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福》中雪与祥林嫂的悲剧关联

2011-08-15白祥宝

中学语文 2011年24期
关键词:毒害祝福祥林嫂

白祥宝

许多高中语文老师在教授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常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来给祥林嫂这个形象定位。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祥林嫂死于迎春之际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

2.祥林嫂的丈夫死于春天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来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3.祥林嫂被卖于春天

4.儿子阿毛死于春天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由此看来,把祥林嫂定位为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是再合适不过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生机盎然的时刻,春天是百花争艳、桃李芬芳的日子。在这美好而充满了希望的季节里,春的妩媚、多姿、生机,让每一个从春天走过的干涸的心灵得到春雨般的滋润,从心头涌出甜蜜的微笑。然而她,祥林嫂,这个普通的女人从来都与春天无缘。也许是天公作美,她注定要活在一个政治动乱,天空阴霾的时代。生不逢时的她,最后只能勉强做一个乞丐,寂寞地死在比如忙于祝福的前夜,被毫无同情心的鲁四爷骂作“谬种”。她的一切都是别人的,就连名字也是沾了丈夫的光,才被赐予“祥林嫂”。

由春天,我们很容易回溯到冬季,对祥林嫂这样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我们也很容易联想到她冬天般残酷的悲惨命运。那么,鲁迅在小说中反复有关雪的描写,这与祥林嫂这样一个苦命的女人的悲惨命运有何关联呢?

让我们先来看《祝福》中雪的描写: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们从上述课文里对雪的描写不难看出,鲁迅先生描写的雪是“阴暗的,阴沉的,”让人“不安”,倍感“沉寂”!本来纯洁、晶莹的雪,鲁迅为何要把它写得如此灰色呢?不难想象;这里阴暗、阴沉的雪不就象征着祥林嫂被封建思想毒害的灵魂与精神吗?祥林嫂本是个纯洁、善良、勤劳的劳动妇女,可惜她生活在那样一个社会,其身心具受摧残和毒害,以致连最简单、幸福的生活也无法拥有。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正是她脑子里被封建社会毒害的思想!恰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说:“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东京了……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祥林嫂生活在这样黑暗的年代和社会,阴沉、阴暗的雪不也正是那个时代的隐喻吗?雪本纯洁、晶莹,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却是如此污浊不堪!由此,我们可以说小说中雪的描写恰恰是那个黑暗时代的映衬,也许作者要以雪的洁白来反衬社会的黑暗,来引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憎恶,那个奴役、毒害人们思想,造成许多祥林嫂一样悲剧命运的时代的憎恶。以此来唤醒麻木的人们!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诗人雪莱的这句话曾给了无数绝望的人无尽的希望。是啊,雪化了是春天。这也是人类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但我们从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却惊讶地发现: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违反了这一规律。对于祥林嫂而言,雪化了也没有春天!她寄以希望的丈夫一个个离她而去!她寄以希望的阿毛离她而去!她寄以希望的鲁家和“我”也相继无情地刺破她希望的肥皂泡!所以,“死”是祥林嫂唯一的“生路”

我们在为祥林嫂悲惨命运叹息的同时,是否看到这就是祥林嫂悲剧的深刻之处呢!鲁迅先生不是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吗?那么祥林嫂的悲剧的价值又在于何处呢?

污浊的雪是孕育不了真正的春天的!被毒害的思想又怎能绽放灿烂的光芒!想要拥有真正的春天,真正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净化雪,净化我们曾经雪一样纯洁的灵魂与思想。对我们每个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来说,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体验鲁迅先生在铁屋中的孤独、痛苦、绝望,但至少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精神!

你不见鲁迅先生在《药》里夏瑜的坟前平添了一副花环: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她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

你不见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深沉的呐喊:

“苟活着在淡红色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鲁迅是绝望的,但鲁迅的伟大在于他自始至终地在反抗着绝望!这才是祥林嫂悲剧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之处!这才是我们学习鲁迅作品及其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之处!

猜你喜欢

毒害祝福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毒害
加大草原保护与建设力度有效防除草原毒害草
黄曲霉毒素B1对雄性肉仔鸡的毒害作用及对其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