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刻板印象下的隐性歧视
——以亳州市谯城区S行政村为例

2011-08-15庄岩岩

关键词:刻板爸妈儿童

庄岩岩

社会刻板印象下的隐性歧视
——以亳州市谯城区S行政村为例

庄岩岩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转型期,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也将长期存在。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以亳州市谯城区S行政村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身上有着被人忽视的坚强、隐忍、成熟的一面。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刻板印象;隐性歧视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这些孩子由其祖父母或亲戚照料,我们称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为留守儿童。在本文中,笔者将研究的对象限定在那些年龄在6-16岁、父母都出去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

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一般都做了一定的安排,据此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即隔代抚养。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2)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托付给叔伯等其他亲属照管,这种情况也较常见。(3)还有小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把孩子寄放在一些民间机构托养。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农村6-14周岁学龄儿童数量为14135万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达到7000万人左右。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在不久的将来会为转型期的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很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着重强调留守儿童留守生活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其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了留守生活同样能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在客观上准确分析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造成了阻碍。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S行政村(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下设10个自然村,为了方便登记简写为A-J村)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进行深入调查。随机抽取50个访谈对象,另外访谈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班主任老师、邻居等。据初步调查统计,S行政村约88%的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部分孩子年龄普遍都很小,一般在10岁以下,7%过着半独立的生活,一般在10岁以上,这部分留守儿童一般都有一定的自主能力,有的在寄宿制学校就读。另有5%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是由叔叔伯伯等其他亲属照顾的。

二、对留守儿童现状的再认识

(一)生活现状

笔者在深入访谈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时,发现他们基本能对自己的留守生活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客观地评价父母外出打工以及由此形成的留守生活对自己的积极影响。他们对父母外出打工正面影响的认识主要有:(1)父母不在家,自己遇到事情可以自己解决。(2)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总是想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3)生活和学习稳定,不用跟着父母四处奔波。(4)照顾家里的爷爷奶奶,培养自己吃苦的精神,有利于父母在外安心工作。(5)可以培养自己果断的判断力。(6)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更自由,不受太多的管束。(7)父母不在身边,亲戚邻居对自己更关心了,也有更多的空间和同龄伙伴建立友谊。

“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爸妈就出去打工了,我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妈不在家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很多。奶奶爷爷忙的时候,我要自己学着洗衣服、做饭,当奶奶身体不好时我还要照顾读小学三年级的弟弟,辅导他做作业。我们还要帮爷爷奶奶干农活,有时候真的觉得很累,但想起爸妈在外面工作更辛苦,我们也就坚持了下来。亲戚和邻居对我们比以前更关心了,有时给我们送来生活用品。我也可以跟小伙伴在一起做作业或者玩耍,跟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当别人夸我们姐弟俩听话懂事的时候,我就特骄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呢。我们在家的生活虽然很不容易,有时会很委屈,但我觉得这样自己进步得更快,更能快点长大,有时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F村LJ,女,13岁)

“我是在爷爷奶奶的照看下长大的,爸妈在广州打工,离家太远了,那边又很少放假,他们一年才回来一两次。前年我跟着爸妈到广州读了一学期的书,可是在那过得太不开心了,不认识班上别的同学,很少跟他们一起玩,回到住的地方,邻居都不认识,爸妈也不带我出去,平时就我一个在家。还是觉得在我们村里好,有亲戚和伙伴,我又回到村里继续读书了。爸爸经常告诉我知识改变命运,有了知识以后才能过的好。我开始减少玩的时间,用功学习。今年9月,我升初二,爸爸打电话托邻居的叔叔介绍我到城里上学。我就开始住校,一个星期才回来。但亲戚有时去学校看我。爸妈在外打工很辛苦,我知道我要坚强,要让他们放心。”(E村ZY,男,12岁)

从以上的访谈资料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能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留守生活和父母在外打工对自己的影响。虽然孩子们认为父母的缺位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少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能够理性地认识到留守生活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二)学习现状

国家政策规定,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同时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并免除学杂费,不再收借读费。但笔者在访谈时发现,父母职业的不稳定,务工所在地的流动性以及城市的高消费水平等,是父母决定把孩子留在家,不愿让孩子到自己工作地点读书的主要原因。

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笔者到S行政村的小学走访了几位班主任。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留守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

“李莉(女,10岁)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学习非常踏实认真,每次考试都在前10名,成绩很稳定。她平时话不多,性格有点内向,但和同学的关系处得挺融洽的。她的文笔非常好,她父母在外打工都3年了,一年回来看她的次数很少,她也慢慢习惯了,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的心事向日记诉说,这也就锻炼了她的文笔。我喜欢看她的作文,她的文笔生动细腻,这也符合她文雅的性格。我经常把她的作文当成范文在班上读,让其他同学向她学习。我们班像她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LL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三)心理现状

由于孤守家乡,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家庭转变为学校和同龄伙伴群。他们不得不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而转向适应学校的生活,融入同辈群体。这在无形之中促使留守儿童学会与人相处,从而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排解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决定,具有较强的家庭整体利益观。

“去年暑假爸妈告诉我他们要去宁波找工作,和我们村的几个大人一起,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爸爸说在外地工作好找,工资高,在家只靠种地一年挣不了多少钱,有时遇到灾情还会赔本。他们出去以后,每月给我和奶奶寄钱。我想学跆拳道,妈妈说明年就送我到城里的跆拳道培训班。其实有时我挺想爸妈的,看到别人都有爸妈在身边,我很羡慕,自己好像没有人要的孩子,但爸妈不许我这样想,说我和别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在我身边是要我学会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B村CP,男,11岁)

在对“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的评价上,留守儿童基本上持一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大多数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能让家里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能供得起孩子上学”、“让家里更幸福”等等。留守儿童的这种客观评价反映了他们内心对家庭整体利益的肯定。从留守儿童个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愿意父母离开自己外出打工,但为了家庭的整体利益,他们充分理解并积极支持父母的这种选择。

三、对留守儿童现状的反思

当人们采用某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认识一个群体,对他们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偏差,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虽然社会刻板印象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一个群体的特征,但它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形成了一种社会刻板印象。大多数人把农村留守儿童与问题儿童相提并论,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认识存在偏见,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异类,是需要隔离的特殊群体,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严重的自怜和自卑心理。

人们对留守儿童的认识往往受到媒体的影响,例如,媒体经常报道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等等。一味地突出留守儿童留守生活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他们积极、坚强、隐忍和成熟懂事的一面,会给留守儿童带来隐性歧视和无形的压力。笔者在个案访谈中了解到,虽然留守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他们能意识到积极的一面,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了更坚强、更独立的生活。笔者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相关政策,改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存在的现状。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和新闻媒体应该辩证地看待留守生活对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影响,不要一味突显留守儿童所处的弱势状态,而要努力发现并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2]孙宇挺.留守儿童,他们将“留”在哪里[J].农村实用技术,2006(7).

[3]国务院.今秋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DB/OL].http: //www.edu.cn/news.127/313102.html,2008-07-31/2009-03-31.

[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8-112.

[5]徐海文.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

[6]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中国统计,2005(1).

[7]流动时代的“留守儿童”[J].中国社会导刊,2006(4).

[8]吕绍清.农村儿童:留守生活的挑战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C916

:A

:1673-1999(2011)04-0097-03

庄岩岩(1986-),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社会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女性社会学。

2010-11-27

猜你喜欢

刻板爸妈儿童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爸妈的约法三章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因为爸妈只有你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我爱爸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听爸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