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2011-08-15尤继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监护室精神障碍功能障碍

尤继芹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NICU,江苏 徐州 221009

术后精神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psychonosema,POP)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受围术期各种因素影响,出现术后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障碍[1]。笔者所在医院心脏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实施心脏外科手术473例,有8例发生明显精神功能障碍,术前均无精神障碍史,麻醉方法均为全身麻醉。主要表现为术后1~15 d烦躁、谵妄、胡言乱语、幻觉幻听,甚至出走1例。笔者在原有病情治疗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8~75岁,平均55.9岁。冠心病行冠脉搭桥术4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2例,三房心矫正术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术前均无精神障碍史。

8例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均发生在全麻手术后入ICU复苏并转回病房后,在手术后1~2 d出现精神症状。具体表现为:2例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嗜睡;6例表现为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甚至出现极度躁狂,拒绝配合治疗。其中与个性特征有关的有4例;与家庭支持有关的有3例;与经济因素有关的有1例。

2 结果

经药物治疗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家庭支持,患者均治愈出院。

3 原因分析

术后并发精神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它常常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种方面的因素[2],可导致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以及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的增加[3]。家庭因素、经济因素、个性特征、精神因素和环境等均可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3.1 家庭因素

本组有3例与家庭因素有关。1例8岁小儿,2例分别是65岁、75岁独居老年人。家庭可以提供经济支持、精神支持及良好的医疗照顾,从而使患者情绪稳定,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如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且又经历巨大的手术,心理上更易无法承受,导致精神障碍出现甚至加重。老年人心理承受力较差,同时伴有丧偶史,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几率更大。

3.2 经济原因

1例患者与家庭经济因素有关。该患者50岁,夫妻下岗,孩子上大学,手术、生活、赡养老人、大学学费,导致患者脾气暴躁、谵妄,拒绝治疗,甚至引发患者出走。

3.3 个性特征

本组有4例与个性特征有关,4例患者均倾向A型性格。这类个体易恼火、激动、发怒和急躁,多具有不可抑制的进取心,争强好胜,并常表现为“敌意倾向”,往往由于一些小事激发愤怒而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协调和病情加重[4]。A型性格患者对手术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差,易出现烦躁、言语错乱,甚至情绪消沉,抑郁,从而引发精神障碍。

3.4 精神因素和环境

8例患者不同程度地受到该因素的影响。围术期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促使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常规在ICU监护治疗,8例患者术后均在ICU监护1~2 d,据报道,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ICU病房比普通病房高2~6倍,这可能与ICU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以及各种监护仪器的光亮和噪音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等有关[5-6]。

4 护理对策

4.1 术前心理护理

为满足患者适应需要,减轻术前焦虑心理,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良好的转归,术后恢复期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使医患关系建立起指导合作型的共同参与模式,并给机会讨论他的焦虑。护士在手术前就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尽可能帮助患者缓解家庭、经济危机,疏导性格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把危险因素控制到最低点,从心理社会因素来防范精神功能障碍的发生。

4.2 护理服务

4.2.1 体现连续性 手术前监护室护士应下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等具体情况,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监护室环境,甚至带患者和家属参观监护室,以了解监护室布局,减轻手术后的焦虑、紧张。当患者全麻清醒后,由熟悉的监护室护士告诉患者现在的时间、手术情况、家属情况以及了解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能安心治疗。

4.2.2 落实规范化 为保证患者安全,对心脏术后患者更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清醒后,对患者进行各项处置前,做好合理的解释;教会患者如何放松肌肉和有效呼吸;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护士要做到忙而不乱、沉着冷静,减轻患者的心理波动,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赖感。

4.2.3 突出情感化 为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在患者意识恢复后,监护室护士应作好心理护理,充分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包括用柔和坚定的目光注视、温和善意的微笑、恰当的握手、给予心理支持,并对患者的痛苦进行恰到好处的解释及处理,使患者安心面对治疗。

4.2.4 环境布置舒适化 病房的布置力求舒适协调,安静整洁。仪器放置整齐,灯光柔和,夜间使灯光暗淡些。如抢救患者时一定要拉隔帘,以免引起隔壁患者恐慌甚至出现精神障碍。

4.3 镇静剂的使用合理化

用量过大可影响患者定向力,促发精神障碍。

4.4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正确面对患者,对其关心、爱护,并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探视前要告知家庭成员只告诉患者让其高兴的事,以创造轻松愉快的休养环境,充分调动患者的自身防御机制,配合药物使用,使其尽快康复。

在临床工作中,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的职业素质、病室环境、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在术后精神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具体施护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对策。护理人员应具有积极、主动、耐心的态度及良好的修养,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施以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运用有效的护理技巧,如沟通的技巧、冲突等意外情况的处理技巧,使患者精神症状恢复、躯体症状恢复,从而早日康复出院。

[1]齐孟娜,邵兆军. 老年患者术后精神功能障碍的治疗体会[J].河北医药,2009,31(21):41.

[2]徐洁,周爱妹,黄盈碧.妇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探讨及护理 [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4(37):42.

[3]邱冰,章放香,赵筑川,等.骨科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及其对策 [J].江苏医药,2006,5(12):37.

[4]孙晓杰.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8),174-175.

[5]高伟华,王惠新.护理干预在预防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68-69.

[6]韦秀萍,梁葵.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2例术后心理行为异常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109.

猜你喜欢

监护室精神障碍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