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美丽的磨坊女》的诠释和演绎

2011-08-15梁亚西

飞天 2011年14期
关键词:磨坊舒伯特浪漫主义

梁亚西

《美丽的磨坊女》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的诗集《一个林中漫游号手的遗诗》中的20首诗篇所创作的一部声乐套曲。舒伯特的这部作品与根据缪勒的诗篇所创作的另一部声乐套曲《冬之旅》共同被认为是德奥艺术歌曲领域的巅峰之作。《美丽的磨坊女》就是在1823年舒伯特处于疾病煎熬和精神压抑的双重窘况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一、对“磨工”形象的塑造与诠释

从作品的文学标题上看,这首作品的主人公是磨坊女,其内容也主要是围绕磨坊女而写,但这只是一个理想意象,真正的主人公是磨工——一位追求理想的青年人。除主人公外,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还有:小河、猎手、磨坊主、磨坊女。虽然按照一般的认识,音乐形象应该在声乐旋律中得以呈现,但这种观察方式对于完整认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诠释者来说,应该采用一种对待室内乐作品的处理态度,因为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与声乐旋律在艺术功能上同等重要,而且通常水乳交融。“青年磨工”这一音乐形象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他的音乐形象贯穿在每一首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歌曲中,且这部套曲的叙事主题也是围绕其爱情的焕发与破灭这一心路历程来展开的。基于声乐套曲在长于心理刻画的体裁功能特点,相应决定了音乐形象在声乐套曲中的呈示就不再如传统器乐音乐所采取的那样有一个鲜明的旋律主题来承载,而是通过人物的系列典型心理状态来隐现。反思磨工这一音乐形象在这部套曲中的心路历程,我们不难得出他的一个基本心理走向曲线:希望—不安—倾诉—彷徨—毁灭。囿于篇幅,笔者仅就三项特征予以论述。

先论“希望”,可以说从第一首《流浪》到第五首《憩息》,磨工的心理状况是朝气蓬勃的,尤其在第一首《流浪》中,作为这一音乐形象的“亮相”,作曲家通过典型的采用上行旋律音程来加以呈现,如开始就采用上行四度音程来奠定开阔明朗的形象基调,紧接着就是一个上行五度来强化昂扬的精神气质。

钢琴伴奏采用分解和弦的织体形式予以背景式的衬托,但在低音声部多采用八度跳进的音程,并且低音之间具有一种通奏低音式的起伏,从而形成了与声乐旋律中的音响默契。在第二首《向何方》中,作曲家则通过一种反面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希望状态,即使用平行旋律音程的方式来刻画音乐形象的内心平静、无忧无虑。熟悉舒伯特音乐的人知道他在旋律线条的处理上经常采用平行音程的音响流动效果来刻画所表达主题的单纯和宁静。

如果将整部套曲作为奏鸣曲式来理解,那我们可以将上述两首单曲的动机音程所渲染出的精神状态解释为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主题和副题,两者合一就成就了磨工音乐形象之完整的“希望”状态。

舒伯特对于磨工“不安”心理状态的刻画典型的体现在第六首《疑虑》中。从曲式的角度看,这首单曲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采用2/4拍子的节奏,用舒缓且富有动力的旋律来表达磨工的“困惑心情”,音乐调性为B大调,第1-4小节为引子,第5-12小节为第一乐段,第13-20小节为第二乐段。两个乐段皆停留在属和弦上,形成与第二部分的呼应,可以说第一部分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二部分采用3/4拍子的节奏,乐速变得更为缓慢沉重,从属音到主音的弱起使音乐很自然的流入到一种内省性的心理世界中,这段音乐写的堪称圣洁,充分展示出舒伯特对高贵心灵的理解。这部分的结构采用了具有歌谣体特征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第23-30为第一乐段,第31-41为具有对比性的中间部分,第43-52为第一乐段的再现。从整体上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具有问—答性质的有机呼应关系,音乐以一种敏感细腻的方式刻画出音乐形象内心深处微妙的“不安”。

对于磨工爱意的“倾诉”这一浪漫意象在第九首《磨工的花》中展现的尤为让人称绝。这首单曲使用分节歌体形式(四段),配以A大调与6/8拍子的组合。调性单一的音乐为旋律表现诗意的浪漫意象提供出足够的空间。作曲家采用了“花”这一艺术载体,细细品味:爱意盈心的多情磨工为了传递对姑娘的爱意,他智慧的选择在姑娘闺房的窗外栽培花儿,期望花朵的幽香在暮色中沁入入梦情人的心里,在清新的早上,姑娘一打开百叶窗就可以看到寓意磨工多情眼泪的花之露珠。诗意的意象与浪漫的音乐成就至美。

通过以上论析,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心理状态来形成对磨工这一音乐形象的印象,这同时也为诠释者和演绎者提供一个启示,即声乐套曲中的音乐形象与传统的音乐主题承载不同,对其勾勒的功能被融化到其中诸多单曲所意会的形象片段中。

二、套曲的结构特征

这部作品采用的是声乐套曲这一音乐体裁,所谓声乐套曲,又称为连篇歌曲集,在德语中,这个词的本意是“歌曲的花环”,形象地道出了它的本质特征——即由若干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相互关联的歌曲所形成的一件完整的作品。为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作品,有必要对作曲家为何选择这一音乐体裁形式而不是用歌剧的体裁来表现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对于声乐套曲与歌剧的区分问题,美国音乐学者保罗·罗宾逊曾进行过论述,他的基本观点是:声乐套曲与歌剧两种音乐体裁的共同点都是在叙述故事,不同点体现于在叙事线索上,声乐套曲不可避免的会不如歌剧那么有因果关系,声乐套曲通过分曲表达的是孤立的瞬间,而在歌剧中那些起连接功能的事件都会得到交代。据此可以看出,艺术套曲犹如连环画,它具有凝定情感的瞬间性,因此其情感刻画的力度更为强烈。从个体艺术歌曲的结构形态来看,本作品主要采用了两种歌曲结构形态:分节歌曲、通谱歌曲。所谓“分节歌曲”,即各节歌词唱同一旋律的歌曲。在本作品中,采用分节歌曲这一结构形态的是第1首《流浪》、第8首《早安》、第9首《磨工的花》、第13首《绿丝带》、第14首《猎人》、第16首《可爱的颜色》和第20首《小溪的摇篮曲》。所谓“通谱歌曲”,即每节歌词用不同音乐素材的歌曲。采用通谱歌曲结构形态的是第2首《向何方》、第3首《止步》、第4首《感谢小溪》、第5首《憩息》、第6首《疑虑》、第 7首《焦急》、第 10首《泪雨》、第11首《属于我》、第12首《暂停》、第15首《嫉妒与矜持》、第17首《可恨的颜色》、第18首《凋零的花朵》、第19首《磨工与小溪》。需要指出的是,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将近一半是采用分节歌曲的形式,要知道分节歌曲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显得过时的歌曲形态,作曲家们日益将通谱歌曲视为歌曲的标准形式。所以舒伯特重用分节歌曲是一个独具匠心的动作。众所周知,分节歌曲最大的特点是重复,音乐的重复会造成一种单纯的艺术品格,舒伯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采用一种音乐的单纯来影射主人公的单纯。在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方面,如何将作品诸歌曲分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按照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希望、追求、受挫、死亡的过程,保罗·罗宾逊的划分为:1-3为一组,表现磨工的流浪者形象;4-10为一组,主要是描述磨工的求爱过程,11为独立组,标志着磨工求爱的成功;12-13为一组,表现主人公幸福的心境;14为独立组,猎人出现,美梦破裂;15-17表现反讽意味;18-20为一组,表现磨工走向以死亡而解脱的道路。

三、套曲的浪漫性解读

在认知领域,《美丽的磨坊女》被认为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品,因此对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进行追问对于理解作品就自然有着深刻的意义。“浪漫主义”的最基本因素是主观主义,它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康德就此问题曾指出:主观主义就是人的精神参与对现实的塑造。也就是说,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浪漫主义者主张的是“我认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世界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从这个基点出发,就自然形成了浪漫主义者对世界的理想主义态度。然而世界有着客观的现实性,当满怀热情的浪漫主义者遭遇客观现实的抵制时,理想主义者势必处于一种压抑状态,这种“抑郁”状态是一种浪漫主义者的典型状态,如《少年维特之烦恼》。众所周知,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从西方艺术思潮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承载浪漫主义思潮的主要艺术体裁是文学,而随之出现在绘画、雕塑、音乐等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都是从文学领域衍生出来的。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体裁是诗歌,诗歌以精致的诗化语言直接表达人对外界的主观感受。《美丽的磨坊女》就是一部根据诗集片段创作的,作品具有明确的文学标题,通过对歌曲个体与歌曲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部着重叙述主观感受和心理刻画的自传体作品。一般来说,《美丽的磨坊女》之所以受到好评其主要原因是其更加令人感动,这一点源自作品恰好契合了舒伯特更加擅长抒情性表达的音乐性格,因此作品的“抒情性”本身就成为了该作品的意义。从本作品的主人公——青年磨工这一人物形象来讲,通过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我们很容易感悟到舒伯特在此作品中将主人公塑造成为了一位极具原始情感的浪漫主义人物,具有一种“高贵的单纯”美。对于这个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主观性”诠释,保罗·罗宾逊曾用“纯真的自我”、“焦虑的自我”、“渴望的自我”和“自我与自然”来概括。

四、对本套曲的演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舒伯特的这部作品是一首具有典型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因此对于演唱者来说,如何正确演绎这种“浪漫性”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对于一首作品的演唱者来说,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声音去表达是值得考究的。一般来说,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别于歌剧,不需要强烈的音量变化,主要采用半声、特别是高声区控制音量的表现手法,艺术歌曲需要的是一种含蓄的抒情性声音,尚家骧先生对此指出“《美丽的磨坊女》适合于用年轻、明亮的声音演唱,特别是抒情的男高音和男中音最为合适”。从上文对体裁的论述中可以得知声乐套曲是一种片段化、瞬间性的音乐体裁,这就决定了演唱者需要具备不同于歌剧的演唱状态,具备一种敏锐的情感控制和转换能力,主要依靠音乐表现、语言表达和对声音的控制三方面的综合运用来表现作品的内容,而音乐的表现离不开节奏、音高和力度的变化和对比这一原则,在套曲的第一首《流浪》中就充分体现了节奏、力度的变化和对比。歌曲一开始就采用了向上跳跃的音调和活泼、跳动的节奏,塑造了无忧无虑的青年磨工形象。但演唱到第四段时,节奏和前三段相比有所放慢,并加以顿音以表现“沉重的大磨盘”的形象,紧接着以原速轻快地唱下一句,以突出“石磨欢快的舞蹈”的意境。在演唱套曲时还要考虑调性变化而作音色上的调整。一般是大调用明朗、愉快的音色,小调用阴暗、忧郁的音色。从上述对主人公的音乐形象分析中可以看出本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具有典型浪漫主义“主观性”的艺术形象,因此在表现这个角色时需要演唱者依据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来深刻体会这个人物的情感状态,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发展线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演唱声乐套曲应该是一种室内乐的演绎状态,这就意味着演唱者的声乐旋律与钢琴伴奏是一个整体,演唱者表现作品的优劣跟与钢琴伴奏之间的交流状态密不可分。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无论从作品的题材性、体裁性、结构性还是从音乐形象的人文寓意上,《美丽的磨坊女》都堪称是一部典型的浪漫性音乐作品,作品的这些精神内涵决定了演唱者在演唱这部作品时应该采用的是一种室内乐的表达态度,并通过不断的提高艺术修养来完善自我对作品音乐形象的理解,可以说,演唱声乐套曲对于一位演唱者来讲,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修炼过程,更是一种自我艺术修养高度的体现。

猜你喜欢

磨坊舒伯特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磨坊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穿靴子的猫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
舒伯特与《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