融、运输、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手段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对经营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能力和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以及懂得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和国际采购等国际物流领域的从事第三方物流操作的专门人才。

三、福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一)着眼建设“海西”大局,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加快福州港口建设

随着两岸“三通”的全面实现,海西经济区与台湾的交流与合作将空前活跃,必然带动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福州港与台湾海运直航将扩大范围,未来将要应对繁重的交通运输任务。随着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进入,福州港的港口经济拉动作用将得以充分显示,从而带动福建乃至全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责无旁贷地加大政府管理和协调的力度,进一步理顺港口、交通、产业、土地、海洋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在规划、市场监管、投资开发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增强人们发展港口和服务港口的意识,增强港口通关、优惠收费等政策措施的执行力,举全省、全市之合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着眼“海西”建设大局,积极参与“海西”市场竞争,共谋福州港口经济发展壮大。

(二)积极招商引资,谋求港口物流多元化发展

积极推进港口经营商运作模式或港口局部的经营商运作模式,积极引进港口投资商与经营商,大力支持引导和鼓励外资以及其他资金进入港区合作经营,鼓励民营资本、跨国财团投资港口建设,支持电力、钢铁、化工等大型企业自建专用码头,欢迎内陆省市投资港口发展。尤其是引入国际上已积累丰富经验的港口投资商与经营商,他们不仅能带来雄厚的资金、管理、技术、信息等资源,关键是能够带来港口经营运作的宝贵经验,诸如港口物流系统工程的理念、港口物流标准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工程机械、具有人性化设计的港口发展实施方案及其网络市场的客户资源,实现港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港口经营与管理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三)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建设福州数字港口

加快港口信息化发展,建设福州数字港口,实现数字化港口管理,其前提是建设数字化系统,特别是要建设具有港口特色、符合港口特点的现代化信息数字系统。由于港口作业的移动性,大型起重装置众多,近海作业区受海潮影响等客观条件限制,不允许采用有线的通信方式,采用无线通信系统来解决通信问题是港口业务数字化实用有效的方法。因此,建成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升级快、对接易的网络平台才可实现港口办公管理系统、业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资源交换系统的数字化,才能提供高效、周全、优质的服务,使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运商形成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实现港口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交换。通过统一整合口岸信息(如海关检验检疫、保税区信息)资源,建立面向货主,与经贸、口岸、航运等联网的开放式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港口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福州港口将更加高速、可靠、方便、经济、高效地发展。

(四)合理布局临港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福州连接港口的通道沿线,规划布局产业集中区和物流园区,推进经济要素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的纵深推进、连片发展,不断拓展港口的有效辐射带动空间。福州软件园、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江阴工业集中区、光电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园区迅速崛起,带动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冶金、能源等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一批5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建成投产,国电、华电、亿鑫、三金钢铁和德胜镍业等产业集群向“南北两翼”集聚。临港工业项目的发展也将为港口提供充足的货源,促进“南北两翼”港口发展。同时,还要加快引进台湾大型临港工业企业落户,参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洲的区域产业分工,建立相应的物流中心,发展物流园区。

(五)正确定位各港区功能,有效开发利用港口资源

正如福州物流协会会长、福州大学副校长王健教授所说,港口要有其位才能有其为,既要有效开发利用港口资源,又要保障港口腹地需求。(1)闽江口内港区以能源物资、原材料和沿海及近洋集装箱运输为主的。(2)马尾、台江作业区为城市商贸、沿江产业发展发展提供物资运输服务,拓展旅游客运和集装箱物流。(3)长乐松下港区具有近城、临台等特点,是福建省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前沿之一。松下物流园区建成后,与福州松下康宏码头和元洪码头、福州元洪投资区粮油加工区、福清食品果蔬物流中心、福州粮食批发市场等共同构建起福州市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4)罗源湾港区以煤炭、矿石、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等货物运输为主。(5)江阴港区以远洋集装箱运输为主,全面拓展港口物流、保税、商贸等综合运输服务功能,兼顾液体化工和散杂货运输,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工业发展服务,发展成为福州港现代化的综合性深水港区。

(六)培养港口物流方面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

通晓港口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立足福州现有港口物流人才资源,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使想干事业的有能干事业的有舞台和干成事业的有地位。要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和引进具备良好货物和货运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物流组织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能够整合物流各环节,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物流产业管理人才,以及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丰富的科研实践能力的物流研究人员。借鉴香港、深圳港口企业的做法,加强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提高港口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就近原则加强与台湾物流业的合作交流,学习其业先进的管理方法,举办物流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针对性地研讨港口物流发展的具体细节,解决一些存在的实际问题。

福州港口资源是福建的优势和希望所在,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海西经济的振兴要以福州港口等主要港口开发为突破口,根据各港区的岸线条件、后方集疏条件、临港产业结构特点,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实现错位式发展,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以提升福州港的整体综合竞争力,使福州港成为共享资源,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联动发展格局,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新支点。

[1]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J].福建物流,2009(6).

[2]吴小勇,黄民生.福建港口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和发展策略探究[J].物流科技,2008(3).

[3]廖媛姑.王健.加快福建省港口物流发展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7(12).

[4]严正.罗源县发展港口物流与临港工业的战略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F127

:A

:1673-1999(2011)04-0118-03

朱丹(1965-),女,福建福州人,硕士,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2010-12-30

猜你喜欢

港区福州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港口上的笑脸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