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时代的中国武术赛事发展探析

2011-08-15郭伟杰

武术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媒体化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郭伟杰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传媒时代的中国武术赛事发展探析

郭伟杰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处在一个传媒占据主流的时代。传媒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而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来说,我们仅以体育化的形式亦或通过竞赛比赛的简单形式去实现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推介与传播,则是难以实现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力量。中国武术应有自己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宽的发展领域。文章从传媒与武术赛事的关系来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得出:媒体化是中国武术以及武术赛事的必然与明智的选择。

传媒 武术赛事 传统武术 WMA

当今社会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传媒占主导的社会,我们在保证中国武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大背景之下,才能使得武术这个传统文化代表,借助网络、借助电视媒体等的开发与包装,去展现给世人以及更多的人们。对中国武术的极力推广,是每个关心、爱护、期盼中国武术能日渐繁荣的有识之士的愿望所在,我们希望中国武术能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话题、必不可少的视觉盛宴以及文化大餐,这样才能实现“大武术观”的发展与创新。

1 大众传媒与中国武术赛事

诚然,不论是传统武术,亦或是武术赛事,它们都能在体育文化的属性上找到自身的立足点。中国武术当中的某些功能原本属于体育,但它又高于一般形式上的体育,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厚重的文化内涵与底蕴是很多体育项目所无法企及与比拟的。中国武术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与强大的媒体支持。

单从中国武术赛事而言,我们真正的武术赛事,真正代表中国武术原本所蕴含的文化、哲学、美学、伦理学的赛事,依旧是身单力薄,它的发展是举步维艰的。取而代之的是注重比赛结果的武术散打赛事,这些武术散打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武术,它只是表现出中国武术“打”的一面,却忽视了“不打”的另一面。正如王岗先生所言:“我们从武术中发掘的‘散打’也没有一统天下,本应很绅士的‘中国武术’却越来越变得野蛮和暴力。”中国武术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作为体现我们民族文明的身体文化,倘若一味地追随、过度依附于西方体育的话,中国武术就很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凸显自身的文化个性。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西方体育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他们,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中国武术丧失信心,更不能对武术赛事发展自信失去信心。中国武术当中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技术要义,不仅对我们中华民族甚至对世界民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深刻意义。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作为中国武术借助电视媒体发展的先行军与探路者,已经做出了中国武术发展的明智之举,已经迈出了中国武术走向职业化、市场化的一步,虽然,武术赛事的发展过程很是艰难,武术赛事的发展依旧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中的棘手问题很多,但是媒体没有放弃对中国武术的宣传、从未放弃对武术赛事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2 大众传媒对中国武术赛事的影响

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一步传播手段的阶段性发展。伴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武术的发展,不论是从质或是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飞跃,并且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全球化、市场化与媒体化成为占据当今社会主流的时代,中国武术赛事与传媒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而言的显得尤为明显,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业已成为各种媒体所关注的一个对象,武术赛事丰富着大众传媒的传播触角,大众传媒的高度关注也不断促进着中国武术的顺利发展。大众媒体在关注西方体育的同时,能够为中国武术提供展示其自身魅力与发展空间的媒介平台,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在欣慰的同时,中国武术赛事如何利用好媒介这个平台去发展、展示自己,是我们中国武术不可逃避的现实。任何一个成功的赛事,都脱离不了电视传媒的介入。中国武术赛事的发展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和运用西方体育其他赛事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例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等。

可以这样说,武术源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推广,我们在西方强势体育传播的冲击之下,传统武术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如何在尴尬的现实境遇之下树立起一种文化自尊。这对于宣传武术回归传统武术的WMA来说,更为重要的就是要文化的自尊。中国传统武术要摆脱困境走出尴尬,争取主流媒体的更大关注,就成为国人要将武术这种传统文化身打造成流行文化,而武术赛事的传播必须要与主流媒体相结合,这样才能建立武术文化的重要坐标,并且通过主流媒体去建立武术高层文化的范例,这才可以真正为武术的发展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央视五套强势电视媒体的介入中国武术赛事,将使得各派武术展现于亿万观众的面前,必然会唤起国人对处于尴尬处境的传统武术有更多的了解与重视。武术赛事和电视媒体的相结合,必然会使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影响逐日深远,并会使得武术联赛越来越拥有更多的观众。武术赛事重在包装,这个包装既要有艺术方面的包装,也要有文化方面的外包装。因为,武术本身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包装好、如何展现好、发展好武术,也是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3 媒体化:武术赛事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它在自身的发展嬗变过程当中,越来越趋向于复杂繁琐,它不断地融入传媒社会等其他内容当中,不断地由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媒体化,正是当今武术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对于渴求中国武术不断繁荣、不断受人关注以及健康发展的人们来说,中国武术发展的何去何从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武术赛事在其发展过程也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

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的社会中,媒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种文化的发展快慢与否。面对西方体育赛事强有力的冲击,我国传统体育尤其是代表民族特色的武术,不论是赛事宣传还是全面推广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就武术而言,中国武术在运用媒体的商业价值依旧很难与国外赛事相抗衡,抗衡的资本都差的很大。在这个媒体占据社会主流的时代,离开媒体、不借助媒体而发展的事物是难以长久或是发展缓慢的。就如人们离开电视与网络,人们掌握社会瞬息万变消息就成为奢望。而事物发展的好坏与否,媒介往往起着关键作用。现代媒介的功能就是“提供并选择性地建构了‘社会知识’社会影像,透过这些知识与影像我们才对于‘种种世界’、‘种种人们曾经生活过的实体’产生认知。”人们大多都是通过媒体的拟态现实来接触和认识世界,媒体的选择为人们提供接触的范围,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理念。所以说,媒体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离开媒体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对于新兴赛事的WMA而言,借助强势的国家媒体———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华武术》以及《中国体育报》等诸多媒体来对WMA来做广泛的舆论宣传,可谓是声势浩大。能得到这样的媒体大力支持,各家武术俱乐部不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会产生一种心理倾向和思维定势,借助央视这个广大平台,中国武术赛事的宣传效果就增加了广大观众观看比赛的积极性。反过来说,如果用不好央视大平台,那么也会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正所谓,“职业体育转播经验告诉我们,媒体舆论对比赛的预测和对比赛成绩的评价,能够比较明显地影响人们对比赛的认识和继续观看比赛的兴趣。”

我们在借鉴西方体育赛事的传播、资本运作以及媒介功能发挥等方面的成功之处,同时也要对其负面效应时刻保持极其高度的警惕。我们要立足本民族的特色项目,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的标杆作用,不断加强各大网络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强强联合、中西共融的新时代武术传播的新格局。

[1]王 岗.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8.

[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8.

[3]高建萍.论电视体育媒体的传统体育“文化自觉”———从“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看我国电视体育传媒“文化自觉”意识的崛起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143.

[4]蔡利燕.cctv5武林大会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0(6):184.

[5]马 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J].体育科学,2007(5):92.

Chinese Wushu Competition Development in Media Age

Guo Weijie
(P.E.Schoo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ing Guangxi 530004)

In today's society,with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ople have been in a mainstream media occupy age.The media exist at anytine and in everywhere.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the power of Wushu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onal culture through Wushu sport development and Wushu competitions to spread Wushu and transmit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from the media and Wushu events,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and media,and finds out that media-oriented development of Wushu and Wushu competittionsisan inevitable and wise choice.

media Wushu competitionstraditional Wushu WMA

G85

A

1004—5643(2011)12—0012—02

郭伟杰(1982~),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媒体化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平台媒体化与媒体平台化建设的研究——由《新媒体广告》课程改革引发的战略思考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