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痤疮中医治法与进展

2011-08-15贾丽莹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06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大学疗程

贾丽莹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06

余土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痤疮中医治法与进展

贾丽莹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06

余土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痤疮 中医药疗法 综述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多累及15~30岁青年男女。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等皮脂溢出部位[1]。近年来,痤疮有年轻化及成年期后延迟再发趋势。中医药在治疗痤疮方面有一定特色,且副作用小,除内服中药外,还包括中药制剂外用法、面膜法、针灸法等,笔者就中医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综述如下。

1 概 述

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肺风粉刺记载曰:“此病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2]。因颜面是肺、胃、大肠经所过之处,所以主要为肺、胃、大肠经郁热所致。

2 内治法

2.1 肺经风热型 此型多见丘疹色红,或有痒痛,或有脓疱;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宜疏风清肺。熊洁勤[3]以枇杷清肺饮为基本方治疗寻常性痤疮44例,视病情辨证加减,并设西药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有效率95.45%。马友[4]以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120例。1天1剂,水煎服,20天为1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皮肤表面恢复正常,一年内无复发82例;皮损基本消失,有轻度复发18例;皮损好转,有轻度复发或遗有皮肤瘢痕11例;治疗后症状无改善9例;总有效率92.5%。

2.2 肠胃湿热型 此型多见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解毒。李怀军等[5]予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1次4粒,1天3次;治疗组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1天1剂,水煎后分两次服。两组均不用其他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4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对照组有效率37.86%,治疗组有效率91.18%。陈德监等[6]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寻常痤疮,治疗组40例应用茵陈蒿汤加减内服进行治疗,随症加减。对照组40例予罗红霉素口服。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15%。

2.3 痰湿淤滞型 此型多为痤疮经久不愈,皮疹颜色暗红,皮损以炎性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林静[7]采用中药内服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32例。中药组方:昆布、海藻各10g,桃仁、红花各6g,炒三棱10g,益母草12g,夏枯草10g,当归、赤芍各6g,制半夏、陈皮、薏苡仁各10g。1天1剂,分2次煎服,10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0.6%。

2.4 其 他 李振宏[8]将寻常性痤疮患者分为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和肺经积热三型予以对症治疗,屡获佳效。余晓琳等[9]从肝郁肾虚角度治疗寻常性痤疮,所治患者均为女性,多伴有月经失调,取得较好效果。

2.5 中药治疗痤疮作用机制研究 刘雁等[10]认为,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高敏感的中药有丹参、连翘、虎杖、黄柏、山豆根、大黄、黄连和茵陈;中度敏感有黄芩、龙胆草、大青叶、金银花、地榆、百部、秦皮、川椒、当归、川芎、重楼和紫花地丁。曹化章[11]总结并指出黄芩、金银花、连翘具有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的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痤疮丙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抗雄激素,抑制皮脂腺分泌的作用;蒲公英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高度敏感性;丹参具有水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高度敏感且对细胞免疫具有抑制功能,并有抗雄激素作用。

3 外治法

3.1 中药外用制剂 赵成坤[12]取浙贝粉治疗痤疮106例,总有效率94.3%。何静岩[13]将寻常型痤疮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口服当归苦参丸,忌辛辣、肥甘厚味及甜食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中药外洗和环丙沙星软膏治疗;外洗药物为黄芩、当归、苦参、连翘、皂角、蒲公英、野菊花、夏枯草各15g,随症加减;均以3周为1个疗程;中药外洗组总有效率95%,环丙沙星软膏组总有效率75%。卢镜洪[14]以复方参芷酊(药物组成:苦参、百部、赤芍、野菊花、白芷)治疗寻常痤疮120例,治疗期间均停止内服及其它外用药物,连续观察4周,总有效率94.2%。王醊恩[15]使用痤疮膏(由金银花、连翘、大黄、黄芩、黄连、赤芍、牡丹皮、生甘草等组成,患处瘙痒加荆芥、防风;皮肤油腻加茵陈、薏苡仁)外治治疗寻常性痤疮54例,并设阿达帕林凝胶治疗5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的78.8%,疗效满意。

3.2 中药面膜 钟江等[16]用清痤养颜面膜(主要成分为乳香、没药、穿心莲、青黛、硫磺、冰片、薄荷脑、三七、蒲公英、皂角刺等)治疗面部丘疹型痤疮。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清痤消炎面膜2天1次;对照组取适量凝胶薄涂于患处,以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交替外涂。2周1个疗程。观察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0%。

3.3 针灸法

3.3.1 刺络拔罐法 柳刚[17]采用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痤疮50例,医者先揉捏患者耳背上角2min,使局部发红发热,常规消毒后,以左手中指抵住耳廓内面,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耳背小静脉1~3次,挤出1mL血,再以干棉球压迫刺点,行常规消毒,然后同样揉捏大椎、肺俞、脾俞穴2~3min,使之发红发热,常规消毒后,医者左手提捏起穴位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处皮肤3~5次,至有血液渗出,然后在各体穴闪火法拔罐;重症留罐15min,出血约3mL;轻症留罐10min,出血约2mL。取罐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净出血,行常规消毒;两侧交替使用,大椎穴间隔1次;3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50例总有效率94%。一般轻症患者治疗4次即见效。曲晓雪[18]指出,刺络拔罐治疗痤疮,取阳经交点刺血拔罐,选取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后进行三棱针点刺,出血量要多,至血色由暗红变为鲜红为止,以清泻火毒、泄热凉血。出血后加拔火罐。潘兴芳[19]采用刮痧、刺络放血法治疗痤疮50例,用三棱针在刮痧后出现紫红色斑的部位点刺7~9下,用闪火法对放血穴位拔罐。每周2次,治疗4次统计疗效,总有效率为90%。

3.3.2 皮下埋针 包大鹏等[20]采用皮下埋针治疗寻常痤疮,将76例寻常座疮患者随机分为皮下埋针治疗组与口服颜清胶囊(主要药物:薏苡仁、栀子、茯苓、桑叶、槲皮、芸香、蒲公英等)对照组;皮下埋针组取灵台透至阳穴,将针纵行刺入皮下,并活动周围皮肤,无刺痛后,用胶布固定,留针1~3天。一般每周埋针1~2次,休息2天后再埋针,共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91.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皮下埋针疗效优于口服颜清胶囊。

4 内外合治

史月君等[21]将2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给予痤疮面膜、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予口服异维A酸胶囊,外用克林霉素凝胶,7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72.2%。郭建辉等[22]以内服清肺消痤饮,外用中药面膜(黄芩、桑白皮、赤芍、牡丹皮各10g,白花蛇舌草、山楂、野菊花各15g),每周1次治疗,4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60例患者总有效率88.3%。

5 结语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痤疮虽然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但影响外貌,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中医治疗痤疮,除在辨证基础上采用内治法治疗外,还有其他外治方法,中医综合治疗痤疮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方法。而将内外治方法联合应用治疗痤疮,有待进一步研究。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7.

[3]熊洁勤.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94-95.

[4]马友.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12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7):31.

[5]李怀军,徐进军,梁伟.复方茵陈蒿汤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3):194.

[6]陈德监,陈力.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28-29.

[7]林静.中药治疗32例痰瘀互结型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123.

[8]李振宏.寻常型痤疮辨证分型论治举隅[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2):196.

[9]余晓琳,陈军平,林晨,等,从肝郁肾虚论治寻常性痤疮48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93.

[10]刘雁,蔡建伟.中医药治疗痤疮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81-82.

[11]曹化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寻常痤疮67例[J].河南中医,2010,30(6):585-586.

[12]赵成坤.浙贝粉外敷治疗痤疮106例[J].江苏中医药,2010,42(2):28.

[13]何静岩.中药外洗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105.

[14]卢镜洪.复方参芷酊治疗寻常型痤疮120例[J].陕西中医,2010,31(6):704.

[15]王醊恩,林莺,杨毅.痤疮膏外治痤疮54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66-245.

[16]钟江,林辰.清痤养颜面膜治疗面部丘疹型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77-78.

[17]柳刚.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痤疮5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2):38.

[18]曲晓雪.拔罐刺血疗法治疗痤疮[J].中医学报,2010,25(2),338-339.

[19]潘兴芳.刮痧、刺络放血法治疗痤疮50例[J].中国针灸,2007,(S1):76.

[20]包大鹏,孙远征.皮下埋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31-32.

[21]史月君,李波,郑义宏,等.中医内外治结合辨证治疗寻常型痤疮200例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900-901.

[22]郭建辉,郭雯,赵丽,等.清肺消痤饮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2):86.

2010-12-15

猜你喜欢

痤疮中医药大学疗程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