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党的领导 永葆中国特色——关于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的深层思考

2011-08-15裴津峰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

裴津峰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在有关“中国特色”的讨论和争辩中,“虚无论”者认为,所谓模式就是固定形成的,其内部结构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中国的发展一直就是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路子,也就根本没有形成所谓的“中国模式”。“暂缓论”者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的发展虽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当慎之又慎,否则会被西方视为是对西方价值取向的竞争和挑战,容易给“中国威胁论”者提供口实,授人以柄,招来不必要的猜忌和打压。“实用论”者认为,当今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模式的意义在于其到底是否能够成为有别于从前其它所有现代化模式的一种替代模式,而中国模式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本文认为,为彻底认识清楚中国模式,需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特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一、中国特色的内涵及外延

何谓中国特色?应该是中华民族自身所具有的创新、开拓、进取、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的良好品质。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为人类社会积累了大量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不能数典忘祖,割断历史,搞所谓民族发展的虚无主义,那样现代化与民族振兴将只能是一句空话。通过对中国特色的了解,我认为,中国特色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得好:“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千百年来,正是一大批被称作“中国的脊梁”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惊天地,泣鬼神,前仆后继,上下求索,才使我们的国家永远充满生机。从日寇侵略时的焦土抗战,到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时的同仇敌忾,从抗美援朝时的流血牺牲,到汶川大地震时的忘我拼搏,无一不显示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前仆后继,生生不息,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二)牢不可破的民族融合

中国具有的民族多样性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几十个民族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耕耘劳作,和睦相处,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面对天灾人祸,面对强敌入侵,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精诚团结、同仇敌忾、不计前嫌、万众一心,筑起牢不可破的铁壁铜墙。近几年来,许多国家接连发生的民族纠纷,暴力冲突,利益争端令当权者焦头烂额、无所适从,而唯独我们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仍铁板一块,风景独好。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人民的幸福安康,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已化作炎黄子孙的共同行动。

(三)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中华民族不妄自菲薄,不夜郎自大,宽容、豁达,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大凡人类社会的先进思想、管理经验、发展模式和先进技术,甚至以佛教为代表的各种宗教思想,全能兼收并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我们反对邯郸学步,人家的没学好,自己的也变了样;我们反对东施效颦,一味地模仿,全盘地照收,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是贻笑大方。我们占有、挑选、排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所以说,这种兼收并蓄是多样性与包容性的完美统一,而决不是照抄照搬,决不是鱼目混珠,决不是毫无选择的大杂烩。

(四)日益亲民、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

有详细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数和对政府的满意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与我们有一个亲民、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是截然分不开的。政府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疾苦,照顾弱势群体,缩小城乡和贫富差距,推行民主政治,竭尽全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五)复杂的外部环境

中国特色还体现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事物的发展是由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外因能够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正是造就中国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说外部环境的复杂,一是指世界各国在同我们交往中表现的正义、善良、友好和关切,二是指那些亡我之心不死,始终害怕我们强盛、繁荣和幸福的消极因素。首先,在中国国际关系中,一些积极因素有助于我们逐步形成并长期保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例如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传统盟友朝鲜、巴基斯坦等国的互相帮助等;其次,一些消极因素,例如日本国内的极右势力、“中国威胁论”等都在提醒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

(六)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中国特色”。中国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推翻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照搬苏联模式的失败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正是在这种科学理论体系的引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可喜成果、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中国经济发展才能夯实雄厚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比如说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现象仍然存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待提高,国际社会的环境复杂多变等。所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为之努力奋斗。

三、中国特色下的中国模式

邓小平曾经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中国模式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产生巨大成就,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高度总结,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借鉴。中国模式的特征即是具有中国特色,即要在坚持中国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模式的理解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在政治上,中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经济上,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发展理念上,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然而,任何模式都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邓小平说:“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胡锦涛总书记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则更深入一步,“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的期待,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因此,我们暂且不把中国模式当成一个种概念去宣扬,而是对诸如中国的政治模式、社会模式、深圳模式、温州模式、海南模式等属概念进一步挖掘探讨、整理完善,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各项工作的借鉴和动力。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相应的中国模式也处于发展的新阶段。任何事物在发展阶段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提到中国模式,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成就的背后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弥补,这样才能使中国模式在前进的道路中少走些弯路。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来看,中国发展面临着“内忧外患”。其中包括就业、“三农”、金融、贫富差距、生态、全球化、治理危机、诚信缺失、公共卫生和安全等问题,这些都有待我们去解决。

当今中国处于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能不能抓住机遇、解决问题、实现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考验。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永葆中国特色。

[1]邓小平文选(第1、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4]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郭万超.中国崛起——一个东方大国的成长之道[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7]阎学通,孙学峰.中国崛起及其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9]魏柳南.中国的威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10]约翰.奈比斯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M].杭州: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