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分型与女性皮肤刺痛敏感性的相关性

2011-07-20王学民余玲玲杨丽洁曹旖旎

关键词:偏颇乳酸分值

袁 超,王学民,余玲玲,杨丽洁,曹旖旎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 200443)

在近十几年来,“敏感性皮肤”的概念已为广大皮肤科医生所接受[1-3]。应用不同方法对敏感性皮肤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成为目前皮肤科学界和化妆品企业的研究热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研究课题组经过长达30年研究,编制了《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发现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并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制定了中国人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4]。这将对中国人的疾病预防和促进健康起到重要作用[5]。本研究旨在将中医体质判定的方法与经典乳酸刺痛试验进行方法学上比较性和关联性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中医理论和中医体质学说进一步认识和剖析中国女性敏感性皮肤的体质现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8名健康女性参加试验,年龄18~45岁,平均(33.45±6.98)岁。试验时间为 2011年1月10日—1月20日。所有受试者面部皮肤外观健康光滑,无红斑、脱屑等皮疹,无其他皮肤疾患或系统性疾病。试验前,每位受试者被告知试验的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乳酸(Sigma公司),100%乳酸应用蒸馏水稀释为10%的溶液,常温保存。

1.2.2 方法

1.2.2.1 乳酸刺痛试验 按经典乳酸刺痛试验方法进行操作[6]。选择受试者鼻唇沟部位进行试验,将10%乳酸溶液50 μL滴在直径为0.8cm的滤纸上,分别在30sec、2.5 min和5 min询问受试者刺痛感,按4分法进行评分(0分为没有刺痛感,1分为轻度刺痛,2分为中度刺痛,3分为重度刺痛)。2.5min和5min的刺痛感累计≥3分者为乳酸刺痛阳性者。

1.2.2.2 中医体质类型判定 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分九个不同项目进行问卷。请受试者根据近一年体验和感觉回答相应问题,回答该表中全部问题,每一个问题按照五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值及转化分值,依照标准进行体质类型判定[4],见表1。原始分值=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值=[(原始分值-条目数)/(条目数×4)]×100。

表1 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医学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对不同偏颇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应用Wilicoxon方法比较乳酸刺痛阳性者和阴性者刺痛分值差异,及不同类别中医体质人群乳酸刺痛分值差异;应用Pearson系数比较乳酸刺痛分值与九种不同中医体质转化分的相关情况。所有统计学水平均定为P<0.05。

2 结果

2.1 乳酸刺痛试验的判定结果 通过乳酸刺痛试验,乳酸刺痛者有74人,乳酸刺痛阴性者有124人。其年龄分布及乳酸刺痛分值详见表2。

表2 198名健康女性乳酸刺痛试验结果(±s)

表2 198名健康女性乳酸刺痛试验结果(±s)

注:*表示在P<0.01的水平上,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判定乳酸刺痛阳性者乳酸刺痛阴性者人数74 124年龄(岁)33.09±6.62 33.67±7.20乳酸刺痛分值3.68±0.60*1.35±1.33*

2.2 中医体质判定及不同体质女性的乳酸刺痛分值结果

2.2.1 不同中医体质的人数分布情况 通过中医体质分型的判定方法,对198名受试者的问卷分值进行分析判定。比较不同类别中医体质人群的乳酸刺痛分值,各种体质之间乳酸刺痛分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五种不同体质中,乳酸刺痛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否”、“偏颇体质”、“倾向偏颇体质”、“基本平和质”、“平和质”,中医体质越平和,乳酸刺痛分值越小。见表3。

表3 198名女性的中医体质分型的分布情况及相应乳酸刺痛分值(±s)

表3 198名女性的中医体质分型的分布情况及相应乳酸刺痛分值(±s)

1 2 3 4 5分类情况肯定平和质基本平和质倾向偏颇体质偏颇体质否判断标准平和质分>60,其他8种体质<30分平和质分>60,其他8种体质<40分平和质分<60,其他8种体质30~39分不论平和质分,偏颇体质>40分平和质分<60,其他8种体质<30分人数55 26 18 80 19乳酸刺痛分值2.11±1.61 2.15±1.62 2.17±1.58 2.19±1.59 2.79±1.47

2.2.2 八种偏颇体质在“基本平和质”和“倾向偏颇体质”两种人群中的判定情况 按照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对“基本平和质”和“倾向偏颇体质”人群中的偏颇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这类“中间体质”人群中,以“虚”性体质为主,“阳虚质”(18人)、“阴虚质”(17人)和“气虚质”(10人)为前三名。见图1。

2.2.3 八种偏颇体质在“偏颇体质”人群中的判定情况 八种偏颇体质中凡大于40分者均认定为该项偏颇体质。共计有80名受试者为偏颇体质,而同时兼具两种和两种以上偏颇体质者有43人。统计八种偏颇体质在80名受试者中出现的频次,以“阴虚质”(45人)、“阳虚质”(43人)和“痰湿质”(27人)为前三名。见图2。

2.3 乳酸刺痛分值与中医体质九种体质分值的相关性 应用Pearson系数比较乳酸刺痛分值与九种不同中医体质转化分的相关情况,发现乳酸刺痛分值与两种偏颇体质分值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一是“痰湿质”(P=0.03),另一个是“特禀质”(P=0.05)。乳酸刺痛分值与九种中医体质分值的相关系数及P值见表4。

表4 乳酸刺痛分值与九种中医体质分值的相关系数及P值

3 讨论

依据中医学理论,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每个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易感程度和病变类型的倾向性。本研究首次将2009年颁布的中医体质分型方法应用在敏感性皮肤的研究中,希望能够通过深入调查中国健康的青中年女性中医体质,并比较分析中医体质分型和经典敏感性皮肤判定的相关性,寻找中国女性敏感性皮肤的中医体质根源。

在中医体质判定中,中国健康的青中年女性体质分型分布情况:有40%(80/198)女性属于“偏颇体质”,而“完全平和质”女性有 25%(55/198)。“偏颇体质”中最多为“阴虚质”和“阳虚质”。在中医学的“八纲辨证”中,用“虚实”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正邪盛衰。“虚证”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而虚证在皮肤上的体现,可以理解为皮肤屏障功能的降低。在王琦对九种体质的解读中[7],认为“阴虚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引起的,易阴虚内热,常会出现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而“阳虚质”是因为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常出现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从这两种体质的定义及表现可以看出,“阴虚质”和“阳虚质”人群对于气候或内源性因素处于不易耐受的状态,这和“敏感性皮肤”的定义还是有很多的共同特征的。Bornkessel通过研究认为[8]:“敏感性皮肤”是指一种对外界刺激原比正常皮肤反应性更高,反应程度更大的皮肤类型。而这些外界刺激原就包括“冷热刺激”与“季节改变”。在本研究中,“高的反应性”就体现于“偏颇体质”人群的乳酸刺痛分值高于“平和质”人群。

在分析乳酸刺痛分值与中医体质九种体质分值的相关性时,发现与乳酸刺痛分值有统计学意义的两种体质分别是“痰湿质”和“特禀质”。在王琦对九种体质的解读中[7],认为“痰湿质”是因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常常对梅雨季节和湿环境适应能力差;而“特禀质”是一种特异性体质,是在外界因子的作用下,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反应性增强。这两种体质与乳酸刺痛分值的相关系数不高,均为0.14,可能本试验选择的样本量不大,但从两种评价方法定义上就可以认为存在概念上的重叠性,说明中医体质学在敏感性皮肤的研究中还是值得深究的一个方向,同时对于未来的研究中,是否能够通过中医体质的纠正来改善皮肤的敏感程度,均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1]王学民.敏感性皮肤的认识和评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11):685-686.

[2]吴琰瑜,王学民.敏感性皮肤的测定及其评定[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9(4):249-251.

[3] Primavera G,Berardesca E.Sensitive skin:mechanisms and diagnosis[J].Int J Cosmet Sci,2005,27:1-10.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5]任小娟,王琦.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研究初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1(9):580-581.

[6]Wu YY,Wang XM,Zhou YT,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stinging,TEWL and capacitance[J].Skin Res Technol,2003,9:90-93.

[7]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达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8]Bornkessel A,Flach M,Arens-Corell M,et al.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a washing emulsion for sensitive skin:mild impairment of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pH,barrier function,lipid content,integrity and cohesion in a controlled washing test[J].Skin Res Technol,2005,11:53-60.

猜你喜欢

偏颇乳酸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对年薪制的内涵理解不可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