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仇亦或宽恕,这是个问题”
——莎剧《暴风雨》基督教伦理解读

2011-08-15薛爱兰宋见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普洛斯暴风雨基督教

薛爱兰,宋见尊

(1.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2.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复仇亦或宽恕,这是个问题”
——莎剧《暴风雨》基督教伦理解读

薛爱兰1,宋见尊2

(1.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2.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复仇一直是许多文学文本关注的主题,从埃斯库罗斯到爱伦坡,从塞内加到普拉斯,这一主题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由于人类之间经常性的杀戮以及互相伤害,渴望复仇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中。16世纪的英国,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历史状况,这样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尤其是伊丽莎白时代,复仇剧占据了中心位置,当时许多作家的作品都对这一主题有所涉及。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描写复仇的情节很多,而且表现出色,但其晚期作品《暴风雨》,题材有所改变——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复仇喜剧。《暴风雨》一剧的主角普洛斯彼罗在基督教伦理道德的影响下,改变了原来报复的想法,而转为宽恕,从而体现了莎翁在后期对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全新理解。

复仇;宽恕;基督教伦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由之所引起的恩怨情仇充满其中,从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简单打斗,到现代社会全新武器的广泛应用,从大规模杀伤性战争到私人住宅里每天所上演的残酷杀戮,因为被伤害,所以渴望复仇。由于其存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复仇也成为许多文学文本关注的主题,从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到美国19世纪的作家爱伦坡,从古罗马的塞内加到现代著名的女诗人普拉斯,这一主题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时有所现。几千年来对于复仇还是宽恕的辩论一直在继续,辩论的主题主要聚焦在复仇或者宽恕的伦理学涵义,生者对于死者的责任等问题。莎士比亚作为大师级的人物,他对于复仇这一复杂的问题又有什么样的真知灼见呢?要了解这一点,首先要对伊丽莎白时期的社会现状以及当时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英国历史上,伊丽莎白时代是辉煌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励精图治,令英国国势日隆,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在此期间英国成功地拓展版图,征服美洲新大陆,由偏远小岛一跃而成大英帝国,与此同时,英伦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英国文化艺术声威大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克利斯托夫·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诗人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画家尼古拉斯·希利雅得(Nicholas Hilliard)、作曲家威廉·拜尔德(William Byrd)、约翰·度兰(John Dowland)、托马斯·泰利斯(Thomas Tallis)等艺术名匠人才济济,堪称黄金年代。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英国司法体系也在逐渐地完善。早期的英格兰,人们通过个人之间决斗或私下的和解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但随着集中的司法体系的确立,国家开始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例如,在16世纪,任何对于个体的严重的罪行被解释为一种危害君主的行为,要求国家的司法制度对此作出回应。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来看,在伊丽莎白时代,国家并不支持私人之间的报复,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系统的历史资料,我们得知,在那个时期,私自报仇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与此同时,当时的教会也支持这样的法律的实施。但是法律最终被人们熟知,接受,实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民间人们私自解决纷争,彼此之间复仇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在此基础上,当时的剧作家写的复仇剧一方面娱乐了大众心理,另一方面,大众通过观看复仇剧,得到一种救赎和解脱。正因为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复仇剧在当时蓬勃发展。从1599年至1604年,复仇剧占据了流行的舞台,当时有许多剧作家都有作品问世来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复仇剧曾经有这样一个界定,这是一种悲剧,其主要目的是报复,主要行动是复仇的进展,这种报复,导致凶手的死亡,并且死亡有时也包括复仇者本人。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可以说是这种复仇剧的典范,复仇剧主要阐释的是一种道德困境,这样的道德困境,在哈姆雷特那段著名的独白中清晰可见。因为是一种道德困境,在《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很少再写复仇剧。但在其后期,他完成了《暴风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流派——文艺复兴时期的复仇喜剧。

《暴风雨》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普洛斯彼罗原先是意大利北部城邦的公爵,一个仁慈、善良的人,他的弟弟安东尼奥利欲熏心,野心勃勃,伙同那不勒斯国王阿隆佐篡夺了他的王位,普洛斯彼罗和他年幼的女儿米兰达逃出敌人的魔掌,流落到一个荒岛上。普洛斯彼罗无时无刻不想着复仇,想要寻求正义。故事一开始普洛斯彼罗利用一个特别的机会,使用魔法制造了一场暴风雨,使他的敌人们都到了他流亡后居住的小岛上。

普洛斯彼罗对于仇人的怨恨是根深蒂固的,过往的记忆在他的脑海中时时浮现,痛苦与仇恨纠缠着普洛斯彼罗。剧中第一幕的第二场,从普洛斯彼罗与他的女儿的对话中,我们对此有了一个深刻清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两幕剧中普洛斯彼罗对于自己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的愤怒,对于仇人的憎恨未曾改变。直到第三幕,剧情的发展似乎有了一些变动。阿隆佐和他的弟弟西巴斯辛之间的纠葛,就像当年的普洛斯彼罗和安东尼奥一样,情节非常相似,悲剧即将上演,而普洛斯彼罗只要视若无物,熟视无睹,任凭事件由他计划的轨道发生,那他们其中一个仇人就会死去。但他却阻止了这场对于自己仇敌阿隆佐的谋杀。普洛斯彼罗这样的行为让观众难以理解,因为从戏剧的开始,观众习惯性地认为这是一个复仇剧,坏人是注定要受到惩罚,但情节的发展出乎意料,第三幕剧中类似于圣餐仪式的宴会的出现对于剧情的变化有特殊的贡献。在基督教中圣餐仪式具有三重功能:第一它表示纪念,正如祝圣词中说的,用来纪念耶稣为人类所付出的无价的生命;第二它是一种复仇和宽恕的仪式,通过对于罪恶的回忆引导人们对于过往的宽恕,对于生命的重新审视;最后,它是一个共同性的庆祝活动,确保其参与者,即上帝忠诚的信徒,在他永恒的王国中获得救赎。

圣餐仪式的出现对于整个剧情的改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解释这一点就需要追溯到十五、十六世纪被罗伯特·亨特(Robert G.Hunter)称为“宽恕喜剧”中所蕴含的基督教伦理。基督教伦理中涉及正义、信仰、希望和爱等诸多方面,正是上帝对于世人的爱才会让耶稣来到世间,传播上帝的福音。反之,人类应该爱上帝和上帝的使者耶稣,进而把这种爱推而广之,做到爱人如己,宽恕对人。要爱众人。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要宽容。他又说:“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他还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不可恨人。“你们听见有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这样的理念深刻影响着西方社会,深入到每个人的思想感情中,不仅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在其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对于安东尼奥和阿隆佐的宽恕和原谅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道德的行动较之仇恨的行动是可贵的多的。要是他们都已悔过,我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

普洛斯彼罗对于他的万恶的敌人的宽恕充分展示了基督教伦理在他心中的深刻影响,这从他对安东尼奥的宽恕中表现更甚。尽管他知道安东尼奥是不知悔改的,但是耶稣的教导在他的耳畔回荡;“你听到有人说,‘你应爱你的邻居,恨你的敌人。'但我告诉你,爱你的敌人,并为那些迫害过你的人祈祷……”在普洛斯彼罗完全有能力报复敌人的情况下,他所作出的如此高尚的选择,充分展示了他道德水准的日益提高。除此之外,他的宽恕在剧中还另有深意。普洛斯彼罗这种道德行为的提升与他自身所处的阶级以及他所获得的知识是相互呼应的。高贵的出身注定了一个人从小就浸淫于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且普洛斯彼罗的魔法不同于其他一般魔法,其不同之处在于他所使用的爱丽儿是一个善良、可爱的精灵,这也促使了普洛斯彼罗在各种知识方面的提高,其中也包括道德上的完善。普洛斯彼罗的流亡与回归可以被视为亚当的放逐与努力返回伊甸园的翻版。由于过分渴求知识,普洛斯彼罗被驱逐,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尤其是道德上的改变,他才得以返回,他才得到了救赎。

报复,卡里根指出,它深深地根植于西方哲学、宗教、法律,在古典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传统中都有迹可循。这项法律在柏拉图的律法、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在旧约《出埃及记》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中有所体现,而这与耶稣基督教导的:“如果敌人要打你左脸,把你右脸也伸过去”是完全相反的。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西方文明,这种矛盾的思想在莎翁的《哈姆雷特》中就已经凸显。有人在评论以复仇为主题的《哈姆雷特》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是:剧中有一个悬而未决,含糊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只是作者的困惑,这是整个文明所带来的困惑,我们的文明对于这一问题从未有过统一的标准,而是有双重甚至三重标准,宣扬宽恕,但相信正义,同时还提倡报复。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欲望中不存在的,没有必要禁止。在十诫中强调的“不可杀人”是由于人内心深处对于杀人的渴望衍生出来的,而这样的渴望在人类的血液中流淌,直到今日。正因为如此,伊丽莎白时期的许多剧作家都热衷于写复仇剧,借此表达他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但是莎士比亚在其晚期所完成的《暴风雨》远离了这一窠臼。关于报复这个问题,莎士比亚戏剧所反映的道德准则和当时教堂的布道、社会整体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无论受到何种伤害,无论敌人有多邪恶,无论根据法律如何看待,将这个问题留给上帝,上帝会做出裁决。莎士比亚往往被视为过于开明,太人性,以至于不会赞成报复。莎士比亚不可能放弃他最深切的道德信念,通过《暴风雨》的写作,莎翁为这一道德困境做出了全新的回答,也为自己的道德理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莎士比亚.暴风雨[M].朱生豪,等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62.

[2]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3]石乐新.基督教伦理的若干表征[J].天风,2002,9:46-47.

I106

A

1673-0046(2011)05-0204-02

猜你喜欢

普洛斯暴风雨基督教
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广日电梯中标普洛斯(中国)工程主要设备集采
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暴风雨后 玉米淹水或倒伏咋办
The Storm暴风雨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暴风雨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