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考试舞弊行为的探讨

2011-08-07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赵文光

海峡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评卷监考舞弊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赵文光



对考试舞弊行为的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赵文光

从考试诞生之日起,针对考试的舞弊行为也随之产生,考试与舞弊历来就是一对矛盾体。该文试图从考试舞弊行为根源的追溯上,结合在考试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舞弊现象,对考试舞弊行为作简要分析,并从当前考试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治理考试舞弊行为的对策。

考试舞弊 考场监督 诚信系统

据《胡适谈考试与教育》一文认为,考试制度始于汉朝,大约在西历纪元前124年,距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了。也有人认为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创的科举制度是世界考试制度的鼻祖,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不论依据哪种说法,考试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了。目前在中国,各种考试名目繁多,每年参加考试的考生上千万。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考生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培养、选拔。随着考试的功利性增强,考试舞弊现象也越来越猖獗,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如何杜绝或减少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考试舞弊行为,是每一位考试管理者的责任。本文结合多年考试管理实践,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1 对考试舞弊根源的探究

形成考试舞弊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从根源上探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1.1 考试的功利性

考试作为测量和评价人的知识、才能的手段,为历代统治者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吏、网罗人才的途径。同时,它具有的相对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为平民百姓入仕做官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不管是穷酸秀才、落魄书生,一朝科举高中,即刻名利双收。有多少学者为了功名利禄“头悬梁、锥刺股”。又有多少人为了金榜提名不惜铤而走险,科场舞弊,虽“斧钺相加,亦前仆后继”。

历史进入现代,考试的范围更广、功利性更强。一个人入学要考试,毕业要考试;有的考试是一考定终身。对于学校而言,教育考试也用来衡量和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的好坏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进入社会,考试的竞争则更加激烈。国家公务员招聘考试有的职位达到了4000多人竞争一个岗位,要求更高、条件更苛刻。一旦考上,一辈子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过上无忧的生活。社会各行业有各行业的要求,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法官、律师要过司法考试,医生要有执业医师证,导游要有导游证,司机要有驾驶证等等。许多行业都要经过考试取得进入这一行业的资格证。

可以想象,在舞弊成风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考生面临一个关乎自己的功名利禄、前途命运的考试,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毫无把握或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作弊能轻松实现自己的目的,却被发现的几率很小,即便被发现,按现在的处罚规定:当次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情节重的停考一至三年,以后还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铤而走险、考场作弊就成为一些人的选择了。

1.2 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缺位

现代考试舞弊现象,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利益的诱惑来解释了,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透过功利主义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道德意识的缺失和法律的缺位才是考试舞弊愈演愈烈的主因。

社会道德意识表现在考试领域就是“诚信考试光荣、考试作弊可耻”。诚信教育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诚信的教育从小抓起,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慢慢养成,逐渐巩固。树立了牢固诚信意识的考生,自然不会去作弊。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校育人的头等大事。但现在的学校把文化课作为重点来抓。把文化课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检测评估教育的依据。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了道德教育,以致于学生的诚信意识日渐淡薄。诚信意识缺失到一定程度,社会道德意识将急剧下滑,人就分不清事情的对错、好坏。在面临关系自己前途命运的时候,难免会置诚信承诺于不顾,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当前,人们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过去的规章制度已不能约束考试违纪、舞弊行为。舞弊者受到的处罚与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无关痛痒,一般的党纪政纪处罚、停考、成绩无效等处罚,难以使舞弊者却步。考试舞弊愈演愈烈,考试管理越来越难。考试管理者时常受到恐吓,诚信考生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侵害。考试管理者无法可依,缩手缩脚,不敢管理,这与香港、美国、英国等依法治考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说,考试舞弊愈演愈烈与法律的缺位也有很大关系。

1.3 考试方式、方法影响考试安全

闭卷、笔试、大规模的全国统一考试,这一恢复高考时的考试方式方法,被以后各类考试采用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此类型考试,便于规范化、格式化、标准化,能有效地考核人的记忆力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准确程度。但这一考试方式方法有它的缺点,它对考试管理水平、考试环境、考生素质要求很高。考生一旦提前获得了考试内容,他的考试成绩将不再真实。如果考试内容传播开来,整个考试就失败了,其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由于利益的驱使,内外串通泄密的事件也屡有发生。从命题、制卷到运输、保管,一直到开考都存在试卷的泄密可能。为确保试卷安全,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再严密也有漏洞。所以,这种考试方式、方法容易被考试舞弊者钻空子。

2 目前考试存在的安全隐患

就现实管理层面考虑,形成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

2.1 考场监督漏洞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认定为违纪。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发现和做到,一是没有探测设备,二是没有法律规定可以搜身。再者,监考的监督普遍弱化,一般的考试,监考面对考生作弊,经常是视而不见,只要考场不乱,很少干预。

2.2 考务管理上的漏洞

一个考点一般设立一个考务办公室,有些考场却分散在几座大楼内,监考员领取试卷到考场时间比较长且缺少监督。据报道,有监考员利用这个时间差,复印试卷作弊。考试完后,监考员从收卷到考务办公室装订试卷,没有时间规定。笔者在巡视时遇到过此类事情,别的考场试卷都装订完了,个别考场还没到考务办公室,只好派人去催。查遍各种教育考试的考务规定,都没有时间上的要求。不能不说是个小漏洞。

2.3 评卷工作上的漏洞

评卷前,答卷一般都是密封好的,各科在送评前还要打乱考区、考点、考场,统一编号。统编号码对评卷教师保密。一般来说,评卷教师是不可能知道所评试卷是哪一个考生的。但在实际评卷工作中,经常遇到考生找到评卷教师或评卷管理人员要求提分。一开始笔者也很困惑,评卷教师是怎么找到该考生的试卷的?后经过多番调查了解,才大体知道内幕:原来个别评卷教师利用答卷顺序必须从小号到大号装订密封的规定,根据考生的座位号、笔迹、试卷预留记号找到考生的答卷,考生越少越容易找到。在寻找时,考试管理人员一般不会注意到或想不到。评卷人员多数视而不见,更不会多管闲事。

3 治理考试舞弊行为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形成考试舞弊的原因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制度漏洞,也有管理问题。以此,治理考试舞弊现象必须多管齐下,系统运作。

3.1 尽快制定国家考试法

制定国家考试法,是客观需要,是时代的呼唤。要建立法治国家,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法可依”。现在全国教育统一考试,每年有数千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职称考试每年也各有几百万人参加,其它各种证书的考试人数则难以统计。如此多人参加的考试,需要法律来调节和保障。制定考试法不仅体现了依法规范国家级考试的秩序,还为维护广大诚信考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国家也需要考试法来填补国家在考试方面的法律空白。

考试现实需要立法。随着考生法制观念的增强,对考试机构的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考试舞弊越来越猖獗,以往的处罚规定难以约束考生的行为。从2000年到现在短短的10年,就发生了广西陆川大面积高考集体舞弊案、广东电白高考集体舞弊案、2000年湖南嘉禾高考集体舞弊案、河南濮阳高考集体舞弊案、河南省汤阴县一中分校考点高考集体作弊事件,处罚的个体舞弊案件是数不胜数,作弊得逞者更不在少数。管理者面对考场内外的舞弊行为显得软弱无力。没有考试法,管理者就无法可依,处罚失据,很容易引起法律纠纷。很难有效地保护考试工作人员和考生的合法权益。随着考试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科技作弊手段进入考试领域,没有法律的保驾护航,很难遏制考试舞弊的漫延。中国历史上几宗最大的、最惨烈的科场舞弊案经过严厉打击和处罚,多少年内再未发生。在越来越猖獗的考试舞弊面前,用党纪政纪的处罚,用道德的说教来劝阻,已不能遏制它的快速漫延。只有用法律的力量和法律的威严,才能震慑住大多数企图作弊者,使违法者得到惩处,守法者得到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从而实现考试的“平等、公正”原则。

3.2 构建诚信考试系统

历史上也有严刑峻法,为什么还存在舞弊案件呢?我们的各种考试也有各自的安全管理机制,为什么舞弊现象越来越猖獗呢?原因在哪里呢?答案只有一个:社会的诚信出了问题。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了考试舞弊;社会的不良风气、法治的不健全、考试方式的落后助长了考试作弊。一纸承诺书在诚信者心里重如千斤,在舞弊者心里轻如鸿毛。要想从人的心灵深处剔除舞弊的毒瘤,必须加强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起“诚信光荣、舞弊可耻”的牢固信念。同时,要构建考试诚信档案。笔者非常赞同《论诚信考试控制系统的构建》一文的观点和构想,全国各行业都应该建立诚信档案。这在香港、美国、欧洲等国家已经建立多年,这是这些国家社会诚信度高、考试舞弊现象少的重要原因。在中国,银行业已经建立了个人贷款信用档案。前有车、后之辙,我们建立考试诚信档案应该不会有大的困难与阻力。考试诚信档案是社会诚信档案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考生的考试诚信情况;一次作弊,终身记录,让企图作弊者知而却步。但实施前要广泛宣传,深入进行普及性教育,从小孩懂事就要进行诚信教育,并应成为学校、社会教育的必修课。只有社会诚信度上去了,考试舞弊发生率才能降下来。

3.3 提高监考员待遇,增强责任心

我们现在的考场一般是30个考生,2个监考员,一前一后监督考生考试。考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监考员的眼睛,别说作弊,一个小的动作,有经验的监考员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考生作弊,监考视而不见,这里另有原因。除去串通作弊的嫌疑,有两个原因:一是怕打击报复,法律保护不了自己。二是待遇过低,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愿负那么大责任。据笔者了解,在所有的考试中,教育考试监考费给的是最低的,一般是一天50~100元,合一小时10~20元。监考者平时的工资在3000~5000元/月,每天140~230元,教育考试大都安排在双休日,按国家劳动法规定,节假日加班要给双份工资,也就是监考费应在280~460元/天之间。对比一下香港考试局发放监考费情况:主监考一小时100~180元,一天按监考4小时计算,香港监考员一天监考费是400~720元,是我们的8~10倍。所以香港人都愿意当监考,把它视为很好的工作,非常珍惜、非常负责。我们的情况是,教育考试责任重大,学校不愿接,教师因报酬少而不愿监考,学校和教师都没有积极性,全靠上级的压力和个人的关系。加上现在社会治安环境不好,人心浮躁,监严了怕打击报复,而法律又保护不了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让他认真去组织和监考怎么可能呢?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劳动法和责任的大小,给予监考人员应有的待遇和报酬,以此提高监考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有效治理舞弊行为。

3.4 建设标准化考场

在社会诚信普遍低下,考试法又不能及时到位情况下,建立标准化考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它能有效监控考场内外情况,及时反馈给考务办公室,能有效、及时地发现和制止考试舞弊,减轻监考员的压力。同时,录像资料还具有舞弊追踪与舞弊证据作用。建设标准化考场投资巨大,但回报丰厚。综合利用好了,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企图舞弊者也是一种震慑和挽救。到那时,考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3.5 实行灵活的考试方式、方法

我们现在的考试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考试。在政府的领导下,全国考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套试卷下接受知识的检测。有利的方面是:考试规模大,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统一标准下,公平、公正地评估和检测每一个考生的知识与才能。不利的是:在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情况下,舞弊在所难免,一旦试题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以此看来,考试规模越小风险越小。由于目前大学招生计划是以省、市、自治区下达,所以高等教育可以尝试以省、市、自治区单独命题考试,减小规模,减少风险。从把教育权还给学校这一理念看,由招生学校命题考试、选择考生也是一条减小规模,减少风险的改革之路。一般的考试,由于规模和影响较小,可以尝试更灵活的考试方法,比如,英语四六级考试可由一年2次增加到4次,由单纯的笔试、听力,改为写文章,增加口试,在与考生的轻松谈话和拉家常中测试考生的英语水平,完成考试。既改变了四六级是哑巴英语的形象,减轻了试题保密的压力,又彻底杜绝了利用无线通讯工具作弊的可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改为培训后即开卷考试,或写教案或增加讲课环节,让抄袭和替考成为不可能。由于有了互联网,有的考试还可以尝试远程考试方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上机考试,可以不定时地多次上机考试,直到过关为止。考试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没有必要作弊。考试方法多种多样,不一定局限在大规模的闭卷考试上,其它方式方法同样可以准确测试考生的学业水平、才智能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作弊。要杜绝和遏制考试舞弊,必须改变考试思路,让考生抛弃死记硬背的观念,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考试。

猜你喜欢

评卷监考舞弊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监考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画海”评卷
大规模考试网上评卷中趋中评分的成因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监考老师
在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原因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