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的三个价值

2011-08-07福州市博物馆

海峡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福州建筑

福州市博物馆 董 毅



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的三个价值

福州市博物馆 董 毅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重要标志之一,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的闽都文化以及多元聚合的地域文化,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充分体现着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价值。该文从“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的博物馆”、“近代文士名流的荟萃之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三坊七巷 活化石 博物馆 文化价值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城2200多年,其核心组成部分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它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40公顷。从唐代开始就一直处于福州城市的中心位置,是福州古城历史文化轴线的重要组成。它见证了自中原人入闽以来福州城市发展的变迁。据文献记载,自唐代开始,三坊七巷就已经是贵族士大夫的聚集地,特别是明清时期,更是涌现出了众多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名贤英杰。可以说历朝历代,三坊七巷内的名人留下的足迹,就是浓缩的福州城市文化的变迁历史。它不仅是福州城市发展的一个见证,更是城市文化辉煌发展的见证。许多专家学者对三坊七巷价值的评价是“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的博物馆”、和“近代英杰的聚居地”。

1 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里坊制度的核心是棋盘状的格局,这是里坊制的最初形态,源于汉代,到了三国至唐代,是里坊制的极盛时期,开创了一种布局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后称“坊”)。

坊,是西周时期井田制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居住方式,北魏之前称里。隋初正式以“坊”代“里”。坊,有方形或者矩形两种状态。坊的四周筑有围墙,每面围墙开有坊门。这个制度被后世继承下来。坊门往往还是张贴文告的地方。坊的中间位置是里社,供奉社神,也就是土地神。围绕里社建造住宅。坊内的道路称巷,与坊门相通,其走向基本上是东西方向,南北平行,很少有垂直交叉的。巷之外,还设有支巷,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曲”。按照西周时期的规定,巷至少可以通行一辆车,一辆车也不能够通行的道路,便是曲。在坊内,住户不可以对坊外开门,只能在坊内开门。早出晚归,只能通过巷或者支巷,方能进入自家的院子。北宋以前,坊与市是分开的。在坊中不可以进行商业活动。北宋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坊内可以进行经济活动了,坊墙与坊门逐渐消失。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闽王王审知将三坊七巷按照长安的故居建造,中轴对称,两边东西南北建坊,三坊七巷以南大街为中轴,东西对称:东为塔巷、花巷、锦巷;西为杨桥巷、郎官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等,由于宋、明、清三次大火,把东边的坊巷破坏,而西边保持比较完整。再以南后街为中轴线,东七巷、西三坊也是对称的。而居住区按照里式,外边方正的城郭,内部分工明确,由纵横交错的街巷分割,成方形或矩形,其中由许多小巷弄分割成小分块,小分块内有分割的大小院落。左祖右社,布局规范,居住区与市集布局也很完整。这种里坊制度的特别之处和优点在于:坊制成封闭式,各坊首尾都有总门,到了晚上,坊门关上,坊内有巷,巷内通行,这样便于管制,利于安全。文儒坊的公约碑等就是例证。

在这里,坊巷纵横,宅院错落,深幽雅静;高墙环绕,曲线流畅,门框条石方正,门罩排堵舒展,巷口门楼秀丽,巷面白墙青瓦,巷道石板铺就,结点还盖有过街亭。虽历经千年之变迁与发展,至今仍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唐末、五代、宋元、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加之,原有街巷名称沿用至今,形成了这片“全国少见、江南仅有”的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三坊七巷西、南两边界正好是福州在唐代罗城西、南城墙界址,其外环是当时福州货运重要航道的护城河。目前,城墙虽已无存,但护城河遗迹依然可见。并保留有多座古桥,如西边河渠上保留的馆驿桥、金斗桥、金斗二桥;南边河道上保留的老佛殿桥、澳门桥、安泰桥。其中,澳门桥是罗城南边三座城门之一——清远门外的重要桥梁;安泰桥是罗城正门——利涉门外的重要桥梁。

此外,三坊七巷的巷道空间是该街区最重要的空间特色之一。三坊七巷建筑院落多由曲折幽深的巷道分割或相通,巷道的宽度一般为两侧墙体高度的1/2~1/5左右。因此,虽身处城市中心商业区,却形成了别具特点的“进一步都市喧嚣,退一步小巷深深”的深街幽巷特色。在福州炎热的夏天,巷道没有阳光直射,比较阴凉。部分街巷路面仍由青石板铺砌,显得特别雅致。由于巷道的深窄曲折,饰以两侧建筑大小繁简不同的门面,连续律动的曲线封火山墙和高大曲折的白墙青瓦,形成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轮廓线和有节奏及韵律变化的视觉空间,给人以步移景换的感叹。

背河式水巷空间也是“三坊七巷”重要的空间特色,安泰河本身并不宽,沿河多植榕树,历史上沿河建筑一般紧贴着河道驳岸布置,亲水性极好,所谓“人家尽枕河”、“古榕、流水、人家”的意境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临河住宅多设观景的美人靠,河道驳岸一般均用条石砌成,间隔一定距离便设有水上踏步码头。给沿河景观增加了一道风景线。而沿河部分建筑亦不尽然临水而建,这些建筑一般后退驳岸1.5m左右,形成一条小弄蜿蜒深入内部的住宅。

除了南后街、三坊和七巷外,三坊和七巷分别有联系坊巷的明巷和暗弄的辅助交通系统,由此形成街―巷―弄的三级路网结构。明巷多出现在三坊,如闽山巷、大光里等,用于坊间及河道的联系;七巷之间间距较小,历史上巷间的院落大多南北贯通,通过院落纵向内部空间则可进行巷与巷之间的联系,因此称为暗弄。同时三坊七巷内还较多出现如麒麟弄、喉科弄、连江弄等尽端式小弄。由于街巷相对开敞,暗巷小弄相对封闭,由此形成街、巷、弄三级尺度逐步减小和私密性逐渐增加的变化有序的传统空间序列。

2 明清建筑的博物馆

三坊七巷的建筑是以南后街为南北主轴线,西面为坊,以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为主要构架;东面是巷,以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为主要构架。坊是居住的地方,巷是其中的道路。被誉为中国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迄今还保留有159处200多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建筑,其中9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为省、市、区级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目前保存完好的建筑不乏极尽工巧的精品,大至院落规模、总体形制、建筑结构、整体风格;小至墙面铺砌、门窗样式、材质色调,无不体现着福州古民居所特有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无不传承与记述着福州别具一格的建筑语汇。其建筑质量之高,是福州人历来重视建筑的优良传统所致,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具体而言,其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适应福州潮湿温热气候特点的建筑结构

从建筑的结构布局上讲,坊巷内民居在左右山墙上开凿的小门,便于主、附厝之间的空气流通;高出一般民居的屋顶,在隔热采光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吸纳东南方吹来的凉爽气流;各厢房、披榭的雕花门户,夏可透气,冬可贴纸或镶玻璃,使建筑成为适合人居的环境。这些做法,都是适应福州潮湿温热气候特点的优良举措。

从建筑的结构用材上讲,就地挖出的泥土夯筑起高高的马鞍墙,既防火又防盗;掘地后形成的地穴可作为花厅中的鱼池和厢房地板下的防潮沟;构屋材料选用福建北部林木、东南沿海的花岗岩,使建筑具有极强的防潮隔热功效。

2.2 体现传统家族伦理观念的建筑布局

坊巷内住宅在平面布局上大致分为大门、院落、庭园及其附属建筑三个部分。一般是将大门、院落安排在一个轴线上,庭园及其附属建筑物安排在轴线的另一侧,形成既对称又变化的平面格局。这种布局符合封建家庭长幼、内外、男女有别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极好的私密性。

2.3 蕴含深厚艺术底蕴的建筑细部

马鞍形墙脊和鹊尾翘角,曲线鲜明而流畅。居高俯视,重重叠叠的封火墙犹如层层波浪,此起彼伏。山墙面上的彩绘与灰塑,色彩斑斓,造型优美,内容丰富,无论是表现忠孝节义的教化故事或是吉祥如意的花鸟图案,都表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大木梁柱和大石条块粗犷、厚硕,给人以巍峨壮观的感觉与印象。宅院内的诸多木雕、石刻,亦尽显其精美雅致。宅院内门窗镂花极为精巧细腻。作为起居所的通道讲究门面美观,房门、隔扇则讲究材质,多用楠木、檀香等珍贵木材。斗拱、月梁、悬钟、雀替等重要部件多作重点雕刻,梁架攀间雕刻一斗三升,既是承重又是装饰。此外,三坊七巷民居的“宁波门”、“六离门”、“覆龟亭”等都是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品建筑。

综上所述,三坊七巷民居建筑所具有的高贵气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所呈现的艺术品质,无不凸现着其优秀的历史、人文、科学、艺术价值。难怪海内外专家学者都把三坊七巷誉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

明清时代,“三坊七巷”已是寸土寸金,难有大的空间给人构筑大型园林。然而,这并不能阻止福州人亲近自然的渴望与发明创新的智慧。因此,借助于天井、花厅、庭院,人们在这里营造着他们怡情养性的理想场所。如称作“花厅”的庭院,通常布置一座厅堂或双层楼房,种花植树,开掘池沼,建造假山;在池沼和假山间配置亭台、楼阁或水榭、石桥,为了节省地方,假山上的亭子不少为半边亭或四分之一角亭,同时布以“雪洞”,这些园林以黄巷38号小黄楼前的花厅最具代表性。此外,安民巷的麒麟弄假山、塔巷的王麟故居、宫巷的林聪彝故居、郎官巷的二梅书屋、后街的董执谊故居、文儒坊的陈承裘故居、光禄坊的光禄吟台、衣锦坊的水榭戏台等都风格各异,隽永雅致。晚清以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三坊七巷民居中的花厅亦染上了近代色彩,如出现了西式或中西合璧的楼房,以文儒坊19号花厅(陈季良故居)、郎官巷20号(严复故居)西花厅最具代表性,但这并不影响三坊七巷园林建筑的总体格局,依然真实客观地反映着福州家庭小园林别具一格的独特韵味。

3 近代文士名流的荟萃之地

唐乾符六年(879年),黄巢攻克福州城,队伍路经黄巷,因仰黄璞文名,至安民巷口出榜安民“灭炬而过,勿扰儒者”。唐大顺二年(891年),黄璞登进士第,成为“三坊七巷”第一名士。后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坊七巷历代出举人300名,其中解元9名,亚魁5名。登进士的151人,其中状元2名、榜眼2名。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福州与中原联系很少,唐朝开始,中原文化渐渐传入福州。唐李琦、常衮先后主政福建,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福州教化之风渐盛。三坊七巷文气的涵养,从中晚唐开始,经过宋元的培育,到明朝就很兴盛了。地灵人杰,励志苦读,科甲之家涌现:有五子登科、六子登科、七子登科、四世五进士、三翰林、十举人、四代七进士……等等数十位。科甲入仕的就更多了。三坊七巷是古代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宋初,福州出现“海滨四先生”,其中三位就出自三坊七巷。当时的书院,还有元、明、清社学、私塾、新学,广泛分布。1902年同盟会员林白水、方声涛等在文儒坊卢家祠创办新型学校,即福州蒙学堂,培养出了许多革命青年,林觉民、林尹民、林文、方声洞等都在蒙学堂学习过。还有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宝琛的夫人王眉寿在光禄坊玉尺山房创办的福建女学师范传习所(后为福建女子师范学校)等都出自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不仅以她的古建筑闻名于世,她还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南宋学者吕祖谦的这一首诗正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描绘了福州读书人多,以及深夜苦读的景象。

“三坊七巷”是藏龙卧虎之地,这里的名人密度大、品位高、门类多、文化底蕴丰厚。郁达夫先生有一段经典的描述:“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均是钟鸣鼎食之家,象林文忠公的林氏、郑氏、沈葆桢家的沈氏都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难怪有人说“三坊七巷”是近代中国名人之都。正是从这样的小巷里,历代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他们走出幽深的坊巷,走向八闽大地,成就了一番事业,为中国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乃至影响全局的作用。

[1] 黄启权. 三坊七巷志[M]. 福州: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9.

[2] 林枫. 榕城考古略[M]. 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80.

[3] 福州市文化局编. 福州文化志[M]. 福州: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福州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