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1-08-15李红安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基础课管理学应用型

李红安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李红安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课程体系在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分析财务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和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基础课群模块为铺垫、以专业基础课群模块为依托、以专业主干课群模块为重点、以专业选修课群模块为补充、以专业实践课程群模块为后盾,合理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架构,并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专业课群模块,以增强其实践性和职业性。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步入应用型本科院校行列,他们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职业定位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如此定位,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中小企业上交的税收,占全国全部税收的4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已经成了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型、技术型的应用人才去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的就业目标应该面向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合适职业定位。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定位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原来的会计学专业基础上转型,学科定位偏向会计;二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学科定位偏向管理。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主要理由是: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看,财务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财务管理学是会计学的分支之一。但从企业等单位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会计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服务于财务管理。

第二、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我国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也将财务管理专业视为“会计类”专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申请人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第三、从工作性质的角度看,财务管理是以企业为主体而进行的微观金融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始终是站在企业角度进行的,并服务于企业整体资金运作和管理活动,理财人员首先要对企业这个微观理财主体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然后才是运用理财技术和手段,借助金融工具为企业整体财务服务,其始终立足于企业财务而不是资本市场。

第四、从学生就业岗位的情况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据调查,部分院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中小企业从事财务经理岗位的占3.8%;从事会计岗位的占81.4%;在企业或金融机构从事资金筹集、金融保险等岗位的占12.4%;其他岗位的占2.4%。即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注重会计类课程的设置,以保证绝大部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财会岗位工作需要。

三、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第一、弄清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以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会计专业侧重于财务会计学,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财务管理学;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与市场金融学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学。第二、弄清研究型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以体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研究型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差异上,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更加强调其学生主要面向实务和实业界,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更加强调实践操作能力,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更加侧重实践与实训课程以及选修课程。

构建应用学科的课程体系必须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学科定位,笔者认为应该以公共基础课群模块为铺垫、以专业基础课群模块为依托、以专业主干课群模块为重点、以专业选修课群模块为补充、以专业实践课群模块为后盾,科学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架构。同时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模块,增强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一)公共基础课群模块

财务管理教育必须从培养财务管理学生全面素质的大局出发,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它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等,在课程构建中要保证该类课程的必要地位和课时量。公共基础课群模块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培养对象参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素质和促进其个性的完善。共基础课群模块一般相对稳定,但也要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有所更新。

(二)专业基础课群模块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奠基的。要使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兼具宏观的视野、中观的意识、微观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涵盖经济学、金融学与商学(中观)、管理学(微观)、会计学(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微观中的微观)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群模块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市场学、统计学、税法、经济法、财务软件、证券投资、资产评估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培养对象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专业基础课群模块的构成,必须随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三)专业主干课群模块

专业课程是为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财务管理层次设计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群模块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国际财务管理学、企业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案例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培养对象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专业主干课的课时必须有充分的保证,每门课程每周应不少于4学时。专业主干课群模块构成,也应随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专业选修课群模块

选修课程的设置最能体现各个院校的办学特色。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突出自己的专业选修课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使选修课程门类广泛,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作为将来升职考试的知识补充,学生可以根据将来升职考试所需的知识点来选择相应的课程,提前做好准备。专业选修课群模块主要包括:企业集团财务、财务制度设计、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税收筹划、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项目融资、运筹学、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ERP沙盘、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等。

(五)专业实践课程群模块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构建和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没有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就不能称之为“应用型”专业。专业实践课程群模块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包括:财会基本技能实习、财务会计实习、财务分析实习、审计与纳税申报业务实习、财务信息化与财务软件实习、ERP沙盘模拟与财务管理案例实习、资金运作实习等。通过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财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办出自身的特色,就必须紧跟经济形势,随时掌握企业需求变化,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来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1]张功富,优化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2]许世英,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会计之友,2010(3).

[3]任国瑞段宗志,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11).

[4]何瑛,完善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5]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基于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调查分析,http://www.zidir.com/html/hh/sjlw/70093.html臂力论文网.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I Hong-an
(Wuhan Commercial Service College,Wuhan,Hubei,430056,China)

curriculumsystem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nel Train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subject orientation,author advance that in order to construct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we should pave the way for the group of public basic courses,relying the group of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focus on professional main courses,add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backing with professional practical courses and joi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nto group of specialized courses to increase practical and occupational abi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G642

A

1009-2277(2011)02-0072-03

2011-01-18

李红安(1954-),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教育。

责任编校:邓小妮

猜你喜欢

基础课管理学应用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