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剖学综合教法的探索

2011-08-15黑龙江夏广军陈武禄计雁林

职业技术 2011年3期
关键词:解剖学教法病案

黑龙江 夏广军 陈武禄 计雁林

解剖学综合教法的探索

黑龙江 夏广军 陈武禄 计雁林

一个能得到令人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法,应是几种教学法的有机结合。随着学生对一门科学由不知,由知少到知多的渐进性的深入;随着一门科学的各个章节的内容的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单调的一种教学手段,一是容易使学生乏味,二是不符合教学的科学性;几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法的综合使用,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2010-2011年第一学期的解剖学教学中采用了综合教法。

一、教学内容

解剖学选用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按教学大纲授课,总时数为80学时、理论52学时,实验20学时;教学时间: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教学对象:2010年统招的专科生,护4班51人,护5班52人,护17班55人,护18班53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解剖学是入学第一学期第一门医学课程。

二、做法及几种教学法的简介

(一)做法

1.根据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特点,在整个解剖学的教学中,惯用“解剖动态教学方法的启发式”。

2.教学的初级阶段,面对学生对高校生活、学习环境、学习课程的不适应状态,教学中渗透了“情感教学”;教学内容上,针对运动系的名词多,枯燥、难记的特点,采用了“RPT”教学法。

3.运动系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调查发现,学生的专业兴趣、自学能力、学习方法严重不足;另外根据内脏、脉管、神经系的具体特点开展了“解剖病案教学”和“导学式教学法”。

(二)几种教学法简介

1.解剖动态教学方法的启发式。解剖的动态化教学是动静结合、深入浅出,活化内容,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看成认识活动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充分运用板图。解剖是形态学,形态能为人们所看到。板图线条简单,形态灵活;能大体描绘,又能表现出精雕细刻的“动”的特点,使学生易于理解。边讲边画,能把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落实到为人所见、容易理解的简单版图上,使学生的视听达到充分的结合,符合人脑的思维规律,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②把握语言的技巧。如摩擦式问答法,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新的知识和回顾旧的知识,在重温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而得到新的知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再如举例引申法也能达到动态化的效果,并能对学生达到启发作用。③传授科学记忆法。医学知识不仅要正确理解,还必须正确记忆,本人体会传授科学记忆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记忆,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学习。

2.情感教学法。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生情感的交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得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情感教学也应成为基础教学法,对初离父母。远离家乡刚刚步入高校的学生更为必要。教学中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首先以亲切的课堂语言来增强师生感情,以“师爱”代替”“母爱”。亲切的语言除表现在知识的讲解上,还表现在关心学生的生活上、关心学生的起居、关心学生的饮食、关心学生的业余爱好、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介绍学校的情况、介绍防病治病的手段等。哪怕仅占课堂的几分钟。亲切是沟通师生心灵及情感的“金线”。其次是以教师的行动来感染学生,如学生在开展篮球、队列比赛中,占用休息时间帮助学生训练。实验课中,不带手套接触标本来减少学生怕标本的心理,课后参加室内清扫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等。这不仅使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提高了,也浓厚了师生感情,使有效的教育成为可能。

3.RPT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交替担任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据运动系这一章的特点,在实验课和课外辅导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法。①实验课,采用RPT重复式教学,实验课的前一学时,由教师带实验课,后一学时,把教学内容分两部分,全班分四组,由两个小教员进行重复教师授课内容的实验教学。一项RPT教学不超过20分钟,留有5分钟为学生互相纠正的时间,遇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给予解答。然后串组完成下一项教学内容。②课外辅导,占用晚自习时间,安排在实验课后的1-2天,辅导是在实验室以开发式RPT教学方法进行的。每班分为四组由4个小教员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参加任何一个小组,可以随时向“小教员”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相互纠正争论。

4.病案教学。在内脏、脉管、神经系的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专业兴趣,促进学习动力,以满足学生要学到与临床有联系的一些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形态学学习活跃起来,开展了病案教学。①理论授课,一次理论授课在讲授前用6-8分钟时间提出与本次授课相关的临床病例或临床现象,提出问题导出新课。②第二课堂利用自习辅导时间开展解剖病案教学活动。一次40-60分钟,所分析的病案都有较短的病史、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和病理,然后用所学的解剖学知识,从各个角度分析每一病案的各个方面。

5.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刚入学的专科生,自学能力较差,开展以自学为主的“学导式”很难实施,为了这个目标,首先开展“导学式”很有必要:一是平素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如教师讲授时学生边听边想,在理解上花功夫,思路上动脑筋,注意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改革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法,采用课前指导学生学习,课堂精讲,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相互补充的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三是通过组织课外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元旦来临之际,组织了“向教师献礼”的评奖活动。发给每位同学一张两开的大纸,让学生把系统解剖学的内容按局解形式总结出来,不拘一格,结果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这项活动并且兴趣很高,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作品质量也相当高,大出教师的意料。这不仅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而且提高了总结分析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信息反馈

1.课堂吸收率调查。反映一种教学法的好坏和直接近期效果体现为学生的课堂吸收率。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有一定间隔、有一定代表性地调查三次。方法是授课100分钟后出一定量能代表本次授课的专题进行课堂知识考查。结果有78%的学生课堂吸收率超过80%。

2.迁移调查和现状调查。我们为了解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阶段现状,并通过其来了解教学效果,为下步实施有效的教学法提供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两次迁移性调查和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体的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课堂吸收率及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提高,专业兴趣、学习兴趣、知识的记忆、考试的自信心等都显现了渐进性梯度,教学效果反映良好。

3.学生对综合教法的评价。为确定解剖综合教法能否进行或完整地进行下去,在整个解剖学教学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学生对此教法表示欢迎和满意。

应用综合解剖教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吸收率、学习气氛等近期效果较为理想;从远期效果来看,学生的专业兴趣、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为其他医学课程的进行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解剖学教法病案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