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阮的演奏艺术

2011-08-15□周

戏剧之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阮力度音色

□周 桐

浅析中阮的演奏艺术

□周 桐

中阮的音色圆润、富有弹性、优美动听,具有点状滚动、干净利索等特点,在民族乐队中多用于伴奏、重奏和独奏等形式。中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形成了高、中、次中、低音四个声部,自成一族。本文就中阮的音色、力度以及速度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中阮的演奏艺术。

中阮 演奏 音色 力度 速度

乐器演奏就是运用音乐的语言深刻表现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通过演奏者的表演,激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把听众带到一种特定的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中阮演奏亦是如此,能否把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演奏出来,需要演奏者对音乐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读到乐谱就能被音乐所触动,产生与作者要求相一致的、富有感情的创作动力,从而完美地表达音乐。

一、音色变化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音色变化在艺术表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弹奏中阮时,所弹出的音符亦即音色的品质,是能否给人美感的重要因素。中阮在音色上变化很多,演奏前先建立正确的音色概念,去掌握各种不同音色的演奏法和用法。音色从明暗度上可分为几类,即纯与杂、亮与暗、厚与薄、松与紧等。比如右手演奏靠近指板时音色就比较柔和。一位优秀的演奏家应能根据乐曲的不同风格、内容运用各种各样的音色。通过各种音色的变化,使乐曲显现出丰富多彩的立体效果。

拨片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持拨方法要正确,拨片捏得过紧会使手腕僵硬,捏得过松拨片又会在大指、食指间摇晃。强奏时捏得稍紧一些,弱奏时捏得较松一些,总之以适度为宜。其次,拨片触弦深度,即拨片弹弦瞬间入弦的深度。基本触弦深度约占整个拨片的六分之一,即拨片尖端3mm(一般大拇指、食指捏住拨片后还需要露出整个拨片的二分之一)。最后,拨片入弦的角度,即拨片弹弦瞬间与琴弦形成的角度,分基本入弦角度与变化入弦角度。基本入弦角度,应保持拨片与琴弦几乎垂直,稍向左倾斜。无论基本入弦角度还是变化入弦角度均需要根据发音通过耳朵辨别进行调整。拨片与琴弦形成的角度越大,发音越尖锐,任何触弦角度的变化都可能产生由尖利到圆润的不同音色。

二、力度变化

力度变化在艺术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奏前找出中阮的强弱等级:最弱、中弱、中强、最强。这些基本力度等级确定后,再根据乐曲的内容选择出乐曲的基本力度和变化力度。力度变化最基本的就是强与弱,在弹奏中要使强与弱的变化既自然又有幅度。还可以根据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布局整个乐曲,用力度的变化使乐曲层次分明,流畅自然。

通过力度变化产生的音响可以表达愤怒呼号、急风骤雨、雄伟悲壮、奔腾豪放等强烈的情感,也可以表达低声倾诉、喃喃细语、安慰爱抚、叹息抽泣、甜蜜幸福等内心的微妙感受,还可以表达空谷回声、黄昏钟鸣、高山流水、小溪潺潺等大自然的奇观美景甚至阳光、月色、云彩、微风等看得见摸不着的物体。

三、速度变化

速度是音乐的生命,是乐曲演奏的脉搏。无论快与慢,在特定条件下,都需要相对平稳。演奏时要把乐曲的快板、慢板、极快、稍慢等这些原作者的要求分档,做到快而不催。慢而不拖。在演奏乐曲时,首先要非常恰当地把握乐曲的基本速度,使速度建立在可靠、有把握的基础上再求得变化。还要做到稳中求变,变得流畅、通顺,而不是为了变速而变。

同一首乐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演奏,就会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它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试想,如果将一首欢快乐曲的速度放慢两倍来演奏,那么它就会失去欢快的情绪而变得深沉,或是忧郁、悲伤;同样,如果将一首缓慢、沉重的哀乐用加快两倍的的速度来演奏,那么它就不再悲痛,而是变得跳跃、欢快,与原来的情绪截然相反。所以,我们无论在演奏任何音乐作品时,都要仔细看清楚乐曲的速度要求,不但要注意基本速度,还要注意变化的速度,切不可掉以轻心,将音乐的速度随意改变,而引起音乐形象和情绪的扭曲。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例如:《满江红》这首乐曲,是林吉良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由何占豪先生于1990年改编为中阮协奏曲,乐曲在激昂愤慨、充满张力的扫拂音响中,运用吟、揉、虚奏、扫轮等手法,奏出了乐曲的核心素材。乐曲的快板,用叙述和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岳飞率领将士出征鏖战的壮阔场面。深沉的独奏,以缓慢的旋律与节奏,描写了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焦虑心情。十六分音符伴着双重乐音及和弦的运用,使音乐充满动力和张力,在乐队的配合下,使这段乐曲更加有扩张力,乐曲气势更加辉煌,场面更加宏大。这就是快速的运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对中阮的演奏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阮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悉。现在,阮已成为民族管弦乐队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弹拨乐器,在民族乐队的合奏、伴奏、重奏和独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各大专业艺术院校都开设了阮的专业,一大批青少年开始了解、学习阮,将会有更多的人逐渐对阮和阮的作品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徐阳.跟名师学阮[M].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

2、傅雷.傅雷谈音乐[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王一亮

猜你喜欢

中阮力度音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中阮协奏曲《山韵》的音乐意境
《火把节之夜》中阮演奏与琵琶演奏的比较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试论中阮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