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整体研究

2011-08-15赵瑞国周秉政

运动 2011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置学科

赵瑞国,周秉政

(天津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天津 300381)

实验与调查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整体研究

赵瑞国,周秉政

(天津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天津 30038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与结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整体设置进行了构建,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就课程设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整体设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有关课程设置方面的教育文件及研究论文,并收集和参考了12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结构方面的有关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对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实习生100余人进行问卷或访谈调查,了解当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以及毕业生所在岗位对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1.2.3 专家访谈法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指标及可行性,对16位有关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专家和教授进行访谈,确定调查指标及内容。

1.2.4逻辑分析法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构成要素的分析,结合当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和改革方向进行推理与分析,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课程设置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影响课程设置的3个主要因素,三者之间应以什么样的比例来设置课程较为合理呢?以下是对16位课程方面的专家所进行问卷调查。

据调查,专家们认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取向的最多,占50%;认为应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取向的次之,占31.3%;认为应以学科发展为取向的最少,占18.8%。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说,任何课程从来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脱离社会价值取向的课程既不具备现实可行的依据,也有悖于课程的逻辑,所以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因此,科学发展观也要求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以人文本,体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作为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再者,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不能完全忽视。因此,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在适当兼顾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注重社会与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指导思想将朝着选择性、综合性和均衡性的方向发展,力求达到人、社会、知识三者的辨证统一。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主干学科为基础,使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发展之间有机联系,三位一体,发挥整体最优的课程体系。

2.2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导向及现实依据—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变革要适应就业体制的变化,对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把握毕业生趋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

据调查可知,从就业岗位来说,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以教师和企业公司占主要部分,其次为教练员、体育健身指导和事业单位人员。从就业形势来说,2007 ~ 2010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从68.8%下降至59.2%,呈下降趋势;专项教师(练)、非专项教师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体育健身指导、企业公司和读研的比例成上升趋势;事业单位就业率变化不明显。

随着教练员和目前仍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主渠道的教师岗位社会需求的减少,社会对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社会对体育人才种类的多方面需求,要求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与之相适应。因此,进一步拓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从“单一”目标向“复合型”“多元化”目标的过渡。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必须与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协调统一,才能适应高等教育体育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使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及理论依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2.3.1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分析据调查可知,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在校实习生以及用人单位负责人关于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选择主要表现在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排序位于前4名的知识,依次为运动训练专业技能、运动训练专业基础知识、体育教学知识和运动竞赛方面的知识。这些是运动训练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突出体现了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表现了学生及用人单位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核心知识重视;第二个层次是排序位于第5到第8位的知识,依次是运动人体、体育科研、体育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方面的知识。这些是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表现了运动训练专业所要具备的“厚基础”;第三个层次是排序位于第九和第十位的知识,分别为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和体育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选择,表现了随着就业形式和就业渠道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将从事和自己专业不一致的工作,这就要求其应具备较为宽泛的知识结构,即“宽口径”,来满足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

2.3.2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分析据调查可知,运功训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大体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排在前3位的核心能力,是运动训练指导能力、较高的专项竞技能力和体育教学能力。这种选择很符合训练专业学生所应有的鲜明特点,说明学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比其它体育专业学生更强的专业运动能力、运动训练指导的能力,同时,也强调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要掌握将来作为教练员或教师所应必备的教学能力;第二个层次是排在第4位到第8位的综合能力,依次是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及社会适应能力、竞赛组织及裁判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些不仅是教练员和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体现了学生及用人单位对于拥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及身心全面发展的追求;第三个层次是体育健康指导能力和体育经营管理能力。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走向融合,具备单一的专业运动技术与理论水平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应积极拓宽自身的能力结构,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方向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我们必须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路线,围绕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潜能的发展这一核心,合理统合课程各方面的因素,建构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课程结构。

2.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专业及学科发展变化分析

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是统一的,专业的发展必须以学科的发展为前提,学科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由此而设计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具体内容。专业设计和课程内容要以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并反映出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向。同时,专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也引领学科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应以专业和学科发展为基础,以此带动课程改革并促进学科发展。可见,准确把握运动训练专业及其学科基础的发展变化,并在课程设置上及时地做出调整,才能保证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及时代性、创新性。

据调查可知,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在学科发展变化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第一,套用体育教育课程太多,缺乏特色。当前,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相匹配,充分体现运动训练专业学科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将该专业与其他相近专业区分开来,突出自己的特色;第二,综合性学科课程少。表现在学科内部总是力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统一,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割裂,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欠缺;第三,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表现在重视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忽视课外、校外的教育、训练和实习,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第四,课程结构比例失衡,选修比例太小。表现在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必修课的比例过高,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比例较低;第五,学科内容陈旧、知识重复堆积。表现在反映运动训练领域的新成果、新变化较少;有些知识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中重复出现,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时间浪费;第六,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表现在过多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格、品德、情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培养。

2.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整体结构构建

专业人才观包括人才的功能设计和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两者在专业设置中形成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功能设计受社会需求、市场规律影响较大,应直接指向职业或就职领域。人才功能设计影响着人才素质结构。人才素质结构是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它由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体现出来,也可以说课程计划应反映出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两者互为表现形式。根据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结构标准,结合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整体设置的思路,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主干学科为基础,使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发展之间有机联系,三位一体,形成整体最优育人功能的课程体系。通过对专家教授的调查访谈,初步构建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整体结构体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个部分:职业性课程、素质性课程、个性化课程和专业性课程,它表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5.1 素质性课程素质性课程以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良好的品质、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教育目标,课程设计体现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特点。素质性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人文类课程、工具类课程、综合类课程,设必修与选修模块。

2.5.2 专业性课程专业性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修课组成。该组课程设计体现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性、逻辑性和时代性特点,设必修与选修模块。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主要包括运动科学与健康类、运动训练与教育类、体育社会科学类、传统体育类。专业课,按照教育部有关专业规范设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进行专业应用、研究的兴趣与能力,使他们在宽、厚的基础上达到专、尖的水平。

2.5.3 职业性课程职业性课程设计主要体现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特点,设必修与选修模块。职业性课程由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课程两部分组成。职业道德课程在于教会学生按职业规范生活,包括基本道德、职业道德、劳动教育等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是指完成某一职业所必需掌握的技能和能力训练,具有职业定向性、灵活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包括军事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就业指导等。

2.5.4 个性化课程对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共同开放的、可供任意选择的课程。个性化课程的开设可满足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和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个性化课程体现了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这类课程比例不宜过大,以选修课形式出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构建是把运动训练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看,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发展等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因素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通过调整、补充、促进,使其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实现课程整体优化和自我完善,发挥课程整体最大功能的过程。其创新性是把影响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结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能及时反馈的、自我调节的动态的课程体系。

3.2 建 议

3.2.1加强体育院校课程设置的研究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体育院校对课程设置这一重要领域缺乏深入的系统研究,至今未能形成一个科学性较强的课程结构。建议体育院校组建课程结构研究组织,长期进行研究,定期公布工作报告,形成工作常规,并鼓励专家学者就这一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

3.2.2建立运动训练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培养效果的反馈信息网络来自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是提高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计合理性的重要渠道。

3.2.3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进行定期评估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情况,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1]季克异,黄汉升,陈俊钦,等.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9(12):11.

[2]蔡春霞.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介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9):63-64.

[3]陈少坚.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2003(11):10-13.

[4]鲁长芬,苏震,王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整合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l):125-126

[5]胡学明,李莉,邢双涛.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改革[J ].体育学刊,2006(5):67-69.

[6]韩会君,曾广平.中美日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9):72-77.

[7]黄荔生.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18-19.

G807.4

A

1674-151X(2011)10-07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1.035

投稿日期:2011-06-26

天津体育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赵瑞国,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设置学科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学科新书导览】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栏目设置一览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