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捍卫好新闻的真实性

2011-06-22白雪松

活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真实性

白雪松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新闻媒体

2007年,国内媒体爆出了两则轰动一时的假新闻:一是“纸馅包子”事件;二是“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尽管二者在消息来源、传播渠道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但是透过它们背后的新闻形成理念,我们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我国新闻业界的发展和变化,这个话题“历久弥新”。新闻失实将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以讹传讹,直至损害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可能引发新闻官司,承担诉讼的后果。

如何理解新闻真实?就是使新闻报道尽可能地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即现象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然而,时有发生的虚假新闻告诉我们,还必须记住这样一条:虚假是新闻的大敌,是新闻界之耻。

那么,虚假新闻产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1.大众媒体的超常发展,新闻业过度的无序竞争,金钱的诱惑,导致一些媒体为争夺受众、占领市场而制造假新闻。有的公然为假冒伪劣产品张目,以欺骗顾客;有的蓄意猎取“独家新闻”、“卖点新闻”,以制造轰动效应;有的炒作歌星、影星、大腕、大款,传播绯闻丑事,以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等。

2.新闻媒体或从业人员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看某些权贵脸色行事。有的蓄意歌功颂德,夸大政绩,有的明知是假新闻,却违心地照登、照播、照放;有的不惜歪曲事实真相以同权贵统一口径,讨得青睐。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往往虚假新闻和一些政府官员的意志相关联,对于这些虚假新闻,必须培养记者的独立思维和媒体的舆论监督能力,才能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3.新闻采编人员作风漂浮,缺乏责任心,采访不深入造成新闻失实。有的将道听途说的传闻当成事实材料,有的采访中只听不记,对新闻素材不进行核实,有的不做实地调查,仅凭二、三手材料进行报道,有的东拼西凑,闭门造车。2009年,俄罗斯就传出一个“中年男子肺部长出云杉”的虚假新闻,其原因就是记者把医生所说的“肺部有云杉状影子”当成了肺部有云杉,大加传播。

4.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及其无序状态,导致信息传播的失范、失控。不少假新闻借这个“虚拟世界”流传肆虐,有些传统媒体则与之“恶性互动”,遥相呼应,过度炒作,造成越传越讹。

从以上几点根源中,我们不难看出有政策水平、业务基础以及采访作风等多方面的原因与新闻真实相关。那么,怎样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第一,要对新闻工作者加強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要知道,炮制和播出虚假新闻,不仅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和恶劣影响,也会让记者自己身败名裂,让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极大伤害。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我们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力弘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扎起防止虚假新闻的“篱笆墙”。在这方面,中国新闻界的前辈邹韬奋、范长江、胡乔木舞步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坚持原则,敢说真话,用记者的职业操守作为自己人生的红线。

第二,抵制虚假新闻,重在自觉践行。对于记者来说,就是要在新闻现场,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不到现场不报道,有时候眼见的、耳听的也不一定为实,我们还必须从其他渠道去核实,去印证。对于媒体来说,就是对那些重大的题材,对那些影响可能较大的新闻,一律奉行核实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宁可牺牲新闻的时效,也要保证新闻的真实。哪怕是权威媒体记者的报道,也要对那些敏感的、焦点的报道进行深入了解,细致询问,一有疑点就必须求证。

第三,增强法律意识,严格依法采访,依法报道。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一切公众的社会活动都需要用法律来规范,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新闻工作者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从法制的高度深刻领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特殊重要意义。要在学习和钻研新闻业务的同时,学习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按新闻的特性和法律的要求,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

第四,加强新闻审查监督,严肃处理假新闻制造者。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负有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它本身也需要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主管部门的监督。要建立和健全新闻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大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新闻媒体编辑部要对新闻进行审查,认真把好发稿关。新闻主管部门在评价媒体工作时,将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坚持职业道德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赏罚。对此,双鸭山电视台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严格的稿件审看制度,同时督促编辑就加强把关意识,防止片面、偏颇、虚假新闻的出现与发生,在新闻价值的各个要素当中首先强调真实性,其次才是其他要素,从而杜绝了虚假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的出现。

只有真实的才是有价值的,新闻的真实性是决定受众对新闻媒体信任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为天职,媒体应该在检讨报道失实的同时,思考一下新闻造假产生的深层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杜绝那种单纯以收视率论成败的做法,维护新闻宣传的权威性,以求成为一个忠于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媒体,一个视真实为生命的新闻人。□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新闻真实性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