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基强的松龙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痰细胞TGF-β1的影响

2011-07-1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嗜酸中性粒细胞

戴 斌

(咸宁学院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湖北 咸宁 437100)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和不可逆性气道重构为特点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甲基强的松龙(MP)是临床治疗哮喘应用较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其能否通过干预TGF-β1的表达来干预哮喘气道重构,目前相关的报道较少。本实验主要研究对MP哮喘痰液中TGF-β1的表达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MP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1 材料和及方法

1.1 标本采集对象

为2010年咸宁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规律吸入皮质激素3个月以上(布地奈德,临床缓解期200μg/d,慢性持续期800μg/d),进入本研究时继续使用。各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一般情况()

表1 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一般情况()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正常对照(n=10)临床缓解期(n=8)慢性持续期(n=14)性别(男/女)4/6 3/5 9/5年龄(岁) 27.0 ±3.1 35.6 ±13.757.8 ±14.4*

1.2 入选标准

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肺功能正常。哮喘的诊断、分期和急慢性持续期分级均按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所有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均无吸烟史,近6周内无呼吸道感染,近3个月内未曾接受口服皮质激素治疗,并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正常对照组10人,临床缓解期哮喘8人,慢性持续期哮喘14人。

1.3 标本收集及处理

患者在诱导前15min接受万托林一喷,通过雾化器吸入3%的盐水15min,第一次咳痰舍去,中间有痰可咳入试管内。整个过程最多进行30min后停止或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停止。痰液加1.2倍0.1%二硫苏糖,1500rpm离心10min,细胞沉渣以无菌PBS混悬,进行细胞计数。取部分细胞悬液涂片,瑞-吉染色,行细胞分类计数。痰细胞培养参考Profita等的方法[2]。每例细胞悬液分为2份,1份作为空白组不加MP,以观察细胞因子的自发释放;1份加MP(Sigma,终浓度10-6mol/L),为MP干预组。5%CO2温箱培养12h,分离上清液,-20℃保存待测。痰液均采用美国R&D 公司生产的 TGF-β1实际盒,MULTISKAN MK 3型自动酶标仪,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TGF-β1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非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25% ~75%)表示。组间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空白组与DEX处理组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各因素之间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痰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比值(%)

与对照组12.1(6.8 ~19.7)比较,临床缓解期和慢性持续期哮喘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比值显著增加(P<0.05),见表2。

表2 各组痰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比值(%)

2.2 痰细胞体外释放TGF-β1以及MP的影响

慢性持续期与临床缓解期哮喘组痰细胞TGF-β1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慢性持续期哮喘与临床缓解期哮喘相比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痰细胞经MP干预后,慢性持续期与临床缓解期哮喘组TGF-β1水平无显著变化(P >0.05),见表3。

表3 慢性持续期与临床缓解期哮喘组TGF-β1水平比较

2.3 TGF-β1浓度与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比值的关系

痰细胞自发释放的TGF-β1浓度与痰中性粒细胞(P<0.01)和嗜酸粒细胞比值(P<0.001)均呈正相关。

3 讨论

气道受到慢性炎症因子反复刺激引起了气道重构,其一旦形成就很难再逆转,因此防止气道重构是哮喘防治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有学者认为TGF-β1是具有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胶原蛋白作用的细胞因子,是致气道重塑的重要细胞因子[3,4]。相关研究发现,TGF-β1在哮喘气道组织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存在高水平表达。但关于TGF-β1在诱导痰中的检测少见文献报道。在哮喘治疗方面,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抑制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的活性及其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产生,但对中性粒细胞却不能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发现在持续使用吸入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其诱导痰细胞在体外自发释放的TGF-β1显著高于正常人,而且在体外不能被MP所抑制,这一观察结果尚未见文献报道。此外,还意外发现,痰细胞自发释放的TGF-β1,在临床缓解期哮喘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哮喘,提示吸入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并不能减少痰细胞TGF-β1的表达。同时,痰细胞自发释放的TGF-β1浓度与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比值均呈正相关。推测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在TGF-β1产生以及由其介导的气道重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MP体外干预不能明显抑制痰液TGF-β1的释放,MP在控制中性粒细胞炎症及气道重构方面存在局限性,还不能完全预防气道重构的发生。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3

[2]Profita M,Galiardo R,Di Giorgi R,et al.In vitro effects of flunisolide on MMP-9,TIMP-1,fibronectin,TGF-β1release and apoptosis in sputumn cell freshly isolated from mild to moderate asthmatics[J].Allergy,2004,59:927

[3]朴红梅,安昌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9):115

[4]Xie S,Sukkar MB,Issa R,et al.Mechanisms of induction ofairwaysmooth muscle hyperplasia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J].Am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07,293(1):245

猜你喜欢

嗜酸中性粒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英文的中性TA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肾脏嗜酸细胞瘤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