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谚之海

2011-08-15茅伯铭

烹调知识 2011年13期
关键词:讲理腐败现象谚语

上 海 茅伯铭/文

“吃”谚之海

上 海 茅伯铭/文

人人都有一张嘴,而嘴有两个重要功能:说与吃。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没有它也没有了生命。围绕一个“吃”字,嘴也说出了许多民谚,这些谚语可称“吃谚”,其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仅《辞海》汉族俗谚卷一中,以吃字开头的就有364条。从吃引申出去的谚语那就更多了,仅我搜集到的饮食谚语已有千则以上。如果将这些与吃相关的谚语汇集起来,就能写成一本书,如果再将其引发成文章或故事,就能出个系列丛书,可见吃谚之丰富,足以成“海”。

谚语是人类通过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是精炼而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既阐述深刻的道理,还能表达心声或愿望。吃谚也不例外。“吃尽美味还是盐,穿尽绫罗还是棉”“吃不了苦,享不了福”等,都是老百姓的大实话,朗朗上口易流传。“吃了一粒种,失了十日粮”,“吃酒念家贫”、“好茶不怕细品”,“吃起还是大米饭”等,均用身边事喻身边理,言浅意深。

吃谚长者十几字,短者三五字,单句较多的是五个字、六字、七字。两个分句以上的句子也多见。如:“吃不言,睡不语”,“甜言夺志、糖食坏齿”,“吃了粥尿多,吃了酒话多”,“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等等。

吃谚尽管来自民间,多为俚语,但非常讲究修辞,这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煮饭要放米,说话要讲理,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用的是比喻。有的对偶句仿若对联,“吃南朝的饭,助北番的威”、“吃粮不忘种谷人,穿衣不忘种田人”,“腐肉炖不出鲜汤”,取对照修辞法。吃谚的白描、反问、夸张等手法,也运用得颇堪品味。

有的吃谚就是一句格言,欣赏它妙不可言。如“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可称警世名言。正因如此,名家为文多引用之以增添光彩。名著《水浒传》中便随处可见。

当然,大量吃谚还是讲吃的科学,吃的经验。“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虽不免夸张,但也反映了萝卜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价值。关于吃萝卜的谚语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秋冬萝卜赛人参”等,还有不少食物有一条到数条食谚,如“吃得马齿苋,一年无病害”,“每日食三枣,一生不显老”等。“食多伤身,吃饭数着口,活到九十九”,是讲吃饭要限量,是重要的养生之道。吃食要讲粗细搭配的吃谚也不少:“吃的粗,长得快”、“吃全杂粮不生病”、“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吃面带点麸,一家老小都有福”。这些都是说吃饭要摄取多种维生素、注意营养全面性,特别强调食用粗粮杂粮的重要性。“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吃饭不拉呱,酒醉不骑马”、“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跳”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吃肉不如喝腥汤”、“吃面多喝汤、饿煞买药方”,是告诉人们汤的营养和作用。

以吃比喻其他道理,是吃谚中最吸引人的一类,其内容涉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食要讲味,说话要讲理”,“吃菜吃心,听话听音”,“吃粟要剥皮,牵牛要牵鼻”,“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研”,前后分句之间并没有内在联系,只是一种引伸。“吃过黄连才知苦,事非经过不知难”“吃一次苦,学一次乖”却是实践后的体会,而不多一层哲理。

吃谚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有些就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抗日战争时期的“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八路军”,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就变成了“吃菜要吃白菜心,参军要参解放军”。腐败现象漫延,许多地方刮吃喝风,于是又出现了一些吃谚:“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既反映了贪婪者的心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不满。“筷子一举,可以可以”,“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等,则把腐败现象充分揭露。

总而言之,吃谚既是一门学问,也是社会的一种小型百科全书。对待大量的吃谚要区分正确与错误,去其糟粕,用其精华,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讲理腐败现象谚语
数学教学要“讲理”——从新课标的变化看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研究
家是不容易讲理的地方
讲理的人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理让别人讲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