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大白菜新品种京春黄的选育

2011-08-07余阳俊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徐家炳汪维红

中国蔬菜 2011年18期
关键词:黑腐病净菜霜霉病

余阳俊 张凤兰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汪维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1 选育过程

京春黄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1bj25和0034配制而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种。亲本01bj25是2001年引入日本春大白菜品种庆春,自交后每年春季大田选择抗病性、耐抽薹性及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夏秋季人工加代自交选留低亲和指数株系,经过5代连续自交分离、选择,于2004年初步育成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早熟,抗病毒病、霜霉病,耐抽薹性强,外叶深绿色,叶球合抱,球内叶黄色,配合力强。另一亲本0034是2000年引入山东春大白菜品种一公斤春,自交后每年春季大田选择抗病性、耐抽薹性及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夏秋季人工加代自交选留低亲和指数株系,经过5代连续自交纯化,于2004年初步育成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早熟,抗病毒病、霜霉病,耐抽薹性强,外叶深绿色,叶球合抱,球内叶黄色,配合力强。

2004年以01bj25和0034为双亲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参加北京市春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201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05~2006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每年3月7日于温室播种育苗,4月1日定植于露地,对照为强势。小区面积1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京春黄两年试验结果均表现对病毒病及干烧心病的抗性较强,丰产、稳产,而对照强势表现为坏死性病毒病及干烧心病发生较重。2005年京春黄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6 720 kg,较对照强势增产14.3%;2006年京春黄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6 804 kg,较对照增产15.7%。

2.1.2 区域试验 2008~2009年参加北京市春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均在昌平、怀柔、顺义、通州、延庆设5个试验点,3月5播种育苗,4月5日定植;其中延庆试验点因海拔高推迟到3月25日播种育苗,4月25日定植。小区面积15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京春黄两年平均净菜产量为6 361 kg·(667 m2)-1,较对照春宝黄减产2.3%,差异不显著,在7个参试品种中居第4位(表1)。

2.1.3 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 2009年在昌平、怀柔、顺义、通州和延庆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播种期同区域试验,小区面积132 m2。京春黄每667 m2净菜产量为4 270~8 244 kg,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5 861 kg,比对照春宝黄减产12.8%(表2)。究其原因,京春黄生长期较长,定植后60 d(天)左右成熟,若在完全成熟前采收,因紧实度原因会造成产量偏低。本试验不同生产试验点就发生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相差一倍的现象,而试验期间京春黄并无明显病害发生。由于京春黄耐抽薹性强,可提早定植,如提早到3月25~30日定植,肥力充足,叶球充分成熟,单球质量可达2.5 kg以上,每667 m2产量可大幅度提高。

2008~2010年在北京、河北、山东、甘肃、云南、贵州等地进行示范推广,累计种植面积1 600 hm2,市场反映较好。

表1 京春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2 耐抽薹性

在2 a区域试验和1 a生产试验中,京春黄无抽薹现象,平均中心柱长3.66 cm,占球高的13.5%,与对照春宝黄(平均中心柱长3.66 cm,占球高的14.6%)相当,说明京春黄耐抽薹性较强。

2.3 抗病性

表2 京春黄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在2008~2009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京春黄对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软腐病和干烧心病抗性强。田间病害调查结果表明:京春黄未发生病毒病和黑腐病,霜霉病病情指数10.4,软腐病发病率1.0%,干烧心病(叶球内部质量)除2008年零星发病外(发病率仅0.6%,病情指数0.5),2009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均未发病;而黄心对照春宝黄2009年5个试验点干烧心病平均发病率6.0%,病情指数2.4,其中昌平试验点干烧心病发病率高达30.0%,病情指数12.2。

2009年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京春黄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黑腐病,病情指数分别为8.83、24.96和16.68,而对照春宝黄表现为抗霜霉病、黑腐病,感病毒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3.99、27.19和56.39。京春黄3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特别是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对照。

2.4 品质

京春黄叶球近筒形,为浅黄心品种,切面黄色均匀,较符合市场对黄心品种的需求。2008年经本中心营养品质实验室营养成分分析,京春黄水分含量95.6%、VC 262 mg·kg-1(FW)、可滴定酸0.12%(FW)、可溶性糖1.63%(FW),粗纤维0.43%(FW)、蛋白质1.01%(FW)。

3 品种特征特性

定植后55~60 d(天)收获,耐抽薹性强,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黑腐病。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9.0 cm,开展度53.5 cm,外叶深绿色,叶面皱,叶柄浅绿色,球内叶浅黄色。叶球合抱,球高27.3 cm,直径14.9 cm,球形指数1.9,单球质量2.2 kg,净菜率66.3%。每667 m2净菜产量6 000 kg左右,已在北京、河北、山东、甘肃、云南、贵州等地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黑腐病净菜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净菜上市了
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
保护地胡萝卜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净菜上市”对农业意味着什么?
净菜上市有“钱景”亦有隐忧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净菜,如何更快迈上百姓餐桌?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