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途径探析

2011-08-15章尚清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学会有效性情境

章尚清

(铜陵市第十二中,安徽铜陵244000)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途径探析

章尚清

(铜陵市第十二中,安徽铜陵244000)

文章从新课程改革理念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有效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激发兴趣;合作学习;优化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教学工作者的基本追求。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的心得,谈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巧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开始,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出发,巧妙地设置情境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特殊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内在迫切的需要下学习”,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条形图与扇形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的敏感点,设计了这样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学生(异口同声):看过。教师: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等进行提问,你们最喜欢谁?学生(争先恐后)……。教师:如何统计呢?并能够直观反映各类差别及相对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通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创设引入情境,并对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等进行提问,你们最喜欢谁?再展开,这样学生对统计就有了活生生的例子,有了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贴近实际,学生感到亲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数学知识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之中,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

二、注重教学方法选取,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创造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合作交流等学习情境和机会,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教师、教材产生交互作用,形成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

1.通过“试一试,”“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体验和感受,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的思维。如:“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学中。试一试:(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

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样,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中从而得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并让学生有较深的印象。

2.通过尝试、探索、讨论和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大胆实践、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如:“轴对称认识中的角平分线”的教学中:让学生剪辑、折叠,动手操作,然后观察、分析,通过度量,多次试验,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得出结论。由于这一过程运用了多方位的感官,使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对发生的问题产生积极的态度,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倾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学会记笔记;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解题技巧等。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如果教师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把“抽象”变为“直观”形象使之通俗易懂,消除学生学习畏难情绪。如:在教九年级数学《圆》中有关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时,可以这样设计:先用多媒体展示快速转动雨伞时飞出的水珠,砂轮打磨时飞出火星的情境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画图思考,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得出: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整个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用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

五、重视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最后,在教学内容的小结上,通过提问、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概括已学知识,发现认识规律及结构特征,深化对知识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概括抽象能力,形成知识网络和方法网络,从感性材料的积累中升华出理性的认识,促进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实现自我完善。

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精心设计:(1)本节中主要进行了哪些变形?依据分别是什么?(2)如何运用这些变形合理、简洁地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既概括疏理了已学的知识,又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1]程思思.浅谈增强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J].考试杂志社,考2010,(7).

[2]王洪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要点[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责任编辑:刘忠义)

G424

A

1671-752X(2011)01-0097-02

2010-11-20

章尚清(1970-),男,安徽铜陵人,铜陵市第十二中学中教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会有效性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学会分享
护患情境会话
学会分享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