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马克思的早期“实践观”

2011-08-15孙全胜

关键词:对象性费尔巴哈手稿

孙全胜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马克思的早期“实践观”

孙全胜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以后的诸多著作中都有论述,而且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成熟,其关于实践的观点也不断完善。但《手稿》中关于实践的的论述,可以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和起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包含着感性是活动的,活动是感性的两层含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早期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的基础,这一基本观点较为系统地提出和论证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实践观是《手稿》的核心思想,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全面阐述了实践观的合理内涵。《手稿》的实践观的形成有其内在逻辑。通过对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异化现象的分析,表明了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手稿》实践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实践观确立的理论基础

要了解马克思《手稿》中实践观的形成历程,就必须到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去寻找。马克思于1843年底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在该文中提出了实践批判原则,并形成了“人类解放”的思想。在此文中,马克思开始着手对以前所信奉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通过这项工作,马克思发现“法的关系和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由本身来理解,也不能由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植根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之中,亦即植根于‘市民社会’中”[1]。

结合自身的感受和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开始了同理性形而上学的斗争。马克思写到:“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了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了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政治的批判。”[2]在这里,马克思的三大批判已经初露端倪,从宗教批判到法的批判,从神学批判到政治的批判。这正是代表着马克思从理论批判到现实批判,继而进入实践批判。

当然马克思的理论探索并没有停止,1844年5月至8月,他的另一部伟大著作诞生了,这便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手稿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它的写成是新世界观萌芽前最后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3]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始了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认为劳动的抽象化是现代贫困的根源,同时揭示出私有财产通过抽象劳动为自身的主体本质而不断得到巩固。在马克思的思想视域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处在一个异化的状态之下,这个世界的精神家园充斥着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气息。在现实世界中,私有财产以异化劳动为前提,同时它又反过来巩固着异化劳动。在这种循环的世界中,贫困与富裕共存,并走向了自己的极端,根本无自由(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可言。要砸碎这个怪异的世界,光靠理性之自觉是不够的,现实也证明了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抽象性。于是,马克思高呼一声——“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4]78,这预示着对传统的反叛与超越,是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抽象世界的批判。马克思要离开这个抽象的世界,把被西方人分开了几千年的两个世界重新合并起来。而合并的武器就是发动存在论的哲学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这一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手稿》中实践观的理论内涵:感性活动原理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词语——对象性活动。这个词语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是错误用语。因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象性”是表示感性的,而“活动”则是属于纯理性的范畴,将二者合二为一,则是矛盾的。而马克思恰恰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认为感性是活动的,活动是感性的。

费尔巴哈看到了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抽象性”,并且明白理性给西方人带来知识的同时,也把整个生活世界当成了知识的世界、抽象的世界。正是这样,费尔巴哈批判宗教,批判神学,想要抓住“现实性”、“感性”。但是,他却诉诸于人类感性中的“类直观”并将其实体化。虽然他认为知识是感性的,但是他却将人看作了“类直观”的主体,纯思之主体。这样,人便被看作是一种超历史的存在。这也决定了费尔巴哈最终的走向是“最高的直观”和“类的平等化”。

正是在费尔巴哈止步之处,马克思开始了新的探求,这一探求的成果便是把握到了“历史的感性”的唯物主义。“这一把握根据于本体论上的新境域,即把感性理解为‘知识前地’创立着和改变着现实的感性世界的活动。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起点。”[3]135-136在马克思看来,主体与客体是不能分离的。这种感性的、活生生的不可分离性,宛如太阳和植物的关系一样。“太阳是植物的对象,是植物所不可缺少的、确证它的生命的对象,正像植物是太阳的对象,是太阳的唤醒生命的力量的表现,是太阳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一样。”[4]106同时,这种关系表现在活动之中,活动本身是生成性的活动,所以其有历史性。这种活动对人而言,它还有社会性。

可见马克思早期所说的“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包含着感性是活动的,活动是感性的两层含义,同时它也是社会的、历史的。正是运用这种实践的力量,马克思才突破了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枷锁,从传统的知识论路线转到生存论上来,求得了真正的自由。

三、《手稿》中的“实践观”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维度

(一)强调实践和认识应具有社会性的维度

马克思认为实践和认识应具有社会性的维度,即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在感性的社会中的统一。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马克思早期的实践观中所要透露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实践并非只是把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也并非只是单纯的动物般的机械活动,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着整个人类历史和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就说明认识本身也应该具备社会性维度,亦即需要使认识和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在社会中的统一。马克思的早期“实践观”强调“知”和“行”的应在社会性中得到统一,而并非是在抽象概念上的,逻辑层面上的统一。认识和实践因在社会中的统一,而富有真正的现实性和历史性。

(二)强调实践和认识应具有历史性的维度

真理是生成的,并非先已存在并等待着人去挖掘。马克思在早期“实践观”中阐述了人类因实践而生成出一部人之为人的历史,亦即因实践而生发出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生成论思想。因人类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因而对于反映人类社会的真理,或者说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也就必须是一个历史过程,因实践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认识是对实践的观念表达,这种表达通过历史性的感性意识而达到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诉说。无论就其诉说的内容,还是就其诉说的方式而言,都是历史的,是因其实践方式而具体的生成的。

自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文问世以来已经70余年了,《手稿》中所体现的马克思早期的实践观虽然最终没能彻底摆脱黑格尔思辩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它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前提,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手稿》中的实践观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实质,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3]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M]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A811

:A

:1673-1999(2011)04-0004-02

孙全胜(1985-),男,山东临沂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毛泽东思想等研究。

2010-11-27

猜你喜欢

对象性费尔巴哈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丢失的手稿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论马克思的对象性意识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回到给予性与现象本身——论马里翁对对象性和成已的回应与批评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